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典故

知府办案四字诀

佚名 2023-06-11 22:16:54

知府办案四字诀

从前,河北省清苑县农村有兄弟俩,已分家多年。弟弟是个败家子,不长时间便把家产挥霍一空。哥哥经常给钱他花。哥哥年纪五十多,只有一个儿子,已娶了媳妇,小夫妻俩很是恩爱。

一天上午,弟弟的妻子跑到哥哥家里借钱,只见侄媳妇在厨房里做饭,两人便拉起了家常话。此时,侄儿从田里劳动回家,进门便说:“饿死我了,饿死我了。”妻子马上盛饭给他,他便狼吞虎咽吃了起来,吃完后片刻。忽然腹痛难忍,倒在地上翻滚了一阵,便七窍流血而死。妻子大惊失色,不知丈夫怎么会突然死去。而婶婶则大呼大叫说:“大家来看呀,侄媳妇谋杀亲夫啦!”

哥哥告到官府,弟弟媳妇也到庭作证。官府严刑审问哥哥的儿媳妇,她受不了残酷的刑罚,便屈供了“与人通奸谋杀亲夫”,并乱指她的表兄是“奸夫”。他的表兄见了刑具十分害怕,便也胡乱招供了。

不久,有个总督到河北各地巡视,看到这个案件,心想:哪有大白天当众谋杀亲夫的?就召来一个很有才能的知府对案子重审。知府阅完案卷后也觉可疑,便传来有关人员,分别讯问。

第二天,知府再次升堂,又把有关人员全部传来,说道:“昨天夜里,死者托梦告诉我说,毒死他的人,右手掌颜色会变青。”边说边用眼睛把众人看了一遍。又说,“死者还讲:毒杀他的人白眼珠要变黄。”说完又仔细打量众人。忽然拍案指着弟弟的妻子说:“杀人者就是你!”

那女人大为惊慌,连声叫道:“她杀了自己的男人,怎么凶手倒成了我?”

知府说:“我说杀人者右手掌颜色会变青,别人都泰然自若,只有你急忙看自己的手,这是你自己供认了;我说杀人者白眼珠会变黄,别人都不动,只有你丈夫急忙看你的眼睛,这是他给你供认了。你还狡赖什么?”弟弟的妻子只好供出实情。

原来,弟弟夫妇早就有心吞吃哥哥的财产,每次去哥哥家都身带砒霜,伺机投毒,但一直未得手。那一天,偷偷往饭里放了砒霜,本想毒死哥哥全家,没想到侄儿喊饿先吃,所以只死了他一个。

一大冤案,仅过了两堂,寥寥数语,便全部昭雪。大家称颂知府神明。知府说:“不是神明,我只是按了四字诀办理此案,即:察言观色。”

文言文阅读赵孟

1. 赵孟罟镏文言文翻译答案 没有《赵孟罟镏》的文言文。可能是《赵孟頫过扬州》。请核对以下正文内容:

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春风 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之,喜甚,尽撤酒器以赠子昂。

如果是这一篇,意思是:

元朝兴盛的时候,扬州有个姓赵的人,富裕而喜欢(招待)客人。他的家里有明月楼,人们(替楼)写春联,大多没有适合主人意向的人。一天,赵子昂路过扬州,主人知道了这件事,把他迎接到 明月楼上,用丰盛的酒席款待他,所用的都是银制的器具。酒喝到一半,(主人)拿出纸和笔请求赵子昂写春联。赵子昂拿起笔写道:“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到春联,非常高兴,把喝酒的器具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赵子昂。

2. 悲情书家——赵孟頫阅读题答案 赵孟 的血统是正宗而高贵的 是赵孟頫的。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能诗文,精鉴赏,工篆刻,喜音乐,尤以书画成就为最高。书法初学李邕,后以王羲之、献之为宗,尤精正、行书和小楷,圆转遒丽,自成风格,世称“赵体”。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 其族兄出家于松江府城内本一禅院,故赵孟頫常来松江,在本一禅院讲学授艺。当时华亭文士以书法知名者有王坚、王默、俞庸、章弼等,皆以赵孟頫为宗。又与松江普照寺住持僧友善,曾以楷书陆机《文赋》相赠,又有行书《千字文》刻于松江。另有《华亭长春道院记》及《松江宝云寺记》等碑刻,都是他寓居松江时所书,现已无存。今唯醉白池公园内存有其行书前、后《赤壁赋》碑刻。

