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洁白素雅,且芳香浓郁,有“人间第一香”之美誉。茉莉花不仅可供观赏,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茉莉花性平,味甘、辛,功能化湿和中,理气解郁。常用于脾胃湿浊不化,少食脘闷,腹泻和下痢腹痛等证,并对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
茉莉根亦可入药,其性辛热。辛能行气散瘀,热可温经通脉,故多用于伤损瘀血肿痛的治疗。《本草纲目》记载,伤损之疾,用茉莉根“以酒磨一寸服,则昏迷一日乃醒……凡跌损骨节脱臼,接骨者用此,则不知痛也。”说明茉莉根有通脉止痛作用。
【暑湿感冒】 夏季感受暑湿,发热头胀,脘闷少食,小便短小者,可用茉莉花3克,青茶3克,藿香6克,荷叶6克(切碎),以沸水浸泡,时时饮服。
针灸培训你是不是也经常会一到下雨天腰腿就痛,等到天气一转暖,又缓解了,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上讲,引起疼通的原因,总的概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通则痛,一种是不荣则痛。
像这种胳膊腿疼问题,一般以中老人居多,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都肝肾不足,这就很容易造成风、寒、湿三种邪气乘虚而入,那么把气血经络流通的道路给堵住了,就会淤滞产生疼痛。
而在《黄帝内经》里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也就是说,古代是没有这种疾病的,而是将其统称为“痹症”,“痹”是个通假字,通"闭塞"的"闭","闭"就是不通了,是因为风寒湿这些外邪侵入肌体,在身体里安营扎寨,气血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往前走不了,堵在那里,表现出来的就是疼痛了。所以只要把始作俑者风寒湿三种邪气给赶出去,疼痛自然就消失了。
那在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方子,叫独活寄生汤,对于帮助和改善风寒湿导致的肩周炎、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问题,是有不错的效果的,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我们来把方子做个拆解,看下药王是如何用这张方子把搞定风湿痹痛的。
第一梯队,用独活+秦艽+防风+桑寄生来祛风湿邪气。
先说这独活,这独活是风湿病的第一要药,而且最擅长的是驱赶人体下部的风湿邪气。
这秦艽也是一味非常常用的祛风湿药,它跟独活相配,增强祛风湿的效果。
然后,还找来防风,这防风是一个风药,祛风而不伤人正气。
最后,还找来桑寄生,这桑寄生也非常擅长驱赶风湿邪气,除此之外还能补肝肾。
第二梯队,用肉桂+细辛来散寒。肉桂是温肾散寒的药,细辛也是温散的药,他们俩可以把关节缝的寒气散出去。
第三梯队,用杜仲+牛膝来补益肝肾。这杜仲啊,是杜仲树的树皮,你把它掰断之后,它那个丝还连在一起。中药是很神奇的,这种藕断丝连说明它的粘合性很好。就可以用来治疗腰膝酸软。
再配上牛膝,这效果就更强了。
第四梯队,用人参+茯苓+甘草+当归+生地+白芍+川芎来补益气血。因为在中医看来,这风湿病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因为膝关节里面的气血亏虚了,然后这些风湿邪气一点一滴地渗进去的。
有些人可能是几年,有些人可能是几十年的毛病了,现在要解决这类问题,一定要把自身的气血补起来。自身的气血足了,才有能力把邪气赶出去。
好啦,这就是药王孙思邈先生精心为大家设计的《独活寄生汤》。
如果你也有风寒湿,腰腿疼痛问题,就可以参考来用一用。
是药三分毒,除了吃止痛药,其实,穴位按摩也是缓解身体各部位疼痛的好方法。下面,我为你找出身上 6 把止痛的钥匙。
头 痛:揉两眉间
这儿有个穴位叫印堂穴,位于督脉之上,按摩印堂穴所在的这个部位有助于推动督脉气血运行,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背 痛:手助后腰暖
如果你腰酸背痛,不妨尝试一下,双手搓搓后腰,会惊喜发现,腰酸背痛的症状会有立竿见影改善。先将两手对搓发热,紧贴后背脊柱两侧的腰眼处,稍停片刻,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肩 痛:提揉肩上 井
很多儿女经常帮感觉肩痛的父母揉肩,但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原因及标准动作是什么。揉肩止痛除了舒活了肩部气血,还有一个原因是揉到了肩上的一口井肩井穴。
按摩肩井穴能直接或辅助治疗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症状。很多父母年事已高,常感腰酸背痛,拿肩井是好办法。
心 痛:手腕上玄关
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有一把解除心痛的钥匙,是内关穴所在。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
心脏不好者若突发心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还可按内关穴,对其行点、按能活血通络,止痛。一般需按5分钟。仅作辅助治疗以及急救使用。
胃 痛:点按足三里
气血虚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吃多一点就会引起肠胃胀痛。中医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起到调整胃的机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的养生功效,进而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痛 经:脚背对点按
痛经让许多女孩子痛苦。按摩哪个部分能缓解痛经?答案就在脚背上,在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这是太冲穴的位置。按揉这个点,具有明显疏肝止痛作用,有助治疗痛经。具体按摩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运动可以缓解你身上的疼痛,但是还真不是所有的疼痛都管用,因为有些疼痛它根本就不是你运动的时候增加气血可以掩盖过去的,关于骨头的疼痛运动不会让你更轻松,会让你感觉更困难,你也不适合运动。
