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蝼蛄有毒性吗

健康生活 2023-10-05 19:54:22

蝼蛄确实是有毒的,但是它含有的毒液比较少,如果要使用它用药或者治疗一些疾病,建议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尽可能地避免对身体造成的其他不良的影响。因为有很多人使用之后容易造成,腹痛,呕吐或者是皮肤过敏等反应。只有科学的使用才能够帮助消肿解毒,利尿治疗水肿。

蝼蛄的确是含有少量的毒素的,所以您如果有使用蝼蛄的需要,最好是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其实任何药物都是如此,最好是不要自己随意使用,不然会产生不好的后果。

一:蝼蛄含有少量毒素

蝼蛄有小毒,如果体内不需要此药的功效来治疗就尽量不要吃。吃后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也可能会有不良反应,如腹痛呕吐等,或皮肤过敏等等。蝼蛄不排毒,主要是利尿,消肿治疗水肿。

二:蝼蛄的经济价值

蝼蛄都营地下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作物幼根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死。蝼蛄食性复杂,为害谷物、蔬菜及树苗。非洲蝼蛄在南方也为害水稻。台湾蝼蛄在台湾为害甘蔗。据国外记载,某些种类还取食其他土栖动物。如蛴螬、蚯蚓等。夏季收集蝼蛄阴干,分头、腹、尾,焙过收存,治上身水肿,用头末七个;治身体中部水肿,用腹末七个;治下身水肿,用尾末七个,饭前服,酒送下。

蝼蛄是可以帮助利尿消肿,治疗水肿的问题,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以说对蝼蛄的一个认识和了解,大家应该更加的重视,尽可能的发挥它有利的价值,也需要注意,不能盲目的使用,因为蝼蛄有小毒,不能正确入药,就可能会出现中毒等不良反应。

针灸培训

蝼蛄是害虫还是益虫?

蝼蛄属于害虫。

蝼蛄在地下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作物幼根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死。

蝼蛄食性复杂,为害谷物、蔬菜及树苗。非洲蝼蛄在南方也为害水稻。台湾蝼蛄在台湾为害甘蔗。据国外记载,某些种类还取食其他土栖动物。如蛴螬、蚯蚓等。

扩展资料 生物学特性

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生活史很长,均以成虫或若虫在土下越冬。华北蝼蛄三年完成一个世代,若虫13龄;东方蝼蛄一年1代或二年1代(东北),若虫共6龄。蝼蛄一年的生活分6个阶段:冬季休眠、春季苏醒、出窝迁移、猖獗危害、越夏产卵、秋季危害。

蝼蛄的活动受土壤温度、湿度的影响很大,气温在12.5~19.8°C,20cm土温在12.5~19.9°C是蝼蛄活动适 宜温度,也是蝼蛄危害期,若温度过高或过低,便潜入土壤深处;土壤相对湿度在20%以上是活动最盛,<15%时活动减弱;土中大量施入未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易导致蝼蛄发生,受害也就严重。

-蝼蛄 (直翅目蝼蛄科动物)

-蝼蝈

土狗昆虫有毒吗到底有没有毒?

土狗属直翅目,蝼蛄科昆虫。不完全变态。采集活蝼蛄,埋入石灰中处死焙干,即成为中药材土狗。由于烘干后的蝼蛄身体紧缩,头向腹部弯曲,六足紧抱;形状像条卧着的狗;故取名土狗。土狗具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内服可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跌打损伤等症。外用可治疗脓疮肿毒。中药方面,一说无毒,一说有小毒,说法不一。一般人群可不考虑其毒性,但对食用昆虫有过敏史的应慎用。
蝼蛄,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本科昆虫通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应该是东方蝼蛄,发生遍及全国,一般在长江以南东方蝼蛄较多)、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
现代研究:

