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典故

王阳明引盗串供

佚名 2023-06-11 22:56:16

王阳明引盗串供

盗首王和尚被捕,他招出了同伙多家兄弟两人。于是多家兄弟也被捉拿归案。

知县王阳明在审判这伙盗贼时,盗首王和尚突然翻供了,他说,好汉一人做事一人当,他被捕时供出多家兄弟是挟嫌报仇,事实上他俩是无辜的。

不多时,府里下达了一道批文,也说多氏兄弟可能不是王和尚的同伙,要王阳明复查。,王和尚是在作案时被捕的,多氏兄弟并无罪证,是王和尚供出来的,现在王和尚翻供了,多氏兄弟的犯罪行为再无人证、物证,这确实是很难判处的。

王阳明通过了解,得知多家兄弟的家眷曾来探过监,不仅和兄弟两人相会,而且和盗首王和尚也有过接触。他们会不会以钱财贿赂王和尚,叫他翻供呢?因为招出多家兄弟对王和尚并无好处,如果翻供,就能得到钱时,王和尚何乐而不为呢?

王阳明尽管认为自己判断是正确的,但无法以个人的想象来判断案子。此事怎么了结呢?

第二天,他开堂复审,三个罪犯跪在阶下,多氏兄弟再三诉说自己不是盗伙,盗首王和尚也证明他俩并不是自己盗伙中人。他们看准王阳明不是动辄动刑的人,认为只要咬紧口供,是难以对多氏兄弟判罪的。

案子正审不下去时,忽有差役来到堂前向王阳明报告说:“府里差役有专使又送来公文了,可能与这个盗案有关。”

王阳明不敢怠慢,忙离开公堂到门前去接待府里的专使了。

这时堂上只留下三个强盗,他们相互挤眉弄眼,摆弄手势,王和尚做着拍打着自己屁股的样子,多氏兄弟不解其意,便低声询问。王和尚回答说:“我是说,最多挨打几十板子,挨过这一关就好了。”

多氏兄弟也说:“我家里人在府里也通了门路,现在不是又来公文催促了嘛!”

不一会,王阳明回到了大堂,继续审案。突然从公案的桌围里钻出了一个差役,把刚才三个强盗的对话和举动全向王阳明作了报告。

原来,王阳明事先就让那个差役钻在桌子底下,在审案时,自己假装有急事外出了一会儿,让三个强盗有机会讲话,而他们的言语正好被钻在桌下的差役听得一清二楚。

三个强盗见自己串供的阴谋败露,只得磕头伏罪。

致良知文言文

1. 《致良知》巜寄李道夫》译文 《致良知》文章太长了,请去《百度知道》搜索观看。?

巜寄李道夫》

《寄李道夫》是王阳明于正德十年(1515年)写给李道夫的一封书信。

此学不讲久矣。鄙人之见,自谓于此颇有发明。而闻者往往诋以为异,独执事倾心相信,确然不疑,其为喜慰,何啻空谷之足音! 别后时闻士夫传说,近又徐曰仁自西江还,益得备闻执事任道之勇、执德之坚,令人起跃奋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诚得弘毅如执事者二三人,自足以为天下倡。彼依阿偻你之徒虽多,亦奚以为哉?幸甚幸甚! 比闻列郡之始,即欲以此学为教,仁者之心自然若此,仆诚甚为执事喜,然又甚为执事忧也。学绝道丧,俗之陷溺,如人在大海波涛中,且须援之登岸,然后可授之衣而与之食;若以衣食投之波涛中,是适重其溺,彼将不以为德而反以为尤矣。故凡居今之时,且须随机导引,因事启沃,宽心平气以薰陶之,俟其感发兴起,而后开之以其说,是故为力易而收效溥。不然,将有捍格不胜之患,而且为君子爱人之累,不知尊意以为何如耶? 病疏已再上,尚未得报。果遂此图,舟过嘉禾,面话有日。《百度百科》

《译文》

这是学习不讲很久了。乡下人的出现,从对这个很有发明。而听的人往往认为不低,只有执事倾心相信,坚定不疑,他是高兴,何止空谷的脚步声!

分手后时听到士夫传说,最近又慢慢地说仁从江回,更加得刘备听说阁下任道的勇气、坚持的坚持,让人跳起来迅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果能宽宏坚毅如执事者二至三人,从足以为天下唱。他们依靠你的人虽然多快,又有什么用呢!?非常幸运!

近来听说州郡的开始,就是想用这学为教,仁人之心自然如此,我确实很高兴为执事,但是又很为执事担心的。学习与道德沦丧,一般的沉沦,像人在大海波涛中,而且需要援助的上岸,然后可以授予的衣服,和他们吃;如果以衣食投的波涛中,这恰恰看重他的尿,他们将不认为德反而认为更了。所以,凡居住在现在的时候,而且需要随机引导,因事启发,宽容心平气以熏陶的,等他们激发兴起,然后打开了他的说法,所以为用力而收效很大。不但是,将有捍格不胜利的灾难,而且为君子爱人的负担,不知你以为如何呢??

