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岛是黄药师住的地方 落英神剑掌是他成名的武功之一 而他所吹的箫曲中最有名,杀伤力也最大的一首就是碧海潮生曲 这两句是表达黄药师一种闲适的世外高人的意境
东邪西毒演的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看不懂?
西毒欧阳峰在《东邪西毒》中,欧阳锋(张国荣饰)是一个性格最复杂、内心最痛苦的角色。不像以往的武侠电影正邪分明,好人坏人——至少是内心品德上的——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区分标准,这部影片中的“武者”几乎都不以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为生活目标,所以他们都是被去“侠”化的。导演将所有“武者”都拉到一个层面上,既无“妖匪”也无“神侠”,所有主人公都是因为“爱”而受伤后变得冷漠而自私。经过这样的情节处理,其他人物向欧阳锋进行包围式性格投射就成了一种可能性。在影片中这种可能性是靠张国荣出色的表演达到并臻于完美的。影片一开始欧阳锋是以一种掮客的身份出场的,这样的出场会使观众对这一角色从一开始产生或多或少的厌恶感,而随着影片的展开,其他人物的纷纷出场,以及欧阳锋一人独处时的独白和空镜头的对切,观众的心理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来欧阳锋并不那么惹人生厌,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而当影片将一切分离与变故都展示给我们的时候——盲侠的死去、洪七的“矢星当值,大利北方”、大嫂的病故、东邪的“不会再来”、桃花的消失、慕容嫣与独孤求败……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所有这些平行人物的性格与结局在欧阳锋身上是早有渗透的。欧阳锋的刚强与冷漠是用来掩盖他内心的脆弱与柔情的。张国荣对欧阳锋的塑造不是对王家卫符号拼接美学手段的重复与领悟,而是带有他个人对影片的美学追求目的的。 《东邪西毒》是一部轻情节,甚至可以说无情节的影片,为了不使影片失衡,这一点是要靠符号化的表现方式弥补的,而符号的弥补是会导致演员将人物处理得如舞台剧般脸谱化的,这一点从林青霞身上便可看到,不过这也许是导演的有意之为。张国荣对这部电影的美学追求使他在塑造人物上扯下了脸谱性的束缚,给人物注入了更多的其他相关人物的气质——大嫂的柔情、洪七的精细、东邪对情感的难以表达、慕容嫣的痴情……以及所有人物之间表现出的如影片画面色调般的灰濛濛的冷漠。这些多层面、多角度如三棱镜般的演员表达使影片整体效果平衡、完整。这也为他与王家卫的下一次合作打好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东邪西毒》是新武侠电影中的异数,它以武侠为壳,描述的却是现代人的情感、迷茫、异化、和疏离。 作为一部新武侠电影,《东邪西毒》借用并重新塑造了已经被视为“集体神话”的金庸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并以前传的模式重新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武侠世界。虽然也有武打,也有侠客,也有义所当为,也有恩怨情仇,但其整部影片的架构、主题、叙述方式、表达内容,却与普通武侠电影大相径庭。《东》片在武打上延续了王家卫在其以前都市作品中探索出来的高速摄影加抽格剪接的方法,既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模糊”方式强调了动作的神奇,又加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这种“非线”上的剪辑效果,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特技,但也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 《东》片的画面形式感很强,杜可风虽然是个老外,但在营造东方美学意境上的造诣颇深,其摄影效果在本来就强调画面的新武侠电影中也算最为出色的,简直有直追意大利斯特拉罗的趋势。很多灯光影的细微处理,光影效果对故事、人物心理的暗示,就远远不是其他新武侠电影摄影师所能望其项背的了。大多数新武侠电影的考究画面,只是单层次可供欣赏的“画面”而已,最多也不过是渲染气氛营造环境,而《东》片的摄影已经充分融入到整部作品之中浑然一体了,于是高下立判。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影片的内容,或者说主题。传统武侠片的忠君、复仇、称霸武林,发展到新武侠片已经成了更为复杂的多种元素混合体,而在《东》片中,几乎所有这些传统主题都已不复存在了,从某种迹象上,《东》片可以看成是对江湖和侠客的......
东邪西毒是什么意思?
东邪西毒指的是黄药师和欧阳锋。
黄药师,外号“东邪”,天下“五绝”之一,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角色。是黄蓉之父,对其妻冯氏(小字阿衡)一往情深。
黄药师是金庸笔下“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的人物,是“桃花岛”的岛主,亦是桃花岛派武学创始人。“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是他一生武功的写照,武功造诣非凡,已臻化境,为金庸小说中武功绝顶的高手之一。
黄药师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亦无一不晓,无一不精。
个性离经叛道,狂傲不羁。性情孤僻,行动怪异,身形飘忽,有如鬼魅。黄药师漠视“传统礼教”,然却最敬重忠臣孝子(据黄药师的说法:此乃大节。)个性行事潇洒。
欧阳锋,是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射雕英雄传》中的头号反派人物,绰号”西毒“,系”五绝“之一,因逆练郭靖乱改的九阴真经而疯,在《神雕侠侣》中收杨过为儿子,后来与洪七公在华山比武,后欧阳锋恢复记忆,两人大笑,互相拥抱而逝。
《东邪西毒》到底讲的是什么?
