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异位性皮炎,是需要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多加了解一些关于异位性皮炎的知识的。那么,我们应该要如何治疗异位性皮炎呢?
治疗方法
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但较困难;注意调整饮食,切忌过饱,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喂食牛乳、鸡蛋白、柑桔等;哺乳母亲以清淡饮食为好,贝类食物及酒类应禁用;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本品忌种牛痘,避免接触新近种过牛痘或单纯疱疹患者,以防发生牛痘样疹或水痘样疹。
预防
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最常见药物是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软膏,一旦出现感染或症状严重者,医生一般会建议采取口服强的松等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者抗组胺药,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激素和抗组胺药等大多只能起到暂时缓和症状的作用,一般是对瘙痒病人起到精神治疗的作用,时间长了不免会产生副作用。同样的,对于一些儿童、孕妇及肠胃不好者,长期使用或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会引起发育受阻、肥胖、骨质疏松和其他副作用,而且一旦停药,病情常会反跳加重。婴幼儿尤其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软膏,因为这些药物具有抑制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注意事项
尽量的找出发病原因,从病因入手治疗,但一般相对比较困难一些;注意生活饮食,尽量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比如牛乳、鸡蛋白、柑桔等;尽量的减少外界刺激,不要用手搔抓、热水或者肥皂清洗;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本品忌种牛痘,避免接触新近种过牛痘或单纯疱疹患者,以防发生牛痘样疹或水痘样疹。
有些异位性皮炎患者发现洗澡可加重皮损,肥皂、水甚至擦干皮肤,特别是用毛巾擦皮肤,都有刺激作用。这类患者不要经常洗澡,只轻轻地用毛巾吸干皮肤并涂上油脂或无香味的润肤剂如皮肤保湿霜,使皮肤湿润。
以上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应该多加了解的。很多时候,治疗异位性皮炎是需要我们将异位性皮炎这些知识了解清楚,这样的话,才能够针对疾病的本身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相信我的这些介绍能够帮到大家。
针灸培训异位性皮炎的患者皮肤耐受性差,所以任何的刺激都可能诱发严重的症状。这些刺激包括:食物、环境中的过敏原、细菌、冷、热、情绪等。所以如果能对这些因素加以适当控制,就可以让宝宝的皮肤不再红红、痒痒,并且降低异位性皮炎的发作次数和程度。
1、喝母乳
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不仅可提供被动性的免疫力,还可以主动性地刺激新生儿的防御系统。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婴儿,若完全以母乳哺育,则其发生异位性皮肤炎及食物过敏的几率,可比用配方奶粉喂食者大为降低。
2、减少环境过敏原
灰尘和尘螨是常见的过敏原,也是异位性皮炎恶化的因子。因此家中最好不要用地毯,家具改用皮质、木制质地的,保持环境清洁,以减少灰尘。起居室内湿度不要太高。让宝宝远离绒毛玩具、家中宠物、二手烟,同时清洁剂、洗衣粉、洗洁精、消毒水等化学物质,也不可直接接触幼儿皮肤。
3、掌握洗澡要领
补充皮肤的水分是各时期异位性皮炎的根本治疗法,每天至少补充保湿性产品2~3次,洗澡时让宝宝以微温的水(水温约33~40℃,越热的水冲刷油份的力量越强),越快洗完越好。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药剂和消毒性产品,洗澡后立刻涂抹保湿性强的乳液或乳霜,才能锁住水分,使水分不至于流失。绵羊油或绵羊乳液则要避免(因为羊毛脂本身可能引起过敏)。冬天较少流汗的话,可以选择鼠蹊、腋下、手脚等部位清洗即可,另外还要涂抹保湿性高的护肤品。尽可能减少肥皂的使用,不可用毛巾、刷子或海绵搓洗皮肤。
4、宝宝衣物应为全棉材质
衣物的选择最好是宽松、柔软的棉质的衣物,甚至连寝具、家具装饰等都要尽量避免对皮肤刺激的因素,皮肤也不要直接接触羊毛、尼龙、牛仔布等人造或粗糙纤维。
异位性皮炎属于过敏性体质,同时异位性皮炎还有遗传因素,异位性皮炎是可以自愈的,但是没有好的生活护理是不可能自愈的,治疗异位性皮炎比较麻烦,而异位性皮炎多发于儿童,所以非常需要父母花时间与精神来照顾。
什么是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肤炎有几个典型分布的位置,婴幼儿时期好发在脸颊、四肢伸侧;随着年纪增长,分布的位置会慢慢移到皮肤皱摺处如脖子、耳后与四肢屈侧,如手肘弯曲处与膝盖后方弯曲处。患者的皮肤容易感觉痒,皮肤炎会反复发作,常常会合并气喘、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结膜炎等症状,属于过敏性的体质。此外异位性皮肤炎也属于遗传体质,所以家庭里父母亲与兄弟姐妹中,常有类似但程度不同的过敏症状。
异位性皮肤炎的症状