另董其昌对于名重当代的“吴门书派”大加贬低,认为只有“华亭派”才是书法重镇,其余都是陪衬。虽然,董其昌对于赵孟頫书法很看重,且花力气学过赵字,这从赵董书风上也可以看出来。但董其昌意欲自立门户,必然要打到一切,这样也殃及到了赵孟頫。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15.C 16.B 17.B 18. (1)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向来残暴狠毒,因为赵孟頫不能接受顺从韦哈剌哈孙想法,所以(韦哈剌哈孙)用事情去中伤赵孟頫。

(2)(赵孟頫)是世祖皇帝所?挑选提拔,我用礼节特别优待他,(将他)安置在馆阁,主管宫廷写作,(希望作品能够)传之后世, 这类人唠叨个不休到底是为什么?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C项“博学多闻,书画绝伦 ”中的“绝”应该解释为“超过”。

回到文中,找到句子所在的语境结合成语“超凡绝尘”可以推测含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比如本题就是结合上下文的语境采取成语迁移法。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B项表述错误,不是太子而成为皇帝的人的住宅称为潜邸。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这类题需要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潜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宋·欧阳修《代人辞官状》:“属潜邸之署官,首膺表擢,陪学黉之讲道,无所发明。” 清龚自珍《为龙泉寺募造藏经楼启》:“又诏以潜邸之 雍和宫为奉佛处,以大臣专领之。”

又称潜龙邸,为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如果皇帝即位前为太子,自然居于东宫,便没有潜邸;如果“自籓邸绍承大统者”,也就是属于有封藩府邸的庶子、旁支等,就称其原来的住所为“潜邸 ”。

通常,皇帝继位后,不能再作为任何人的居所,而是改建为宗教寺庙或祭祀场所。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B项中文中说“既诬服”说明已经屈打诚招了。选项表述错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18.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 “素”“以”“中“;(2) “所简拔”“以”“于”“属”。

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

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

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皇帝想让赵孟頫和他谈论中书政事,赵孟頫(以出入不便)坚决推辞,但是皇帝下令说赵孟頫出入宫门没有任何禁止。赵孟頫每次被皇帝召见,一定会从容不迫地谈论治国之道,对皇帝治理天下很有好处。

赵孟頫心里想长期在皇帝身边,一定被人忌恨,因此极力请求外任。至元二十九年,出任并执掌济南路总管府的事。

二十九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当时总管缺员,赵孟頫独自主持总管府的政事。

有个叫元掀儿的人,在盐场服劳役,因忍受不了盐场的艰苦生活,乘机逃去。他的父亲找到一具他人的尸首,便诬告一起服劳役的人杀害了元掀儿,遭诬告的人被屈打成招。

孟頫怀疑这是一起冤案,于是压下来没有判决。过了一个月,掀儿自己回来了,当地人都称赞赵孟頫断案如神。

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向来残暴狠毒,因为赵孟頫不能接受顺从韦哈剌哈孙想法,所以(韦哈剌哈孙)用事情去中伤赵孟頫。后因朝廷诏赵孟頫到京师编订《世祖实录》,此事才得以缓解。

很久以后,改任汾州知府,没有上任,皇上命用金字写《藏经》,完成后,任命为集贤直学士,因为江浙等处儒学举荐,升任泰州府尹,没有上任。 至大三年,赵孟頫被召到京城。

仁宗在做太子时,早就知道。

4. 文言文阅读答案刘显传 《明史 刘显传》译文:

