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愍帝建兴二年(公元314 年)三月初的一天,西晋幽州治所蓟城守将王浚高兴地在读一封信。这信是羯族首领石勒派人送来的。信中说:“..我素闻王将军天下无敌,钦佩之至,今函大人,意在表达敬服之心。为稍示敝人投效诚意,我将于三天后亲赴蓟城给王将军献礼。”
接着,王浚召集部将,当众把石勒的那封信宣读了一番,然后得意洋洋地吹嘘道,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信诚服人是为将之道至要至要的所在正当他吹得眉飞色舞的时候,一位部将站出来劝谏道:“将军,石勒这人贪得无厌,从来不讲信义。他说敬服我们前来送礼,恐怕其中有诈。我看,我们还是调动部队,及早准备为是。”
王浚正讲得兴致勃勃,被他这么一打断,火就来了,他脸往下一沉,道:“石勒这次是来拥戴我、投诚我的。谁敢再说调动部队,我先杀了他!”
两天后,石勒统率大军抵达易水,悄悄朝蓟城推进。第三天早晨,蓟城城门外黑压压的一片。原来是石勒的士兵赶来的几千头牛羊。“快开城门,我给王将军献礼来了。”石勒骑马来到城门口,对着守门卫兵喊道。王浚得到报告后,连忙下令大开城门迎接。城门一开,牛羊像潮水般拥进城内,一下子把街道通路塞得严严实实。这正是石勒早就预谋的计策。他害怕王浚在城内埋设伏兵,就用这些牛羊把城中街道堵住,使王浚的士兵不能出来冲杀。当得到第二次飞报时,王浚也开始意识到来者不善了。但刚要下令部队出动时,石勒的大军已冲入城里了。王浚吓得逃出庭院,被石勒的士兵生擒了。
“王将军,现在,您可接受我的献礼了。”石勒坐在王浚的大堂上,不无讥讽地对被捆绑着的王浚说道。此时,王浚后悔已经来不及啦!
对石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石勒是传奇人物,他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从奴隶身份起步,最终称帝建国的奇人。
石勒,初名石勹(bāo)背,出身于匈奴别部羌渠部落,即羯族。祖父名叫耶奕于,父亲周曷朱,都是羯族部落的小头目,为部落征战,但在石勒少年时,祖父和父亲先后去世,石勒家道中落,小小年纪就要考虑谋生的问题。
石勒14岁的时候,曾跟随乡亲到西晋王朝的都城洛阳行贩,卖东西换点钱贴补家用。
此时西晋王朝表面上还很强盛,洛阳城中也尽显繁华,但年轻的石勒还是敏锐地察觉到繁华背后的危机,西晋王朝政事败坏、藩王盘踞,实际上已经是危机四伏了。
石勒感慨不已,又苦于自己没有能力参与天下这盘大棋局,感慨之余曾靠着上东门撮口长啸,,以此来抒发胸怀,声音悠长清越,恰巧被路过的尚书左仆射王衍。
以王衍的官职,那就是西晋的宰相,手握重权,但他对这一幕也倍感惊奇,等到走过好一阵,他忽然回头跟身边的侍从讲:“刚才在上东门撮口长啸的那个胡人小孩很特别,从他的相貌和声音来看,此人器宇不凡、胸怀大志,若不加以铲除,日后必将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
王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派人返回去捉拿石勒,但当他的手下飞奔到上东门时,却发现石勒早已离去。王衍听后懊悔不已。
王衍的杀意,石勒是不知道的,他只是长啸完后就很自然地回到了落脚点,然后跟着乡亲们重返部落,继续为生计忧劳。
十余年后,并州发生大饥荒,活不下去的石勒跟乡亲们一起逃亡,不料半道上被并州刺史司马腾的手下抓了。石勒长得壮,简直是活生生的壮丁,因此被人捆了卖掉,几经转手,被贩卖到茌平地主师欢家做耕奴,好在师欢认定石勒是个奇男子,没多久便给与他人身自由。
石勒获得自由身后,仍为人佣耕乞食,后因生计所迫成了强盗,继而投靠那些拥有军队的势力,如晋朝大将公师藩和流民帅汲桑。在两人相继兵败被杀后,石勒又转而投靠匈奴人刘渊建立的匈奴汉政权。
直到此时,石勒才有了一个较为安稳的居所,他出色的军事才能也得以发挥。石勒一路奋斗,一路逆袭,率领军队屡败晋军主力,他在汉国军队内部的影响力日渐上升,为他日后“创业”打下了基础。
永嘉五年(311年),石勒奉命进攻晋都洛阳。在苦县宁平城,石勒遭遇了由王衍率领的十余万晋军主力。
这是两人自上东门一别二十余年后,又一次“邂逅”。不过王衍本是文臣,并无统军之才,如今年老胆小,此次行军的目完全是逃难,而非跟敌军决战,所以一战即溃,王衍也成为石勒的俘虏。
