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就有脑动脉的栓塞,因房颤引起的猝死现象也越来越多见了,治疗房颤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更要预防房颤的病因。
一、心房颤动中医治疗
【主症】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口干咽燥,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而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味。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灵芝,黄精,玉竹,沙参,白术,茯苓,党参,丹参,远志,合欢花,夜交藤,柏子仁,炙甘草。
【主症】浮肿少尿,心悸气短,咳喘不得卧,四肢厥冷,舌苔薄白,脉细数而促。
【治法】温肾通阳。
【方药】真武汤加味。制附子(先煎)、白芍,肉桂、吴茱萸,干姜,良姜,人参,黄芪,甘草,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二、心房颤动预防
1.房颤的预防应从病因和诱因的防治开始治疗原发心脏病,控制诱发房颤的因素。
2.房颤转复后,通常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维持窦性心律以防房颤的复发,近年来,应用植入起搏器内设的特殊程序控制和预防房颤,已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使一些原来药物难治,反复发作的房颤得到满意的控制。
3.目前人的房颤致病基因的发现也将在未来给房颤的预防开辟更新的途径。
针灸培训房颤
疾病描述: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内产生每分钟达350-600次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绝大多数发生于有心脏病的患者如风心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等。
症状:
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常在100-160次/分之间,节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快慢不等,脉搏也强弱不等,同一分钟内脉搏数小于心跳数。当心室率不太快时,病人可无自觉症状;室率过快时,则可有心悸、头晕胸闷、气急等。心房颤动使心输出量降低30%,常可发生心功能不全。慢性心房颤动时房内常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可引起动脉栓塞。
检查方法:
心电图上P波消失,而代之以频率为350-600次/分、形状大小不同、间隔不均匀的f波。QRS波群间距离绝对不规则。
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心室率不快而又无心衰,症状不明显者,勿需特殊治疗,仅需针对病因治疗。
阵发性房颤发作时室率快,症状明显,或诱发肺水肿、或心衰者可选①西地兰0.1-0.6mg加50%葡萄糖20毫升静脉注射、尤其适合有心衰者。②异搏停5-10mg加50%葡萄糖20毫升静脉注射,有效后,改口服维持2周左右(上药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者禁用)。③心律平70mg加50%葡萄糖20毫升缓慢静注,亦可用140mg加入5%葡萄糖液200毫升中静滴。
持续房颤具备复律指征者可采取①药物复律,主要是用喹尼丁。②同步直流电复律,电复律更安全可靠。
2.中医治疗
可口服中成药通脉养心丸,心肌通。
注意事项:
1.心房颤动多由心脏病或其他因素所致,因此,防治心脏病和其他因素(如甲亢伴房颤时,要用抗甲状腺药物),是预防本病发生关键。
2.心房颤动转复正常后,应继续服药和对原发病的治疗,以防复发。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
一 病因
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发生。心脏与肺部疾病患者发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障碍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亦可出现房颤。持续性房颤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房颤发生在无已知心脏病变基础者,称为孤立性房颤。
二 临床表现
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室率超过每分钟150次,病人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慢时,病人甚至不觉察其存在。房颤时心房收缩消失,心排血量减少达25%或以上。
房颤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栓子来自左心房或心耳部,因血流淤滞、心房失去收缩力所致,无心瓣膜病者合并房颤,发生中风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5~7倍。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脱垂合并心房颤动时,脑栓塞的发生率更高。
三 治疗
1、病因治疗:应努力寻找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作出病因治疗。
2、急性发作:若病者心室率很快,已出现急性心血管功能代偿不全症状与体征,应首选同步电击复律。心血管功能尚好者,最初的治疗目标为减慢心室率。应用洋地黄、β阻滞剂或维拉帕米,使安静时心室率维持在每分钟60~80次,轻微运动后,心率加快不超过每分钟100次。洋地黄可单独应用,亦可根据需要,与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联合应用。心力衰竭与低血压者忌用β阻滞剂与维拉帕米,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者忌用洋地黄与维拉帕米。