刘显,南昌人,天生身材魁梧、膂力绝伦,青年时家贫,为人佣工为生,赶上了荒年,因吃量过大,经受不了饥饿煎熬,便有了轻生的念头。他来到一座荒祠里上吊,不想一连吊了两次,都因为绳子和房椽断了而未遂,刘显以为是有神人护佑,便拜别神像、恸哭而去,混迹于一帮牵夫里,为人拉牵帮佣,辗转经年,到达了天府之国四川,寄居在一所寺庙里,靠打短工和偷吃庙里的供品维持生计。他把偷来的供品扣在一口大钟里,天长日久便被人发现了,他神奇的体力被人们以为是天人下凡。嘉靖三十四年,川南宜宾苗人做乱,巡抚张皋募兵平叛,在众人的劝说纵恿下,刘显应募投军,在首次战斗中,他手舞两把大铡刀当先冲锋,亲手砍杀五六十人,并手擒三名首恶,后军继进,使这场叛乱一举荡平,刘显由此声名大震,从一名走卒一下子升为副千户。从此他一直身历沙场,七年之间凭了战功直升到总兵,其升迁之快,为历代武将中所罕见。

参考:

/link?url=4iwPIcqEeg8u9CTBVMTRFYNXwaxqjAT820Cli_L7CFbEtY27L-XerGgwrm_KrumjNMEuDRhaESxzmxulImsOKfuDZnb_TzxP2VGrP7wZkE7

注:

《梁书·刘显传》、《南史·刘显传》不详。

5.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5篇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

2.神童庄有恭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3.曹植聪慧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

4.鲍子难客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3.责难、驳斥。

5.曹绍夔捉“怪”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6.杨亿巧对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缙敏对1.①回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3.生儿子。

(二)学习8.承宫樵薪苦学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9.桓荣勤学不倦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10.宋太宗学书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本已经很好了。

3.王羲之。11.催景俘拜师1.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

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12.为人大须学问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3.莅事惟烦。

13.读书五失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14.颜回好学1.①极悲伤②回答③同“无”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三)仁爱15.张孝基仁爱1. ①不成材②将③同情的样子④渐渐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3.靠近;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16.陈实与“梁上君子”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②严肃地教育子孙。

3.小俞。17.赵简子元日放生1.①同“于”;在②争着③对的2.①表示(对飞禽)有恩德②恩德补偿不了罪过。

3.鸠4.担当、胜任。18.3邓攸弃儿保侄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还不如⑦听从2.①抱着弃民逃跑②我们还年轻。

3.①死②逃跑③死19张之万马1.①养②派③坚持④不多时⑤问⑥大概2.①张之万对这事感到奇怪②刚骑,就被马掀下来③一连换了好几个人。20.王安石辞妾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钱全部赏赐给她。

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人着想。21.宋仁宗忍饿1.①赶身②睡着③宫中④实在⑤每⑥饥饿2.而开了宰杀无数羊的风气。

3.①近来②匹配、比较③近④到处4.梦寐以求。22.范仲淹罢宴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丧④备办⑤泪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③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23.顾荣施炙1.①讥笑②遭③后来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给(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24.逆旅主人无情1.①交给②别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连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几千铜钱②要是不缴中租金必然被责骂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板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3.①放下一张床(作动词用)②房间低矮。(四)诚信25.陆元方卖宅1.①同“值”,钱财②只③立刻④拒绝2.①子侄们以此怒怨陆少保②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了。

3.邀请,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26.岑鼎1.①把②损坏③保全④为难2.①鲁侯想献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请求和齐国友好②如果柳季说它是岑鼎,那么我们接受它。

3.①相信②诚信4.因为若献出岑鼎,那就将国家最珍贵的宝物丢失了;若不献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损害了柳季诚信的品格。27.杨万里与“诚斋”1.①贬官②命名2.①关起门来谢绝来客②张浚用端正良心诚意待人的学问勉励自己。

28.和氏壁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3.因为发现它的人叫“卞和”。29.幽王击鼓1.①筑②曾③便2.①于是多次击鼓②被天下人嘲笑。

3.失信于诸侯。(五)品性30许生端方1.①很②几乎③跳入④拿着⑤背着2.①平时行为端正不随意说话②已躲过了火灾,为什么还要投河?3.衣服。

31.王安石待客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备⑤一会儿⑥罢了⑦吃⑧回去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3.胡饼的四傍。

