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其实是一种病症表现,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本身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都会出现蛋白尿,或者是剧烈运动出现微量蛋白尿。
1、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
2、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从下肢开始,从下向上蔓延,病程长,易复发,晚期常常有肾功能损害,以高血压型出现最早。
3、肾盂肾炎: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腰痛、膀胱刺激症状,实验室检查为脓尿菌尿是其特点。
4、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脱发,面部蝶形红斑,口腔溃疡,游走性关节炎,光过敏,雷诺现象,多脏器
损害尤以心、肾最多见,其中肾受损占第一位。其蛋白尿一般较多,部分患者以肾病综合征形式出现。
5、多发性骨髓瘤:老年男性好发,贫血重且与肾脏受损不相称。病情进展快,易损害肾功能,骨质破坏,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其尿蛋白是溢出性蛋白尿。
6、其他:剧烈运动出现微量蛋白尿,发热出现蛋白尿,心力衰竭肾淤血引起蛋白尿,药物中毒引起蛋白尿,因有明确的病史和相应的体格检查,一般诊断不困难。
针灸培训呢?很多朋友在尿检的时候会发现尿里有蛋白 尿里有蛋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蛋白尿,尿中如有蛋白质,可通过酸化尿液加热后变混浊而检出,称为蛋白尿。健康成人尿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24小时尿中含量约40毫克-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青少年可略高,但24小时应少于300毫克。由于尿中含有蛋白质量少,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故临床上习惯称正常尿无蛋白质。如果超过正常尿蛋白质的上限(即大于150毫克/日)时,用常规定性检查可测出来就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作为慢性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肾脏疾病的结果。其实,尿中蛋白质及量的异常不仅是一个病变的指标,而是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参与肾脏的病变过程。有关研究也发现,各种肾病蛋白尿的水平与慢性肾衰进展的速度密切相关,任何能够使蛋白尿减少的治疗干预都有利于减慢肾脏疾病的进展。
蛋白尿是由于人体血液中的蛋白流失到尿液中,蛋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患者多因为排泄或吸收出现问题导致蛋白尿的出现。蛋白尿常见于肾炎患者和肿瘤患者。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扩展资料 如果是以下项中其中的某一项导致出现蛋白尿,建议去做深入的检查。
假性蛋白尿常见于以下情况:
1丶尿中混入血液、脓液、炎症或肿瘤分泌物以及月经血、白带等,常规蛋白尿定性检查均可呈阳性反应。这种尿的沉渣中可见到多量红细胞、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而无管型,将尿离心沉淀或过滤后,蛋白定性检查会明显减少甚至转为阴性;
2丶尿液长时间放置或冷却后,可析出盐类结晶,使尿呈白色混浊,易误认为蛋白尿,但加温或加少许醋酸后能使混浊尿转清,以助区别;
3丶尿中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或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尿蛋白反应可呈阳性。此情况,病人有下尿路或前列腺疾病的表现,尿沉渣可找到精子、较多扁平上皮细胞等,可作区别;
4丶淋巴尿,含蛋白较少,不一定呈乳糜状;
5丶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混浊类似蛋白尿,但蛋白定性反应阴性。
参考资料
—蛋白尿
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发热、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出现蛋白尿。2.肾小管性蛋白尿 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3.肾组织性蛋白尿 又称分泌性蛋白尿。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二)非肾性蛋白尿1.体液性蛋白尿 又称溢出性蛋白尿,如多发性骨髓瘤。2.组织性蛋白尿 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88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花斑癣怎么办?花斑癣最佳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