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吸气与呼吸阶段,胸腔内压力皆高于大气压,则称为张力性气胸,那么张力性气胸有什么表现症状呢?在临床上该怎么急救呢?
(一)病理生理
常见于较大肺泡的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其裂口与胸腔相通,且形成活瓣。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不能让胸腔内空气回入气道排出。胸腔内空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大于大气压,压迫伤侧肺使之逐渐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
有时胸腔内的高压空气被挤入纵隔,扩散至皮下组织,形成颈部、面部、胸部等处皮下气肿。
(二)临床表现
1 、症状: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缺氧严重者,烦躁不安、昏迷,甚至窒息。
2 、体格检查:
(1 )发绀。
(2 )可有皮下气肿。
(3 )气胸体征。
(三)辅助检查
1 、胸部X 线检查:胸腔大量积气,肺可完全萎陷,气管和心影偏移至健侧。
2 、胸腔穿刺:高压空气向外冲出;抽气后,症状好转,但不久又见加重。
(四)急救处理:张力性气胸是可迅速致死的危急重症。
1 、紧急处理:立即排气,降低胸腔内压力,用一粗针头在伤侧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刺入胸腔,即能收到排气减压效果。在病人转送过程中,于插入针的接头处,缚扎一橡胶手指套,将指套顶端剪一1cm开口,可起活瓣作用,在呼气时能向外排气,吸气时闭合,防止空气进入;或用一长橡胶管或塑料管一端连接插入的针接头,另一端放在无菌水封瓶水面下,以保持持续排气。
2 、正规处理:是在积气最高部位放置胸腔引流管(通常是第2 肋间锁骨中线),连接水封瓶。有时尚需用负压吸引装置,以利排净气体,促使肺膨胀。
3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 、经闭式引流后,一般肺裂口多可在3 ~7 日内闭合。待漏气停止24小时后,经X 线检查证实肺已膨胀,方可拔除插管。
5、手术治疗:长期漏气者应进行剖胸修补术;如胸腔插管后,漏气仍严重,病人呼吸困难未见好转,往往提示肺、支气管的裂伤较大或断裂,应及早剖胸探查,修补裂口,或作肺段、肺叶切除术。
针灸培训分类:医疗健康 >> 内科
解析:
气胸
【概述】
气胸(pneumothorax)指胸膜腔内蓄积有气体。从早产婴到少年儿童均可见。可为自发性气胸或继发于疾病、外伤或手术后。
【病因及发病机理】
当胸膜腔和外界大气有交通时如胸廓外伤或手术,空气经壁层胸膜进入胸腔时,以及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泡破裂或支气管胸膜瘘,空气从气道或肺泡逸入胸膜腔均可造成气胸。
自发性气胸原因不明,较常见于青年及年长儿童,容易复发,有报告复发率高,约有1/3-1/2病人在同侧再次自发气胸。偶可呈家族性。
继发性气胸多发生于下列情况:①穿通性或非穿通性外伤,由于支气管或肺泡破裂。小儿胸外伤多发生于车祸或自高处摔下。外伤伴有肋骨骨折及穿通性损伤累及脏层胸膜时多伴有血胸。②各种穿刺如胸膜穿刺或肺穿刺时,针灸时进针太深均可引起气胸发生。③手术后可发生支气管胸膜瘘伴发气胸。④施行气管切开术时如部位过低穿破胸壁时。⑤机械通气特别是终末正压比间歇正压更易引起气胸。近年来国外由于用机械呼吸抢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他肺疾患愈益经常,故新生儿发生气胸者有增多趋势。那些有广泛肺泡损伤伴肺顺应性变严重减低的新生儿,用人工机械通气最易合并气胸。同时空气进入纵隔引起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严重者同时合并腹腔或心包积气。⑥呼吸道严重梗阻时(如新生儿窒息、百日咳、气道异物吸入、哮喘等)也可使肺组织破裂发生气胸。