32.范文正正直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为④成家立业2.①适逢那个有道术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给。

6. 【文言文阅读 小题1:(1)听说、听到 (2)等到,到了 (3)慢慢地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

小题1:寇 公 / 奇 才 / 惜 / 学 术 不 足 尔。小题1:寇准是一个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等品质的人。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小题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时注意结构或意思原则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文章对“寇准”的描写来分析其人物形象即可。

7.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一)敏慧1、黄琬巧对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

2.神童庄有恭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3.曹植聪慧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

4.鲍子难客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3.责难、驳斥。

5.曹绍夔捉“怪”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6.杨亿巧对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缙敏对1.①回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3.生儿子。

(二)学习8.承宫樵薪苦学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9.桓荣勤学不倦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10.宋太宗学书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本已经很好了。

3.王羲之。11.催景俘拜师1.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

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12.为人大须学问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3.莅事惟烦。

13.读书五失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14.颜回好学1.①极悲伤②回答③同“无”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三)仁爱15.张孝基仁爱1. ①不成材②将③同情的样子④渐渐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

3.靠近;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16.陈实与“梁上君子”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②严肃地教育子孙。

3.小俞。17.赵简子元日放生1.①同“于”;在②争着③对的2.①表示(对飞禽)有恩德②恩德补偿不了罪过。

3.鸠4.担当、胜任。18.3邓攸弃儿保侄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还不如⑦听从2.①抱着弃民逃跑②我们还年轻。

3.①死②逃跑③死19张之万马1.①养②派③坚持④不多时⑤问⑥大概2.①张之万对这事感到奇怪②刚骑,就被马掀下来③一连换了好几个人。20.王安石辞妾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钱全部赏赐给她。

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人着想。21.宋仁宗忍饿1.①赶身②睡着③宫中④实在⑤每⑥饥饿2.而开了宰杀无数羊的风气。

3.①近来②匹配、比较③近④到处4.梦寐以求。22.范仲淹罢宴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丧④备办⑤泪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③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23.顾荣施炙1.①讥笑②遭③后来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给(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24.逆旅主人无情1.①交给②别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连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几千铜钱②要是不缴中租金必然被责骂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板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3.①放下一张床(作动词用)②房间低矮。(四)诚信25.陆元方卖宅1.①同“值”,钱财②只③立刻④拒绝2.①子侄们以此怒怨陆少保②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了。

3.邀请,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26.岑鼎1.①把②损坏③保全④为难2.①鲁侯想献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请求和齐国友好②如果柳季说它是岑鼎,那么我们接受它。

3.①相信②诚信4.因为若献出岑鼎,那就将国家最珍贵的宝物丢失了;若不献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损害了柳季诚信的品格。27.杨万里与“诚斋”1.①贬官②命名2.①关起门来谢绝来客②张浚用端正良心诚意待人的学问勉励自己。

28.和氏壁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3.因为发现它的人叫“卞和”。29.幽王击鼓1.①筑②曾③便2.①于是多次击鼓②被天下人嘲笑。

3.失信于诸侯。(五)品性30许生端方1.①很②几乎③跳入④拿着⑤背着2.①平时行为端正不随意说话②已躲过了火灾,为什么还要投河?3.衣服。

31.王安石待客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备⑤一会儿⑥罢了⑦吃⑧回去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3.胡饼的四傍。

32.范文正正直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为④成家立业2.①适逢。

8.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阅读答案 您好! 原文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

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9. 杨奂字文言文阅读答案 元史 杨奂传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十一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金代末年考进士未中,愤然做书万言。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守御汴京的元帅崔立投降蒙古军,奂改装平民北渡黄河避难冠氏家中,冠氏待如师友。

东平人严实闻奂之名,多次打听他的行踪,但奂始终不去严家。 蒙古太宗十年(1238),诏令税课使刘用之招考各道进士,杨奂在东平两次因文章优秀而名列第一,于是随考官至燕京拜见耶律楚材。