那些是由于气血受损所导致的运动,才会有一定的缓解效果,比如说很多人头疼,但头疼,不是因为什么其它的稀奇古怪的疾病,就是因为今天用脑过度可能出现大脑缺氧的情况,大脑飞速运转的时候,氧气不能非常有效的供应,出现这样的情况。身体内正常血液循环的速度,想让大脑恢复,我们起码得一晚上第2天才会好一些,但你如果去运动的话加快氧气的吸入,加快血液的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有帮助的。
因为以前自己上大学的时候有点时间很忙,就有学业上的问题,也有自己工作上的问题,再加上学校里面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基本上一天都没什么学习大学生活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完美的,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那段时间就头疼,但自己在室友的带动之下,晚上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天天去跑步,跑个4、5公里的身体就会舒服很多,虽然很累,但是大脑是清醒的,休息一两个小时,身体就能逐渐恢复过来。
只有头疼正常的由于缺氧所导致的,由于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身体血循环受阻所导致的,适当的跑步才会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其他的疾病没什么效果。而且有氧运动它可以加快身体血液的循环对于气血亏虚的人来说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如果亏得特别严重,你本身就只能景羊,那确实就不合适了,还是得适当补充营养配和药物。
遇到疼痛,第一时间就是需要止痛,止痛的方法有很多,有些朋友转移注意力,慢慢熬过去;有些朋友经常食用止痛药,越吃越多,越吃就越无效;还有一些朋友第一时间就需要看医生,甚至有半夜挂急诊的情况出现。
今天就来介绍常见的几种疼痛相对应的止痛方法
想要解决疼痛,那首先就是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疼痛。
在中医里面,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我们常见的疼痛,有不少是因为经络出现瘀堵,或者病患出现气滞血瘀、感染病邪。
尤其是这段时间,春节前加班熬夜,过年前的大扫除,春节期间的这种聚会,厨房做饭等等,很多朋友都十分的劳累,出现了关节疼痛,甚至有些朋友还出现了旧病复发的现象。还有些朋友因为这段时间寒湿的天气,出现各种疼痛。
那么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
1、头痛
头痛,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因为情绪问题造成的疼痛,有些是因为感染风寒引起的头痛,还有一些是因为其他疾病伴随的并发症。
今天就来说一些因为风寒湿痰等问题引起的头痛。
头部因风寒湿痰引起的头痛,是因为脾胃后天失调,风寒入体化痰,痰多所造成的病症之中,头痛和眩晕就是其中的病症。
这个时候就要选择丰隆穴,丰隆穴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醒脑安神等功效,所以我们遇到头痛,可以取穴位调理。
取穴方法: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
保健方法:
头痛的时候,可以用大拇指按压丰隆穴,力度要有疼痛酸胀的感觉才适合,持续按压2分钟左右,可以很好地缓解头痛。
2、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大多是因为风热侵犯了肺腑,或者肺部有点实热造成的,主要是为外感风热入内,或者风寒入内化热,蕴结在肺腑。
如果是风热侵袭,常常会伴随着浓痰、咳嗽等症状;如果是因为肺腑有实热,常见于发热,便秘、呼吸灼热等症状。
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少商穴作为保健止痛的穴位。少商穴具有清肺利咽开窍醒神的功效
,疏通、条达、开泄的作用较强,善清肺泻火。临床常常用此穴来降热、调理咽喉肿痛,。
取穴方法:
保健方法:
咽喉肿痛的时候,可以用点穴笔点压这个少商穴,也可以用毫针点刺出血。在用手指按压的时候,有明显的疼痛酸胀的感觉,持续按压2分钟左右,可以有效地缓解咽喉肿痛。
3、手腕痛
手腕在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的情况下,手腕容易疼痛,比如说长时间拿着手机在看,长时间做家务并且保持同一个动作,有时候还能摸到皮下有小的结节,那么有可能就是腱鞘炎了,
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列缺穴。
取穴方法:
两个虎口交叉,食指能感受到脉搏跳动的位置就是列缺穴。
保健方法:
艾灸这个穴位10-15分钟,感觉到皮肤发热,有微微冒汗的感觉。
或者平时有时间可以用手指按揉这个穴位5-10分钟作用。力度要适中,感觉到微微酸胀就可以了。
4、胃痛
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突然间胃部剧痛,有时候半夜出现这样的症状,就去医院挂了急诊。
然后有时候这种胃部痉挛,是可以通过艾灸的形式让疼痛缓解下去的,首先就是要取中脘穴。
取穴方法:
胸骨下端与肚脐之间的连线的中点处就是中脘穴。
保健方法:
胃部疼痛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吃点东西就能够缓解一下,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此时应该先喝水缓解一下。
做艾灸的时候,时间不适宜太长10-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常见的情况就是艾灸15分钟之后,就会感觉到肚子在蠕动,还有身体在排气,这是正常的现象。
5、特殊的痛
还有一个比较常用的穴位就是,合谷穴。
合谷穴,是一个万能的止痛穴位,在临床上还能作为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五官及颈部手术针灸麻醉常用的穴位。
取穴方法:
拇指食指并拢,手背最高处就是合谷穴
保健方法:
按揉这个穴位5-10分钟。
头痛按揉 丰隆穴
咽喉肿痛点按 少商穴
手腕痛艾灸 列缺穴
胃痛艾灸 中脘穴
万能止痛 合谷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75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常刮身体这里远离疾病一整年!
下一篇: 不做黄脸婆!睡觉前就给我“操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