疾病已经两次上疏,还没得到回报。果然就这图,船过嘉禾,面且有天。

《百度文言文翻译》

2. 尧之执中,舜之精一;禹之只承;汤之日新;文之望道未见;武之敬胜 予惟千圣一心,万古一道,惟心一,故道一;道一,故学亦一.昔尧之告舜,曰:“允执厥中.”及舜命禹,又加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之三言.夫“道心”即“中”也,“精一”者“允执”之功,而“精”又“一”之功也.“惟精”故“一”,“惟一”故“中”,此万世心学之源,盖蔑以复加矣.其后孔门一贯博约之教,诚正格致之说,亦不过发明“精一”之旨.而予欲无言,夫子亦已自病其言之详矣.至孟轲氏又有知言养气尽心知性之说,而指出孝弟为良知良能,言虽益详,而于孔门之教实多发明.自孟氏没而斯道失其传.汉、晋诸儒皆以记诵词章为学,说愈繁而道愈晦,学愈博而道愈离.以及五季之衰,晦蚀甚矣.有宋大儒周、程、张、朱诸子者出,以斯道为己任,不得已而有言“精一”之旨,赖以复明,而学者流弊或不免堕落汉、晋,几失宗旨.至胡元之变而斯道且沦没矣. 明兴百有余年,文教虽盛而流弊亦浸以滋,先生亦不得已而揭“致良知”一语以示人,所以挽流弊而救正之,无非发明孔门致知之教,而羽翼斯道之传.要其指归,则“良知”即“道心”也,“致”即“精一”也,即周子之所谓“纯心”,程子之所谓“定性”也.夫岂外诸儒而别立一门户耶?是故良知皆实理,致知皆实学,固非堕于空灵,一与事物无干涉,如禅家者流也.然“明心见性”与先生“致良知”之说亦略相似,若认错本旨,则高者必以虚寂为务而离形厌事;卑者则认知觉为性,而自信自便.此则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非先生立教之本旨矣. 至哉,孔子之告哀公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噫,尽之矣!夫为人臣者,无不知忠其君;为人子者,无不知孝其亲,此良知也.知此、体此、强此而一于诚.为臣尽忠,为子尽孝,此致良知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舍人伦日用之常,而曰吾得不传之秘,立门户以自高,非予所望于来学也. 这段话也许对你理解你的问题有帮助,执中指对一件事物按最好会怎样,最坏会怎样来推算,然后选择折中的办法;一,在国学中有特别的含义,伏羲一画开天,一代表道,代表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代表宇宙,代表人们分析认知前的事物本来的真面目,代表自然运行的规律等等,这个要用心去体会,言语是很难表达清楚的,精一就是要心领神会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可能是指“阴阳八卦”推演,远古的时候巫和王其实是一体的,而中国哲学思想的发源就是“一”,有“一”才有“——”,就是阳和阴,然后阴阳分四象,四象分八卦,这个你要详细了解,要研究周易才行.禹只承,是说禹完全继承舜的治国之策,没有增减,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力进步很慢,政策没什么变动也很正常;汤的时候,社会变动剧烈,所以汤的政策是日日更新;周文王把8卦推演到64卦,反而没有发现道的真谛;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是说武王治国敬业不敢懈怠. 这段话是对三王和汤,武等圣贤的治国之策作一个纲要性的说明.。

3.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4.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5. 翻译文言文《季本违命》 译文:

明朝的季本(会稽人,字明德,师事王阳明)起初任建宁府推官(各府掌理刑狱的官),正碰上宁王朱宸濠在江西造反。王阳明(名守仁,余姚人,创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出兵讨伐。建宁有个分水关,是江西进入福建的要道,季本向上级请求自己去防守。此时刚好有某位巡按御史因科举考场的事,商请郡守和季本一同去协办,郡守写信来催季本。季本回信说:“建宁府所仰仗的只有我们两人。现在战事迫在眉睫,而往返科举考场估计要四十天。现在江西战场的胜负还不知道,地方强盗生事与否也无法预测。没有我们两人,要靠谁去防守?即使侥幸无事,当此之时,让试录(古代会试时,纪录举子籍贯、名次及文章雅俗,以呈报朝廷的官员)列出我们的姓名,远近传播,人们将认为我们不知轻重,而贻笑大方的。违抗巡按御使的命令,和耽误国家大事比较起来,哪一件严重?”郡守同意他的话,也没有协办科举考场的事。

「阳明观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阳明观点」系列文章:简明扼要介绍王阳明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

此语为王阳明写给学生杨仕德信中的一句话,他确实有底气说“破山中贼易”。

彼时正值明朝正德皇帝在位,一心玩耍,不务正业。南赣地区(今赣南、闽西和粤东)盗贼四起,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攻城掠地,山河一片糜烂。朝廷曾数次调拨大军攻打,却始终剿之不尽,招之不安,当局束手无策。

在此危难之际,王阳明临危受命,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便荡平盗寇,还山河安宁。《明史·王守仁传》谓之曰:“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即王守仁仅凭借微弱兵力,荡平为祸数十年的巨寇,其所立之功勋,已经到了被惊为天人的地步。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一代人杰,却感叹“破心中贼难!”

