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症是厌食症的一种,要想此病及时得到治疗,患者们选择的方法不少,其中激发并维持患者的治疗动机、恢复体重,逆转营养不良、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相结合综合性治疗等效果都不错。
1.激发并维持患者的治疗动机。
2.恢复体重,逆转营养不良
门诊、日间医院和住院都能使患者体重恢复,凡符合入院指征的患者需住入综合性医院或精神科病房,住院治疗后应继续门诊治疗。
3.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相结合综合性治疗,并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对体形和体重的过度评价、他们的饮食习惯和一般的心理社会功能进行治疗,包括:心理教育、支持治疗、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自我关怀小组和支持性小组。
(1)支持治疗
目的是挽救生命,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主要包括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常,给予足够维持生命的能量,消除水肿,解除对生命的威胁。
(2)营养治疗
目的是恢复正常的体重。营养治疗特别是饮食的摄入应从小量开始,随着生理功能的适应和恢复,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加。初始阶段给予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根据不同的病情也可选用流质、半流质或软食等。保证足够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摄入,促使机体功能恢复,体重逐渐增加,恢复其正常的体重水平。
(3)药物治疗
在AN疾病的不同阶段对药物的要求不同,急性治疗期主要强调快速而有效的体重增加,而维持治疗期的作用是防止疾病复发。目前的药物治疗手段主要通过缓解强迫(如氟西汀)、改善抑郁心境(各种抗抑郁药)、减轻某些躯体症状如胃排空延迟(西沙必利和甲氧氯普胺)及治疗对自身体重和体形的超价观念或近妄想性信念(选用抗精神病药)达到进食和增重的目的。近年来发现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可预防AN复发。
(4)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
18岁以上起病的慢性成年AN患者疗效较好,具体内容包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对AN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心理教育和营养咨询,使患者了解其疾病的性质,认识到科学、合理的饮食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其主动、积极参与治疗;培养患者的自信心和自立感,使其在治疗计划中负起个人责任,矫正患者饮食行为,最终战胜疾病。
4.采用强制性治疗
仅用于极少数病例,当患者的精神病性或躯体状况对生命造成威胁,而患者又拒绝住院治疗,必须首先考虑。
针灸培训神经性厌食的营养不良继发于厌食、拒食等引起的异常饮食量减少,也可由于自发性呕吐、服用泻等因素引起并加重。
1) 要努力争取患者的合作,医务工作者和营养师在鼓励病人摄取合理的热量的同时应尽力建立亲密的、富于同情心的和稳固的医患关系。以便帮助患者解除顾虑,纠正不良的进食行为。
2) 监测病人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正常体重相差的百分比,以制订使病人逐渐恢复正常的计划。
3) 了解病史、膳食史、及病人是否服过利尿剂、腹泻剂及其它药物,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4) 对病人拒食这种病态行为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为病人计算热卡、制定食谱。
5) 给以高热量饮食。膳食从低热开始,逐渐增加热量摄入,但要注意缓慢增加,热量摄入要根据年龄而定。治疗开始时每天给予1200~1500Kcal,以每周500~700Kcal的能量递增,最高可达每天3500Kcal左右。
6) 低脂肪和低乳糖饮食有助于减轻胃肠不适。
7) 逐渐增加病人蛋白质的供给,以减轻水肿。
8) 有充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
9) 治疗早期慎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一时增加肠道容积,不能耐受。
10)与患者协商制订食谱。选择病人喜好的食物,注意烹调方式及调味,使食物美观精致,味道可口,刺激病人食欲。