楚材奏请授奂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奂临行时对楚材说:“在下不才,错蒙重用。

书生理财本非所长,况河南兵荒马乱之后,遗民不多,今日宜休养生息,否则会引起民怨。希望给我抚恤百姓的时间,得以稳定民心。”

楚材以为此言极是,表示同意。到任后,杨奂召集当地名士讨论如何简政裕民。

他自己巡视境内各地,调查盐课实行情况。有报告说盐课增加,奂责令地方当局减四分之一。

不到一月,政治清明,舆论称赞。奂居官十年后请求告老至燕之行台安度晚年。

宪宗二年(1253),太子忽必烈曾屡召奂出任参议京兆宣抚司事,奂多次谢绝,宪宗五年寿终,享年七十岁,赐谥文宪。 奂天资聪明,记忆力强,文章简练,朝廷老臣也愿与他交往。

关中虽多名士,但名声均不如奂。奂不好财,家虽不富却竭力资助别人,看到别人有长处则大加宣传,若有小过则极力劝改。

所著《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均流传于世。

语文阅读知识要点口诀

  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指能够根据 文章 的不同的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阅读知识要点口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现代文阅读

  1.朗读技巧三字歌

  练朗读,没放松。眼口心,都集中。

  音句段,要搞通。读重音,宜弄懂:

  强调读,须由衷;中心词,可轻重。

  快慢处,要适中:哀深沉,应慢诵;

  喜怒乐,快速诵。巧停顿,不尽同:

  语法短,味道浓;感情顿,灵活用;

  结构顿,没落空,句到段,理自通。

  读忌讳,一口钟。做腔调,现平庸。

  真朴实,才正宗。

  2.阅读圈划三字歌

  开卷前,备笔砚。读圈划,没空闲。

  生字词,方框框。关键词,圆圈圈。

  总起句,打浪线。优美句,横线联。

  自然段,序号现。分层次,两竖线。

  重点段,括号全。疑问处,问号点。

  学能用,乐桃源。

  3.阅读三遍歌

  粗浏览,第一遍:重字词,疑难点;

  辨音义,查字典。理脉络,第二遍:

  思布局,想谋篇。多推敲,第三遍:

  抓主题,概括练;写法妙,苦钻研。

  讲 方法 ,力气省。

   (二)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

  首览全文,掌握大意。

  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词句难解,前后联系。

  跳跃 句子 ,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

  实词活用,领会语意。

  翻译整句,句子流利。

  对照原文,务求直译。

  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三)考场阅读

  1 考场阅读解题歌诀

  整体通览第一遍,理清内容抓要点;

  再把题目审清楚,围绕要求读二遍,

  抓住条件与结论,理顺关系不能省;

  上挂下联不离题,比较排除方法选;

  核实准确写答案,考场高分能实现。

  中学生 作文 系列知识要点歌诀

  (一)作文总论诀

  1.观察要诀

  身边事物留心看, 作文素材 有来源。

  静观默察讲方法,常用四法勤学练。

  一法顺序远及近,上下观看叙井然;

  二法移步换形观,环环紧扣深体验;

  三法对比辨差别,正对反对抓特点;

  四法观察有点面,主次分清周而全。

  以上四法有关联,综合运用像过年。

  2.立题审意歌诀

  审清题目辨体裁,把握重点和要害。

  依题联实多比较,围绕主题选素材。

  善于辐射把缰找,抓住一点没忘怀,

  面面俱到得分少,小题大做巧安排。

  立题审意若做到,胸中有数神笔来。

  3.写作程序诀

  练习写作要记清:审清题意动脑筋;

  打好腹稿定中心,筛选材料抓典型;

  提纲挈领条条清,段落层次安排定;

  思想成熟叙不停,草案完工仔细吟;

  反反复复找毛病,闲话废语删干净;

  关键事情讲详尽,错字别词要留心;

  百改不厌誊写清,照此程序次次新。

  4.考场作文三步曲

  首先三审此标题,文体题眼和范围。

  弄清题意抓规律,切没急忙来动笔。

  其次三慢须切记,构思提纲和立意。

  详略清晰中心明,磨刀不误砍柴时。

  最后作文有三快,行文誊写与修改。

  心中有数巧安排,恰倒好处妙笔来。

  5.叙述要诀

  叙述方式抓四点,人称顺序贯全篇,

  还有线索与要素,撮其要点叙不偏。

  耳闻目睹一人称,前后一致把话传;