1. 何谓心中贼?

贼者,败也。败者,毁也。所谓贼,必行损毁之能事。人们常以之称呼偷窃的人,如盗贼;亦用于称呼做坏事的人,如国贼。

在王阳明的时代,儒学当道,读书人所谓的心中贼,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便是追名逐利之心。这是因为儒家所崇尚的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王阳明少年时便有做圣人之志。于是,不符合圣人之道的追名逐利之心自然便是心中贼,人人得而诛之。

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已经大为改变,追名逐利虽不被提倡,实际上却大行其道,人人趋之若鹜。合理地追名逐利并无不妥,反倒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极大动力,理当被肯定。在此种大背景下,心中贼还在吗?

心中贼的本质,是对个体的摧残和毁灭。

现代社会物质的极大丰盛,大幅度地提高了整个人类的幸福指数。可资源总是有限而稀缺的,生而平等的观念虽深入人心,却改变不了实际上无法消除的贫富贵贱。

在这个幸福的时代,于普通人而言,精神之压力却愈来愈严酷。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一切的美好——无论是亲自体验还是通过阅读、网络等途径。这让我们向往北上广深的繁华,向往事业成功,向往豪宅名车,向往美女或俊男,我们想要追求一切的美好。

可对大多数人而言,心中所渴望的一切,并不能够轻易得到,甚至是毫无机会得到。内心无穷而强烈的渴望与残酷的现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激烈的冲突。

于是,渐渐地,一些负面的观点侵入人心,根深蒂固,一些负面的情绪野蛮生长,除之不尽。过度的欲望、抑郁、焦虑、暴躁、恐惧……越来越多的人像是坐在不知何时会爆发的火山上,可能因为很小的一个缘由,便会彻底崩溃。

凡此种种,都是心中贼!换言之,凡是无助于我们成长发展又不能给予我们幸福感的那些观念、想法、情绪、记忆等,皆是心中贼,所毁者皆是自我。

这是我们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心中贼。

2. 为何要破心中贼?

山中贼所毁的,不过是人的钱财;心中贼所毁的,却是自己的人生。

君不见,有人走上楼顶或阳台,有人卧倒在冰冷铁轨,有人以刀挥向自己,有人跃入汹涌河流,有人自悬,有人紧闭房门点燃炭火……触目惊心,令人为之叹息。

这些人中,底层贫困者有之,身价亿万者亦有之;女人有之,男人亦有之;愚笨者有之,聪慧者亦有之;年少者有之,年长者亦有之。他们或因感情挫折,或因网络暴力,或因物质贫乏,或因事业困顿,或者只因内心一时恐惧……便用最激烈的方式做最后的挣扎,试图以短暂的痛苦换取永恒的安宁。

在这些最激烈的方式之外,更多的人,在默默忍受,他们怀着更为强大的信念,在生活的重压下继续披荆斩棘、奋勇前行,他们是勇者,是猛士。

只是,这其中又有多少人,会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的时候,难以入眠,觉得自己的一切抗争,不过是苟延残喘的挣扎而已?会怀疑自己走的,是否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对于那些无法摆脱精神困境的人而言,生命不再是一种享受的过程,不再是一段快乐的旅途,反倒更像是一台被设定了程序的机械,麻木而重复地劳作,直到零件损坏而被动停止。

这不是“人”应该有的状态。

3. 心中贼,如何破?

那么,心中贼,该如何破?

对此,不妨看看王阳明。他曾在诗中写道:“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以此形容他的艰难处境。

我们想象一下这番场景:孤身一人困于重山峻岭中,前路已绝,唯有高耸且狭隘的栈道勉强可通行;猛虎紧紧地尾缀于身后,时时欲要吞噬自己;左边是陡峭直立的山崖,无可攀爬;右边是深不见底的沟壑,不可逾越;脚下亦是密密麻麻的灌木丛,无从下脚。此时寒风凛冽,雨雪纷纷扬扬,劈头盖脸而来。

何去何从?

因得罪宦官刘瑾而被罢官贬斥到贵州一个小驿站的王阳明,做出了他的选择:破掉心中贼,一生致良知,实践知行合一。终能再度复起,灭巨寇、平逆乱,如神人天降。如此的一生,才能在逝世前,当学生问有何遗言时,坦然回答: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曾在信中寄语学生道:“ 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将破除心中贼提高到“大丈夫不世之伟绩”的高度,不难看出其重视程度。

时代虽不同,心中贼的内涵也有所变化,但破除之道,却仍值得借鉴。笔者将由王阳明开始,回溯历史的长河,看看那些伟人们,如何破掉自己的心中贼,成就不凡的一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diangu/151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