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针灸,艾灸,却不知道其实还有一种很不错的中医疗法,那就是坐灸。坐灸常见的便是用艾熏蒸臀部会阴区,通过坐灸进入会阴区帮助身体血液循环。对治疗生殖系统类疾病有不错的疗效。那么坐灸的好处有哪些?
1、 坐灸的好处
1、热力疏通微循环,通经活络,让药力直达病灶,调理内部细胞环境,调和气血改善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
2、改善子宫卵巢、阴道、尿道、前列腺等部位的营养状况及功能,美容祛斑养颜,消除各种妇科炎症、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痔疮等带来的痛苦。
2、 坐灸的功效
杀菌,镇痛,消炎,增加免疫,营养,去脂排毒,子宫收缩等作用
据考证,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利用尿壶进行药物熏蒸了,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薰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因此可以说坐熏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据传统文献记载“女下腹之疾皆为寒气凝聚而生,当以熏蒸调治”,更加验证了坐熏的功效。如果能够长时间坚持,坐熏能够令有病人祛病,无病人防病
中医学理论中有‘病在上则治在下’的说法,坐熏作为适合于这种理论的疗法对有皮肤疾患、肥胖的女性使用时能够改善生理器官而自然地减肥、皮肤也变成美丽。东医宝鉴和皇帝内经等古医书中介绍‘坐熏疗法’不但治疗女性疾患,也能够自然地治疗月经不调所导致的浮肿、便秘或宿便所导致的小肚子突出等现象。
3、 艾叶的效果
1.改善血液循环:艾灸能够温暖寒冷的下腹部和改善血液循环,所以能够使用于月经痛、月经不调、带下等女性疾患。同时能够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所以具有消除便秘和宿便的功效。
2.缓解痛症:改善下腹部的血液循环和促进淋巴液循环,缓解月经痛、下腹部痛、腰痛、神经痛等并能够让肠子舒服。
3.杀菌作用:强的杀菌力将直接影响患部而时常能够保持清洁,有助于改善女性疾患(阴部瘙痒、带下、外阴部臭味)、肛门疾患(痔疮、痔漏、脱肛)等。
4.美容作用:能够清洁皮肤并保持适当和供应生育皮肤绝对条件的水分、油分、温度,所以能够长时间保持皮肤的湿润和富有弹性、化妆的效果也好。
5.消炎作用:消除炎症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肛门疾患、前列腺疾患等。
6.收缩作用:使用于产后时有助于生育所导致的子宫及阴道的收缩。
对女性而言起到最大的作用而不能否定的是‘生育’。人类身体内最重要的是生殖器、而女性的生殖器属于凹陷型而与男性相比感染细菌的比例高。所以产生瘙痒症或各种炎症时需要更详细的治疗。长期使用时能够减肥和坚固骨骼并预防骨质疏松。
4、 需要坐灸者
坐灸疗法由于在治疗时没有任何痛症和副作用及复发的可能性之处获得了人气。
1.生育后的女性、害怕上厕所的人
2.月经前后希望清洁的人
3.需要经常换内衣的女性
4.脸部太干燥或油脂过多而油亮的人
5.月经痛、月经不调而辛苦的人
6.经常产生黑痣、粉刺等皮肤疾患的人
7.痔疮、便秘和腹部肥胖而辛苦的人
针灸培训1、使用坐灸仪熏屁股,热量从臀部缓慢辐射到身体其他部位,对臀部经络代谢疏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全身经络疏通也有很大好处。
2、通过刺激臀部微循环,加速臀部气血运行,迅速消除经络代谢物,可改善肛周脓肿和痔疮等疾病症状,同时刺激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松弛,对产后妇女有一定的益处。坐灸仪还具有祛风、祛寒、调理五脏气血的作用,还可消除上呼吸道的炎症、咳嗽、咳痰、胸闷及呼吸困难等情况。
二哥的徒弟小黄妹妹以前是做艾灸治疗的,家里有存货。
前几天从她那儿拿了熏艾灸的蒲团,晚饭后在家里熏艾灸。
今天是第三天,感觉艾绒没有燃烧好,总会有没燃尽的艾绒。
下次再点火的时候,一定要让艾绒的头部完全燃烧才行,否则盖了盖子有的就会灭掉。
二哥根据我的体质,让我再隔姜盘上出了鲜姜片再放一些黄芪和何首乌,活血化瘀。
灸了三天,没有多大感觉,就是脚不觉得凉了。
艾灸作用很多,今天百度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艾灸是味道很大,需要开窗才行,否则房间里不能待人了。
我是在卫生间里边熏艾灸,点着了艾绒,盖好盖子,就可以坐在上面,一边艾灸,一边看小说,时间就容易打发了。
艾灸时要做好保温不能受凉,过后喝点温水。
四个艾绒,充分燃尽需要近一个小时。虽然烟熏火燎的,但开门防烟一会儿就好了,坐着也舒服,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二哥家针灸的患者好几个都在艾灸坐灸,效果都不错。
我也期待有好的效果。我是血瘀体质,一直在针灸调理,现在忙没时间去针灸,晚上在家能坐灸一下也不错!
春季养生正当时,友友们也可以试试看哦!
一、艾灸的好处
1、现在的女性朋友很多都有宫寒,手脚冰冷,月经不调等症状,这基本是寒体所致, 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经常的艾灸关元穴和神阙,让艾灸的温热将身体的寒气排出体外,解决困扰女性的寒体问题。
2、现在的年轻人经常坐在办公室,很少运动,所以一般的都体质不是很强,特别是女生,艾灸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所以当自己身体虚弱的时候可以常灸足三里,会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3、很多女孩子的皮肤不是很好,脸上有斑点,还有黑眼圈、眼袋等问题,这大部分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爱就可以改善这些症状,帮助女性排毒养颜。
4、现在很多的人因为长时间的对着手机和电脑,经常颈椎疼痛,这样的情况可用艾灸风池穴及大椎穴,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疼痛和肩膀僵硬。
5、艾灸还可以治疗感冒,小孩子感冒了,家长可以每晚给它艾灸十五分钟,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6、当自己饮食不当造成腹泻,影响胃部的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中腕,保护好我们的脾胃。
二、艾灸的坏处
1、艾灸是非常的有讲究的,自己在家里艾灸的时候,不注意火候或者艾灸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导致皮肤发红,严重的还会因为高温引起皮肤长水泡、化脓。
2、身体的穴位是跟五脏相通的,所以不是每个穴位都可以随便艾灸的,灸错了很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特别是孕妇,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导致流产,所以孕妇在艾灸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
3、有些人刚开始艾灸的时候会出现失眠的现象,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延是会消失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艾灸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养生的方式,因为它的效果比较的明显、而且操作十分的简单,在网上买的艾柱价格也不是很贵,所以很受现在年轻人的喜欢,但是艾灸跟其他养生治疗不同,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做,不能
够急于求成,这样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艾灸的禁忌症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做完艾灸后注意事项
1、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3、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4、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艾灸后多久可以洗澡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艾灸完注意哪些事项
一定要多喝水、不要过度活动。
艾灸完之后要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紧张就可以。
不可以直接沾水刺激皮肤。可以用热水水洗。
还有就是不要着风,避免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反应。
冬天艾灸后的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就可以了。其他的同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68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腰痛常伴有尿血,需高度警惕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