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病逝。曹丕就承袭了父亲的丞相职位。不久,曹丕以“禅让”为名,推翻了汉献帝,并改国号为魏,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称魏文帝。
而四公子曹植在父亲死后,一直郁郁寡欢。他脱离了当时朝廷的种种政治争斗,常和一些文人墨客、风流学士开怀畅饮,吟诗作词。他极富诗才,常常出口成章、语惊四座。
但是性情急躁、心胸狭窄的曹丕,却对四弟曹植曾和他竟当继承人一事耿耿于怀。而且每当别人赞赏曹植的诗才,嫉妒之情油然而生。一天,有人闯进殿禀报,说是曹植正和某一县府的几位官员在一起大肆酗酒,对城内事务不闻不问。曹丕一想机会来了,马上命令将曹植等人押到殿前,准备问斩。
曹老夫人闻讯大惊,踉踉跄跄赶到宫殿,流着泪问曹丕:“你弟弟平时是稍微放纵了一些,难道也犯得着这样?你今天难道不能看在手足情分上放了他、这样我死后在黄泉地府也就瞑目了。”
曾丕冷冷地答道:“母亲,我何尝不知道这些?只是他今天的事太不成体统了,我岂能饶他?请母亲还是回避吧!”曹母便咽着说不出话,只得泪流满面地走了。
曹丕走到曹植面前,道:“休不是一向夸耀自己的诗才么?现在我限你走完七步做一首诗,你要写出你我兄弟之间的关系,但不能出现‘兄弟,的字样。写出来,就免你一死。不然,就别怪我不念手足之情!”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觉得曹植难免一死了。
这时,跪在地上的曹植却突然抬起了头,表示愿意从命。只见他慢慢站直了身子,闭上眼,仰面沉思了一会,向前迈进三步,就听他大声吟道:
煮豆燃豆箕。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边走边吟,刚好七步走完,一首诗也就作成了。众人不由得暗暗叹服。曹丕听完,一股惭愧之情直涌心头,下令给予曹植降级处分,就放他走了。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先简介作者及有关他的故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他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所以又称陈思王。后人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曹植才华横溢,诗文写得非常好。南朝的文学评论家钟嵘在其著作《诗品》中写道:“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意思是:陈思王曹植的诗文就像人类之中的周公与孔子;也像有鳞片有羽毛的动物之中的龙和凤凰……另一位南朝文学家谢灵运也很佩服他,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一石是十斗)成语“八斗之才”,即来源于此。
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操的长子曹丕做了皇帝后,忌恨这个才华横溢的弟弟曹植。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就要把他处死。曹植听了,刚走几步,就吟出六句诗来;即我们要讲的这首诗。因为曹丕要曹植七步之内作成,所以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
现在,我们来解释部分词语:1.持:用来或拿来。2.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3.漉菽以为汁: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漉(lù),过滤;菽,豆类植物。4.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5.相煎:相,不是互相,而是指“煎”这个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就诗的字面意思而言,相煎,就是“煎豆”,即“萁”在煎熬它同根生的“豆”;其实是指被曹丕迫害胞弟曹植。
最后,欣赏这首诗。
一 巧用比喻,弹奏弦外之音。
曹植的这首诗是被曹丕逼着写的,而且是必须在七步之内作成,否则处死。在这种情境下,一个胆小的人就算平时会写诗,恐怕也吓得没词儿了。可曹植则不然,他不是急着随便想出几句来保命,而是从容不迫地用巧妙的比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你看,前四句不仅叙述了燃萁煮豆这一人们熟悉的生活现象,而且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萁”在釜下凶狠地燃烧而煎熬釜中“豆”的过程。
如果说,曹植吟出前四句后,曹丕也许尚不知他在说什么的话,那么,当曹植吟毕后两句,曹丕可能就会脸红出汗了!天啊,“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当曹丕听到这两句时,他会想什么呢?曹丕会不会想:这是说谁呀?“萁”与“豆”是“同根生”,难道我曹丕与曹植不也是同父同母所生吗
曹植(192~232),字子建,是曹操第四个儿子,自小便受到很好的文学培养。在我国文学史上,他是被后人公认的写五言诗的高手。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而文采飞扬。他也擅长写辞赋和散文,《洛神赋》就是他的杰作之一,这篇赋惹得后人做了不知多少解释、猜测和辩论。谢灵运曾经这样评价他:?天下的才共有一石(十斗),曹子建一人就占去了八斗,我得了一斗,剩下的一斗其他人去分。?
东汉建安时代的文学是很活跃的,其中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对后代文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而曹植的名气又最为响亮。在曹操的培养下,曹植自小就有出众的才华。他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起话来滔滔不绝;与人应酬,对答如流。他写起文章来,下笔琳琅满目,使得人们都很惊奇,称赏不已。
有一天,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之后,满腹狐疑,就随口说了一句:?你是不是请人代写的呀??曹植看到父亲不信任自己,感到受了极大的委屈,就跪在地上,大声说:?我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为什么要请人代写呀!请父亲亲自一试。?曹操点了点头。
时过不久,曹操在邺城建造了一个著名的?铜雀台?。落成那天,曹操率领儿子们登台观赏,并且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曹操说:?你们几人就在台上每人写一篇赋。?只见几个儿子提笔疾书,不一会儿就一个接一个交卷了。文武百官见这父子几人,心里油然发出赞叹:?果真是?龙生龙,凤生凤?啊。?大臣们拿出第一个交卷的曹植的文章,读后更加吃惊,他们深深被文章的辞采精华所折服了。于是一齐呈给曹操,他读了之后,不由得眼睛一亮,把小曹植从头至脚扫视一遍,他相信了儿子的才能确实非同寻常。心中暗自盘算把魏王之位让给这小家伙。他不由得又回想起小曹植七八岁时候的一件事来: 那年中秋,全家在一起赏月,曹操指着天上一轮明月问曹植:?外国跟月亮相比,哪个远,哪个近??小曹植一口答道:?月亮近,外国远呀!??为什么??全家人都莫名其妙。他说:?月亮抬头就能望见,所以说它近;外国怎么也望不见,所以说它远。?大家信服。
第二年中秋,有几个外国朋友来拜访曹操。在宴会上,曹操想起去年赏月的事,就问客人:?月亮跟贵国相比,哪个远?哪个近??客人们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曹操在一旁含笑不语,等到众人争论都停了下来,说道:?这个问题让我家植儿回答,请诸位多多指教!?
曹植被带进了宴会厅,他很有礼貌地对客人说:?贵国近,月亮远呀!?
曹操一听大惑不解:?去年跟今年的说法截然相反呀。你怎么人长一岁,脑子却变糊涂啦!?曹植不慌不忙地答道:?月亮虽然抬头能看见,却不能来到我们中间,外国虽然看不见,但可以跟我们互相往来,所以说它近哪!?
话说得有理有据,很中外国使者的心意,曹操听了更是暗自得意。
曹植有如此才能,他的哥哥曹丕便对他恨之入骨。后来他凭借权术做了魏王,就想找茬儿害死曹植。
有一天,曹丕把曹植叫了来。心怀叵测地说:?父亲在世时,曾经说你才华盖世,今天,你就走七步吟成一首诗。吟成了我佩服,不成你就自己死去吧。?
只见曹植不慌不忙,把手背在后面,如同闲庭信步。他走了七步之后,随口吟道: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明里说煮豆,暗里说的是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何必自相残杀呢?曹丕听了满面羞渐,他只好把曹植分封到外地去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diangu/155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刘备撤围诱敌军
下一篇: 曹植知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