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78 年,齐威王即位,据说他九年不理朝政。一天,他把一个叫邹忌的人召去弹琴消遣。邹忌只是大谈特谈乐理,就是不奏曲。齐威王不高兴地说:“您的乐理说到我的心坎里了,但光知道这些不够,还需审知琴音才行,请先生试弹一曲吧。”
邹忌说:“臣以弹琴为业,当然要尽心研究弹琴的技法;大王以治国为要务,怎么可以不好好研究治国大计呢?我抚琴不弹,就没法使您乐意,怪不得齐人瞧见大王拿着齐国的大琴,九年来没弹过一回,都不乐意呢!”
齐威王十分惊愕,和他大谈治国的道理,邹忌竟说得头头是道。于是齐威王拜他为相国,加紧整顿朝政。
这天早晨,身材修长、形貌漂亮的邹忌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了照镜子后问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呢?”
妻子说:“徐公哪有您美呢?”
邹忌想: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自己哪里比得上他呢?
他又问妾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呢?”
妾说:“徐公不如您美!”
白天来位客人,邹忌又把对妻、妾说的话再说了一遍。
那客人恭恭敬敬地说:“徐公确实不如您美。”
第二日,恰好徐公来访,邹忌对他横看竖看,觉得自己哪里有他美呢?
晚上,他想了又想,最后明白了:“妻子说我比徐公美,是偏护我;妾说我比徐公美,是怕我;客人说我比徐公美,是想得到我的好处。”
于是,邹忌上朝对齐王说:“臣确实自知不如城北的徐公美,但臣的妻子偏护我,臣的小妾怕我,臣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都说我比徐公美。由这件事,我联想到:我们齐国,地有千里方圆,城有一百二十。宫女左右,没有不怕大王您的;朝里的大臣,没有不偏护大王您的;齐国四境之内的人,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这样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是多么厉害呀!”齐威王听了邹忌巧妙的劝谏,觉得很对,就下令说:“以后,不管是谁,凡是能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可以得最上等的赏赐;能用书面文字批评我的过失的,可以得中等的赏赐;能在大庭广众中非议我的,只要让我知道,就可得下等的赏赐。”
这道命令颁布后不久,文武百官纷纷上朝来向齐威王提出很多意见,齐威王吸收合理的部分,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一年之后,大家都觉得提不出什么意见了。齐国因此渐渐强盛起来。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体形容貌潇洒漂亮。一天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城北的徐公是齐国著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
他的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来了,邹忌和他坐着交谈,就问他说:“我和徐公,谁漂亮?”那个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拜访邹忌。邹忌仔细地打量他,自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瞅着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他躺下来琢磨这件事,心想:“我的妻子说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说我漂亮,是怕我;客人说我漂亮,是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去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齐国的领土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大王的后妃和左右近臣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廷上的臣子没有谁不怕大王,全国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受到蒙蔽是非常厉害的。
齐威王说:“对。”于是下令:“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出寡人的错误的,得上等奖赏;能够直接上书规劝寡人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市场或朝廷上批评议论而传入寡人的耳朵的,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的时候,臣子们上朝规劝,门庭若市;几个月以后,就只有断断续续地上朝规劝的;一年以后,有人虽然想提意见,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听到这种情况后,都来齐国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不用武力而在朝廷里征服了敌国。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赏读:
本文构思巧妙,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比喻生动确切;又能由近及远、因小见大地说明事理,富有启发性和说服力。在语言运用和文字叙述上也很有特色。
全文几乎都是运用三层递进的排比句式来记述的,如邹忌与其妻、妾、客人的三问三答,三问语气不同,三答的口吻也各异,既富于变化,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
再如“朝”、“一日”与“明日”的时间推移,“妻之美我”、“妾之美我”、“客之美我”的层层推论,都使语言具有一种整齐、洗炼的节奏美。可以说,与《战国策》的众多雄辩富丽的文章相比,《邹》篇是别具一格的,而使之成为一篇长期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作品。
讽: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妾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着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体形和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清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拜访,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美)。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畏惧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畏惧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在齐国的土地上有一百二十座城池,而宫中的嫔妃和近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畏惧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呐!” 齐威王说:“你说得对!”就下了命令:“所有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大臣、官吏、百姓,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向齐国朝见。这就是被人们称作的在朝廷[政治]上战胜敌国。
(1)选自 《战国策 齐策一》《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订而成。邹忌,战国齐国人,善于鼓琴,有辩才,曾任齐相。 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纳:接受。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2)修:长,这里指身高。八尺:约等于现在的1.84米。战国时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0.23米。 (3)昳(yì)丽:光艳美丽。 (4)朝服衣冠:早晨穿衣服、戴帽子。朝:早晨。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5)窥(kuī)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漂亮。孰:谁。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7)君美甚:您美极了。 (8)及:赶得上,比得上。 (9)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10)复:又。 (11)妾:旧时男子在妻子以外娶的女子 (12)旦日:明日,第二天。 (13)与坐谈:与之坐谈,与客人坐下谈话。介词“与”的后面省略宾语“之”。 (14)若:如。 (15)明日:又过了一天。 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通“熟”(shú),仔细。之,指城北徐公。 (16)弗如远甚:远远不如。 (17)弗如:不如。 (18)私:动词,偏爱 (19)畏:害怕 (20)欲:想要 (21)暮寝而思之:晚上躺在床上并且思考这件事情。暮,夜晚。寝,躺在床上。之,代词,指妻、妾、客 “美我”一事。 (22)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美,认为……美。 (23)朝:朝廷。见:拜见。威王:即齐威王。 (24)诚:确实。知:知道。 (25)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26)齐地方千里: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方:方圆。 (2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宫中的姬妾和近臣。 左右:近臣, 莫:没有人,没有谁。 (28)四境之内:全国之内(的人)。 (29)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大王受蒙蔽很厉害。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甚:很、非常。 (30)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面,当面。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31)受:同“授”。给予,付予。 (32)能谤讥于市朝: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讥讽(君王的过失)。谤讥,这里指指责、议论。(并没有贬义)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于,在。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33)闻寡人之耳者:让我听到的人,闻,使……听到。 (34)门庭若市:宫门口,庭院里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人多的样子)。 (35)时时而间进:偶然有人进谏。 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 进:进言劝谏。时时,不时,有时候。 (36)期(jī)年:满一年。 (37)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想进言,也没有可以进谏的事情了。 (38)朝于齐:到齐国来朝拜。 (3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动兵,就战胜了敌国。 (40)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 (41)市朝: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42)美我:认为我美。 (43)善:好,好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diangu/156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淳于髡巧言善辩
下一篇: 西门豹治邺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