1.以干燥虫体入药,具有利尿,消肿,解毒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水肿、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和尿毒症、胞衣不下,手术后尿潴留及肠和膀胱痹引起的二便不通,敷退入肉的铁钉、木竹和异物等。
2.化学成分:非洲蝼蛄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含谷氨酸最多、其次是丙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
3.药理作用:蝼蛄粉混悬液灌胃,对家兔不能证实其利尿作用。用蝼蛄粉末长期喂兔和小鼠,未见中毒现象。
化学成份: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有13种,其中丙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含量较高。睾丸中的游离氨基酸有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其中以脯氨酸浓度为最高,天门冬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为最低。尿中的氨基酸有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以及未详的氨基酸等;此等氨酸,亦为血淋巴所有。精囊中未找到精氨酸和赖氨酸。
中药药方:
【药理作用】蝼蛄粉混悬液灌胃,对家兔不能证实其利尿作用。蝼蛄长期喂饲,对家兔与小白鼠并未见中毒现象。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翅足,或焙至黄褐色用。
【性味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
入胃、膀胱经。
1.《滇南本草》:"入胃。"
2.《本草求真》:"入肠、胃。"
3.《玉楸药解》:"入足太阳经。"
【功能主治】
利水,通便。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
1.《本经》:"主难产,出肉中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
2.《日华子本草》:"治恶疮,水肿,头面肿。"
3.朱震亨:"治口疮。"
4.《纲目》:"利大小便,通石淋,治瘰疬,骨鲠。"
5.《玉楸药解》:"清利湿热。"
【用法用量】3~5只,焙干研粉,黄酒或温开水送服。煎汤,3-4.5g, 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
【注意】体虚及孕妇忌服。
【备注】(1)用于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等实症,可与大戟、芫花等配伍。如用治尿闭,可用蝼蛄焙焦,趁热研碎,用黄酒或开水调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详细内容,百度可查。希望对你有帮助。

蝼蛄可以吃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乍一看,还以为是“白骨”,吓得我赶紧点了进来,仔细一看,原来就是咱农村以前特别常见的土狗崽,说起这个土狗崽,在咱们广西农村,一直以来有这么个说法,以前生产队时代,捞工分,村集体分下来的事有轻有重,有的人就投机取巧,总挑轻松的事做,人们就会说他像土狗崽,这是因为,土狗崽每天田埂地里钻来钻去,也是挑疏松的土壤,捡容易吃的吃。

那时候农村很常见,特别是每年的春耕,犁田的时候,几乎每个田里都会有它游来游去的身影,因为外形并不是特别招人喜欢,从小,大家也只是看在眼里,很少有人去捉来玩的,到了今天,田埂上已经很少见到它了。

蝼蛄到底能不能吃?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当然是可以吃的,吃法类似绝大多数昆虫类一样,油炸,香酥可口,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类维生素与多类矿物质,有 养生 保健的功效,成了很多人餐桌上的珍品,

蝼蛄不仅可以吃,还具有药用价值,其性寒,味咸,有小毒,有利水,通便的功效,常用在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等疾病的治疗上。因为其性寒,有小毒,体虚及孕妇忌服。

捕捉蝼蛄的方法多采用夜晚灯光诱捕,捕捉回来的蝼蛄用开水烫,烫了之后在烘干或者晒干,就可以备用了。如果是用来食用,也是先开水烫死,然后去除头、肢、内脏、翅膀,清洗干净后备用,可以选择直接油炸也可以用烧红的油锅,放姜和葱花,配合料酒、精盐、酱油,然后干炒,不要放水。

你吃过吗?欢迎留言分享,更多农村事,欢迎关注农人解说,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内容。

蝼蛄亦称土狗,在农村稻田多见。记得小时候每到犁田要插秧的时候,都会见到蝼蛄从泥土里爬山来。对稻禾它是一种害虫,但对人们来说它是一种美味佳肴,并且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

《中药大辞典》记载:蝼蛄性咸、寒。功能利水,通便。主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痈肿恶疮。《神农本草经》又云:主难产,出肉中刺,溃疽肿,解毒,除恶疮。

