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典故

论功行赏人物故事

佚名 2023-06-12 01:21:01

论功行赏人物故事

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五年,既灭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释义“论功行赏”又“论功行封”表示评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封赏。

故事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讲而未讲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时。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汉军与楚军在荥阳时对垒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的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地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论功行赏的意思是: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寓言人物故事大全

① 寓言小故事大全

一堂价值39万元的课,把它看完,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一课
一个男人在他妻子洗完澡后准备进浴室洗澡。这时,门铃响了。
妻子迅速用浴巾裹住自己冲到门口。
当她打开门时,邻居鲍勃站在那儿。
在她开口前,鲍勃说,“你如果把浴巾拿掉,我给你800美元。”
想了一会儿,这个女人拿掉浴巾 *** 地站在鲍勃面前。几秒钟后,鲍勃递给她800美元然后离开了。
女人重新裹好浴巾回到屋里。
当她踏进浴室时,丈夫问她,“是谁呀?”
“是邻居鲍勃。”她回答。
“哦,”丈夫说,“他有没有提到还欠我800美元?”
故事寓意:
及时与同舟共济的股东分享重要信息,将会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第二课
一个销售员、一个办事员和他们的经理步行去午餐时发现了一盏古代油灯。
他们摩擦油灯,一个精灵跳了出来。
精灵说:“我能满足你们每人一个愿望。”
“我先!我先!”办事员说,“我想去巴哈马群岛,开着快艇,与世隔绝。”
倏!她飞走了。
“该我了!该我了!”销售员说,“我想去夏威夷,躺在沙滩上,有私人女 *** 师,免费续杯的冰镇果汁朗姆酒,还有一生中的最爱。”
倏!他飞走了。
“OK, 该你了。”精灵对经理说。
经理回答:“我要那两个蠢货午饭后马上回来工作!”
故事寓意:
永远让你的老板开口先。

第三课
一只鹰坐在高高的树上休息,无所事事。
一只小兔子看见鹰并且问它,“我能象你一样坐着什么都不干吗?”
鹰回答:“行啊,为啥不行。”
于是,兔子坐在鹰下面的地上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扑到兔子身上把它吃掉了。
故事寓意:
要想坐着无所事事,你必须坐在非常、非常高的位置。

第四课
一只小鸟飞去南方过冬。天实在太冷了。它冻僵了,掉在一片田野上。
它躺在那儿时,一头母牛走过来在它身上拉了一堆屎。
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开始感觉到了温暖。
牛粪确实使它暖和过来了。
它躺在温暖的牛粪中,异常高兴,并开始唱起歌来。
一只过路的猫听到鸟叫赶过来看个究竟。
顺着声音,它发现了牛粪下的小鸟,并迅速把它拖出来吃掉了。
故事寓意:
(1) 并不是每个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敌人。
(2) 并不是每个把你拖出粪堆的都是你的朋友。
(3) 当你深陷粪堆中的时候,最好闭上你的鸟嘴

② 寓言故事大全

答:寓言故事

画蛇添足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③ 寓言故事大全

一天,公鸡出来在草地散步,正好被一只狐狸看见了。狐狸悄悄的跟在公鸡后面。狐回狸一边走一边想:这只答公鸡多肥呀!我得把它吃掉。
公鸡听到后面有脚步声,它回头一看,一只狐狸跟着它。公鸡顿时紧张起来,但很快又镇静下来。这时,狐狸对公鸡说:“公鸡大哥,您早呀!您这是要到哪里去呀?”公鸡说:“我出来散散步,顺便找点小虫吃”。狐狸一听,马上对公鸡说:“怎么就你一个人呀?我陪你去吧”!公鸡灵机一动说:“怎么是一个人呢?猎人大哥在后面呢!”狐狸听了,一溜烟就跑了。

④ 寓言故事大全

扁鹊说病
唇亡齿寒
亡羊补牢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患得患失
染丝的联想
齐桓公见鬼
灵猿受窘
扁鹊施换心术
穿井得一人
塞翁失马
远虑与近忧
阳谷的愚忠
粤人成仙
顽固的蹶叔
乐不思蜀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神童的不幸
泥偶与木偶
猴子现巧遭祸
鲁婴泣卫
渴望自由
孔雀惜尾
老虎模型
曲高和寡
晏子责烛雏
眼盲心明
钱神自白
家龙和野龙
两人一心
永州鼠
摇头摆尾
覆车之鉴
疑病乱投医
眼前与将来
蛤蟆的担忧
不知趣的猎狗
蚂蚁的恐惧
痴心妄想
还是盲人好
得意忘形的老虎
彩蝶的一生
老人和树
白帆和木桨
孔雀 ***
望天树与铁刀木
陶罐和铁罐
司命
泥塑

