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属蔷薇科,落叶乔木。叶阔卵形或圆卵形,边缘有钝齿。近叶柄顶端有二腺体。花单生或2-3个同生,三四月展叶前开放,花形与桃花和梅花相仿,含苞时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核果圆、长圆或扁圆形,与梅果相似,果皮多金黄色,向阳部有红晕或斑点。果肉暗黄色,味甜多汁,初夏成熟。原产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各地分布最广。性耐寒、喜光、抗旱、不耐涝。树龄长,可活一百年以上,是春季主要的观赏树种。 二十四候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如: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花,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蘼,三候楝花。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
樱花,李,梨的花都花柄长,樱花最特别的在于花瓣顶部凹陷;李花瓣下部细长,分开;梨的花药为紫红色; 杏,桃,梅几乎没有花柄,桃花花叶同时,梅花花瓣圆形,杏花的花萼是反折的 山茶跟这几种差别较大,它常绿的,剩下的都是落叶的
桃花和杏花区别:叶片区别与花的区别。
杏花的叶片为宽卵形或是圆卵形,长约5-9厘米,宽约4-8厘米,边缘有圆钟齿,两面都无毛或是下面脉腋间有柔毛,叶柄长约2-3.5厘米桃花的叶子形状为椭圆状披针形后期变为倒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的锯齿,两面都无毛,叶柄长约1-2厘米。
花的区别,杏花单生,花瓣为圆形后至倒卵形,颜色为白色,花蕊为黄白色,开花时气味有些呛。花期在四月份。桃花也是单生,花朵的颜色为粉色或者是接近红色,花蕊为紫红色,花香,花期在3月份。
1、梅花,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至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至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
2、桃花,花通常单生,生于叶开放,直径约2.5至3.5cm,具短梗;萼片5枚,基部合生成短萼筒,无毛。叶柄长7至12mm,具腺点。树干灰褐色,粗糙有孔。小枝红褐色或褐绿色,平滑。花单生,有白、粉红、红等色,重瓣或半重瓣,花期3至4月。
3、杏花,花单生,直径2至3厘米,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1至3毫米,被短柔毛;花萼紫绿色;萼筒圆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萼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花后反折;花瓣圆形至倒卵形,白色或带红色,具短爪;雄蕊约20至45,稍短于花瓣;子房被短柔毛,花柱稍长或几与雄蕊等长,下部具柔毛。花期3至4月。
4、樱花,花序伞形总状,总梗极短,有花3至4朵,先叶开放,花直径3至3.5厘米;总苞片褐色,椭圆卵形,长6至7毫米,宽4至5毫米,两面被疏柔毛;苞片褐色,匙状长圆形,长约5毫米,宽2至3毫米,边有腺体;花梗长2至2.5厘米,被短柔毛;萼筒管状,长7至8毫米,宽约3毫米,被疏柔毛;萼片三角状长卵形,长约5毫米,先端渐尖,边有腺齿;花瓣白色或粉红色,椭圆卵形,先端下凹,全缘二裂;雄蕊约32枚,短于花瓣;花柱基部有疏柔毛。
5、海棠花,花序近伞形,有花5至8朵,花梗长2至3厘米,具柔毛;苞片膜质,披针形,早落;花直径4至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有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长3毫米,比萼筒短或近等长,先端急尖,全缘,外面无毛或偶有稀疏绒毛,内面密被白色绒毛,萼片比萼筒稍短;花瓣卵形,长2至2.5厘米,宽1.5至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红色;雄蕊20至25(30)枚,花丝长短不等,长约花瓣之半;花柱5,稀4,基部有白色绒色,比雄蕊稍长
杏花属蔷薇科,落叶乔木。
叶阔卵形或圆卵形,边缘有钝齿。
近叶柄顶端有二腺体。
花单生或2-3个同生,三四月展叶前开放,花形与桃花和梅花相仿,含苞时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
核果圆、长圆或扁圆形,与梅果相似,果皮多金黄色,向阳部有红晕或斑点。果肉暗黄色,味甜多汁,初夏成熟。原产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各地分布最广。性耐寒、喜光、抗旱、不耐涝。树龄长,可活一百年以上,是春季主要的观赏树种。
二十四候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
如: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花,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蘼,三候楝花。
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mianxiang/1476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