所以现在临床上多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内服一般是煎汤或入散剂。外用一般研末撒患处。

而且研究发现,蝼蛄体内组织含有15种氨基酸,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

蝼蛄虽能治病,但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对于气虚体弱及孕妇是忌服的,所以即使是妊娠期造成的水肿,是不可以用蝼蛄的。

蝼蛄可以吃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吃蝼蛄对人体的影响太大了,我给大家发个地址,担心受影响或者受伤害的,可以把蝼蛄寄给我,我免费给大家测试,开玩笑,蝼蛄也就是我们农村田地常见的土狗子,作为一种专门啃食农作物根系的害虫,在过去是没人吃的,现在可不同了,蝼蛄不但有人吃,而且味道鲜美,现在蝼蛄的价格也是涨的飞快,属于高端菜肴之列。

蝼蛄也叫拉拉蛄,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地下工作者,也被叫做海陆空总司令,因为这货能入地,能飞天,而且还能游泳,海陆空无所不能,也有的地方叫它天气预报员,白天看到这货爬来爬去,那肯定是大雨将至,蝼蛄还是一味药材使用 历史 悠久,纲目里面就有蝼蛄的记载,蝼蛄药性:寒、咸、无毒,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腹水等等病症。

蝼蛄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食用蝼蛄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能很好的调理肠胃,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蝼蛄的食用方法诸多,可以油炸、煎、爆炒、烤串等等做法,味道咸香酥脆,是一种相对美味的昆虫食材。

随着蝼蛄的食用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野生的蝼蛄早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养殖蝼蛄也已经开展,有着很不错的市场前景。

相貌丑陋的蝲蝲蛄,你吃过吗?真的可以去试一试,真的很好吃,欢迎大家补充评论,谢谢。

蝼蛄可以吃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蝼蛄,也是可以吃的。而且现在城市里一盘炸蝼蛄的价格也是不低的,毕竟这个东西说好抓也好抓,说不好抓也不好抓,毕竟这个东西只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才活动。

蝼蛄,在我们东北叫做地蝲蛄、蝲蝲蛄,是一种农业生产中常见得地下害虫,旱田水田都能发现。旱田去蛀洞,咬断作物的根茎,使作物死亡或者生长不良;水田区呢,在池梗上打洞,造成水田的漏水,而且这个漏水眼还不好找,因为小的啊。但是时间长了小眼就被涮大了。可以说,蝼蛄是农业生产上比较遭人恨的农业害虫。

在我们这边5-9月份天气暖和的时候到了晚上天黑的时候,就能看见拎着桶在马路上抓蝼蛄的人。这个蝼蛄在晚上有路灯的地方是比较多啊,这个时候也好抓。

而对于蝼蛄来说,也是可以吃的。一般都是去头、去尾之后油炸,味道还是可以的。但是据说是不能吃的太多,说是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其实蝼蛄也是中药材,每到5-9月份,我们这边的一些中药铺子就会收购蝼蛄,晒干后作为中药材使用,只不过那味道还是比较难闻的,臭烘烘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中国人对 美食 颇有研究,什么样的动植物都有可能成为餐桌上的 美食 ,昆虫自然也不例外,昆虫因为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和丰富的氨基酸是非常 健康 的食材,尤其是粤菜和云南菜更是少不了昆虫的身影,比如"炸知了"、"野蜂仁"、"油炸蚂蚱"、“油煎竹虫”、“清水蚕蛹汤”、“酱拌蟋蟀”、“涮蝎子”等等,那么作为昆虫的蝼蛄也可以吃吗,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蝼蛄,我们家乡叫做蝲蛄、地蝲蛄,有的地方也叫土狗,蝼蛄棕褐色的体表,有铲状的巨大前脚,尾部有尾须,是一种地下害虫,喜欢啃食植物的嫩茎和根部,也会吃新播下的种子,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蝼蛄长期生活在地下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洞穴内休息,在夜间会用两个如同铲状的前脚在地表下面挖掘隧道,使刚种下的幼苗脱离土壤失水而死,如果刚刚灌溉农田里的水,特别是水稻田,就会顺着蝼蛄钻的隧道白白的流掉,让农民朋友恨的咬牙切齿,是农田里危害极大的地下害虫。