⑦继发于肺部感染之气胸,最多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其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又可继发于肺脓肿,肺坏疽,都是由于感染致肺组织坏死穿破脏层胸膜发生气胸或脓气胸。⑧继发于肺弥漫病变如粟粒性肺结核(图20-20),空洞性肺结核,郎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先天性肺囊肿等病。北京儿童医院曾见1例先天性肠原性肺囊肿(胃重复畸形)由于溃疡破溃,与肺及胸膜相通,引起双侧气胸(图24-25)。⑨偶见气胸并发于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小儿成骨肉瘤、肺结核等。⑩吞咽苛性药物可致食管溃烂使空气逸入胸腔。
如支气管裂口处形成活瓣机制,空气能吸进胸腔而不能排出,形成张力性气胸,在整个呼吸周期胸腔内压力均高于大气压,对心肺功能影响极大,不只有严重通气障碍,更因正压传到纵隔引起静脉回流心脏的血流量减少,由于有严重缺氧及休克,张力性气胸属小儿严重急症,应立即正确诊断及治疗。
【临床表现】
气胸症状及体征依胸腔内气量大小及是否张力性而异。多在原有疾病基础上突然窕鱿趾粑?涌旒熬狡龋?蛉毖跣《?砬榛炭植话病?
婴幼儿气胸发病多较急重,大都在肺炎病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小量局限性气胸可全无症状,只有X线检查可以发现。如果气胸范围较大,可致胸痛、持续性咳嗽、发憋和青紫,出现呼吸减弱,胸部叩诊鼓音及病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如果用两个钱币在背上相击,在胸前听诊可闻空性响音。如果支气管瘘管继续存在,呼吸音可成空瓮性。胸腔内大量积气,特别为张力性气胸时,可见肋间饱满,膈肌下移,气管与心脏均被推移至健侧,同时气促加重,严重缺氧,脉甚微、血压降低,发生低心博出量休克,都是张力性气胸所致的危象。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不难。X线正及侧位透视和拍片可协助诊断,可见萎缩之肺边缘即气胸线,压迫性肺不张的肺组织推向肺门呈一团状。气胸部分呈过度透明,不见任何肺纹理,但在新生儿气胸可位于前及内方而将肺组织推向后方。后前位照不见气胸线,或仅在肺尖可见肺外缘有少许气胸影像,而气胸呈一透明弧形影,凸面向外,在透亮弧形圆边外,可见到致密的萎陷肺阴影。张力性气胸时可见气管及心脏被推向健侧,横隔下移(图24-26)。新生儿气胸有时诊断困难,用透光法可查出患侧透光度增加以协助诊断。
气胸应与肺大泡,大叶性肺气肿,先天性含气肺囊肿或横隔疝相鉴别,可参阅各该疾病专节。
【治疗说明】
小容积的气胸如气胸占胸腔容积不到20%,不治疗经过1~2月空气即自行吸收。大容积的气胸可吸纯氧1~2小时造成胸膜腔及血液的氧梯度差增大,有利于气胸吸收。气胸量较大引起呼吸困难时,应行胸腔穿刺抽气急救,然后采用闭式引流。对于张力性气胸如果一般闭式引流仍不能奏效,则可施行胸腔连续吸引法引流。当有支气管胸膜瘘存在时,吸出空气不宜太勤,以便瘘管早日愈合。
【预后说明】
预后依病因有否支气管胸膜瘘及是否张力性气胸而异。限于局部的气胸,空气能逐渐吸收。大量的气胸如能诊断及时正确治疗一般皆可治愈,唯张力性气胸属重危急症,处理不当可致死亡。有支气管胸膜瘘时气胸或持续日久或合并脓胸,预后较差。
一.临床表现
1.症状气胸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起病快慢、肺压缩程度和肺部原发疾病的情况。典型症状为突发性胸痛,继之有胸闷和呼吸困难,并可有刺激性咳嗽。这种胸痛常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很短暂。刺激性干咳因气体刺激胸膜所致。大多数起病急骤,气胸量大,或伴肺部原有病变者,则气促明显。部分患者在气胸发生前有剧烈咳嗽、用力屏气大便或提重物等的诱因,但不少患者在正常活动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年轻健康人的中等量气胸很少有不适,有时患者仅在体格检查或常规胸部透视时才被发现;而有肺气肿的老年人,即使肺压缩不到10%,亦可产生明显的呼吸困难。