石勒本来很崇拜王衍,见面时也称呼他为王公,但王衍身居宰相之位,不思报国,只想着自保,他不仅向石勒下跪求生,还力劝后者称帝,行为 *** 。
石勒见到偶像如此不堪,心中大为鄙视,瞬间粉转路,厉声斥责王衍,然后命人把王衍和其他被俘虏的西晋公卿大臣拉出去埋了。
王衍临死时对自己清谈误国的过往非常后悔,感叹道:“如果我平时不崇尚浮华虚诞,而是勉力匡扶天下,也不至于到今天的地步。”
攻破王衍后,洛阳城已无守军,石勒跟刘曜、王弥等人一起攻陷洛阳城,俘获晋怀帝。随后,匈奴军队屠城,导致三万余人被杀,史称“永嘉之乱”。
不久,匈奴汉国又攻下了长安,俘虏晋愍帝,彻底灭亡西晋。不过没几年,在建立者刘渊去世后,匈奴汉陷入了内乱纷争,石勒则乘机坐大。
匈奴汉国内乱的结果是刘曜称帝,他是刘渊养子,却夺得帝位,并改国号为赵,是为前赵。
对于刘曜的称帝,羽翼丰满的石勒是不服的,他自称赵王,建立了后赵,并与前赵展开攻伐。经过十余年的征战,后赵灭了前赵,石勒也由一介奴隶之身登上天子之位。
? ? ? 汉国兴,王汉国是匈奴人刘渊所见,刘渊死后即位的刘聪于316年灭西晋。刘聪死后,其子刘粲继位。刘粲荒淫无度,朝政混乱,太后之父靳准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刘粲,前史称藩于东晋。319年被石勒索灭前兆兴亡318年。靳准在平阳发动政变不久,镇守长安的刘渊族子、汉相国刘耀吉,启兵东征,行至赤壁,即帝位,建国后照后迁都长安,史称前兆,329年前赵被石勒所灭。
? ? 后赵的建立者是羯人石勒。靳准政变后,这首河北的石勒率部亦向平阳进击。靳准备部下杀死后,石勒攻入平阳319年,石勒自称赵王迁都嚷国史称后赵。石勒对境内百姓实行户赀帛二匹,租二斛的赋税制度。剥削较轻,又大兴学校,喜爱汉族文化,优容汉族门阀著姓。严禁酗酒,劝课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兴盛,是16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君主。
? ? 石勒死后,其子石弘继位。335年石勒之侄石虎杀弘自立,又把都城迁至邺城。石虎是16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暴君,残忍暴虐,嗜杀成性。其子石邃更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349年,石虎死,诸子争权。次年,石敏乘机夺取了后赵政权,后赵亡。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在他们的创业过程中都曾到过柏人。柏人,古县,今河北省隆尧县西部。今河北省隆尧县西24里,有柏人城残垣遗迹。
刘秀是在与王朗的斗争中经过柏人的。王郎(???24),一作?王昌?。新莽末邯郸(今属河北)人。本以卜相为业。后自称为汉成帝之子刘子舆,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二月,被西汉宗室刘林和大豪李育等立为汉帝,都邯郸。分遣将帅徇下幽、冀,移檄州郡,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望风响应。 在王朗称帝前的十月,更始已派遣大司马刘秀先行持节渡河,镇抚州郡。王郎称帝后,悬赏捉拿刘秀,刘秀及其随从从蓟城(今北京)向南流窜,忍饥挨冻,受尽了饥寒之苦。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二月,刘秀到达信都(今冀县)。是时郡国皆已降王郎,独信都太守南阳任光、和戎太守信都邳肜不肯从(王莽分信都为和戎,居下曲阳)。在任光和邳肜的支持下,以信都、和戎两郡兵为基础,又招募精兵四千人,组成了一支队伍。从而,结束了流亡生活,开始了与王郎争夺河北的战争。刘秀拜任光为左大将军,信都都尉李忠为右大将军,邳肜为后大将军、信都令万修为偏将军,将兵以从,转战堂阳(治今河北新河县西北)、贳县(治今河北束鹿县西南)、下曲阳(治今河北晋县西)、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县)等地,军队发展到数万人。