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三伏天吃了这东西竟能去除身体所有暗病,

生活百事通 2023-10-05 10:18:15

“三伏天”往往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百姓常说的“苦夏”就在此时。那您知道三伏天是怎么来的吗?又有哪些有趣的民俗呢?

伏天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

据文献资料中记载,有关伏天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司马迁《史记·秦纪六》中记载“秦德公二年初伏。”唐代人张守节做了相关注释。

梁勇:“在唐代张守节解释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意思就是,秦德公二年就是公元前的676年,秦德公因为他怕热,就把自己隐藏起来,以避暑。所以从这个时候起,就已经有了初伏,伏天避伏的这样一种习俗。”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

俗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说的是三伏天的计算方法。在我国古代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来纪年纪日。按照传统推算方法,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末伏,合称“三伏”。

梁勇:“因为按照天干每十天出现一个庚日。今年呢,我们国家夏至是6月21号,那么过第三个庚日,出现在7月17号。所以从这天就开始数伏了。”

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

俗话说“一伏十天”,但实际上三伏并不一定就是30天。一般说来,头伏、末伏固定为10天,而中伏有时候是10天,有时候是20天,因此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长版”两种。今年就是40天“加长版”。

梁勇:“这就是根据太阳地球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古代历法把伏天的长短来衡量天气炎热的时间的长短。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如果到了五个庚日他是在立秋之后了,就叫做末伏了,那中伏就十天。如果第五个庚日,他要是在立秋这个节气之前的话,就是中伏,那么中伏就是二十天。俗称叫两个中伏。”

针灸培训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45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