张力性气胸患者常表现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烦躁不安、气促、窒息感、发绀、出汗,并有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休克状态,甚至出现意识不清、昏迷,若不及时抢救,往往引起死亡。
气胸患者一般无发热,白细胞数升高或血沉增快,若有这些表现,常提示原有的肺部感染(结核性或化脓性)活动或发生了并发症(如渗出性胸膜炎或脓胸)。
少数患者可发生双侧性气胸,其发生率占自发性气胸的2%~9.2%,甚至达20%。年龄超过20岁者,男女之比为3∶1。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其次为胸痛和咳嗽。同时发现双侧异时性自发性气胸(即先发生一侧继之成为双侧性气胸)较双侧同时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率相对为高,达到83.9%。
部分气胸患者伴有纵隔气肿,则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常有明显的发绀。更少见的情况是于气胸发生时胸膜粘连带或胸膜血管撕裂而产生血气胸,若出血量多,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但大多数患者仅为小量出血。
哮喘患者呈哮喘持续状态时,若经积极治疗而病情继续恶化,应考虑是否并发了气胸;反之,气胸患者有时呈哮喘样表现,气急严重,甚至两肺布满哮鸣音,此种患者一经胸膜腔抽气减压,气急和哮鸣音即消失。
2.体征视积气量的多少及是否伴有胸膜腔积液而定。少量气胸时体征不明显,特别是在肺气肿患者叩诊反响也增强,难以确定气胸,但听诊呼吸音减弱具有重要意义。肺气肿并发气胸患者,虽然两侧呼吸音均减弱,但气胸侧减弱较对侧更为明显,即使气胸量不多也有此变化。所以临床上仔细比较两侧呼吸音是很重要的,听诊比叩诊法更灵敏。因此应将叩诊和听诊结合使用,并特别注意两侧对比和上下对比的细微变化。
气胸量在30%以上者,病侧胸廓饱满,肋间隙膨隆,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心或肝浊音区消失。语音震颤及呼吸音均减弱或消失。大量气胸时,可使气管和纵隔向健侧移位。张力性气胸可见病侧胸廓膨隆和血压增高(可能与严重缺氧有关,因排气后血压迅速恢复正常)。
左侧少量气胸,有时可在左心缘处听到特殊的破裂音,明显时患者自己也能觉察到,称Hamman征。破裂音与心跳一致,患者左侧卧位呼气时听得更清楚。此种“有声音”的气胸常为小量气胸。临床上其他常见体征不易查出,因此是诊断左侧少量气胸的依据之一。这种声音的发生机制,可能因心脏收缩时气体忽然移动,两层胸膜忽然接触及分离所造成。此体征也是诊断纵隔气肿的重要体征。
少量胸腔积液常是由于空气刺激胸膜产生的渗出液,但也可能由于气胸导致胸膜连带撕裂引起血气胸。少量积液,体检难以发现,只能从胸部X线检查发现。气胸合并大量积液,则胸部可同时查出积气和积液的体征,摇动胸部可有振水音。
创伤性气胸临床表现:在具有胸部外伤史、外伤症状和体征的同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偶有少量咯血。随即出现气胸的体征及X线表现。如果并发血胸,则有胸腔积液和内出血的表现。
二.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时,与其原有的症状和体征常易混淆,需借助X线检查作出诊断。
气胸类型(闭合型、开放型及张力型)的诊断,可通过临床表现和胸膜腔内测压来确定。
月经性气胸和妊娠合并气胸需要通过病史询问,以及有关的检查来诊断。月经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是:①病变绝大多数在右侧,国外报道一组37例患者中35例发生在右侧;②发病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症状大部分发生在月经前72h至来潮后72h以内,但绝大多数是在48h时;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发作;③非月经期不发病;④患者一旦妊娠或应用抑制排卵药物,可防止本病的发生;⑤开胸或剖腹手术,可发现胸腔、膈肌及盆腔有子宫内膜异位。妊娠合并气胸的特点:①以年轻女性多见;②自发性气胸随每次妊娠而反复发作;③非妊娠期不发病。