和氏璧
弥子瑕失宠
能力与命运
施家和孟家
苛政猛于虎
猪们的评议
快乐
金苹果
松鼠和松鸡
麻雀的评论
石磨
野猪和家猪
乌鸦兄弟
三个人爬山
向日葵和石头
小学生和机器人
雕和沙漠
齐人学弹瑟
万字难写
瓦瓮与美梦
秀才的“大志”
寒号鸟
铁棒磨成针
雄鸡与鸿雁
后来居上
假博学出洋相
狂泉
不曾杀陈佗
司原氏打猎
鲍君神
药商竞富
一枕美梦
黎丘老丈
楚人渡河
澄子夺黑衣
邻人献玉
画蛇添足
曾参杀人
高山流水
杨布打狗
献鸠放生
三人成虎
狐假虎威
画鬼最易
滥竽充数
玉器和瓦罐
鲁国少人才
涸辙之鱼
以羊替牛
后生可畏 后起之秀 后来居上 汗流浃背 各得其所 感恩图报 覆水难收 奋不顾身 返老还童 弄巧成拙 南柯一梦 名落孙山 门庭若市 论功行赏 力不从心 老生常谈 老马识途 口若悬河 口蜜腹剑 开诚布公 九牛一毛 井底之蛙 精卫填海 江郎才尽 纪昌学射 火树银花 华而不实 水深火热 水落石出 上行下效 伤风败俗 三生有幸 三令五申 三顾茅庐 塞翁失马 入吾彀中 如鱼得水 如释重负 人言可畏 人杰地灵 巧取豪夺 千载难逢 千金买邻 千变万化 气壮山河 杞人忧天 破釜沉舟 披荆斩棘 匹夫之勇 先声夺人 闻鸡起舞 望洋兴叹 妄自尊大 亡羊补牢 万死不辞 完璧归赵 土崩瓦解 铁杵磨针 天真烂漫 天衣无缝 天下无双 天涯海角 天罗地网 天经地义 太公钓鱼 上下其手 四面楚歌 司空见惯 一诺千金 一鸣惊人 一毛不拔 一箭双雕 一发千钧 一代楷模 一败涂地 有备无患 掩耳盗铃 小时了了 栩栩如生 休戚相关 胸有成竹 兴高采烈 小心翼翼 以卵击石 一意孤行 一衣带水 一叶障目 一丝不苟 一日千里 一丘之貉 一窍不通 一钱不值 一暴十寒 一字千金 一饭千金 自惭形秽 之乎者也 月下老人 约法三章 羽毛未丰 有名无实 以身试法 一网打尽 一木难支 一事无成 不寒而栗

⑤ 名人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指鹿为马来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自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刘邦论功行赏时萧何位列第一,刘邦对他的态度为何不如张良呢?

刘邦统一天下后,遭遇一个难点,便是怎样分封制元勋问题,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元勋,在面临分封制时持续争功劳,因而朝中为了能分封制事情,讨论了一年多了,都没有定下来,这里面有个短故事,能说明那时候分封制元勋的困难。

“於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上边是以《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选节的句子,表明汉初礼贤下士,汉高祖刘邦怎样直言进谏,将萧何次位列入第一,不仅封候,并且拿了数最多的食邑,能够带剑上殿,无需快步走,因此从表面看起来,似乎对萧何的欣赏和宠爱远远地高于其余的历史名将,对于同列“汉初三杰”的张良,都颇具比不上。但是,事实上,刘邦内心对萧何始终保持着一种猜疑的态度,以致于最后竟然“乃下国相卫尉,械系之”——立即抓起来,还带上了刑器!

而留候张良呢,则截然不同,刘邦除了对他唯命是从以外,信之而求,日常共处之际,似乎是无话不谈,完全就是一位平等相待的朋友一样。接下来举2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例子1:高渐离乘刘邦势危之际规定受封公输,刘邦大怒,张良站在旁边立即踩脚、低语,刹那之间就要他改变了心态,尽管事急从权,但两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可见一斑。

刘邦分封制造成不满意之际,张良与刘邦之间的对话。

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到诸将通常各相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皇上不知道乎?此造反耳。”上曰:“天底下属稳定,何因反乎?”