异位性皮肤炎常常于婴幼儿时期开始出现症状,婴儿时期以急性湿疹为主,多由脸颊开始出现红疹,有时表面会有流汤流水组织液渗出的情形,其他位置如四肢伸侧,甚至严重到全身皮肤都可能有溼疹产生。接下来湿疹分布的位置会以皮肤皱摺处与身体弯曲处为主,由于皮肤痒过度搔抓可能有伤口产生,若再加上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会使症状更严重。而孩童时期由于湿疹反复发作与长期搔抓,局部皮肤会慢慢的变厚变硬。有部分人的异位性皮肤炎会持续到成人时期,经过长时间的刺激,皮肤会出现局部苔癣样变化与色素沉淀的情形。异位性皮肤炎的症状与分布位置,会随着年纪而有不同的表现,但每个人的情形都会有差异。
日常生活的皮肤保养
患有异位性皮肤炎的人皮肤既干燥又敏感,只要外在环境的改变与刺激,就容易造成皮肤发痒,而恶化的原因包括汗水刺激、接触到过敏原、压力大与皮肤感染等。
日常生活的保养从皮肤保湿做起,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沐浴时间不宜过久,建议选用异位性皮肤炎或敏感性皮肤专用的沐浴用品与乳液,尤其于沐浴后尽快全身擦上乳液,改善皮肤干燥的情形可明显减少痒感。注意环境中温溼度的变化,夏天应穿着宽松吸汗的棉质衣物,流汗就赶快擦干,必要时电扇与冷气适时的使用;冬天应避免室内过于干燥,同时,衣物的选择应避免毛料与尼龙材质直接与皮肤接触。居家环境应注意清洁,尽量不要有地毯、绒毛玩具等;床单、布质窗帘与沙发布等要定期清洗,减少环境中的过敏原。皮肤感染会使异位性皮肤炎恶化,如果皮肤因为搔抓产生伤口,须及早处理。如果能从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养与预防,就能减少异位性皮肤炎发作的次数与严重程度。
异位性皮肤炎的治疗
异位性皮肤炎的治疗需要多方面着手,外用药膏包括止痒药膏、皮肤保湿剂、类固醇药膏与非类固醇局部免疫调节药膏。异位性皮肤炎急性发作时,外用类固醇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需依照湿疹严重的程度、分布位置与患者的年纪,选择不同强度与剂型的外用药。止痒药膏的使用也很重要,可以备在身边随时痒随时擦,减少痒就抓的恶性循环产生。非类固醇局部免疫调节药膏可以调节皮肤的免疫反应,在异位性皮肤炎的治疗中,适合长期间歇性使用,并可预防大发作。口服的药物以止痒的抗组织胺为主,有些抗组织胺具有嗜睡作用,于睡前使用,可以减少无意识的搔抓,较不会影响到隔天的作息。如果湿疹处并有感染,必须同时使用到外用或口服抗生素来治疗。少部份严重的人会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如紫外光照射治疗与免疫抑制剂等。
异位性皮肤炎的患者由于皮肤容易发痒加上湿疹反复发作,对情绪与外观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孩童时期,需要父母花时间与精神来照顾。绝大多数的小朋友随着年纪增长症状会慢慢改善,因此加强日常生活的皮肤保养,湿疹产生时适当的使用药物治疗,与医师配合即可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同时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名4岁的女童,因为异位性皮肤炎的缘故,常常痒到抓破脚底流血,甚至严重到不能走路,必须包扎起来,才能阻止她不停抓痒。女童7岁的哥哥,虽然病情没有那么严重,却也常常抓到体无完肤,妈妈看在眼里好心疼,病发时孩子甚至常常边睡边抓痒,导致一觉醒来,床单已经「血迹斑斑」。
台中慈济医院小儿免疫医师余孟恭指出,异位性皮肤炎是慢性与反复发作的皮肤搔痒发炎病症,发生主要原因与遗传基因、环境诱发因子与个人免疫及体质有关。
异位性皮肤炎并非只有小朋友会罹患,但是在台湾,异位性皮肤炎罹病率以10岁以下儿童族群最高,其中约10%儿童的异位性皮肤炎病症会随年龄增长而转好,有些甚至会痊愈。但有些病患,到长大成人都无法摆脱它的纠缠。
根据台湾一项研究显示,成人罹患异位性皮肤炎比例达8%,而每4位成人异位性皮肤炎患者中,就有1位甚至是到成年后才发作。健保门诊资料也显示,台湾1年因异位性皮肤炎而就诊的20-49岁成人病患高达15万人。像是知名You Tuber阿滴,也曾因为严重的异位性皮肤炎,甚至赴日求诊。
用药方面-目前有免疫制剂得以使用
针对免疫制剂的用药,皮肤科医学会理事长朱家瑜补充道,过去几年,皮肤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蓬勃发展,目前已经有不少针对皮肤发炎或免疫反应来作用的专一性药物上市,包括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让这些慢性疾病可以获得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生活品质都获得大幅度的改善。
饮食方面-避开甜食、过敏食物很重要
饮食部份,余孟恭提醒,有异位性皮肤炎困扰的人,应该要避免吃甜食、喝含糖饮料与油炸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锌(Zn)的绿色蔬菜跟水果。朱家瑜指出,饮食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开自己过敏源,「抽血的过敏检查做个1、2次就够了,最重要的是平常就要注意自己吃什么会过敏,这才是最准确的」朱家瑜指出,医师在分析病人的过敏问题时,其实主要还是靠问病史。另外,食物的新鲜与否也可能决定是否过敏,需要特别留意。
环境方面-家居藏污纳垢也是元凶之一
此外,居家环境则须减少灰尘、勤换寝具减少尘螨曝露。许多人喜欢养小狗、小猫,但这些动物的毛都是很容易导致过敏的原因;另外像是榻榻米容易藏污纳垢,也是一个隐形的过敏原凶,在居家设计时,可以避免榻榻米。
「有不少患者因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往往会误以为自己的皮肤问题是因为免疫功能太弱所造成,自己采用偏方或是采用自我修复的方法来解决,往往延误病程,更可能导致一些后续的并发症,」朱家瑜也指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57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隐翅虫皮炎的发病特点和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