关乎男性的y染色体缺陷严重,正在快速衰退,预计500万年内男性将从地球上消失。澳大利亚的遗传学教授詹妮格雷夫斯预言,鉴于男性染色体的“固有脆弱性”,男性正在走向灭绝,这一进程已经开启。
格雷夫斯说:“3亿年前,y染色体包含约1400个基因,现在只剩下45个。按照这个速度,大约500万年内,y染色体上的基因将耗尽。”报道称,格雷夫斯的“男性灭绝论”虽然受到质疑,但她仍坚持完善自己的理论。
数万亿个组成人类的细胞就是一系列的DNA。每个DNA分成46个染色体。其中最小、最脆弱的染色体便是y染色体。3亿年前,当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产生之际曾含有1438个基因。但到目前为止其中的1393个基因已经消失,剩下的45个基因也将在1000万年后消失。这就意味着负责睾丸发育和男性荷尔蒙分泌的sry基因也将随之消失。男性之所以为男性正是由y染色体所决定。若y染色体一旦没有了,这个世界还会有男人的身影吗?
北京时间8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期,由英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揭示——人类祖先对于澳大利亚史前动物的灭绝扮演着重要角色。该研究已发表在本周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期刊上。这是第一次证实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巨型袋鼠和有袋犀牛、有袋豹在早期人类出现之前仍漫游在岛屿上。该发现表明,塔斯马尼亚岛上大型史前动物的灭绝是由于人类打猎导致的,而并非是之前所认为的气候变化所形成的。
多年以来科学家们长期争论着发生在冰河时代末期全球性大量物种灭绝的原因,通常他们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变化,或者是人类活动影响。早期人类仅在4.3万年前到达塔斯马尼亚岛,当时该岛屿通过大陆桥临时性地与澳大利亚陆地相连接,然而塔斯马尼亚岛上被称为“百万动物群(megafauna)”的大型动物种群却没有幸存到现今,这可能是由于岛屿和澳大利亚陆地连接后,人类的活动范围扩散至塔斯马尼亚岛,从而导致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岛大型百万动物群消失。
这项最新国际性研究报告发现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巨型袋鼠直到早期人类出现才灭绝,并将早期人类作为相继发生的百万动物群灭绝的罪魁祸首。使用最新的放射性碳和发光探测技术,研究小组能够探测到更精确的百万动物群残骸化石的年代,该结果显示许多物种一直幸存至4.1万年前,这要比之前所认为的晚一些,同时当早期人类出现之后的2000年,这些物种才出现灭绝。据悉,在这一时期塔斯马尼亚岛的气候并没有发生变化,研究人员争辩称,这些史前物种灭绝是由于人类过度狩猎造成的。
该研究报告负责人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克里斯·特尼教授说,“自从查尔斯·达尔文发现巨型树懒漫游在南美洲,便展开了关于早期世界百万动物群物种灭绝原因的争论,现今,在其开创性著作《物种起源》发表之后的150年,关于气候变化导致主要物种灭绝的争论已逐渐处于下风,我们不得不伤心地知道我们的祖先在史前物种灭绝方面充当着重要角色,同时更令我们悲痛的是目前人类活动行为仍促使着物种灭绝趋势的延续。”
研究人员认为关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史前物种灭绝现象也同样存在于世界许多地区。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提姆·弗兰纳里教授称,通常研究塔斯马尼亚岛作为一个岛屿的历史,类似的发现将有助于揭示其他岛屿环境下人类和气候变化对于物种灭绝的影响。岛屿环境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假定测试,其代表性地存在类似的百万动物群和附近大陆的气候特征,但之后随着早期人类的出现,动物群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之前由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弗兰纳里和伯特·罗伯茨教授的研究显示,4.6万年前澳大利亚百万动物群中90%的物种都已灭绝消失,这一时期正是早期人类抵达该大陆后不久。但是人类并没有延伸发展至塔斯马尼亚岛,直到数千年后随着冰河末期海平面下降当塔斯马尼亚岛通过大陆桥连接到澳洲大陆。
前不久,研究人员在塔斯马尼亚岛西北部的雨林进行洞穴探索时,在一处像迷宫般的洞穴里偶然发现巨型动物骨骼残骸,这些属于百万动物群的物种残骸很可能是被早期人类猎捕食用。
根据报道,霍金教授在一部新纪录片中警告说,在今后一个世纪里,我们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不宜居,未来几代人必须在太空中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纪录片中,斯蒂芬·霍金教授警告说,人类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在100年内逃离地球。这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被灾难毁灭的风险越来越大,包括小行星撞击、传染病、人口过多和气候变化等。
报道称,在这部纪录片中,霍金教授将周游世界,探讨人类如何在外太空生存,同时霍金声称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所剩无几,我们必须去其他地方探寻自己的未来。
