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相由心生 >> 面相

信鸽桃花眼砂配什么眼,信鸽都有什么眼砂

佚名 2023-07-22 03:04:49

鸡黄眼、桃花眼和牛眼。

中国信鸽协会科技部门根据信鸽眼睛的底砂色彩,将眼砂划分为鸡黄眼、桃花眼和牛眼三大类型。一般来说,以色彩鲜艳、丝粒清晰、有立体感、鸡黄略细、桃花略粗者为佳。

鸡黄眼、桃花眼和牛眼都是鸽子的一种眼砂。“鸡黄眼”亦称“金眼”。

是眼砂的一种。底砂为黄色,面砂为红色的眼砂。

以底砂黄如金,并且光澄亮者为佳。有“老鸡黄”、“深鸡黄”和“巧克力”之分。

一般认为鸡黄眼的鸽子适应晴天飞翔。对“桃花眼”比较科学、严格的定义如下:“桃花眼”亦称“珍珠眼”、“西子眼”。

是眼砂的一种。底砂为白色,面砂为红色。

以底砂白如银,并且晶莹明亮者为佳。有“紫桃花”和“烟灰桃花”之分。

一般认为桃花砂的鸽子适应阴天飞行。“牛眼”又称“血眼”、“火油眼”、“葡萄眼”,是鸽子的一种眼砂。

色素呈黑色,面砂和底砂难以辨认,只能在黑色瞳孔周围看到一片暗红色的面砂,甚至很多的牛眼边瞳孔也看不清楚。此种眼砂比较适合雾天飞行(光学原理及成功的经验)。

想提醒的是:一百只冠军,就有一百双好眼睛。从鸽子的眼睛可以看出鸽子的健康,鸽子的情绪和鸽子是否聪明。

至于鸡黄眼、桃花眼和牛眼能否飞出好成绩,只有天知道。

什么是点眼丛信鸽 和普通信鸽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特征是遗传还是品种变异

“点眼丛”是只信鸽眼睛的瞳孔中堆积的砂砾成丛状浮在瞳孔表面。这种不寻常的特征,只能用十几倍的放大镜才能观察清楚。肉眼有时也只能看到一些沙点,这些沙点,如是桃花眼砂,则呈现白色,如果是鸡黄眼砂,则呈现黄色也有灰色的。有“点眼丛”的信鸽,据国内外养鸽资料说,是优秀种鸽的珍品,它可以同紫罗兰眼志和绿眼志媲美。它们的后代,在500公里级和1000公里级的竞赛中夺得名次的也不乏其例。所以,初养鸽的鸽友们,千万别把有“点眼丛”的信鸽当作是有“白内障”眼病的鸽子而淘汰掉。

关于信鸽的“点眼丛”,鸽刊上有识之士已写过不少文章,实际生活中不少鸽友已经对“点眼丛”信鸽的放翔,育种情况作过不少的分析,关键的问题是“点眼丛”是怎么形成的,它会遗传吗?“点眼丛”都有什么类型,什么样的“点眼丛”才是理想的呢?它对衡量一羽信鸽是否优秀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换句话说有“点眼丛”的鸽子是不是好鸽子,等等。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是为信鸽科学作出开拓性的研究,本文立足结合自己这些年的调研和体会谈点粗浅的看法。

“点眼丛”是遗传的结果。“点眼丛”不但出现在成年鸽中,小鸽子中也有,但所占比数不同,老鸽子中“点眼丛”不但比数大,而且颗粒形状粗大,往往“成群体”的比较多。贵阳陈元光先生的“夜郎王”老雌鸽,黄眼,绛鸽,左眼中就有“点眼丛”,其后代300公里,500公里,1000公里,1500公里育出冠亚军和入赏鸽20羽之多。省鸽协主席代正国先生的老灰贝宁砂眼雄,起本身有“点眼丛”,下代育出长沙双冠军,石家庄亚军等一批优秀鸽子。贵阳几乎每遇恶劣天气都有极好表现的“北京鸽”,大多黄眼中深斑,也多出点眼丛。这几系鸽子笔者研究过至少200余羽,几乎都是成绩优秀的。但“点眼丛”又不是代代遗传,多半成隔代遗传,也就是说只有种鸽有“点眼丛”,那么在后代中定会保留这个基因,或是在子代,或是在孙代,或者是孙孙代就会有“点眼丛”出现。从调查的饿情况看,在孙代中返祖遗传的约占13-17%左右,在子代中遗传的约占1-3%这个数,奇怪的是在有亲缘配的外孙女中约占20-23%。