现在天气开始升温,大地回春,藏在地底下的蝼蛄也开始出来活动了,春耕时节,随着犁地翻土,藏在地下的蝼蛄也被从地下翻了出来,尤其是土壤肥沃的农田,蝼蛄的数量更多,蝼蛄虽然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但是蝼蛄是可以吃的,尤其是春季的蝼蛄最为肥美,将蝼蛄洗干净了,用大火炒蝼蛄、放油锅炸,椒盐煎炸蝼蛄,或者穿成烤串刷上酱料放炭火烤蝼蛄,都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吃的时候掐头去肚,只吃脊背和它四肢,吃起来焦脆酥香,据说最大的特色就是鲜香,非常美味。不过像我这种有昆虫恐惧症的人,估计是吃不下去的,尤其是蝼蛄的长相实在是丑陋,做成再美味的食物我也是无法下咽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蝼蛄是一味中药材并且由来已久,但是蝼蛄有小毒,即使经过高温烹饪也不能保证去掉其毒性,所以好吃却不要贪吃还是好的,并且蝼蛄等昆虫含有高蛋白,比牛肉、鸡肉、鱼肉的蛋白质含量要高的多,对于蛋白质过敏的人最好不要食用,食用蝼蛄要根据个人对蝼蛄的适应力防止发生过敏。

蝼蛄作为昆虫很容易寄生病菌等,所以在烹饪的时候需要经过高温蒸煮或者油炸,不要随意吃未熟透的蝼蛄,防止感染病菌。

这个蝼蛄也叫水鸭子,游泳也是一把好手,至于吃吗,我们那里的鸡,非常喜欢,吃,没见过人吃,这个水鸭子,不干净,经常在杂草堆,潮湿的地方出现,所以说,它含有寄生虫,是可能的,最好不要吃,但是它有药用,原产地非洲和中国,我国大部地区有分布,主产华北地区,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安徽、辽宁等地,为蝼蛄科蝼蛄属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的全虫。具有利水、通便、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治疗泌尿系结石、水肿、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和尿毒症、胞衣不下、手术后尿潴留及肠和膀胱痹引起的二便不通、敷退入肉的铁钉、难产、出肉中刺、溃痈肿、下哽噎、除恶疮、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等病症。如果真的要吃,杀菌洗干净,这样吃的才放心,九楼的说法我很赞同,

学各蝼蛄,又叫土狗,我们浙江人称它为“水狗了”。蝼蛄是生长在土地里的一种害虫,专门破坏农民庄稼,咬断植物根茎,农民对它恨之入骨,恨不得剥它的皮吃它的肉。特别是水稻田,刚灌溉的一丘水,却被蝼蛄钻个洞,一丘肥水就这样白白的流掉了,让农民朋友防不胜防。

我直白地告诉大家,蝼蛄是可以吃的,而味道非常鲜美,它可以与蚂蚱、知了、青虫、柴虫相 想媲美,是昆虫类的 美食 。只要将蝼蛄的内脏去掉,清洗干净油炸即可,配上自己喜欢的佐料,是最好的下酒菜,喜欢吃昆虫的吃货们不妨吃一吃,保你吃一次还想吃第二次。现在野味馆里一盘油炸蝼蛄,要价80元,还经常缺货。

蝼蛄,是一种高蛋白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达66%,脂肪含量高达22%,内含人体所需的铁、钙、磷等多种氨基酸。据资料显示:蝼蛄内含氨基酸竞高达34.28%。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有利于身体 健康 。

蝼蛄也是一味中药,具有利水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痈肿、疔疮等,体质虚弱、孕妇最好不要食用。

