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的医学博大精深,有时候只要我们吃吃草药按按摩就能治好一些疑难杂症,那么在中医里面铺灸有什么好处呢?
1、出汗
出汗是皮肤排毒的一种体现,就是在铺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2、出红疹
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会开始出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铺灸,红疹会慢慢消下去,硬疙瘩,可以边铺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也是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3、小便
多有些人灸后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不用担心,这些现象都会慢慢消失,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是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4、拉稀
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道有问题,或者应该注意有肿瘤发生。
5、咽喉肿痛、牙痛等
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者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上火的症状了。
6、发烧
此种症状一般发生在初次灸者身上,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在督脉和膀胱经利用刮痧都会退热,降火气。
7、原有的慢性病会反复
当铺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会自己寻找出路。
8、头晕耳鸣眩晕
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者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针灸培训艾灸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 历史 ,其治疗效果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而对其机制的认识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迷。现阶段认为是通过局部刺激、经络调节、免疫调节、药理作用,综合共同发挥整体治疗作用。
我们常用的艾灸法有:
艾卷灸 包括:太乙神针、雷火神针。
我们临床上用灸法是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而选择灸法使用的。常见的有瘢痕灸、无瘢痕灸、温灸器灸、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实按灸、新铺灸等多种治疗方法。
瘢痕灸又名为化脓灸 ,即就是灸至施灸部位形成化脓状态。方法就是将施灸腧穴部位涂上少量的大蒜汁,主要是增减粘附能力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置于腧穴上,点燃艾炷进行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燃尽后除去灰烬后,再继续灸一壮艾炷燃尽为止。此法灸就是火烧灼皮肤,所以会产生剧痛,如果在施灸过程中产生的疼痛难以忍受,可以轻轻在腧穴周围拍打,以缓解疼痛。正常情况下约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伤口,5~6周左右,灸伤部位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形成瘢痕。此种灸法只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 瘰 疬 等慢性疾病。
即就是温和灸轮换灸雀啄灸回旋至发疱灸。
首先将所有要灸的腧穴部位涂上少量的凡士林。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再放置另一艾炷继续灸。一般应灸部位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宜。因为不能烧伤皮肤,所以称为无瘢痕灸,灸部位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 此法适用于虚寒性疾病。
一般可以选择铜制灸器、不锈钢灸器、竹制灸器等,器皿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加盖扣好,即可放置于腧穴或要灸部位,进行熨灸,直接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宜。 此法具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间接灸也叫作隔物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黄蜡灸、硫磺灸等。方法就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
选一块新鲜老姜,沿姜的纤维纵向切取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大小可以根据穴位大小和艾炷的大小而定,在姜片的中间用牙签或三角棱针穿刺小孔。后放置于腧穴部位,再将大小相等的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待灸的局部有灼痛感时,微微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继续灸,每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灸完后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是为了防止皮肤被灼伤,还能更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也可以采用隔姜行化脓灸法,对某些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必须掌握好灸法和辩证法才能运用。
可以运用隔蒜和隔蒜泥两种方法施灸。
是临床上常用的灸法,