  局外人物三人称,调查访问写不完。

  叙述顺序有四种,四种顺序灵活搬。

  一种顺序按时间,有头有尾周而全;

  二种倒叙后提前,再按顺序叙根源;

  三种插叙补事件,回忆往事话原泉;

  四种平叙两条线,花开两朵分枝言。

  叙述线索有双单,单线穿珠最常见;

  头绪复杂多线联,主次清楚讲明暗。

  叙述要素有六点:时地人事叙全面,

  揭示原因述发展,开花结果事满圆。

  6.描写歌诀

  常见描写四方面,具体形象抓特点。

  人物描写方法多,说谈演唱有语言;

  音容笑貌贵传神,外貌形象现眼前;

  举手投足描个性;心理刻画善体验。

  环境描绘重烘托,社会背景写自然。

  场面描述要真切,形声色味周而全。

  细节描摹讲重点,于微细处精神现。

  多看多练没空闲,功到自成心儿甜。

  7.抒情四字歌

  抒发感情, 三点要求:

  情真意切; 丰富细腻;

  表情达意; 一定牢记。

  表达和谐, 两种方式:

  坦率质朴, 直抒胸臆。

  间接抒发, 寓情于景;

  即事抒情; 寓情于理;

  即物抒情; 表现主题。

   (二) 记叙文 歌决

  1 记叙文要领

  记叙开篇像凤头,小巧漂亮看不够。

  四大要素不可忘,开门见山中心扣。

  文中事件如猪肚,内容丰富又实厚。

  过渡衔接要自然,精雕细刻话不完。

  四种描写求形象,空洞语言没力量 。

  写人描景记事件,主次详略记心上。

  文章结尾若豹尾,尾巴简短又有力。

  写完以后看两遍,认真修改紧扣题。

  (三) 说明文 歌诀

  1.说明文要领

  说明文体较常见,读写常做四方面。

  对象特征把握好,说明写作第一点。

  说明顺序想周全,时空把握没瞎编;

  事物结构有繁简,条理紊乱使人厌。

  说明结构比较深,并列递进及总分;

  还有连贯共四种,单用合用讲求真。

  说明方法很重要,常用八法别忘掉。

  熟能生巧多实践,善于读写见提高。

   (四) 议论文 歌诀

  1.立论要诀

  提出问题点龙睛,分析问题抓本质:

  理论事实必真实,论据才有说服力;

  直接间接来证明,围绕论点有破立;

  议论简明须确切,论证巧妙合逻辑;

  讲理摆事重举例,解决问题就得力。

  2.驳论歌诀

  火力集中,把子对准;

  抓住要害,实质批深;

  又揭又批,事理俱精;

  推理严密,旗帜鲜明;

  过渡照应,详略分清;

  完整单一,成竹在心。

   (五) 材料作文 歌诀

  1.供材作

  所供材料意丰富,最佳立意要抓住。

  认真看读细思量,各项要求理清楚。

  提供材料不能丢,不能违背选角度。

  扣料用料并联料,参照命题作文做。

  2.供材作文四字诀

  供材作文四字法,引议联结好处大。

  选准角度极重要,围绕中心善开发。

  引用原文须确切;议论点旨要记得;

  联系实际摆道理;结论有力又简洁。

   (六) 话题作文 歌诀

  1.话题作文要领

  话题作文很流行,常见考题三类型:

  命题提示和材料,围绕话题马不停。

  话题特点开放性,大题小作写真情;

  抓住一点述详尽,以小见大显水平。

  (七) 读后感 歌诀

  1.读后感诀

  读懂原文是首要,抓住重点定基调。

  引议联结重感想,围绕中心细细表。

   (八)扩写歌诀

  1.扩写四字诀

  扩写无巧,方法记牢:

  一练扩首,简洁可靠;

  二练扩中,详尽为好;