最先,刘邦显而易见是跟张良在边走边聊的游逛,不经意(那就是张良有意引导的结论)见到将领们聚会活动,朝臣中间,是很难看到这种景色的。次之,见到将领们聚在一起,刘邦随意一问,张良乃是用半开玩笑的架势在回答,风清云淡,并没有表现出了一切惶恐不安和腼腆。最终,直到把问题拉到将领的不满以上,应对刘邦“该怎么办”的了解,张良立即得出解决方法,并没有忌讳早有预谋的嫌疑。

所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刘邦对萧何与张良截然不同的态度,显露出来是指内心深处对萧何的不屑与对张良的尊敬,缘故说繁杂也不复杂,通常是两人在刘邦心目中塑造的形象气质有天壤之别:萧何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能保护个人可以毫不犹豫的放弃别人,“败也萧何败萧何”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张良乃是胸怀坦荡,明智雅儒,就是一个含有气质高雅的高贵气质的温文儒雅,归属于刘邦潜意识中敬仰形象。

萧何原本是个县吏,既没有远见卓识,都没有过人的理想与壮志,因人成事,完全是因为碰见了刘邦,才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但在刘邦尚未发家之际,萧何位置比刘邦高,居高临下的看来,那时候并不认同刘邦能力,评价是:“刘季固多大言,少成功。”

张良则完全不一样,出生韩国的贵族世家,青春年少激情豪胆,侠客天底下,结识英豪,勇于暗杀秦始皇。投奔刘邦之后,屡次敬献谋计,迅速变成刘邦军事集团的关键谋士,而每每碰到生命攸关的危机时刻,张良一直看得最远深刻,进而得出最正确的提议。难能可贵的是,刘邦总是能及时地理解张良的策略,做出正确的选择,朝臣中间配合的极其配合默契,自然就会相知相惜,因此才能得出广为流传的评价:决胜千里之外,决胜于千里以外!

事业有成以后,萧何迷恋势力影响力,在宰相位子上居然直接干到死。张良乃是“不汲汲于荣华富贵”,积极忍让,在臣子争功劳的情形下,已经确定“受之有愧三万户”,随后便长期性称病杜门不出,再来一个功成身退,不仅有独善其身之意,也是其淡泊清亮的生活态度表现的。

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功人和功狗:刘邦论功行赏,萧何凭什么排第一?

汉高祖五年,刘邦终于消灭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此后免不了论功行赏这一环节。在封赏功臣时,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将其封侯食邑8000户,位列众将之首,众所周知,刘邦手下能人居多,随便拿出一位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比如说韩信、张良等等,汉初三杰为何以萧何的功劳为首?

众人很不明白,而且刘邦的手下都是武夫,不懂过多的礼数,认为楚汉相争了五年,他萧何一直居于关中,在外打仗的可是他们,萧何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劳,凭什么他的功劳能排在首位?排在末尾还差不多?莽夫多不懂礼数,一起联名抗议刘邦的决定,质问道:“我这些人穿盔甲,拿兵器,奋不顾身的在前线作战,大大小小的战争没有几百,也有几十回了,哪一次不是把头勒在裤腰带上?他萧何只凭着舞文弄墨,坐着嘴皮子动两下,根本就没参加过什么战斗,皇上这次封赏,却以他最隆?这是为什么?”

刘邦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们谁听过打猎的故事?猎人和猎狗各有什么作用?”众人纷纷附和,刘邦解释道:“在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往往都是猎狗的功劳,但是发现猎物的踪迹,指挥猎狗行动的却是猎人的功劳,如果没有猎人,猎狗不是追空了吗?”

众人点头称是,刘邦又说道:“诸位爱卿攻城克敌,冲杀陷阵,就像猎狗一样,只能抓住几只野兽,而萧何却是能够发现野兽的猎人,判定猎物的行动,而且在我起兵之初,萧何就举旗跟随,不过才数十人,你们有谁能够办得到的?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认为他是头功!”

众人听了再不敢言,不过后来又有一次,排列被封的诸将名次的时候,有人说平阳侯曹参攻城略地的功劳最大,应该排在首位,刘邦听了皱着眉头,正在思索怎么应答。此事有一位姓鄂的官员上前说,平阳侯攻城略地,那是一时的功劳,我主与楚相争,历时五年,损兵折将屡屡失败,要不是萧何居守关中,及时调兵遣将,运输粮草,陛下怎么能次次转危为安?这才是盖世的功劳,陛下的江山,少一百个曹参可能无妨,但少一个萧何,汉业可能无成。

对方的一席话,听得刘邦称心如意,连忙夸赞对方说的公平公正,随后萧何又是位列第一,可以携剑上朝,不需下跪,乃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后人常常用“功人功狗”来比喻谋臣和武将,历来都是武将打天下,文臣治天下,至于谁的功劳更大,千百年来似乎总是文臣更胜一筹,但总体上,二者实则是缺一不可。