用常规X线检查方法确定胸膜下肺大疱和肺大疱较困难,胸部平片的诊断率只有20%左右。为进一步明确肺大疱有无、大小及数目,可采用下列检查方法:
1.胸膜腔内气体成分压力的测定有助于鉴别破裂口是否闭合。通常抽出胸膜腔内气体作分析,若PO2>6.67kPa(50mmHg),PCO2<5.33kPa(40mmHg),应怀疑有持续存在的支气管胸膜瘘;反之,PO2<533kpa=""40mmhg=""pco2="">6kPa(45mmHg),则提示支气管胸膜瘘大致已愈合。钱氏等对10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胸腔气体进行分析,证实闭合性气胸的胸腔内PO2<533kpa=""40mmhg=""pco2="">5.33kPa(40mmHg),而其PCO2/PO2均>1。开放性气胸患者因有支气管胸膜瘘的持续存在,胸腔内气体与肺泡气体有交通,故PO2常>13.33kPa(100mmHg),而PCO2<5.33kPa(40mmHg),其PCO2/PO2均<1po2="">5.33kPa(40mmHg),PCO2<533kpa=""40mmhg=""paco2=""pco2=""pco2=""po2="">0.4,但<1。因此,联合应用胸腔气体PO2、PCO2及PCO2/PO2比值3项指标,对判断气胸类型有较重要意义。5155
2.胸膜腔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胸膜腔,在X线下观察胸膜腔内解剖结构关系和相应肺脏病部位的一项特殊诊断技术,有助于对胸膜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方法:术前作局部麻醉药物和碘造影剂过敏试验。无气胸者,用人工气胸箱或针筒向胸膜腔内注入300~500ml空气。在有气胸的基础上,用60%碘肽葡胺或60%泛影葡胺20~80ml,或76%uragrafin(含泛影钠和泛影葡钠)40~60ml,其中加入2%利多卡因5ml充分混合,肯定造影剂中无气泡之后,经气胸针缓慢注入胸膜腔。然后让患者卧位转动360°体位,使造影剂均匀分布整个胸膜腔。随后于X线透视下对不同体位时的胸膜腔进行观察,并分别摄片。透视下的观察体位包括:①仰卧位:头高位、水平位、头低位;②俯卧位:头高位、水平位、头低位;③立位:左、右前斜及侧卧位。摄病灶处造影剂的附着像。
(2)结果:1990年国内俞氏等对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做胸膜腔造影,显示肺大疱的诊断率达100%;造影表现为囊状透亮或囊状膨出的图像,呈类圆形,直径为0.5~10cm,单个或多个聚集呈丛状、葡萄串状。而普通X线对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的诊断率仅12%~20%。刘氏等对1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膜腔造影,发现肺大疱11例,单纯胸膜粘连1例,粘连并肺大疱2例,肺大疱并少量胸腔积液2例。气胸破裂口气泡征1例,肺大疱跳动征2例,并确定了病变的部位。国外报道22例特发性气胸患者,经胸部平片只发现6例有胸膜下肺大疱或肺大疱,有10例可疑。但用本法检查,22例均证实有胸膜下肺大疱和肺大疱存在。
(3)不良反应:此法不良反应较少,少数病例有轻微胸痛,部分患者有轻至中度的发热。一般对症处理可减轻。注入到胸膜腔内的造影剂,大多于3~6天由尿中排出。
3.吸入放射性核素诊断自发性气胸漏气口法1991年徐氏等报道用针刺或手术的方法对9条家犬制成人工气胸模型,超声雾化吸入99mTc-植酸钠气溶胶,然后用GCA90β-γ照相机进行肺扫描,2条闭合性气胸犬显示气胸侧肺影缩小,胸腔内有新月形放射性缺损,7条交通性气胸犬,共13个漏气口全部显示,且与肺脏标本破裂口相吻合。本法仍在实验研究阶段,具有非损伤性检查的优点,有待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