记得小时候春耕犁田,犁一翻过,蝼姑就会从土里冒出来。蝼蛄善于游泳钻洞,再满的水也淹不死它,再硬的土它都能钻空。春天耕田的时候是蝼蛄最多的时候,经常提着个塑料桶,跟在爸爸后面抓蝼蛄,个头小的时喂鸭子,大的就用油炸着吃。

现在市场上有养殖的蝼蛄出售,市场价每斤40元左右,野生蝼蛄更值钱,大家不妨试一试,抓一盘来吃吃看,对身体可是有益无害的噢。

说到“土狗”这个名词,我想信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我们农村散养的狗狗,其实在我们农村还有一种小动物叫做“土狗”,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见到也不知道它的名字,更不知道原来“土狗”还是一种 美食 ,看到也会躲避不已!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蝼蛄。

蝼蛄是“土狗”的学名,因为在我国分布特别的广泛,它的别名也是非常的多,有叫它地老虎的,也有叫它拉拉蛄的,甚至还有人叫它地猴子,水狗,但是我们豫北地区还是喜欢叫它“土狗”,因为蝼蛄喜欢打洞,而且成虫蝼蛄死后身体会委屈挛缩,六足紧抱,就像我们农村常见的土狗一样,所以人们形象的把蝼蛄称为“土狗”或者地老虎。

蝼蛄是一种田间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农作物的生产,在地下打洞啃食农作物的根部,特别是七八月份的蝼蛄已经羽化成虫,喜欢啃食高粱,玉米,瓜果的嫩叶,并且繁殖产卵,对庄稼继续产生危害,是我们农业生产上的一大害虫。

就是这种害虫,在七八十年代曾是一味农村餐桌上的 美食 ,那个时候物资困乏,平时很难吃上一顿肉,而地里的小昆虫,小动物就成了我们的野味和 美食 ,蝼蛄身上有股臭味,但是油炸过后甚是脆香,放上椒盐和辣椒,一盘油炸蝼蛄可以吃上好几碗米饭,除了油炸蝼蛄,爆炒蝼蛄味道也是不错的。

蝼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小的时候也经常去地里抓蝼蛄回家喂鸡,家里的土鸡吃多了蝼蛄就会下双黄蛋,那个时候听老人们讲,蝼蛄长大了就变成了草蜢蚂蚱,后来才知道,草蜢是草蜢,蚂蚱是蚂蚱,根本都不是一个物种,而且各自都会产卵。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现在很少有人吃蝼蛄了,不过听说这个小玩意还是一味中药材,每到夏秋季节蝼蛄最多的时候,就会有人专门抓这个蝼蛄来还换钱,而且蝼蛄有很强的趋光性,到了晚上农村的路灯下会有很多。你们那里蝼蛄叫什么,你吃过它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以前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农民种地会经常见到这种昆虫,水田边,沟渠边、河岸边都有这种昆虫的身影,同时也是农民是最痛恨一种害虫,因为它常常咬食农作物根茎和种子,特别是钻在土壤里影响种子的发芽生长。只要在田间地头看到有一小堆松散的土包,那一定是蝼蛄在那里钻洞挖土 。

每年的6月份左右是蝼蛄最活跃的时期,田间地头都能看到这种害虫蹦跶,所以小时候总喜欢在地里挖上一个深坑,将四边的泥土拍硬拍实,然后坑里放上炒香的豆饼,由于蝼蛄闻到香气就会自己跑到坑里来,所以一会的功夫就能抓到很多这种昆虫。

蝼蛄是大人的痛恨之物,但确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美味,小时候农村家里穷,一年到头吃不到肉,所以常常会抓蝼蛄来烧了吃,吃起来喷香。还有就是这种虫子可以用油炸,油炸以后又酥又脆,非常香,就是有点土腥味。

蝼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所以吃它是对身体没有害处的,就看你能不能接受它的土腥味。《本草纲目》也曾有过记载:“利大小便,通石淋,治瘰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48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