回头南下真定,进击元氏(今县西北)、防子(今高邑县西南),皆下之。至鄗(今高邑县东南),击斩王郎将李恽;然后,到达柏人。 在柏人,刘秀有哪些活动值得我们回忆呢? 第一,大战李育。据光武帝纪记载:?王郎大将李育屯柏人,汉兵不知而进,前部偏将朱浮、邓禹为育所破,亡失辎重。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破之,尽得其所获。育还保城,攻之不下。? 第二,收用贾复与陈俊。汉中王嘉刘嘉修书荐(贾)复及长史南阳陈俊于刘秀。复等见秀于柏人,秀以复为破虏将军督盗贼,俊为安集掾。这两人后来都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第三,任命祭尊为刺奸将军。史载∶?秀舍中儿犯法,军市令颍川祭遵格杀之,秀怒,命收遵。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乃贳之,以为刺奸将军,谓诸将曰:?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刘秀在柏人滞留了一段时间,有人建议说,守柏人不如定巨鹿(郡,治钜鹿县,今平乡县西南),刘秀乃引兵东北拔广阿(治今河北隆尧县东)。在广阿滞留期间,上谷(治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太守耿况遣功曹寇恂、长史景丹及耿弇,渔阳(治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太守彭宠遣安乐令吴汉(行长史)、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各将突骑,联合作战,一路南下,所过击斩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凡斩首三万级,定涿郡(今河北涿县)、中山(国)、巨鹿(郡)、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东南)、河间(郡,今河北献县东南)凡二十二县。前来广阿,投奔刘秀,助击王郎。秀以景丹、寇恂、耿弇、盖延、吴汉、王梁皆为偏将军。刘秀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然后,与更始所遣谢躬联合,围钜鹿,破邯郸,斩王郎。 石勒是在彻底消灭王浚势力的轻骑袭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中路过柏人的。 西晋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非常尖锐,匈奴人刘渊首先起兵称帝,建立汉国。石勒在投奔刘渊后,成为汉国的一名得力战将。他东征西战、南北剿杀,为汉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军事基地。永嘉六年(公元312年)七月,他的谋主张宾建议说:?明公虽拥大兵, *** 羁旅,人无定志,非所以保万全,制四方也。不若择便地而据之,广聚粮储,西禀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金店,汉国都城),以图幽、并,此霸王之业也。邯郸、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形胜之地,请择一而都之。?(《资治通鉴》)石勒采纳了石勒的建议,遂进据襄国。分命诸将攻冀州,郡县壁垒多降,运其谷以输襄国;汉主刘聪以勒为都督冀、幽、并、营四州诸军事、冀州牧,进封上党公。 石勒势力在冀州的发展,激化了与王浚的矛盾。时王浚驻屯蓟城,官拜大司马,加侍中、大都督、督幽冀诸军事、幽州牧;借晋末政局混乱之机,专制一方。十二月,浚遣督护王昌、中山太守阮豹等,率诸军及务勿尘世子疾陆眷,并弟文鸯、从弟末柸,(秦朝历史 )攻石勒于襄国,在战斗中,末柸为勒所获。勒质末柸,遣间使来和,疾陆眷与石勒结盟而退。事后,石勒的势力不断发展。到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上半年,勒先后攻杀冀州刺史王象、兖州刺史田徽,又攻占了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之弟刘演所镇守的邺城,王浚所署青州刺史薄盛也帅所部降勒,史称?