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国际AS诊疗规范的标准上,研究学者提出,AS治疗前请先查准病情所处阶段,这不仅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施行提供科学的保障,同时对疾病的治愈率、预后及费用估算给出更精准的判断,那么强直性脊柱炎早中晚期是如何治疗?
早期:
人群特征:症状不明显,呈间歇性,曾误诊,查HLA-B27阳性。痛时用药,不痛则不管,单纯依赖止痛类药物或中医理疗。
治疗重点:利用小分子活性肽对炎症的高溶解性,彻底清除关节腔内“无菌性炎症”。迅速消除疼痛、修复已受损的骨质和关节。
可达到效果:髋、骶髂、腰、脊椎等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晨僵、关节疼痛发病次数逐渐减少至消失,可停药。
中期:
人群特征:尝试过抗风湿药物、生物制剂、中医理疗及各种偏方,治疗无果,疼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病情无法控制,抵抗力下降,并发症增多,担心遗传后代。
治疗重点:在小分子活性肽清除炎症的基础上,将患者体内异常T淋巴细胞进行过滤、净化、培植达到正常,通过回输、诱导、修复,从而使紊乱的免疫功能达到正常。
可达到效果:各大关节疼痛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恢复如常人,失眠、厌食、低热、乏力、消瘦逐渐得到好转,身体调至健康状态。
晚期:
人群特征:辗转各处求医无果,身形变形,生活无法自理,寄希望于关节置换等手术使身形回正、生活自理。
治疗重点:通过高精仪器的可视化操作,微创定点分离粘连组织、关节复位,同时通过小分子活性肽清除炎症、修复组织和正常T细胞回输进行免疫平衡调节,配合康复理疗。
可达到效果:颈椎、腰椎、胸椎、腿部得以屈伸,原本驼背的患者可得到一定程度矫正、活动度可提高,虹膜、肠胃、肾脏功能受损得以修复,生活可自理。
针灸培训强直性脊椎炎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它的病因不明,主要侵犯脊柱,尤以骶髂关节病变最为常见。它的最为显著的变化为关节的纤维化和骨性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以往称为类风湿性脊柱炎,目前该名称已废用了达20年之久,理由是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强直性脊柱炎亦绝对不是一种特殊部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因缺乏类风湿因子而又曾被命名为"血清阴性脊柱骨关节病",现在看来亦不确切,因为并不存在有"血清阳性脊柱骨关节病",同样属于此类病的很多,包括Reiter病、牛皮癣关节炎、肠源性关节炎、儿童期慢性关节炎等。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从公元前2、3千年的古埃及人骨骼标本中曾发现从第4颈椎至尾椎的所有椎体全部融合连接成一块骨骼。在古希腊与阿拉伯文著作中,都曾发现有类似的记载。在19世纪末时Strumpell和Marie对本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有了详细的放射学检查的记录。至70年代初,Brewerton等发现本病具有强力的HLA-B27抗原。
在发病率方面,白种人的发病饰?.05%,多见于男性,男女的比例大致为10∶1。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女性病例,无论在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都进展较慢。由于症状不够严重,诊断往往迟延,造成女性病例稀少的现象。女性病例往往为轻型或亚型,估计男女之间的比例约为7:3。
根据正常人HLA-B27普查的结果,B27阳性的人有20~25%的X线表示出骶髂关节和脊柱炎表现。假使将这种亚临床型和轻型的都统计在内,本病的发病率可高达1.5%。但也有报告HLA-B27阳性的人中,有5%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产生发生率高低不一致的原因是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不一,使发生率有显著差别。必须指出,不是凡发现有骶髂关节炎且伴有症状者都可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病因】
