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我大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现今许多人热衷把中医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保健中,但要科学正确地学习和使用中医养生,这样才会真真切切对健康有所裨益。万万不可掉入一些中医误区,这可就得不偿失了哦~
脉诊时不能盲目考验中医
中医以三指搭脉,从患者的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以及一些患者对脉诊的神化,人们常常对脉诊存在着认识误区。
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患者有意考验中医,看病时不向医生诉说病情,而是三缄其口,只是将手直接放在医生台前,想考考医生把脉的准确度,认为把脉不准的中医不是好医生。其实,这样都是不利于中医诊治的。脉诊的意义在于了解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推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情况,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脉象只是诊断疾病的一个方面,单凭诊脉诊断病情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故中医诊断疾病要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切勿乱用人参等补品
人参被喻为“补中之王”,一到秋冬季节很多人就开始用人参进补,平时也常用西洋参片泡水喝。虽然人参可强身健体和延缓衰老,但随意乱用则有害无益,长期过量吃人参会出现失眠、全身出疹、皮肤瘙痒、眩晕、头痛、体温升高及出血等。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参,从小剂量开始,不可长期大量服用,对于体质强盛、不需进补的则不可滥用。
咱们民间有冬令进补膏方的传统习惯,“进补”含义是指补益充人体的阴阳气血,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膏方要根据个人体质特点“量体裁衣”,才能起到补身效用,即使目的相同,不同体质的人所用膏方可能也有区别。
针灸培训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75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每天这样揉一揉,疾病癌症与你绝缘
下一篇: 深秋时节,为何这地频繁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