11)由于患者长期未能正常食而造成的胃肠蠕动减弱,消化酶活性受抑制等情况,开始进食时,饮食内容一定要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为主,并避免选用易胀气食物如牛奶、干豆、硬果、生萝卜等。但要多选用一些富含蛋白质和无机盐、维生素的食物,如鱼、鸡、蛋、瘦肉、豆制品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
12)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餐方式。逐渐增加饮食进量以保证营养摄入能满足机体消耗,增进营养。万勿操之过急,否则易使患者出现上腹饱胀感而终止进食。
13)计算并记录每日进食量与体重.若能坚持按计划进食或体重有所上升,则给予口头或物质上的奖励;若不按计划执行给予适当处罚。
14) 鼓励病人记录营养日记。内容包括进食时间、地点、食物名称、自我感觉。根据记录帮助患者选用更适合,更富营养的食物,有利于改善病情。
15) 患者形成规律的进餐方式以后可逐渐减少对食物的强调,以减轻其心理压力。通过各种方式使病人恢复正常饮食习惯,让病人相信合理的饮食是通往健康的必由之路。
16) 定期称体重。可每周称三次体重,最好固定在晨起后称量,根据体重情况为患者制定增加体重的方案。如体重增加缓慢,可适当减少患者的活动量,以减少能量消耗。体重增加对患者也是个鼓励。理想的体重增加为每天200-400克,直到恢复到正常体重。
17) 对严重消瘦、顽固拒食或呕吐不能控制者可采用鼻饲;对营养状况极差,电解质紊乱有生命危险者,可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措施,不宜长期使用。
厌食症为饮食失调症,其医学名称为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患者以女性居多,死亡率高达20%。 有些人认为厌食症和强迫症(obsession)有类似之处,最初,病人只是为了“减肥”而少吃少喝,渐渐却形成强迫观念,甚至不吃不喝,其后果即造成体重严重下降,患上厌食症。 厌食症患者最主要征状是对食物提不起兴趣,没有胃口开怀吃东西。患者的想法和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即使已经很瘦了,还老是觉得自己很胖。根据美国精神协会的标准诊断,厌食症患者的体重往往低于标准BMI15%。 根据8个方面的征兆,判断是否有“厌食倾向”或患上“厌食症”-- ★ 对身材和体重过份重视,已成为对自己评价的标准。对肥胖极端恐惧,有很强的欲望想要减轻体重。减肥成为一种习惯,就算体重已是过轻,但仍然把减肥挂在口边。 ★ 吃得很少或只喝饮料,接着强迫自己拒绝进食、过度剧烈运动、服用泻药及利尿剂、自我催吐等。 ★ 短期间内体重急遽减轻,使体重降至标准体重的75%至85%以下。 ★ 通常仍维持正常的作息活动,并且否认饥饿及疲倦虚弱。 ★ 有时亦出现贪食症的恶性循环,即间或在短期内吃下大量食物,然后用种种激烈的方法,把食物排出体外。6、长期下来造成肠胃功能衰竭,一吃就吐,无法进食。 ★ 低血压、心跳减慢、掉发、骨质疏松、指甲脆弱、脸色苍白或腊黄、畏寒、体质极差。 ★ 出现月经失调或暂停。 有什么影响? 患者由于长期过度节食,造成营养不良,因而影响生理变化,包括月经失调,甚或是停经等。一般常见的征状包括:皮肤变得粗糙干裂、柔毛出现、体温下降、心跳缓慢、身体衰弱、脱水、脸色苍白、精神无法集中,甚至感到焦虑或者忧郁,心脏功能变差,甚至还会晕倒。同时,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脂肪,容易发冷、畏寒。病情严重的话,会导致心脏衰竭,甚至死亡。 如何治疗? 厌食症的诊治必须视患者的病情而定,病情严重的话,甚至必须入院接受心理医生、专科医生及营养师的观察及诊治,再配合行为治疗,使到病人的体重渐渐回升。若是病情还不太严重,在心理医生的辅导下,也有可能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厌食症患者如果仍处于发育期,而器官又已受到损坏,可能在病情好转之后,功能还无法恢复正常,会影响到生理发育和成长。 患者是否能康复,也必须视病人的意志力而定,疗程则因人而异,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最重要的是,要尽早治疗,不要等到病情很严重才上门找医生。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患者在患病初期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患上厌食症,而家人由于生活忙碌,或是不常在一起用餐,而忽略了病人的病情,等到发现问题时,往往病情已不轻 厌食症,治疗厌食症有灵丹妙药吗? 我们已经讲过引起厌食症的原因非常多,但最常见的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好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少部分是由于疾病因素所致。