强直性脊柱炎至今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性易感因素有关。HLA-B27影响本病发病机理的方式至今不清楚,但必须看到B-27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非所有具有B-27抗原的病人都会使疾病发展,B27的存在还不足以使每个人都发病。看来B27本身并不重要,主要是它与其他基因间的不平衡联系,改变了免疫反应,使机体易于发病,很可能B27抗原作为病毒或其它外来因素的受体,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也可能B27抗原与外来因素有些相似,使这些因素起着异常免疫反应而致病。外来因素种类很多,长期以来怀疑感染是主要的因素,但未能被证实。目前发现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如肺炎杆菌对本病的发病可能起着作用。
至于致病因子是B27本身,还是与B27有着密切关系的基因,目前还不了解,B27基因可以影响疾病严重程度,但不能肯定它可以影响疾病的发展。
【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 绝大多数的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于青年期,起病往往隐匿;40岁以上发病者少见。女性病变发展缓慢,往往诊断延迟。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有厌食、低热、乏力,体重下降和轻度贫血等全身性症状。
(二)局部表现
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 是最为常见的表现。下腰痛发生缓慢,钝痛状,讲不清痛在什么地方,有时牵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严重,集中在骶髂关节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转子与股后部,一开始疼痛或为双侧,或为单侧,但几个月后都变为双侧性,并出现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极常见的症状,可以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之久。长期不活动使僵硬更为明显,病人往往诉说由于僵硬与疼痛,起床十分困难,只能向侧方翻身,滚下床沿才能起立。
有些病人疼痛较轻,只有晨僵与腰部肌肉韧带压痛点,往往被诊断为"风湿痛"、"纤维织炎",甚至被认为有"神经官能症"。向腿部有放射痛的还长期被诊断为"腰腿痛"和"坐骨神经痛"。
早期时体征不多,可有轻度腰椎活动受限,但只在过伸或侧屈时才能察觉。骶髂关节处可有压痛,但一般不严重,随着病变进展,骶髂关节处于强直,此时该部位可以完全无痛,而脊柱强硬成为主要体征之一。病员能保持双膝伸直位时将指尖触及地板并不能据此而认为腰部并无活动障碍,因为良好的髋关节完全可以起代偿作用。检查脊柱有无强直应该从脊柱的过伸、侧屈与旋转等方面全面检查。下列方法(Schober试验)有所帮助:病员直立位时在第5腰椎棘突上作一记号,再在脊柱中线距该记号10cm处作第二个记号。嘱病员最大限度前屈脊柱而膝关节保持完全伸直位,在正常情况下,两点之间距离可增加5cm以上,即可达15cm以上。增加不足4cm,可视为腰椎活动减少。
病变继续发展便会出现胸椎后凸与颈椎发病。此时诊断比较容易。病员靠壁站立,他的枕部无法触及墙壁,严重时可有重度驼背畸形,病员双目无法平视,他只能靠屈曲髋与膝才能得以代偿。至于颈部表现,一般发病较迟;也有只限于发展至胸段便不再向上延伸的。少数病员早期即发生颈部症状,并迅速强直于屈颈位。
2.胸廓扩张度减弱 随着病变向胸段脊柱发展,肋脊关节受累,此时出现胸痛,并有放射性肋间神经痛。只有少数病人自己发觉吸气时胸廓不能充分扩张。因肋脊关节强直,在检查时可发现吸气时胸廓不能活动而只能靠膈肌呼吸。在正常情况下,最大限度吸气与呼气,于第四肋间处的活动度可达5cm以上。不足5cm者应视为胸廓扩张度减弱。早期很少有肺功能削弱的。至后期时,由于重度脊柱后凸与丧失胸廓扩张能力,使肺通气功能明显减退。
3.周围大关节炎症35%的强直性脊柱炎可有周围关节炎,以髋关节最为常见。通常为双侧性,起病慢,很快出现屈曲挛缩和强直,为保持直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偿性屈曲。肩关节为第二个好发部位。偶有膝关节病变。其它关节少有发病。