3、阵发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短于12个月者称为阵发性房颤,复律成功的机会大,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机会较大。ⅠA类药物中以奎尼丁为最常用和有效,但可能导致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普鲁卡因胺亦很有效。应用ⅠA类药物复律前,应给予β阻滞剂减慢房室结传导,以防止以上药物的对抗迷走神经作用,否则,在房颤转为房扑时,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减弱,导致心室率加速。ⅠC类药物的氟卡尼、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与ⅠA类相似,但亦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亦能有效转复心房颤动。当药物复律无效时,可尝试同步电复律。为预防左以为血栓形成,复律前应接受为期3周华法林治疗(使凝血酶元时间延长至对照值的1.3~1.5倍),并持续至复律后2~4周。
在决定对慢性房颤病人进行复律治疗前,应充分考虑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能否长久维持。房颤病程的长短(病程越长,复律后越难维持)、心房扩张的程度(心房越大,成功率越低)和病者年龄(老年病者成功率较低)均是影响复律后窦性心律能否维持的重要因素。
为了预防房颤的复发,可选用奎尼丁、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等药物。
目前已有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的报告。
4、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持续时间大于12个月者称为持续性房颤。一般不再复律,而用药物治疗。
对于快速房颤,地高辛是相当有较的常用口服药物。地高辛用药过量对心脏有毒性作用,病人自己和家庭中的成员一定要学会用听诊器听心室率(注意不是数脉搏),根据心率调整用药量,心率快则增加药量,心率慢则减少药量,使心率维持在70-90次/分。地高辛要长期应用。曾经发生过地高辛中毒者,在中毒完全恢复后,只要病情需要,仍然可继续应用。
慢性持续性房颤病人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特别是既往有栓塞病史、超声诊断左心房内有血栓、严重二尖瓣狭窄、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者均属高危患者。原先无心脏病史、年龄在60岁以下者属低危患者。对于高危患者,一般主张应给予长期抗凝药物(长效阿斯匹林每日325mg或华法林),低危病者则不必长期应用。,应当指出,对于房颤的长期抗凝治疗,尚无一致见解。即使需要长期应用抗凝治疗的患者,亦应注意针对个体不同的情况,权衡利弊,并应充分考虑药物可能增加潜在出血的危险。
对于发作频繁、心室率很快、药物治疗无效者,可施行房室结希斯束消蚀术,同时置入频率适应性心室按需起搏器。
关于医生说现在房颤已经控制住,心律不齐属于正常现象,医生的说法对吗?
愈曾是心内科医生,以上说法基本没错。因为药物除颤有个过程,即:房颤——阵发、短阵房颤——房性早搏——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在这过程中,只是最后一步心跳和脉搏是规则的,中间三档都是不规则的!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紊乱,近年来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同时也进一步意识到房颤是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种病例75%患者并发脑血管意外。虽然房颤常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但约30%患者无器质性病变。患者房颤时出现症状、血流动力学受到损害、致残,寿命缩短及医疗费用增加。
房颤血栓栓塞的预防
预防血栓栓塞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终点之一,栓塞的危险与潜在心脏病及性质有关。Framingham 研究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血栓危险是对照组的5.6倍,而风心病房颤血栓危险则为17.6倍。近年来在一级预防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方面进行了大规模试验 ,显示华法令将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从12%降至4%。当INR>4时华法令可增加出血的危险,INR为2-3时抗凝有效,不增大出血的危险,研究亦显示华法令可降低死亡率。已经有数个随机试验对比华法令与阿司匹林抗凝效果。小剂量(75mg/日)阿司匹林并不比安慰剂好,而在房颤中风预防试验中,阿司匹林剂量较大(325mg/日),则获一定的益处。
房颤的转复
药物转复 新近出现的房颤,持续时间若小于48小时,数种抗心律失常药均可用于转复。由于房颤并非致命性心律紊乱,故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必须安全、无副作用。1. 对照研究显示地高辛并不比安慰剂好,它一贯被认为有助于房颤的转律可能是通过其正性肌力作用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间接起到转复效果,并非直接电生理效应。2.开放性及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静脉氟卡胺、心律平可使81%病人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已证实口服氟卡胺及心律平可用于急性房颤的转复及长期治疗。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口服单剂负荷量心律平600mg,3小时后50%转律,8小时后70-80%复律。 Ic类药物不宜用于心衰、低射血分数及有传导障碍患者。3.最近研究显示每日口服胺碘酮600mg可使20%曾转复失败或交替用过数种药物的病人转复成功,无明显副反应。静注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房颤,据报道有效率为25-83%,常用于急性心梗或Ic类药物反指征患者。Ibutilide 是一种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用于静注终止房颤,已在美国获得使用。 Dofetilide与Ibutilide是同一类药物,终止房颤亦有明显效果,用于心衰、收缩功能减退、心梗后高危病人,并不影响死亡率。应用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尖端扭转室速的潜在危险。4. 心脏手术后并发房颤较常见,但有自限性倾向。钙离子拮抗剂与β受体阻断剂已用于外科术后房颤治疗,其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若房颤继发于甲亢,转律应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进行。
