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性(1561~1661?),字又可。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明代多次温疫流行,是推动吴氏研究温疫的客观动因。当时医学界“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以致投剂无效的现象,强有力地推动他思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决心探索温病。瘟疫流行,“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有因失治不及期而死者,有妄用峻补、攻补失序而死者。有医家见不到,急病用缓药、迁延而死者,“比比皆是”,使吴氏痛心疾首,于1642年写成《瘟疫论》。
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发生瘟疫,造成无数人死亡。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吴有性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控制住了瘟疫,也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吴有性撰写的《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巨著,不仅开创了瘟疫病辩证治疗的新领域,而且还充分继承了此前的伤寒学术成就,为此后的瘟病学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首先,《温疫论》揭示了瘟疫病原。根据其发病突然和流行性的特点,得出这是由于天地间存在着一种异气,又称作厉气、疫疠之气,因而导致瘟疫发病。且疫气的存在盛衰多少,与地区、四时与岁运有关。感受疫疠之气之后,可使老少俱病。这就从病因学方面将瘟疫与一般外感病区别开来,并与伤寒病加以区分。吴有性突破了六气致病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新的传染病病原观点,并被后世微生物学家和医学家所证实。
其次,《温疫论》总结了瘟疫侵犯的途径、传染方式和流行特点。从瘟疫邪气侵犯人体的途径来看,瘟疫之病之所以用治外感病的方法治疗不得痊愈,是因为此病邪的部位不同于一般外感病的在表或在里,而是在于半表半里的膜原,这个部位是一般药物所不能到达的。由于其既连表又连里,邪气盛时则可出表或入里,这时才可根据邪气溃散的趋势,因势利导予以治疗。吴有性将瘟疫病的传变从表里两大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出九种传变方式,称为“九传”,即“但表不里、表而再表、但里不表、里而再里、表里分传、表里分传再分传、表胜于里、里胜于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
再次,《温疫论》探寻治疗药物,创立了“达原饮”一方以治疗瘟疫。达原饮使邪气尽快从膜原溃散,达到表里分消的目的。在达原饮的偏方中槟榔能消能磨,为疏利气机之品,可以除伏邪,又可治岭南瘴气;厚朴亦属疏利气机之品,可以破戾气之所结;草果辛烈气雄,可以辛散以除伏邪蟠踞。三味药物相合协力,以使气机疏利,直达巢穴,促使邪气溃散,速离膜原。方中又用知母以滋阴,盖温疫之邪性属温热,易伤津液之故。热伤营血,故加芍药以和血,再加黄芩以清燥热之余,用甘草以调和诸药,使药物透达膜原,故为治疗温疫之邪的主方。
最后,吴有性创立了瘟疫学说。他的瘟疫学说,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温病辨证论治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术见解,充实了我国医学温热病学的内容。他的邪气侵犯途径对叶天士的温热学说有一定的启示。其学术思想使温疫学说独立成体系,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是十分重要的。
《瘟疫论》中所载传染病、包括伤寒、感冒、疟疾、痘疹(水痘、天花)、绞肠痧(霍乱)、疙瘩瘟(腺鼠疫)、虾蟆瘟(腮腺炎)、大头瘟、探头瘟、大麻风、鼠痿(颈淋巴结核)、流火丹毒、目赤肿痛(眼结膜炎、砂眼)、病瘅发黄(肝炎、黄疸)、斑疹、咽肿、疮疥疗肿等,内容广泛,是他亲历瘟疫流行,临床经验的总结。
《瘟疫论》是中医发展中一次重大突破,为以后温病学派开辟了道路。他的创新精神受到广泛赞扬。吴有性实际上已走到细菌病原说的面前,他所谓的戾气,有质、有特异性、有偏中性、有特殊致病性,只须沿着它再前进,寻找出这种物质本体,便会作出历史的突破。一则受当时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二则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他的后继者们在这方面部明显退步了。
吴氏尚有《伤寒实录》,已佚。又有《温疫合璧》系清代王嘉谟在吴氏原著基础上,增删补辑而成。
《温疫论》
历史评价
戴天章:“《温疫论》贯通古今,融以心得,可谓独辟鸿蒙,揭日月于中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mingyi/59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吴昆
下一篇: 吴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