西毒欧阳峰因为恋人赌气嫁给了自己的兄长,黯然离开白驼山,自我放逐,住在沙漠中以替人介绍杀手为业。每年桃花盛开的时节,他的好友黄药师都会来看望他。 黄药师是一个在感情上极不成熟的人。他不断爱上很多的人,不断伤害很多人。慕容燕 桃花 还有欧阳峰的情人。其实这源于深刻的孤独——生命本来就是空洞的 慕容嫣爱上了黄药师,找欧阳峰请他杀掉自己的哥哥慕容燕,因为他阻止自己与黄相爱。慕容燕也找到欧阳峰,请他杀黄药师,因为他抢了自己最爱的妹妹。燕、嫣神出鬼没,最后欧阳锋终于明白了燕和嫣是一个人,黄药师的负情使她变得神经质。多年之后慕容嫣变成了江湖中鼎鼎有名的剑客独孤求败。 东邪西毒电影剧照(20张) 夕阳武士为了筹措盘缠回故乡看桃花而出战马贼,终于战死。欧阳峰因为好奇去了武士的家乡,发现那里没有桃花,只有一个叫做桃花的女人。苦苦等待着爱恋自己的丈夫--夕阳武士,还有自己爱恋的黄药师。 倔强的孤女只有一篓鸡蛋和一头驴,固执地在旅店等待愿意肯替他被刀客杀死的弟弟报仇的人。 *** 鞋的快刀洪七出现了,他帮助孤女把太尉府的刀客都杀死了,但被砍掉了一根手指,最后洪七带着他的妻子向北方而去,离开了沙漠。 欧阳锋在恋人死后两年知道了她的死讯,伤心之余喝了剩下的半坛"醉生梦死酒",而其实“醉生梦死”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玩笑,因为你越要检验你是否已经忘记就越要试图去记忆。 最后他烧毁了他在沙漠中的茅屋,离开了沙漠。
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想表达什么意思,
讲故事:东邪爱欧阳锋的嫂子,所以他每年桃花盛开时回去看欧阳,他嫂子死前给欧阳捎了一壶醉生梦死让东邪带,东邪自己难过喝了,忘记了很多事情,只记得自己爱桃花,他还记得盲武士的妻子叫桃花,就去找她,中间遇上了慕容嫣,慕容嫣很爱他,但是自己很纠结不是可以那么简单得去爱他,最后又要怪他爱上的不是自己,那时东邪以为自己爱的是桃花。在盲武士的家乡没有桃花却又一个一样在春分时节绽开的女人桃花,东邪找到她后,她爱上了他,盲武士很伤心离开了她去流浪。东邪后来发现这不是他要找的桃花后,向盲武士祈求原谅,他总是间断地喝醉生梦死所以他享有了醉生梦死,常常忘记又常常记起,祈求原谅时几乎忘记了自己的伤痛,忘记了自己认识盲武士。尽管盲武士不曾说自己原谅过妻子和他,但在自己快要失明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想要见到桃花,找到东邪希望赚钱回家,可这已是他三十岁要失明的时候。
东邪西毒终极版演的什么意思啊
《东邪西毒》由王家卫导演,张国荣在本片中饰演西毒欧阳锋。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曾评论张国荣是一位在华人演艺圈中罕见的能将“反讽”诠释得很好的演员。本片的摄影极美,意境深邃,在光影流动中反映人物的悲、喜、悔、嫉等多重心理,在电影美学上很有研究价值。
《东邪西毒》讲的什么意思?