据北京市家教研究会资料表明:在小儿厌食症中,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占86%,疾病因素引起的仅占9%,其他原因占5%。许多家长不了解这些,看到孩子吃饭少,身体消瘦,脸色发黄,就带着孩子到多家大医院找专家,渴望找到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最后花了不少钱,吃了很多药,结果却大失所望,孩子的情况依然如故,饭量仍然没有增加。这是因为绝大部分孩子所患的厌食症不是疾病引起的,用药物治疗就不会有效,有的还会使厌食症加重,因为凡药三分毒,每种药物都有它的副作用和毒性。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厌食症,药物发挥不了治疗作用,却能发挥它的副作用和毒性,所以家长不能盲目给孩子乱吃药,否则会事与愿违。如果厌食症是疾病引起的,经过儿科医生或保健科医生做体格检查和有关化验检查,最后能找出引起厌食症的原发病,然后对症下药,原发病治好了,厌食也就随着消失了。例如常见的缺锌症,多有厌食的表现,如果通过化验血锌,证实锌含量确实低,经过口服锌制剂(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硫酸锌等),一个月后,血锌补到正常水平,孩子的食欲就会大增。其他如缺铁性贫血、肠道寄生虫病,这些病容易诊断,也有特效药物治疗,所以预后都很好。因此孩子患厌食症后,家长不要着急,不要盲目吃药,不要听信巫医的甜言蜜语。因为大部分厌食症是非疾病因素引起的,所以这部分孩子没有必要用药,要从改善饮食习惯入手,节制冷饮,节制甜食,定时进餐,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定时排便。这些方法看似平常,但对这部分厌食的孩子确实是一剂“良方”。
(1)改善低体重造成的营养不良
严重的营养不良可造成对病人生命的威胁,据西方国家报道,神经性厌食病人在严重营养不良状态,死亡率可达10%。因而必须给予紧急处理。在体重指数低于14时应采用住院治疗。但此时绝大多数病人是拒绝住院的,应采用劝说及强迫方式,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这时的治疗为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常采用口服、静点并用的方式补充血钾、钠、氯,并进行监测。水肿的病人常常存在血浆蛋白低下,有条件者可静脉补充水解蛋白、鲜血浆等。贫血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往往在病人入院时血色素并不低,但这可能是病人脱水、血液浓缩后的假像,应补充铁,服叶酸,补足维生素等。
但长期不进食的病人,胃肠功能减弱,重新进食应从软食、少量多餐开始逐渐增加,切忌急于求成。一次进食量过大,会造成病人胃胀、腹痛。病人的体重增加1—1.5kg/周为宜。
在促进病人进食恢复期间,可合并助消化药:胃酶合剂,多酶片,乳酶生等,或针炙治疗,也可用小量胰岛素促进食欲及消化功能恢复。
(2)心理治疗
包括疏导病人的心理压力,对环境、对自己有客观认识,找到适应社会的角度及处理和应付各种生活事件的能力。另外,对健康体魄的概念,标准体重的意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客观的估价。了解食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患者,必要时可请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疗。
行为矫正是心理治疗的另一类型,主要是促进病人体重恢复,可采用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及活动量,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步奖励性地给予活动自由,这种方式一般要在医院中当病人体重极低时采用。
(3)精神科药物治疗
临床中使用较多的为抗抑郁药。病因学中认为该病可能与抑郁症有关,采用氯丙咪酸、阿密替林、多虑平等。安定类药物也是常用来调整病人焦虑情绪的药物。这两类药物对改善病人的抑郁焦点情绪有肯定的作用。最早用于治疗厌食症的药物是冬眠灵(氯丙嗪)、奋乃静等药,使用小剂量,以治疗病人极度怕胖、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体形(体相障碍)等,在治疗中也收到一定效果。神经性厌食症的预后研究提示,在发病约5年后,70一75%的病人恢复;而病程长于5年者预后不佳;病程4—8年的病人死亡率达5—8%,这包括由于营养不良衰竭、感染造成死亡,也包括自杀。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86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感冒发烧吃哪些食物,多吃蔬果!
下一篇: 饿久了会得厌食症么?厌食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