方法:取患者仰卧并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的细白盐适量,炒至温热,放置于肚脐中与脐平。如果患者的肚脐凹陷不明显,可以先在脐部周围湿一圈,再放入食盐。如果需要隔其他药物施灸,先填入其他药物的膏或粉末,再放盐。然后放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微有烫热感,即可更换艾炷。为了避免食盐受热后爆裂烫伤皮肤,可以在脐部放上一片薄姜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壮,急性病症可以多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用牙签或针刺无数小孔,放在应该灸的腧穴上,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至灸完为止。此法用于治疗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愈者。
这种灸法要非常掌握灸法才能运用自如。此法是运用雷火神针叠加10层纱布放在应该灸2的穴位上。然后将点燃的一端直接按在穴位上,稍留1~2秒钟,提起,吹去灰,再按,重复几次,纱布热了,不需要吹火。此法的功效是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调理各种痛症和寒性疖肿。
新铺灸是有传统的长龙灸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它吸取了隔姜灸。隔药灸的精华。将传统的姜片改成用姜泥,加十余种中药,艾绒中又加中药,共同发挥作用,芳香遍体,活血通经络。疗效非常佳。此种方法可以治疗 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症、背肌筋膜炎、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等症,疗效十分见效。
艾灸,在民间有很多采用,特别是一些 养生 馆推行的艾灸中医 养生 保健。但是当你选择艾灸后你知道会有哪些灸后反应吗?我们一起来聊聊。
1,艾灸后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就好比我们与敌人发生枪战交火一样,加深了仇恨的反应。我们的身体就好像是一个国家,在一个大家庭里有正邪两派之分的存在,大 社会 里不可能只允许正气存在而完全把邪气压杀灭绝。那么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间谍已经潜伏在其中很久,间谍不会轻易易举的乖乖被发现被捕被杀掉或被驱逐出境。所以当他掌握了所有信息后就免不了有行动向他的国家把信息输送出去;当被正方发现后想用正确的方法瓦解他的思想交出间谍的信息时,那么间谍就采取顽强抵抗的方式抵抗。这时如果身体的正气不足,而邪气顽强抵抗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正反抵抗的反应出现。当正气十分旺盛时,邪气就抵抗不了正气而慢慢被瓦解了。就是我们常说的运用艾灸,体内慢慢累积了旺盛的抵抗能力后,疾病就会逐渐被赶出来体外。
2,艾灸后出现失眠 如果是初次艾灸后出现失眠的现象,这是一种反应,患者有很疲乏或嗜睡等现象。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症状减少或是精力充沛,是艾灸后好收到的好效果。
由于艾灸是用火熏灸,如果在施灸过程中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外,在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我们人体有些部位是不能施灸的。如下;
总结:艾灸是一种中医治疗,既方便又能有最佳的治疗效果,是人们喜欢接受的一种方法,也是人们直接灸的好方式;当时在你没有掌握好艾灸技术和方法时,最好是不要随便运用,用好了能治病,用不好了反而加重疾病病情。欢迎点评转发帮助更多的人。
怎么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艾灸
艾灸是温热的办法,中医来讲是温补阳气的办法,用以补足人体阳气。
所以一般阳虚、体寒的人群,需要通过艾灸来调理身体,所以可以先观察自己有没有阳虚、体寒者的一些症状,比如说虚弱怕冷、畏寒、关节冷痛、经期小腹冷痛、经血暗、脾胃功能低下、久病久泄等。
如果有上述症状,那么就可以采用艾灸的办法,来促进人体功能提升,使低下的功能提升。另外,艾灸还有调节免疫的功效,一些想要保健、提高免疫力的人群,也可以采取艾灸的办法来调理身体。
2
艾灸什么病人不能灸
1.热性体质者
艾灸有温补阳气的功效,因此不适合实证、热证、热性体质者,比如说有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喝水多、汗多、面红、舌质发红、舌苔厚腻发黄等症状者,以免加重上火等不良反应。
2.皮肤损伤者
一般艾灸部位的皮肤需要是完整、没有受损的。因为艾灸的时候会通过艾柱加热刺激体表来起到活血通络、行气、散寒的功效。如果有疱疹、红肿、充血、破溃、烧伤、烫伤等等,再被艾柱温热刺激到,容易加重皮肤的受损程度,或者导致伤口炎症加重,不利于受损皮肤的恢复,被艾灸者自己也会感觉比较痛苦。
3.经期女性和孕妇
艾灸有行气活血的作用,经期女性艾灸,容易导经血量更多,不利于健康。而孕妇也要避免艾灸这种活血的项目,还要少接触艾叶制品,以免引起宫缩等不良反应。
3
什么情况下不适合艾灸
1.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口渴,醉酒时都不宜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
2.大悲、大喜、大怒等情绪不稳定时也不宜用艾灸,否则会使艾灸的效果大打折扣。
3.大汗淋漓的时候也不能艾灸,很容易导致身体缺水、口干舌燥。
4
艾灸的注意事项
1.避免烫伤
艾灸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着火和烫伤,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2.找准穴位
艾灸的时候要找准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避免在艾灸的过程中乱动。
3.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4.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5.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6.要循序渐进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58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经期怎样丰胸?为你支招三方法
下一篇: 痛风能彻底治好吗?该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