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男性

世界心脏日男性年轻人更易患心脏病

男科小助手 2023-07-03 04:10:38

今天,是“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的心脏环境”,以此引起人们重视生活环境对心脏健康的影响。在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各类疾病之首,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改善生活环境意义更为重大,合理的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由于现代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心脏病发作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心脏病正向年轻化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心脏病患者最低年龄是30多岁,80年代为20多岁;1999年,心脏病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2000年最小年龄仅为16岁。最新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过去4年里,有越来越多年龄介于21到45岁的年轻人患上心脏病,而当中有90%是男性。劳累、紧张都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从而使心脏病提前来到。随着现在气温的下降,心脏病也进入了发病高峰期。那么为了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要注重健康饮食。

顿顿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我国居民膳食的特点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这样的膳食可以避免欧美等发达国家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膳食模式的缺陷,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如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和葵花籽等富含精氨酸,精氨酸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的作用。几乎所有植物性食物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有抗氧化、抗过敏、消炎等作用,有利于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预防。

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清淡饮食,少吃油炸

动物性食物包括鱼、禽、蛋和瘦肉等,为我们提供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动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鱼类脂肪含量一般较低,且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病等有一定作用。

有研究表明,膳食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与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有密切关系。肥肉、猪脑、羊脑、动物内脏、蟹黄、鱼籽、墨斗鱼中的胆固醇的含量高。建议每天摄入的膳食胆固醇不宜超过300毫克。一个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约200毫克。

烹调油于健康也有讲究。动物油含脂肪90%左右,还含有胆固醇。植物油一般含脂肪99%以上,不含胆固醇。由于动物性和植物性油脂中所含的脂肪酸的种类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总体上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高应少吃。

减盐,防控高血压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

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平均每年增加300万人,食盐吃的过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盐的消费量是6克。我国城乡居民盐的摄入量都超过了实际需要,平均每人每天食盐的消费量在11克左右,80%以上居民食盐的消费量都超过建议的量。

控制饮食食盐的消费量对于血压正常人或高血压患者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前者能够降低血压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对后者来说可以辅助药物发挥更好的作用。

控酒,预防急慢性酒精中毒

经常无节制地大量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从而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某些癌症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危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孕妇和儿童少年应禁止喝酒。

世界心脏日是什么时候?

世界心脏日是每年的9月29日

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是由世界心脏联盟确定的,于1999年设立,每年一次,2000年9月24日为第一个世界心脏日,以后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2011年起,改为每年9月29日。

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为提醒人们的重视,世界心脏联盟确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脏日”。

扩展资料:

数据统计:

全世界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0%;虽然每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幸存者至少有2000万,但其中多数人有很高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位列世界第二。中国心脏病高发已成趋势,每年新发50万人,现患200万人,而每年接受“搭桥和介入”等心脏病治疗的患者连12万人都不到,治疗明显落后。

更令人不安的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可能达到400万。心脏性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另外如、心衰、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等也可导致猝死。

一项针对国人的调查表明,在高度重视心脏健康的98%人群中,有63%的人报告他们已被诊断出至少有一种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医学问题”,包含(30%)、(26%)、心脏病(21%)、肥胖(17%)、(17%)和中风(7%),只有29%的人坚信自己没有上列任何疾病,这组数据充分显示了国人心血管健康的不良状况。

发达国家心脏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强调了预防。相反,在过去15年里,中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的人数增长了150%,其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预防。

-世界心脏日

世界心脏日的危险因素

如果能改善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摄入不足、超重肥胖、体力活动过少等情况,心脏病的发生将被有效遏制。
具体来说,心脏病有两大类危险因素,一类是可调的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或有关:
1. 环境危险因素:
(1)、自然环境: 如空气污染,高温,严寒等。
(2)、社会环境: 如社会经济状况低下(贫穷导致),竞争大等。
(3)、自身环境: 如血压高(高血压),血脂高,血糖高(糖尿病),口腔卫生不佳等。
2.危险因素: (1):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等。
(2)睡眠过多或不足。
3.危险因素: 情绪不良如激动,精神紧张,慢性压力等。
4.运动危险因素:
(1)缺乏运动:长时间坐位,体力活动少,BMI异常(超重或肥胖)等。
(2)过度运动:如过度,心肌肥厚等。
5.危险因素:
(1)、饮食不当:如大吃大喝过剩导致肥胖,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不新鲜,盐过量,水不足等。
(2)、吸烟(主动或被动)。
(3)、过量。
(4)、不当。
另一类是不可调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延缓或减少:
1.增龄(衰老)。
2.性别。
3.种族。
4.家族史。
此外,还有其它疾病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如:
1.感染如急性或慢染。
2.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3.消化道疾病:如胃心综合征,胆心综合征。
4.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
5.疾病:如,肾血管异常等。
6.疾病:如,血小板异常等。
从上述可见,不良生活方式或习惯是导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主要原因,是可防可控的。

关于历年世界心脏日主题?

心脏病是如今的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有着的一个疾病,2000年的九月二十四日是第一个世界心脏日,以后的每年定在9月29日,当天会在世界各地宣传心脏保护的知识,心脏是人最重要的一个器官,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历届的世界心脏日主题吧!
2002年:营养、肥胖与锻炼。2003年:妇女、冠心病与中风。2004年:儿童、青少年与心脏病。2005年:肥胖与心脏病。2006年:你的心脏有多年轻。2007年:健康家庭、和谐社会。2008年:了解你的危险因素。2009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为“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心脏健康”。2010年: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心脏健康。2011年:“OneWold,OneHome”2012年:“世界同心,全家一心”(Oneworld,Onehome,Oneheart)2013年:娱乐健康,年轻心脏。2014年:健康的环境,健康的心世界心脏日历年主题。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xz/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nanxingys/633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