4.关节外骨骼压痛点 主要发生在胸肋交界处、棘突、髂嵴、股骨大转子、胫骨结节、坐骨结节和足跟,有时这些症状也可以早期出现。
5.骨骼外病变 主要为眼部病变,可有急性葡萄膜炎,发生率可高达25%。心血管疾患有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包炎等。肺部病变主要为肺上叶进行性纤维化。神经系统病变常为继发性,有自发性寰枕关节半脱位和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后者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与会阴部鞍区状麻木。
【实验检查】
活动期75%病例血沉增快,但也有正常的,往往出现血清C-正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值轻度或中度增高,往往提示病变较广泛,或有骨骼腐蚀,并不足以说明病变处于活动期。血清IgA和IgM可有轻度或中度增高。
90%以上的病员具有HLA-B27基因。正常人也可有HLA-B27,并与地区与种族有关。欧美白种人6~8%可具有HLA-B27,而海地印地安人50%具有B27。没有中国人的资料,但知日本人与非洲黑人却很少具有B27。测定HLA-B27可以帮助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但却不能作为常规试验。该试验不能确定本病的诊断,仅提示有本病的可能性;有许多类似疾病也可以具有HLA-B27。
部分本病患者并不存有HLA-B27,这类病例往往缺乏家族史与较少发作急性葡萄膜炎,但却具有B7或BW16。
【放射学表现】
以骶髂关节炎最为突出。骶髂关节出现x线征象时往往已较迟,几乎完全是双侧性。最初出现的是关节附近有斑片状骨质疏松区,特别是骶髂关节的中下段最为明显。接着便出现了骨腐蚀与软骨下骨皮质硬化。在骶髂关节的中下段,髂骨面覆盖着薄层软骨,因此该处首先出现骨骼变化,且比较明显。在骶髂关节的上1/3处,有坚强的韧带连接着骨面,也可以有类似的X线征象。
软骨下骨侵蚀的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的假性增宽。接下去便是纤维化、钙化、骨桥形成与骨化。一般说来,软骨下骨皮质硬化比骨腐蚀明显些,最终骶髂关节完全强直,通常需数年之久。
在脊柱方面主要表现在椎间盘、脊椎小关节、肋脊关节,后纵韧带与寰枢关节。很少有上述关节出现病变而骶髂关节却不受侵犯。早期阶段,椎间盘纤维环浅层有炎症,伴反应性骨硬化与邻近椎体腐蚀,使椎体变成方形。纤维环逐渐骨化,并有骨桥形成。同时脊椎后关节和邻近韧带亦有类似的变化,最终脊柱完全融合,如竹节状(图96-10)。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还可以出现椎间盘周围椎体骨质腐蚀和硬化,竹节状改变亦在此节段中断,通常发生在疾病的后期。临床上常有急性发作,并有局限性疼痛。该区常有上述X线征象,称为"椎间盘炎"。这种病变易误诊断为结核、化脓性骨髓炎,甚至认为是转移性病灶。
周围大关节炎症以髋关节最常见。表现为对称性、均匀性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板不规则骨硬化,关节外缘骨刺形成,最后骨性强直。肩关节为第二好发部位,病变情况与髋关节相类似,骨腐蚀主要发生在肱骨头外上方。
【病理说明】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所不同,它主要侵犯纤维软骨关节,如椎间盘、胸骨柄,耻骨联合与棘间韧带。骶髂关节100%受累,有软骨破坏,腐蚀与软骨下骨皮质硬化,最后纤维化至骨性强直。
在关节囊和韧带附着於骨骼处也可以出现局灶性炎性病灶。这些病灶以后也会有反应性纤维化与骨质沉着。还可以有其它关节以外的病灶,如葡萄膜和主动脉根部也可有炎性病变。
【治疗说明】
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在急性期主要措施是缓解疼痛与防止畸形。阿斯匹林效果不好。镇痛作用较好的当首推保泰松与消炎痛类非激素抗炎药物(NSAIDS)。保泰松开始剂量为每日400mg,分4次服用,维持量为每天100~200mg。它的缺点是副反应大。消炎痛的剂量为100mg,分4次服用,最好临睡时再加服50mg。缺点也是有副反应。其它新型非激素抗炎药物具有同样功效。不主张全身使用皮质醇类激素,但局部应用效果却很好。皮质醇类激素滴眼剂用于急性虹膜炎效果很好,重度病例可作眶内注射。关节腔内注射也很有效。