据悉去年11月,霍金对于自己的估计还比较保守。他当时曾警告说,人类无法在“脆弱”的地球上再生存1000年。在那个谈话节目中,霍金用1小时的时间快速回顾了人类对宇宙起源的认识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创世神话一直谈到了最先进的M理论预言。他说:“也许有朝一日我们能够利用引力波来回看宇宙大爆炸的中心。”宇宙学的最新进展都是在太空中取得的,在那里可以不受影响地观测我们的宇宙,但我们继续探索太空也是为了人类的未来,”他说,“我认为,如果不逃离我们脆弱的星球,我们将无法再生存1000年。”
在我们认识的绝大多数动物中,都有两个性别,我们一般将产卵或生育后代的性别称为雌性,将提供精子的称之为雄性。这虽然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适现象,但并不是绝对的,生物界中依然保留着很多无性生殖、雌雄同体生殖以及混合生殖。只是这些生物在我们生活中很少看到,所以不为大家所熟悉,比如蜗牛就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而蜜蜂可以同时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人类的男女两性当然是大家最熟悉的了。不过就是人们一直以来认为的亘古不变的两性关系,可能也会在比较久的将来遭遇危机。
在2016年,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女性遗传学教授詹妮提出了一个相当惊人的研究成果和假设,她的研究团队发现,男性的Y染色体在过去的一万年里正在不断变短,以这样的速度下去,几百万年后Y染色体可能会彻底消失,所以男性也非常有可能灭绝。
很多媒体也对其进行了相关报道,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有很多妹子感慨自己的幸运,也向男同胞们发出了无情的嘲讽——你们都要灭绝的还嘚瑟个啥?
那么到底要怎么理解才正确呢?今天就让酋知鱼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把这个新闻批判一下。
是真的吗?
是真的,我们都知道生物的染色体通常都是成对出现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样可以区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让突变的容错率更高,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组修复。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之间会交换一些相同的片断,当其中一方出现了损伤时,可以用另一方的“备份”进行修复。但是我们知道X和Y染色体的大小是完全不对应的,没有交换修复的可能性,所以随着岁月的流逝,Y染色确实在一点一点地损耗。
那我们需要担心吗?
完全没有必要,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
1、太久
人人都知道这么一名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但其实这不是真的,钻石并不是非常稳定的物质,它在几百万年后还是会变回石墨。所以当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人知识的时候忍不住骂了一句“骗子”。
可是现在想想,其实真的没必要,因为那时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时间到底有多么漫长。人类从非洲进化出来至今不过才15万年,离百万年还有十倍之差。人类的文明发展速度却是非常惊人,以指数级的速度暴增,近两百年的科技进步水平可以说远超过去上万年的总和。
而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属性也在发生着剧变,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这具肉身就已经很不适应如此高度发达的文明,生理化学进步的水平与人工智能暴发的水平你追我赶,都有可能成为人类灵魂更优秀的容器。是的,我的意思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人类这个物种在未来1000年能否继续存在都是一个求知数。未来继承人类文明的可能会是更高级的生命形式。
所以,何必担心钻石是否真的可以流传到世界末日呢?我们就连100年后的事情都不知道,连1000年后的事情都根本无法预测不是吗?
2、因果颠倒
是因为有了XY染色体才有了性别吗?完全相反!是为了区分性别才出现了两条不同的染色体,基因的任务不是将自己的结构传递下去,而是将有利的性状传递下去。
也就是说,如果因为Y染色体的消失而出现男性消失的事情,就等于说是基因的结构导致生物发生完全不利生存的退化,这怎么可能呢?重要的是保持有性生殖这个性状啊。
其实在自然界中决定性的染色体方案千差万别,比如鸟类是(ZW)型解决方案,雄性是ZZ,雌性才是ZW。蜜蜂是用染色体位数来决定性别的,雌蜂的染色体数是雄蜂的两倍。有一些鱼类甚至根本没有性染色体,它们的性别是“投票制”,当雄性基因多的时候就成长为雄性,雌性基因多的时候就成长为雌性。
那么有没有什么动物可能是人类未来(如果几百万年后还存在的话)的图景呢?还真有,那就是人人喊打的田鼠,雌鼠与女性一样是XX。那雄鼠呢?是X,对!就只有一个X而已,没了!它们的Y染色体在进化的过程中就已经消失了!可是呢?雄老鼠还是没有灭绝呀。
所以那些弹冠相庆的妹子你们就消停消停吧,就算时间能毁灭了X染色体,也还是不可能将男人毁灭掉的,日子该过还是得过,就这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nanxingys/645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日本研究显示秃头男性患心脏病风险更高
下一篇: 研究发现电休克疗法或可治疗男性不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