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典故

曹操十面埋伏计

佚名 2023-06-12 00:14:18

曹操十面埋伏计

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后,整顿军马,北渡黄河,直追袁绍。袁绍不甘心失败,为报仇雪耻,又纠集河北四州之兵,至仓亭扎寨,准备与曹操决一死战。袁、曹两军对峙,各布阵势,第一次交锋,曹军徐晃部将史涣就死于袁绍第三子袁尚的利箭之下。

曹操失去史涣一将,心中烦闷,说:“似这样对阵相互厮杀,何时是个了局?”

谋士程昱献计道:“秦末楚汉相争,高祖皇帝运用十面埋伏之计,使项羽自刎身亡。我们何不效法?”

曹操说:“愿你详细讲一讲。”

程昱说:“将我军退至黄河边上,背水为阵,伏兵十队,引诱袁绍逼赶我军。”

左右大惊道:“如此,我军岂不太危险了?”

程昱笑道:“兵法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军无退路,必须死战,即可稳胜袁绍。”

曹操采纳了程昱的计谋,将全军分列左右各五队。左列,一队夏侯惇,二队张辽,三队李典,四队乐进,五队夏侯渊;右列:一队曹洪,二队张郃,三队徐晃,四队于禁,五队高览。许褚为中军先锋,第二天,十队人马先行,埋伏在两侧。到了半夜,曹操同许褚率军前进,装着偷袭袁寨的样子。

袁绍见状,笑道:“曹操这下子要喂鱼了。”尽发五寨人马,迎战许褚。许褚拨马撤退,袁绍驱军赶来,喊杀之声不绝。等到天亮,袁绍将许褚逼到河边。曹军已无退路,曹操大喊:“前有追兵,后是绝境,大家为什么不决一死战?”曹军听了,一齐奋力向前冲杀。许褚一马当先,挥刀斩杀袁军十来个将领。

袁军大乱,只好撤退。退了一段路,几声“咚咚”战鼓响,左边夏侯渊、右边高览两支兵马冲出,袁绍带领三个儿子一个外甥,死命冲出一条血路。

又跑了十来里,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杀得袁军尸横遍野。又跑了数里,左边李典、右边徐晃两支人马截杀过来,袁绍父子胆战心惊,奔入寨门,令军队埋锅造饭,正要吃时,左边张辽、右边张郃,径直前来冲寨。袁绍慌忙上马,率部奔向仓亭,人困马乏,正要休息。不料后面曹操率大军赶来,袁绍拼命逃离。正走间,右边曹洪、左边夏侯惇,挡住去路。袁绍大叫:“如果不拼死一战,我们都要给活捉了!”奋力冲杀一阵,侥幸逃出重围。

袁绍抱住儿子们大哭一场,长叹道:“我经历战事数十次,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狼狈的!”说完,命令部将回各地整顿军务,自己带着袁尚到冀州养病去了。

仓亭之战曹操听谁的什么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底,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公元201年4月,两军再遇仓亭,首次会战不分胜负。操与诸将商议破绍之策。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劝操退军于河上,伏兵十队,诱绍追至河上,“我军无退路,必将死战,可胜绍矣。”操然其计。军分十队,由十员主力大将率领(曹操的大将真多),次日,十队先进,埋伏左右,预备次第截杀。中军许褚为先锋,至半夜,操令许褚引兵前进,伪作劫寨之势。袁绍五寨人马,一齐俱起。许褚回军便走。袁绍引军赶来,喊声不绝;比及天明,赶至河上。曹军无去路,操大呼曰:“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众军回身奋力向前。许褚飞马当先,力斩十数将,袁军大乱,遂致崩溃。败退路上,曹军连续追击,十队埋伏,五次截杀,终使袁绍军马死亡殆尽。曹军完胜!

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十面埋伏和背水一战之计战败什么?

谋士:骨干谋士五人: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 武将:骨干武将: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吕虔、于禁、许褚、徐晃、张辽、 重要武将:吕常、臧霸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许攸的投降,荀彧在许昌的坚守,还有曹操作为主帅的胆识

三国曹操手下哪名大将最有名?