在急性期预防畸形发生十分重要。如果早期得到诊断,轻度的畸形并不影响病人的生活。要告诫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在行走、坐位时都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务必使脊柱保持平直,睡觉时改用硬板床与薄枕。在体疗医师指导下进行锻炼,免除一切可能招致损伤或诱发畸形的体育运动。
早期的畸形较轻,尚未达到骨性融合,因而畸形是可以纠正的。睡硬板床及作骨盆牵引可望改善。
后期的畸形已有骨性融合,非手术治疗难以奏效。对严重驼背畸形者可施行脊柱截骨术。手术的指征是:①重度驼背畸形,膝关节与髋关节伸直时双目不能平视;②病变已静止,血沉正常;③一般情况良好,年龄较轻,肺功能无多大损害者。腰椎侧位片腹主动脉有钙化者禁忌手术。如双髋亦有强直者应先行髋关节置换术,才考虑施行截骨术。
脊柱截骨术系在腰椎后部切去楔形骨块,手法折断前方韧带,使腰椎前凸增加,畸形改善。常用的脊柱截骨术有下列数种:
(一)单节段脊柱截骨术 一般选在腰2~3或腰3~4之间。以腰2~3节段为例,截骨的范围为腰2棘突与下关节突的下半部和腰3棘突及上关节突的上半部,楔形截骨的尖角应针对腰2~3椎间盘水平。截骨完成后即应用矫形架或手法进行矫形,使前方的前纵韧带折断,腰椎前凸增加而改善驼背畸形。截骨平面应接触良好,并需用牢固的内固定物,以往都用不锈钢丝缚扎棘突,目前以Harrington棒或Luque棒较为常用。术后石膏背心固定时间不应少于6个月。
截骨术的并发症有:①截瘫:大都因截骨平面选择不当所致,截骨的尖端没有针对椎间盘水平,矫形后出现脊椎移位;②脂肪栓塞:因截骨数量少,矫形时后方骨质受到强烈挤压,使骨内压力骤增而使脂肪进入循环;③腹主动脉破裂:腹主动脉硬化者无伸展的能力,强行矫形时可因此而死于手术台上;④矫形度数的丧失:手术后矫形度数的丧失主要原因为石膏背心固定时间不足与后方截骨面接触不良所致。
(二)单节段截骨术加椎体间植骨术 为防止矫形度数丧失与获得最大限度矫形,可经腹膜外途径,直视下矫形并在张开的椎间隙前半部植入方形骨块,可得到最大限度矫形。
(三)多节段脊柱截骨术 严重驼背畸形者可适用多节段截骨术,在腰3~4处行截骨术后可在上方2个节段处即腰1~2处作第二个截骨术,可望获得良好的矫形。
(四)脊柱截骨术加椎体松骨质掏空术 截骨的尖顶针对腰椎椎体后方。截骨完毕前将椎体内松质骨刮空矫形后造成椎体的塌陷。掏空术使脊柱缩短,比较安全,截骨面接触好,术后矫正角度丧失的可能性明显减少。对髋关节骨性强直者宜先行髋关节置换术。
【预后说明】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程变化很大,它具有自行缓解或加剧的特征,一般说来比较轻,并能自动缓解。据统计资料,在发病20年以后,还有65~80%的患者能胜任全日工作。
决定预后的因素是周围大关节炎症、颈椎强直与重度驼背畸形。这些情况一般发生在发病后的最初10年内。轻型病例可以生活得像正常人一样的好。
1,如果你确诊是AS,恭喜你,你是属于0、5%的幸运儿,你可以耐心的看下去。
2。如果你是女性AS,让你高兴的是你的得病几率和成为美女的几率一样。
3。你必须努力赚钱。有了钱,可以拥有很多止疼药和喝不完的中药。
4。没有钱,要学会免费锻炼。
5。如果你的身体不灵活,但大脑要灵活。
6。大脑如果不灵活。嘴一定要甜。(女的要善解人意)假如你还没另一半的话。
7。如果身体和大脑包括金钱你都不具备的话,你脾气一定要好。
8。对AS的治疗不要停留在美好幻想上,包括爱情。
9。实在忍受不住疼痛的时候再吃止疼药。
10。止疼药只能止疼,不治病。
11。吃药,锻炼,一个也不能少。
12。如果坚持不住锻炼,床头可挂张晚期AS的照片。
13。健康和残废,相信你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14。能坐着就别躺着,能站着就别坐着,能站着就尽量活动。
15。站累了可以趴着,假如你已经看出驼背或准备驼背。
16。别发火,尤其是在家里,他们已经很容忍你了。
17。不要把以后的日子寄托在某个人身上。
18。自己是最可靠的人,当然,还有父母,
19。如果脸部关节没强直,就要笑,哪怕是微笑。
20。笑也是缓解和宣泄疼痛的很好方法。
21。如果你脸上痛苦,会有人心里痛苦。尤其是爱你的人。
22。出远门的时候别忘了带上钥匙,包括止疼药。
23。有些时候要明白你是个病人,尤其是喝酒,抽烟,打牌的时候。
24。有些时候不能把自己看成病人,在保暖的前提下穿出风采来。
25。要有风度,哪怕是驼背也要很专业,驼背和抬头走路是两回事。
26。不要迷恋女色。
27。正常情况下,作爱次数和病情发展是成正比的。
28。一定要和妻子一起学习肾与AS的厉害关系。
29。感情要专一。
30。一定要找一个爱你的,哪怕是他(她)的外部条件差一些。
31。有一个真心对你的爱人,你会发现在以后的日子里是多么的重要。