  三练扩尾,点睛是宝。

  扩写要好,要求做到。

  主要内容,切没砍掉;

  合理想象,必不可少;

  重点地方,深挖细找。

   (九)缩写歌诀

   1.缩写要领

  缩写首先应做到:遵循原作是首要。

  其次做到四方法:句子缩写要思考;

  保留重点应得体;略写材料删削掉;

  概括方法讲精当;强化训练才牢靠。

   (十)改写歌诀

  1.改写要诀

  改写方法有诀窍,因文而异很重要。

  一法改变原体裁,抓住体裁没抛掉。

  二法改革人称呼,人称一致定做到。

  三法改动其结构,顺倒插叙应推敲。

  四法改换原表达,叙述描写求提高,

  议论抒情点中心,细腻具体又一招。

   (十一)续写歌诀

  1.续写要诀

  续写作文有条件,条件把握是关键,

  关键在于细推敲,思想成熟立意全。

  围绕开头把话联,过渡衔接要自然;

  续写下文好做到,参照命题作文练。

   (十二)应用文歌诀

  1.应用文要诀

  应用作文若不差,格式正文讲方法。

  语言简明又生动,心中有数笔生花。

  基本格式有五家,标题称呼顶呱呱,

  正文署名和日期,各就各位把话拉。

  正文方法四大侠,叙述议论文武夹;

  说明综合顶梁柱,机动灵活人人夸。

   其它 知识精点歌诀

   (一)新闻歌诀

  新闻要素歌诀

  新闻要素不能忘:导语交代记端详;

  标题意思应完整;主体部分求形象。

   (二)小说歌诀

  小说要素歌诀

  小说要素有三条:人物描写不可少;

  环境衬托为中心;情节具体收效好。

   (三)语文解题法诀

  1.语文解题方法要诀

  排除方法有技巧:排除正确讲实效,

  排除错误抓要害,单用双用快选好。

  比较方法勤动脑,易学易做收效高。

  同类异类善比较,围绕题意相近找。

  以上两法要记牢,反复实践错不了。

  弄清题意抓规律,照此训练低分少。

   (四)听力要诀

  听力歌诀

  听话能力应做到:思想集中是首要。

  听人讲话勿打岔,尊重别人不骄傲。

  听时眼神示礼貌,边听边记边思考,

  抓住核心记详细,不懂问题作记号,

  听后请教要虚心,活到老年学不了。

   (五)说话歌诀

  说话要领

  说话艺术忌口禅,衣着仪表要自然。

  眼看听众示礼貌,手势助说如语言。

  表述方式三类别:叙述说明和议论,

  哪种表达有风韵,具体情况来识辨。

  叙述事情一中心,交代要素穿红线;

  抓住重点说详尽;顺倒插叙求连贯。

  说明事物抓特点,条理清晰听不厌。

  选择方法要恰当,举例类比讲精练。

  发表议论明观点,事理俱精又全面。

  说理过程应严密,幽默语言适时变。

  技巧终究是辅助,经常实验口不闲。

  从小注意练表达,说谈演唱乐无边。

   (六)文学常识歌诀

  1.四大古典小说家诀

  四大古典小说家,罗施吴曹都不差,

  三国水浒去西游,红楼梦中人人夸。

   2.三大现代文学家诀

  现代文学三大家,旗手鲁迅顶呱呱,

  巨匠沫若和茅盾,文学园地开鲜花。

   (七)仿用名家学习法诀

  1.仿用名家学习十法诀

  终南捷径有十家,十家学习有十法:

  学而不思惑如麻,使用孔子学思法;

  学了就用收获大,遵循泽东学用法;

  事半功倍人人夸,实现陈毅劳逸法;

  寓乐于学是不差,遵循列宁乐趣法;

  博览精读顶呱呱,模仿鲁迅精博法;

  储存相同批伪假,仿用卢棱储批法;

  眼到口到心未到,学习朱熹三到法;

  厚簿簿厚方法嘉,实验罗庚厚簿法;

  静观默察好处佳,学用尔文观察法;

  遗忘规律多到寡,遵守艾宾复习法;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diangu/149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