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直观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波动,可以通过测量血压这种方式来得知。但是,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有很多注意要点要掌握,讲究时间合理很重要,只有在合适的时候测量血压,才能更加清楚了解血压是否波动。很多人不分时间就测量血压,可能测量出来的血压值存在很大误差,盲目判断无法掌握病情走向,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要了解血压测量在什么时候最合适,通过正确的测量方法了解病情发展情况。
血压也是有最佳的测量时间的,一般在早上起床之后6点钟到9点钟测量血压可以更直观了解血压变化,因为起床之后血压会在身体活动之后有升高的趋势,这一个时间段是血压的高峰值。
另外,傍晚的5点钟到8点钟也是血压容易升高的时间段,如果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血压的测量,发现血压超过标准值,说明有高血压的情况,要通过合理方式来控制疾病发展。
测量血压还要注意什么?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测量血压不单纯要选择合适时间,还要多次进行求取平均值。很多人测量一次就作为结果,这种方式有很大误差。因为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出现误差,操作的方法不合理会让获取的血压值出现变化。
因此,最好进行多次的测量,测量一次之后休息一分钟,详细记录,如果有某一个数值跟其他数值相差甚远,可能就是误差项,需要去除之后让其他数值相加求取平均值,才能更加直观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过高。
2、情绪稳定再测量
测量血压还应该注意情绪的稳定,因为情绪波动状态下血压也会跟着变化。很多人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比较紧张,紧张时身体分泌出来的肾上腺素量增多,这种物质的分泌也会让血压跟着波动。
如果本身已经有高血压发病趋势,需要在情绪稳定状态下才可以测量,否则血压已经很好控制,但是因为情绪波动血压升高,测量出来之后造成干扰,错误判断的情况下又服用了很多的降压药,可能在药物使用过多情况下出现低血压反应。
由此可见,想要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可以通过测量血压的方式来得知。但是,在测量血压过程中应该注意方法合理,选择合适的时间,还要注意多次测量,情绪稳定状态下测量,这些好的方法都可以让数值更加准确,了解自身血压的变化。
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分别测量血压两三次,每次间隔1分钟。高血压患者最容易在清晨出现血压的升高、心率加快,早上测量血压最好在排尿后、早餐前和服药前。晚上血压测量则建议在晚饭后、洗浴后、服药后和睡觉前。
高血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降血压应该持续平稳降压。一般来说,吃降压药需要1-3个月才能达标。
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1天测量血压。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一般情况建议,每天早晨(起床后15-30min)和晚上(睡前)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间隔2分钟,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测一次血压;对于初次诊断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者,建议连续家庭自测7天,每天早晚一次,每次测2-3遍,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多为参考值
1.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汞柱血压计。
2.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
3.自测时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
4.取坐位,祼露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
5.将袖带紧贴缚在上臂,袖带下缘应在时弯上2.5cm,将听诊器口放在肱动脉博动处,不能放在袖带下面。
想要自己在家测血压,前提是得有一个血压计,最好准备——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有全自动和半自动的,全自动的按一下按钮即可,半自动的需要自己加压、减压,比较麻烦,所以,最好是全自动的。选择经过认证的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并定期的进行校准。
人们通常认为它可以在一天24小时内被监控,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监测血压时,需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在这个固定的时间内,监测值会更加标准。我们来看看。
一天中哪个时段的血压值监测会更标准?
人体的血压在24小时内不会保持不变。它通常随环境、人的情绪等因素而波动。一般来说,早晚监测的血压值偏高。因此,为了得到准确的血压值,我们应该选择在早晨起床后进行监测。此时,监测值最为准确。
因为人们早上起床后的情绪比较平静,不会出现太大的情绪波动,所以此时人体对血压值的监测非常准确,如果第一次测量血压是这个时间段,那么以后测量血压时,也要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并且要准确保持相同的测量环境,以便观察自己血压的具体变化。
那么在测量血压之前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1、慢慢地站起来
经过一夜的休眠,当人体早上刚刚醒来时,人体的血流速度相对较慢。此时,血压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一旦人体开始运动,就会加速体内血液循环,从而影响血压,导致血压升高。
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起床时应保持缓慢的速度,避免短暂的缺氧和脑缺血,否则容易引起中风或昏厥。
一般情况下,建议患者早上醒来,在床头休息10分钟左右,然后慢慢下床测量血压。
2、不要急于小便和洗漱
有些病人早上醒来是因为闹钟,而大多数人醒来是因为小便。然后,小便醒来的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上厕所,然后起床做一系列的运动,比如洗衣服,这样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血压的测量。
然后你可以等到病人休息大约半小时后再测量血压。此时血压值将趋于稳定状态,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3、不要吃东西
测血压前不要吃早餐、抽烟、喝酒或喝茶或咖啡,因为吃了之后血液循环会加速,所以此时测得的血压不能正确评价血压是否正常。如果你在早晨测血压之前吃过东西,你应该休息半小时到40分钟,让血液慢慢流动,然后再测血压。
4、不要运动
有些人早上起床时有晨练的习惯。大多数人在运动后回家测量血压。这种行为通常是不可采用的,因为运动后,人体的血容量会大幅上升,导致血压升高。所以运动后测得的血压值不准确,所以早上起床后可以先测血压,然后再测血压再做早操。
综上所述,早晨起床后测得的血压是较为准确的,但测血压前要注意以上几点,以免血压值出现较大误差。
平时生活我们应该减少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少于6克。我们可以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豆类、水果和新鲜蔬菜。我们可以吃更多的全谷物和富含纤维的植物蛋白。另外,每天要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运动要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通常慢性长期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在安静状态下2次早、晚测量血压。
对于慢性的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平时血压控制相对较理想,可采用每周测量1-2天,每天测量2次即早、晚测量。早晨建议空腹、未服用降压药物之前,坐位、排空膀胱,休息5分钟以上进行测量,建议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每次测量建议连续测量两次,每次间隔一分钟。如果两次测量血压的数值相差>5mmHg,测量第3次,取第2、3血压的平均值为此次的测量值。夜间血压的测量是在晚饭后睡前这段时间,尽量在洗澡之前,要求也是坐位、排空膀胱之后,尽量的在测量血压之前不要有剧烈的运动,避免喝咖啡、浓茶刺激血压升高。如果是最近刚刚发现血压升高或近期血压有明显的波动,测量血压就希望增加次数,除了早、晚测量,上午9-10点钟或下午3-5点钟这个期间还要至少加测两次。如果条件时间允许,应该从早晨起床一直到夜间睡觉之前,每2小时测量一次血压记录3-7天,然后把血压的数值给医生,医生根据测量的情况,决定具体的用药。
测量血压时一定要提前休息,测量体位通常采用坐位或仰卧位,通过肱动脉测量,肱动脉的水平位置跟心脏的水平位置及血压计尽量处于同一水平状态,才能测量的较准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nanxingys/2303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阳强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