32。另一半即使是不那么的爱你,最起码也要有耐心。
33。早结婚,尽快有自己的家,这样对规范治疗AS很有帮助。
34。饮食起居一定要有规律,给自己制定详细的时间表。
35。千万不要怕麻烦,如煎药,锻炼。如果你现在怕麻烦,将来更麻烦。
36。尽量不要让别人知道这病是如何的严重,包括父母。
37。要学会“舍得”,该放下的就放下,
38。一种适合自己的药物,一套科学的锻炼方法,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
39。坚持好“三个一”。你会发现AS也不是那么的可怕。
40。不要想象以后多么的好,也不要想象多么的坏。
41。生活不是以你的想象而改变的。
42。不要因AS而放弃你的理想,当然,体育竞技类除外。
43。不要认为自己为何这样的倒霉,整日沉浸在忧愁中。
44。你对AS的态度,决定了它对你的态度。
45。要有爱心,恒心,耐心。
46。我们不能控制明天会成什么样子,但完全可以把握好今天。
47。得了AS就象把你和一只狼关在一起,你逃不出去,看你怎样控制它。
48。条件成熟的话,尽量早要小孩。
49。如果你坚持看到这里。无论你是否是AS, 但证明你很有耐心。
50。尊重别人的劳动,觉的好的东西要回帖,哪怕只是“顶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强直(Ankylos)与脊柱炎(Spondylitis)两个词的结合,为自身免疫异常造成的慢性炎性风湿病,以侵犯脊柱关节及附近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为主。强直性脊柱炎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5月6日为“世界强直性脊柱炎日”,让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AS患者的治疗要强调“争分夺秒”呢?
很多人对慢性病的感觉都是病程绵延悠长,疾病表现反反复复,即使治疗,结局也无法逆转,因此经常对医嘱采取一个“讨价还价”的心态。另外,很多疾病在发病初始都需要一个调节生活方式的阶段,往往让许多患者产生“拖拖看”的侥幸心理。AS是风湿性疾病中一个极易被漏诊误诊的疾病,而在确诊后很多患者仍然不愿意非常积极地治疗,最后导致病情的延误。事实上,AS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一
AS的自然发病进程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AS一般好发于年轻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3:1,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1。
就AS整个疾病的病程来看,从开始的第一阶段出现临床症状,X线未见异常,到后期X线可观察到的骶髂关节炎,再到明确的骨赘形成,典型的“竹节样改变”(图1)。整个疾病的时间和进展速度因人而异,并无特定规律可言。
图1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表现
一项包含了581例AS患者,平均病程达20年以上的研究发现2,出现症状2年以内的患者已经出现了缓慢的放射学进展趋势,其中还有部分患者进展很快。这一过程并不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平行,也没有特定时间范围,快速进展可出现在疾病过程的任一时期。当AS疾病进展至25年时,约75%的患者有颈椎受累,85%的患者有腰椎受累(图2)。
图2 疾病持续时间对身体受累关节的影响
从另一篇包含了100例AS的长期随访研究来看3,AS患者绝大多数的功能受损都出现在疾病的头十年,且与影像学进展密切相关。在病程达到20年以上的患者中,80%以上的患者仍有疼痛和晨僵的主诉,60%以上的患者需要常规服用药物控制症状。
总体而言,在患病前2年内,AS进展可能比较缓慢,但并不绝对,头10年内控制不佳会导致严重的躯体功能丧失,因此这两个时间点可能是控制AS的两个关键点所在。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进展速度和程度没有很好的预测因素,患者有切肤之痛时往往到了疾病的中晚期。
二
AS治疗也有时间窗?
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存在时间窗,普遍认为RA治疗时间窗为在症状出现3个月内,这一阶段治疗效果最佳。那么同样作为炎症性疾病的AS是不是也存在这个时间窗呢?