电转复 当房颤药物转复律失败或持续性发作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应时用电转。经胸体外直流电复律是慢性房颤转律方法,一次或有时数次电击才成功。技术方面值得注意的内容包括电极大小、电极位置、经胸阻抗、输出波形及能量储存(50-400J)。主张开始能量为200J,75%或更多病人房颤可转复成功,如果200J转复不成功,则需采用更高能量(360J)。放电需与适当R波同步,这样可避免电击诱发的室颤。
对房颤持续48小时或更长时间病人,主张在转复前3周及转复后1月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房颤心室率的控制
药物治疗方法 1.洋地黄类药物:因延缓房室传导、增加不应期而减慢心室率。同时也缩短心房不应期使心房率增快,增加隐匿传导使心室率减慢。与其它药相比,洋地黄有一个独特的优点是能改善患者心功能。2. β 受体阻滞剂: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和传导时间。静脉给药能快速减慢心室率,但由于负性肌力作用不适用于有明显心功能不全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口服用药能减慢心室率,因此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既使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口服用药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桌能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和传导时间。静脉给药能快速地减慢心室率,有一定的负性肌力作用但可被血管扩张作用抵消。其他药物,如索他洛尔和胺碘酮可用来控制慢性房颤的心室率。索他洛尔本身并不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其减慢心室率作用与该药β受体阻滞效应有关。胺碘酮可控制静息和运动时房颤的心室率,其机制是能延长房室传导系统的不应期,因副作用限制,不宜长期给药。
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1. 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2.房室结改良术。
特殊装置的使用
心房起搏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 ①单部位心房起搏:单部位心房起搏的位置可在右心耳、高位右房、右侧房间隔、界及、冠状静脉窦开口附近等部位。②多部位心房起搏:分为双房同步或右房多部位起搏两种。前者在原右房起搏的基础上,将特殊的冠状静脉窦导线放置在冠状静脉窦内进行左、右心房同步起搏。后者将另一根电极放在右房间隔、界X或冠状静脉窦开口的下方。高右房起搏可将房颤复发率减少到9-16%,而对照组VVI起搏房颤复发率为32-69%。右房多部位起搏时,有报道 80%的患者可维持窦性心律。目前认为心房起搏治疗是补偿性治疗,是配合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不是一种替代药物治疗的方法。
植入性心房除颤器治疗心房颤动(IAD)用一条带有除颤弧的除颤电极以主动方式固定于心房,另一条带除颤弧的除颤电极以被动方式固定于冠状静脉窦。心房感知和除颤在右房和冠状窦电极之间进行。一条标准的双极心室电极导线用于心内电图R波的同步化和右室起搏。IAD可记录和检测心房内电图和心电图,用以检测房颤和R波的同步感知。除颤器与导线相连植入患者胸前区,方法与普通起搏器一样。有报道IAD转复房颤的成功率达93.4%,平均每次房颤发作需1-2次电击,电能约为4.6J。因费用问题目前在国内应用尚少。
射频消融治疗房颤
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 该技术为将大头导管送到房室结位置记录到希氏束电位,放电能量30-50W或60-70℃,持续60s,绝大多数患者能1次将房室传导阻断,随后安装DDD起搏器。无论是持续性和阵发性的房颤,如果药物控制不好,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系统均可给患者带来好处:(1)射频消融术后急性和慢性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均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从27%增加到45%,随访患者心力衰竭发作的机会减少50%以上;(2)患者心悸症状可消失;(3)不再需要控制心室率的药物;(4)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房室结改良术 房室结改良术是通过射频消融方法改变房室结的传导特征,使房颤时心室率不至过快但又不造成房室完全阻滞。具体方法相当于消融房室结双径路中的慢径。消融终点是心房起搏文氏点提前到120次/min。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 1994年法国Haissaguerre 医生提出了局灶性房颤的概念。目前尚无严格定义,一般指房颤由心房内一个或多个固定发生的房早触发或驱动。这种房性早搏70%来自左上肺静脉和右上肺静脉。其次分别为左下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右房界嵴、右房间隔和冠状窦口附近。在肺静脉内可标侧到高尖的肺静脉电位(PVP),窦律时低钝的心房电位(aP)在前,PVP在后;房早时PVP在前,aP在后。消融时以大头导管标测到较体表P波最为提前的PVP电位,设温度60℃进行消融。目前由于房颤机制及消融方法尚无定论,消融的成功率仅为30%,且复发率及并发症较高,因此只处于探索性阶段。2000年11月Haissaguerre 再次提出最新理论,使用PV环状标测电极标测肺静脉开口处双向传导最早的部位进行消融,从而阻断心房与肺静脉之间的传导通路,使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单次消融成功率达56%(39/70),总成功率达72%(51/70).此外超声球囊导管的诞生很容易将心房与肺静脉间的传导阻断。理论的更新和器具的改进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展现了新的希望。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95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甲减患者可以吃海带吗
下一篇: 房颤病人不能吃哪些,饮食保健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