东邪西毒 来自射雕英雄传 他说的是东边有黄药师 西边有欧阳锋 现在的东邪西毒是一部喜剧片 乐乐就好不要太认真
电影版东邪西毒演的什么
剧情:取材于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年轻的欧阳峰与黄药师两大高手比拼,但未分胜负,从此成了好朋友。欧阳峰至爱的女人嫁给了其兄长,为此他离开白驼山来到湮远的沙漠,开了一家旅店,从此隐居10年。往来旅店尽是过客,其中不乏新知旧友,如失去记忆的黄药师、精神分裂的慕蓉燕、落魄天涯的盲武士、初出江湖的洪七爷、爱恨交缠的桃花三娘以及坚毅不屈的孝女等,青春的岁月随着这些人的过往与欧阳峰擦身而过。黄药师与欧阳峰最后都各自回到原有的轨道上:黄药师与妻子定居桃花岛,称桃花岛主,号东邪;而欧阳峰自嫂子病逝后重返白驼册山,为一方霸主,号西毒。
东邪西毒讲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王家卫的电影都是如此,如果说是看个故事看了剧情的话,王家卫的电影就显得很无聊,很压抑,很不精彩。但王家卫的电影讲述的不是故事,只是通过一个个片段讲述一些背后的思想情节。
东邪西毒就是这么一部作品,与金庸的原著无关,只是取了一些名字套在另外一些人身上,这部电影主要还是在讲人,讲那些寂寞的人,那些孤独的心灵,那些迷茫的失落感,电影背景虽然是古代,刀客剑客,杀人谋生,但同样的感情可以发生在现代,都市人的身上。所以是有隐射都市那些寂寞的人的心灵。
西毒,因为没有及时珍惜,等回家后发现挚爱成了自己的大嫂,最后要求她和自己远走高飞,她拒绝了,于是西毒离开了家乡。
这个大嫂呢,其实结婚后依然深爱着西毒,只是一个原因而和西毒大哥结婚,什么原因?“他从来没有开口说过喜欢我”。不说不等于不是,但在她心中只想听西毒亲口说一句。这里就存在一种“遗憾”、“错过”,就如电影里说的,很多时候都要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东邪,帮西毒大嫂带了一坛酒给西毒,名叫醉生梦死,喝了以后可以忘记过去,结果东邪喝了,他忘了,遇到慕容嫣,差点被杀。而慕容嫣呢,因为妹妹慕容燕喜欢东邪,而开始挣扎,实际上慕容嫣和慕容燕可以说是同一个人的两种形态,隐射都市人很多时候带着面具,到最后连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是哪个,而迷失了方向。
盲剑客,妻子是桃花,妻子喜欢自己的好兄弟东邪,最后盲剑客在30岁时失明,为马贼所杀,而失明的那段时间,那个迷茫的眼神就似乎在隐射都市人,眼睛虽然是好的,但事实上心里早就瞎了,早就错愕著不知道到底该如何生存下去。
北丐,为了和西毒区分开,为了一个鸡蛋杀死太尉府的人,为一女子报仇,失了手指,西毒问他值不值得,他说就应该你不会这么做,我这么做了就能区别你和我的不同了。可能是说,都市人很多时候都在模仿别人,亦步亦趋没有主见的混日子,但总有一憨只有突破了自己,发现了不同,才能成就事业,北丐最后也离开西毒,后成为丐帮帮主。
电影里还有一句对白就是,很多人都会在一个阶段想之后山的后面是什么,等去了以后发现可能还没有原来的地方好。
也很有现实意味,都市人眼高手低,总是盲目的望着远方,却不知道只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到更远的地方去。
很多时候,我觉得还是让自己懵懵懂懂好,不要刻意去想到底讲述了什么,在一个似懂非懂的状态,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似乎其实什么也没明白,但每次看都会有收获,上面的看法不一定对,只是我现在对电影的理解,可能若干年后发现我想的全错了。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都要自己慢慢去体会,建议您隔个一段时间看,1年一次,或者更久远,每次看因为际遇因为年龄因为场景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电影东邪西毒中,这段台词起什么作用?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
起到点亮主题思想,引导人们深入思考的作用。编剧可能想引起观众的共鸣,以达到增加票房的效果。
东邪西毒终极版是什么意思?
今日是哥哥张国荣逝世六周年纪念,电影《东邪西毒终极版》举行首映,林青霞、梁朝伟、刘嘉玲、杨采妮及王家卫等,以齐借此片怀念这位已故好友。
以康城作为首映起点站的《东邪西毒终极版》,昨晚选定第三十三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作为首映的终点站,大会特别借此首映礼怀念片中灵魂人物——张国荣,除在红地毡上设立“In Me mories of Leslie Cheung”布景板外,更邀请嘉宾点燃蜡烛向张国荣致敬,期间大会播出张国荣生前好友如吴宇森及张柏芝等人的片段,顺道重温哥哥生前点滴。而未能出席首映礼的巩俐、王菲及周润发等则写上语句,表达对这位故友的思念。
叶落无声和天凉好个秋摘自二首诗,1、叶落无声花自残,莲子多心苦自知!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碧海潮生摘自金庸的小说,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弄玉箫。
爱在千年梦摘自现代诗,爱在千年梦,一场游戏一场梦。
四句补齐了你就明白了吧。
一、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二、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三、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四、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五、绝句·漫兴
(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六、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七、春思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八、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九、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十、游玄都观
(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一、咏春系列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唐人吴融“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白居易《题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堂弟白敏:“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戴叔伦《兰溪棹歌》:“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春雨叫桃花雨,少女心!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春光灿烂,桃花美艳,比作新婚娘子很妙。
二、隐逸系列
隐士张志和的《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徜徉自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隐逸意象的杰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李白《桃源》
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王维《桃源行》以诗写《桃花源记》: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清代学者王士慎就评道:“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以诗写《桃花源记》的不少,还是诗禅王维胜一筹。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一向以“诗中有画”(苏轼)著称。
大狂人张旭的“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首句“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写山中静谧。
刘禹锡的“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桃源行》:“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筵羞石髓劝客餐,灯爇松脂留客宿.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笼开五云.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纷.翻然恐失乡县处,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 ”
唐伯虎《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你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人包融的《武陵桃源送人》: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谢枋得的“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明代文人屠隆写《归田与友人》:“傍池桃树数株,三月红锦映水,如阿房、迷楼,万美人尽临妆境”。人人有颗隐逸的心。
金庸的桃花岛主黄药师“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仙风道骨的男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mianxiang/1277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