遗憾的是比起RA的研究,AS相关治疗时间窗的研究数量明显较少,而且和RA面临的困境一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客观指标能够用来衡量时间窗的存在。但风湿学家们并没有放弃,仍然通过自己的办法探索着。
2013年发表的一项采用MRI评估AS椎体炎症性病变(CIL)和脂肪性病变的研究4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骨形成更可能发生在晚期炎症性病变中,并通过脂肪化生过程进行,这间接支持AS治疗时间窗的存在。
而多项有关生物制剂治疗AS的研究5也发现,生物制剂对于疾病病程较短、炎症指标较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而对于病程时间较长,已有慢性病变,治疗后阻止骨赘形成的效果则大打折扣。
因此,尽管没有确切的证据,我们仍然可以认为AS的治疗也存在一个时间窗,如果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个窗口期,可以使疾病治疗的效果事半功倍。
三
AS治疗如何争分夺秒?
从上面两部分介绍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早期即可持续进展,疾病危害随着时间进展越来越重的疾病,AS治疗存在一个“越早治疗越好”的理念。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抓住时机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及早诊断。我国AS诊断延误时间高达8年以上,这已经大大超过了之前说的2年时期;再加上我国风湿免疫学发展并不均衡,很多基层医院对AS的认识不足,更延误了很多患者的早期诊断。对于合并有家族史,出现持续性腰背痛或臀区疼痛的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就诊于风湿免疫专科以免误诊或漏诊。
其次,当诊断明确以后,应当综合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影像学结果等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同时根据相关指南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有关非药物治疗已有专门的文章介绍,不再赘述,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药物治疗。
目前AS治疗主要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和生物制剂(主要是TNF抑制剂)。很多AS患者常常误以为NSAIDs药物仅仅是止痛药物,在疼痛缓解后就自行停药。对于生物制剂,因为其高昂的价格,导致很多患者认为是医生为了牟取利益欺骗自己,倍加抵触,继而去尝试各种偏方神药治疗,延误了最佳时间。
从实际效果来看,NSAIDs药物的作用不仅在于缓解疼痛,改善晨僵等主观症状,持续性使用还可以缓解影像学进展(图3),发挥慢作用药物的远期疗效。
图3 持续治疗2年改善改良斯托克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评分(mSASSS)情况优于按需间断治疗6
当两种以上NSAIDs药物充分治疗效果不佳以后,就应当果断考虑生物制剂。因为目前尚无一种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被认为对于AS有效。如果病情发展较快或较重,或是有关节外表现,可直接考虑使用TNF抑制剂。从目前的多项研究来看,TNF抑制剂对于患者主观感受以及炎症指标的改善都是显而易见的,而长期规律使用能起到控制影像学进展、减少新骨形成的作7.8。
综上所述,AS并不是一个“忍一忍就过去”、“再等等看,不好了再用药”、“残疾就残疾吧,只要不疼就行了”的疾病,非常强调早期及时干预治疗,文中那些残酷的数据都很好地警示我们,“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治疗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0, 14(8):557-559.
2. Brophy S , Mackay K , Al-Saidi A , et a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defined by radiological progression[J]. Th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2002, 29(6):1236-1243.
3. Gran J T , Skomsvoll J F . The outcome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 study of 100 patients[J]. Rheumatology, 1997, 36(7):766-771.
4. Parker B . Suppression of inflammation and effects on new bone formation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evidence for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in disease modification[J]. Annals of Rheumatic Diseases, 2013, 72(1):23-28.
5. Robinson P C , Brown M A . The window of opportunity: a relevant concept for axial spondyloarthritis[J]. 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 2014, 16(3).
6. Wanders A , Désirée van der Heijde, Robert Landewé, et al.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reduce radiographic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Arthritis & Rheumatism, 2005, 52(6):1756-1765.
7. Zochling J , Maxwell L , Beardmore J , et al. TNF-alpha inhibitors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J].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05, 4(4):CD005468.
8. Sieper J , Baraliakos X , Listing J , et al. Persistent reduction of spinal inflammation as assess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fter 2 yrs of treatment with the anti-tumour necrosis factor agent infliximab.[J]. Rheumatology, 2005, 44(12):1525-1530.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77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导致女性不排卵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下一篇: 做肠镜前该做哪些准备,真的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