4.胸腔镜检查术是诊治胸膜疾病的重要手段。为寻找自发性气胸的病因,指导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以胸腔镜检最为理想。一般在局部麻醉下用单插孔式胸腔镜直接仔细全面地检查胸膜腔,对病灶可摄像或活检,或喷入药物以及手术治疗。胸腔镜检查对自发性气胸病因诊断率在90%以上。Weissberg对200例持续性或复发性气胸患者用胸腔镜作胸膜腔检查,发现65%为胸膜下肺大疱或肺大疱,15%因粘连阻止了肺复张。10%肺不能复张的原因是肺纤维化、肺部炎症、阻塞性肺不张以及胸膜增厚(长期固定的气胸所致),10%未发现异常。国外报道21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经胸腔镜检查发现单个肺大疱6例,多发性肺大疱9例;镜检阴性者2例,开胸术后发现1个肺大疱;另外4例分别诊断为结核病、Marfan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以及月经性气胸。国内某医院对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胸腔镜检查;发现胸膜下肺大疱或肺大疱35例,粘连阻止肺复张10例;直视下活检13例,显示非特异性炎症12例和结核病1例,总的诊断率达92%。本检查方法简便、安全、诊断率高,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为短暂发热和皮下气肿,并且发生率低。尚能根据胸腔镜检查结果对自发性气胸进行分级,以便指导治疗。
1.气胸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起病快慢、肺压缩程度和肺部原发疾病的情况。典型症状为突发性胸痛,继之有胸闷和呼吸困难,并可有刺激性咳嗽。这种胸痛常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很短暂。刺激性干咳因气体刺激胸膜所致。大多数起病急骤,气胸量大,或伴肺部原有病变者,则气促明显。部分患者在气胸发生前有剧烈咳嗽、用力屏气大便或提重物等的诱因,但不少患者在正常活动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年轻健康人的中等量气胸很少有不适,有时患者仅在体格检查或常规胸部透视时才被发现;而有肺气肿的老年人,即使肺压缩不到10%,亦可产生明显的呼吸困难。2.张力性气胸患者常表现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烦躁不安、气促、窒息感、发绀、出汗,并有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休克状态,甚至出现意识不清、昏迷,若不及时抢救,往往引起死亡。气胸患者一般无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或血沉增快,若有这些表现,常提示原有的肺部感染(结核性或化脓性)活动或发生了并发症(如渗出性胸膜炎或脓胸)。3.少数患者可发生双侧性气胸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其次为胸痛和咳嗽。同时发现双侧异时性自发性气胸(即先发生一侧继之成为双侧性气胸)较双侧同时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率相对为高,达到83.9%。4.部分气胸患者伴有纵隔气肿,则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常有明显的发绀。更少见的情况是于气胸发生时胸膜粘连带或胸膜血管撕裂而产生血气胸,若出血量多,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但大多数患者仅为小量出血。5.哮喘患者呈哮喘持续状态时,若经积极治疗而病情继续恶化,应考虑是否并发了气胸;反之,气胸患者有时呈哮喘样表现,气急严重,甚至两肺布满哮鸣音,此种患者一经胸膜腔抽气减压,气急和哮鸣音即消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56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小儿偏瘫的症状,需从三类型了解
下一篇: 脾虚眼袋大,肾虚眼圈黑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