六班之所以将萧何排在第一,恐怕功人功狗的说法只是一小部分,萧何从一开始就跟着他,为他出谋划策,乃刘邦最信任的人之一,可能这才是刘邦将其封为第一功臣的最主要原因。

《卫青》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卫青》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字仲卿,平阳(今山西临汾县)人。父郑季,曾给事平阳侯曹寿(宰相曹参之后)家,与婢女卫氏私通,生青。青有同母姐卫子夫得幸武帝,故冒姓卫氏。及父辞职归家,青从之,父使之牧羊;嫡母之子不以兄弟相待,而以奴待之。及壮,为平阳侯家骑奴,服务于平阳公主(景帝女,曹寿妻,后为卫青妻)。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春,卫子夫入宫,皇后陈娇(无子)妒之。及子夫得幸于武帝,有身妊,大长公主(皇后母,文帝女,即馆陶公主)尤恨之,捕青欲杀之。青之好友公孙敖与壮士劫之,故不得死。武帝得知,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子夫为夫人,青为太中大夫。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匈奴入侵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青为车骑将军,与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往击之。青出上谷,追至龙城(今内蒙古多伦县),斩敌七百。而公孙贺一无所得;公孙敖败失七千骑;李广全军皆溃,被俘逃归。唯青以功封关内侯。

青虽出身家奴,然有将帅之才。善骑射,勇力过人;遇士大夫以礼,善待士卒,众皆乐为之用;故每出战有功。天下由此服武帝知人善任。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匈奴入侵雁门(在今山西代县北),青将兵三万救之,斩首数千。次年正月,青出云中(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采取空前大迂回战略,包围匈奴右部,奇袭楼烦、白羊王于黄河之南(在今伊克昭盟地区),杀敌数千,获牛羊百万。此役,青战功显赫,封长平侯。

三年(公元前126年)冬,匈奴军臣单于死,其弟伊稚斜逐太子於单,自立为单于,对汉发动大规模攻势;右贤王亦欲夺回失地,向朔方郡(在今杭锦旗北)进攻。五年(公元前124年)春,武帝令大行李息为将军,出右北平(治所在今河北平泉县),攻匈奴左部;而主力以卫青为统帅,率骑兵十余万,攻击右贤王(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北)。卫青以其卓越之军事领导天才,进行又一次大奇袭作战。他秘密自朔方渡河,至五原郡(治所在今五原县),乘夜潜师出高阙塞(在今杭锦后旗北),直指右贤王住地。而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至,终日纵酒作乐;及汉骑兵突至,惊恐万分,与一爱妾及亲信数百骑,突围北走。青遣轻骑追数百里,不及而还。是役,俘右贤王裨王(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得牲畜数十万。青以功拜大将军,北边诸将皆归其指挥。

秋,匈奴以万骑攻代郡(今河北蔚县)以为报复。次年二月,卫青统军十余万骑,以击匈奴之本部单于庭,出定襄(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斩首数千而还。四月,再出定襄,再斩万余人。但前军赵信(原为匈奴小王,降汉,封为翕侯)、右军苏建三千余骑遇匈奴兵,激战一日余,汉兵几尽,赵信降匈奴,苏建只身逃回。

此后,冠军侯霍去病(卫青姐子)曾两次远征河西走廊,深入数千里,消灭匈奴右部强大部落。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五月,匈奴愤于右部之失败,乃分遣骑兵数万,入右北平、定襄,杀掠数千余人。次年春,武帝以河西己定,决计给匈奴单于本部(活动于上谷、云中地区)以彻底打击,以安北部边境,遂分兵两路:右路卫青,左路霍去病,各率五万骑,但精兵归属去病,以击单于。支援部队,尚有数十万。及去病出定襄,捕得俘虏,言“单于在东”。武帝乃改去病出代郡,青出定襄。

青于途中,得知单于不在东而在西,乃率精兵急进。出定襄千余里(约至今蒙古车臣汗部西南地区),匈奴大军严阵以待。青即令兵车环绕为营,以防匈奴之突袭。继而纵五千骑进击,以探匈奴实力。匈奴以万骑迎击,两军之绪战于是展开。战至日没,大风起,沙石击面。青即分左右两翼向匈奴发动进攻,以图包围而歼灭之。单于见此,即率骑数百,突围向西北逃窜。卫青命轻骑急追,自率主力随后。至天明,行二百里,不及,遂至填颜山赵信城(在今蒙古国境),得匈奴积粟,烧之而还。卫青所部斩敌首一万九千,但前将军李广、右将军赵食其两军迷路失期,广自杀。

此战,匈奴死伤惨重,无力再战。汉军亦损失很大,亦无力再从事大规模之讨伐。自是,双方进入不战不和状态。

青还,拜大司马。青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媚于帝,然天下未有称之者,且宠日衰。而去病日贵,青故人门下为得官爵,多去事去病。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死。谥曰烈侯。

卫青七次出击匈奴,给匈奴以重大打击,战功卓著。其成功之奥秘:一,针对匈奴至如疾风,去如收电之特点,采用骑兵战术,隐蔽快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二、注意解决水草(已往诸将失败,多由于此)和向导;三、善于抚众,论功行赏,公正严明,故不管如何艰苦,将士皆乐为之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diangu/158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