三国曹操手下有哪些大将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英雄尽出,各为其主。作为爱才之心不问出处的曹操,他的手下自然召集了一批名将。

典韦剧照

武力值第一名,典韦,虽然不及吕布和赵云,但是也是一流水平,关于前两者的排名虽然一直有争议,但是对于他三国排名第三的排位几乎没有异议。他用的武器是八十多斤的双戟和十余只小戟背在背上,就是远攻和进攻都无懈可击,并且投掷命中率也很高,要知道在那个重兵器年代,武器是相当有分量的,足以看得出典韦的臂力是力扛千斤。

第二名,当属许诸,但是武力值算是准一流的选手,他跟张飞相拼战败,还有人说他打不过马超。但是论单个战斗值,他单枪匹马于乱箭之中救回曹操,他将周泰斩于马下,周泰的武力值是东吴排名前一、二的,所以许诸被认为是能跟吕布一战的人物。

第三名是庞德,曾经是马超的手下,在渭南之战中扬名,在曹操的车轮战术中仍然以一敌多,未让曹操占到半点便宜,后来归顺曹操后,在樊城外和关羽决一死战,打了上百个回合也没有分出胜负。

第四名是张辽,张辽此人是有勇有谋,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帅才,一帅难得。江南人曾经用张辽来吓唬晚上哭的小孩,告诉孩子:“如果你再哭,张辽就把你抓走”他的战斗力在合肥之战有所展现,不在关羽张飞之下。

曹操兵书叫什么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曹魏的创建者。因其好读《孙子兵法》,在兵学方面有深厚的知识,也对兵学的发展有很强的影响力。

曹操像

曹操年少时就博学多才,足智多谋,好读兵法。二十岁时,就认命为洛阳北部尉。在镇压黄巾军方面屡次立功,被升为济南相。在三国争霸时先后击败吕布、袁绍等强劲敌人,建立曹魏,统一北方。因其熟知《孙子兵法》,著有《兵书接要》、《兵书要论》等书,是对《孙子兵法》的继承和发展。并校正注释《孙子兵法》,名曰《孙子注》。开创整理和注释《孙子兵法》的先河,为我国古代军事理论做出极大的贡献。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自己写的兵书是《孟德新书》,《孟德新书》共十四篇,其中十三篇是兵法,最后一篇是政略。但这本书却由于张松的设计使坏,使得那本还未出世就被曹操一把火烧掉了。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当杨修将曹操的新书拿给张松看时,张松由于之前与曹操有隔阂,想报复曹操,就故意把书内容背下来,说曹的新书是抄袭古人的,连三岁小孩都能倒背如流。后传入曹操耳朵,觉得不应留下让后人耻笑,遂亲手烧掉自己的新书。而就是这次,让曹操的兵书未能流传于世,成为兵书史上的一大遗憾。

纵观三国,曹操用兵屡战屡胜,但也有失败的时候,在其背离《孙子兵法》时就会遭受损失,其中最大的失败莫过于赤壁之战了。

短歌行曹操是什么时候创作的

短歌行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写下的一首乐府诗,当时曹操率兵平定了北方之后直取长江,决战孙权。决战前夕,摆宴江边,豪情壮志,酒后内心激昂,立于江上,吟唱出短歌行。

曹操剧照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这首短歌行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后才作出来的,但是两种说法目前都没有史料依据,所以说,短歌行的小黄坐时间没有定论。曹操一共创造了两首短歌行,另一首短歌行的名气就没有第一首那么大。

《短歌行》是汉朝乐府诗歌是乐府24首诗集里最早收录的一首,但是唱法已经失传了,目前听到的都是后人根据史书查询资料配乐,其实《短歌行》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歌词。

《短歌行》里表现出来的就是求才若渴,希望天下人才尽收囊中,为了能够扩大地主统治,他唯才便用,这首歌正好抒发他的政治主张。

“对酒当歌”他的这首歌传了出去,会出现什么效果呢?天下并非没有贤才,他们听到曹操一个位高权重的人能够发出如此求贤若渴的说法,还不大受感动,这能证明他收买人心的手段多么高明。当时社会特别注重出身门第,但是好多家庭贫穷的人才是没有出路的,曹操的做法,也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人生苦短,他感叹时间过的太快,稍纵即逝,建功立业或者施展抱负一定要趁早,报效国家的主意也要尽早拿。但是这样一首积极向上的事情由这样低迷的语气说出来,证明他也是动了感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diangu/155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