山东郡县,相继为勒所取?(《资治通鉴》)。汉主聪以勒为侍中、征东大将军。乌桓也背叛了王浚,暗中归附于石勒。 石勒为了彻底消灭王浚势力,征求谋主张滨的意见。张宾分析说:?王浚假三部之力,称制南面,虽曰晋籓,实怀僭逆之志?(《石勒载记》)。张斌抓住王浚这一弱点,建议石勒?称籓推奉?,诈降王浚,拥载王浚称帝。从十一月起,通过信使往还和各种欺骗手段,制造假象,骗取了王浚的信任。?勒乃遣使克日上尊号于浚,浚许之。?(《晋书?王沈(子浚)传》)于是,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二月,石勒?轻骑袭幽州,以火宵行。至柏人。?(《石勒载记》) 石勒到柏人后,采取了两项措施。 第一,杀主簿游纶。游纶的兄长游统在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为王浚的司马。游纶与张豺曾经拥众数万,受王浚假署,保据苑乡(今河北任县东北)。建兴元年十二月襄国之战后,游纶、张豺投降了石勒,勒以游纶为主簿。为了防止游纶通过其兄泄漏军机,将其杀害,以绝后患。 第二,?遣张虑奉笺于刘琨,陈己过沉重,求讨浚以自效。?(《石勒载记》)。刘琨为晋并州刺史,与王浚有矛盾。当石勒一切准备停当,将要袭击王浚时,曾担心刘琨抄他的后路,因而犹豫未发。在此关键时刻,张宾的一番分析,打消了石勒的顾虑。张宾说:?刘琨、王浚,虽同名晋臣,实为仇敌。若修笺于琨,送质请和,琨必喜我之服而快浚之亡,终不救浚而袭我也。用兵贵神速,勿后时也。?听了张斌的分析和建议,石勒才断然决定,轻骑袭幽州。因此,到柏人后,遣使奉笺于刘琨,说自己过去有罪于晋室,今去讨伐叛臣王浚,戴罪立功。 石勒在柏人采取的两项措施,既清除了内部一大隐患,又稳住了刘琨,解除了后顾之忧,为保证轻骑袭幽州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之后,石勒从柏人率军北上,三月,顺利通过王浚的易水防线,进入蓟城,活捉了王浚。 在这次石勒突袭王浚的军事行动中,王浚天真地认为,石勒是真的来蓟拥载他即位为皇帝的。据《晋书?石勒载记》称,当石勒兵达易水时,?督护孙纬疑其诈,驰白浚,而引军逆勒。浚不听,使勒直前。众议皆曰:?胡贪而无信,必有诈,请距之。?浚怒,欲斩诸言者,众遂不敢复谏。盛张设以待勒。勒至城,便纵兵大掠。浚左右复请讨之,不许。及勒登听事,浚乃走出堂皇,勒众执以见勒。?石勒成功地运用诈降计,彻底地消灭了王浚势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一些介绍柏人城的文章中,涉及到刘秀和石勒的内容,但他们并没有把事情弄清楚,内容有错误,歪曲了历史事实。如说:刘秀?在攻破王郎占据的广阿以后,立即挥师西进,攻打柏人城,与王郎的大将李育在柏人城外的广泰岗展开争夺战,打败李育,柏人城变为刘秀在河北的军事堡垒。?石勒?黑夜里率兵自襄国出发,偷袭晋兵占据的柏人城,一举攻破,王浚逃走。这一战役的胜利,给石勒三年后在襄国称帝奠定了基础。?(《柏人城史话》)新编《隆尧县志》也懒得去查阅正史的记载,宁肯相信《柏人城史话》的谬说。以官方志书的身份,继续以讹传讹。在第39编第一章第一节《重点文物简介?柏人城》中说:?后汉光武帝刘秀创业时,曾在柏人城外大败王郎大将李育,柏人城成为刘秀在河北一带的重要军事基地。西晋末年,羯族人石勒率兵袭晋将王浚占据的柏人城,大破晋军,此役为尔后石勒在襄国称帝奠定了基础。?对照历史事实,不难发现其中的错误。这种为了拔高本地的历史地位,提高其知名度,不惜采取歪曲史实的做法,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符合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在地方志的编纂中,应该坚决杜绝。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diangu/154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王戎辨路边苦李
下一篇: 马隆磁石吸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