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十个月左右的宝宝脑瘫症状有哪些?

健康生活 2023-10-10 04:48:41

脑瘫是先天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导致脑瘫的原因有很多种,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表现症状也有所不同,那么十个月的宝宝脑瘫症状有哪些呢?

(1个月):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重度脑损伤,弱智及肌肉系统疾病。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头围异常:脑损伤往往有头围异常的情况。

(2-4个月):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不笑: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笑;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头不稳定: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不能翻身:3个月左右不能翻身。

(5-6个月):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7-12个月):脑部损伤较轻者,前半年往往表现不是很明显,在婴儿后半期有异常表现:

1.不能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2.不使用下肢6-7个月不用下肢短暂地支持体重。

3.不用单手7-10个月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4.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不灵活,不协调,在7-10个月出现有诊断意义。

5.不能独坐7个月不能独坐。

6.不能抓站10个月不能抓站。

7.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以后有诊断意义。

8.使用脚尖站立10个月还用脚尖站立。

9.不能迈步13-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10.流口水及"吃手"12个月以后有诊断价值。

针灸培训

脑瘫的婴儿有什么特征

脑瘫的婴儿有什么特征

脑瘫的婴儿有什么特征?脑性瘫痪俗称脑瘫,脑瘫这种疾病在儿童疾病当中是非常常见的,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家长最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那么脑瘫的婴儿有什么特征呢?

脑瘫的婴儿有什么特征1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的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脑瘫给婴儿带了巨大的危害,这种影响是一生的。

一、姿势障碍:脑瘫儿童身体的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侧不对称,有些严重的病例头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处于竖直正中位置,而是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

二、情绪和行为障碍:不少脑瘫儿童特别是手足徐动型和孩子性格比较固执、任性,情绪波动变化大,善感受易怒,有的甚至孤僻,不合群。

三、视、听觉障碍:不少脑瘫儿童伴有近视或斜视,其中以内斜视为多见,听力减退以徐动型脑瘫较为多见。脑瘫儿童往往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存在困难。

四、语言障碍:大多数的脑瘫儿童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有的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或构语困难,有的表现为发音不清或口吃,有的还表现为失语症。

五、生长发育障碍:一部分轻型脑瘫儿童生长发育可以基本或接近正常,但大多数的脑瘫儿童都比同年龄的正常孩子个子长得矮小,生长发育显得落后。

六、运动障碍: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障碍程度轻的只是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七、共济失调型:以四肢肌肉无力、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步态不稳、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细动作为特征。单纯性共济失调较少见。共济失调也可与手足徐动联系在一起。当行走时为了获得较稳定的平衡,双脚左右距离较宽,步态蹒跚,方向性差。

孩子一旦患上脑瘫,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它是一种比较难治疗的脑部疾病,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许会很辛苦,但是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信心,尽我们所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

脑瘫的婴儿有什么特征21、婴儿患有了脑瘫之后在新生儿的时候就会出现哺乳困难的症状,这种症状也是此病的首发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孩子在出生之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而且在平时的时候还总是异常的安静,不但活动力很少,全身也总是松软无力的,有的时候还会有抽搐和异常姿势的症状出现。

2、婴儿患有了脑瘫之后在三个月的时候还会有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等症状发生,不但在平时的时候总是不注意看人,就连头都不能够稳定或者是竖直,总是偏向一侧,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全身发硬以及发软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家长就应该引起注意了。

3、婴儿患有了脑瘫之后在六个月的时候还会发现孩子的手、口以及眼部的动作总是不协调,用手抓物的时候很快就会松开,而且坐立的时候也总是不稳,而且还会发现孩子总是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姿势,如肩后伸、下肢内旋、手握拳以及头背屈都是比较常见的。并且孩子在一岁的时候还会有流口水和吃手的习惯。

上述的这些内容主要就是针对婴儿脑瘫所作的介绍,家长朋友在对这些症状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在日常的时候就应该多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一旦发现有了疑似的症状出现,就应该先做一个详细的诊断,在诊断之后确诊此病就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要是没有也就可以放宽心了。

脑瘫宝宝的症状一般表现如下: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应怀疑小儿脑瘫,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5,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还有就是过早发育。

6、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型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脑瘫的婴儿有什么特征3 专家介绍说,根据临床上宝宝脑瘫的表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宝宝有运动障碍,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第二、宝宝会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前臂内旋,头颈后仰等。

第三、宝宝的面部表情单一,不笑,手不能正常抓东西、握拳,有时也伴有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共济失调型,以四肢肌肉无力、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步态不稳、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细动作为特征。

第四、宝宝的肌张力改变,小儿脑瘫患者肢体常常显得过硬或过软。给小儿脑瘫孩子换尿布常常很困难,因为他们的双下肢常夹得紧紧的。有的孩子表现为全身软软的,没有力气。

第五、宝宝的“脾气坏”。小儿脑瘫患者常显得较“敏感”,睡眠困难,易惊醒;容易激动,时常啼哭不止。

宝宝脑瘫的表现有哪些?以上是专家对宝宝脑瘫症状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及时发现孩子的病情,及时治疗,避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困扰。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69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