“点眼丛”的色数:一是黄灿灿金体色,多是在黄眼鸽中,又已单边眼的多。从定量分析表明,10羽“点眼丛”鸽子中,母鸽占6羽,雄鸽占4羽;双眼都有“点眼丛”的只有一羽,另外9羽都是单眼;右眼的7羽,左眼的2羽。黄眼中的“点眼丛”只有一颗,多半是如半截针尖倒插于瞳孔上面,又以位于瞳孔上方的为多。黄眼中几乎没有绿色“点眼丛”。二是绿色“点眼丛”,多数只有砂眼鸽才有。

绿色“点眼丛”多是一“小撮”,不是一颗一截,而是成网枝参差不齐的。有的刺进瞳孔的晶体上像涂上了一团说不清的金属物。当然也有颗粒形和帮状形的,不同的是砂眼中的“点眼丛”双边眼都有的占大多数,比黄眼要多。而且灰鸽中的灰白蓝(烟灰砂)厚砂眼往往占大多数。

“点眼丛”的形成除了遗传的基因优势,它直接表明该鸽砂子发育和瞳孔晶体的质量,有人推测它就是十分突出砂子与优质瞳孔晶体的反射,由于砂子的极端发育变换了砂盘堆积位置与晶体的角度,优质晶体的超常感光照射砂子形成,类似于太阳下借助阳光可以把玻璃小镜上的光回照到别的物体上一样。我们不能理解这种借光是外界条件的饿一时巧合,因为优质的砂子和瞳孔晶体的超常功能只有遗传才能决定。这就是“点眼丛”会随着鸽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一般说来,鸽子越老“点眼丛”形状越大,越光亮。 那么“点眼丛”鸽子放路如何呢?应该说它与常规鸽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有时甚至还不如没有“点眼丛”的好。但是做种确是优于没有“点眼丛”,成功率远远大与一般鸽子。简单说来如果你有一羽有“点眼丛”的鸽子,那结论是放路不一定好,育种肯定好于其他鸽子。如果又是来自于名门旺族中的双“点眼丛”冠军鸽,那是再好不过,是为黄金难求。

关于“点眼丛”要严格准确地把握,区别于有眼疾长出的“白玉”(俗称:玉子),那是一种病态,不是“点眼丛”,只要用手指在鸽眼晶体上晃动,就会发现有“白玉”的眼球几乎看不到外来干扰因素,没有正常的视觉,比较轻微的对此反映也很缓慢迟钝,根本看不到亮。而“点眼丛”不但对外物反映敏捷,而且在太阳下闪动颤抖如火苗子似的,不论出现在哪一只鸽眼,哪一只眼睛都十分漂亮动人。

“白玉”只是笨白或死白色,没有生气,形状也较大,由侧面看去是蒙在眼球晶体表面的,像一团疾印或似水上浮萍没有根。“点眼丛”则是深深地镶在瞳孔里,发光发亮的。与“流砂”的区别,鸽眼中有流砂,有的是砂盘上尤其是接连瞳孔周边的部分或个别砂粒会因眼眨而流动,有专家认为这也是优秀鸽子的标识,其实这是不成熟“点眼丛”的异化,在长距离的归巢鸽中尤以砂眼多见,它的价值几乎等同于育种线,或所谓的“破杠”,但不是“点眼丛”。还有一类鸽眼“点眼丛”叫作假“点眼丛”,也有一种黄金般的晶体颗粒在瞳孔周围反时针样的饶着转,有时干脆是如同夜空打照明弹一样散射,这种“点眼丛”实践证明没有用,而且菜鸽子中的大粗砂随处可见。根据这么多年的饿实践判断,真正的“点眼丛”是十分优秀的育种鸽,曾经在采访中见一鸽友用2羽有“点眼丛”的鸽子配对,子代5羽都飞出500公里。而且经验表明,所谓的“白马”归巢鸽,大多数来源于“点眼丛”鸽子的后代。当然这个例子还是很有限的,希望有此兴趣的同仁在试试看,如果此结论成立,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点眼丛”可遇不可求,希望有这类鸽子的朋友万分珍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mianxiang/1233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