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月经不调在其身上是属于常见病症的,而在出现月经不调后,其身上一般也会表现出以下四点症状。
1.不规则子宫出血
这是一个临床症状,具体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或淋漓出血。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情况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3.闭经
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将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以后,正常绝经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超过6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4.绝经
绝经意味着月经终止,指月经停止12个月以上。但围绝经期常有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以滤泡期缩短为主,无排卵和月经量增多。
针灸培训很多女性都会有月经延迟或者提前。这是月经不调的症状,这也是平时不注意保暖,喜欢吃辛辣、寒性的东西导致的后果。但是除了这些症状之外,月经不调的症状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月经期间疼痛,严重的还会下不了床。那么,月经不调的症状有什么?
月经不调的症状有什么
月经不调的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的过短、过长、紊乱或闭经、经量过多、淋漓不断等,严重的痛经、经前期综合征也属此范畴。这些症状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常常同时有周期、经期和经量的异常。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平时月经周期正常,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推迟。平时月经规律,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但月经量正常。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正常,但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量多。正常妇女月经血量一般为50-80ml,以月经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如果每日的失血量多于80ml,或月经量较自己以往明显增多,称为月经量多。
月经不调会不会影响怀孕
月经不调的表现,包括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等情况。
其实,按照具体的分型,可以分为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月经不调。会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也很多,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判断。月经不调严重的患者,还会引起不孕症的出现。所以患者需要及时诊治为宜。
内分泌失调会有可能导致月经不调吗?
会有一定的可能,内分泌失调,则体内雌激素会出现紊乱的情况,进而引起月经分泌不规律的情况。但是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其他常见的原因,包括:情绪异常、节食、嗜烟酒等不良习惯,也会存在诱发月经不调的可能。所以,其实月经不调是一种有多种因素的病症。
月经失调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现象,导致月经失调的原因主要就是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引起的,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下面就是月经不调症状的总结:
月经失调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经色、经量、经质等不规律的变化,并可伴有头晕、腰酸、小腹隐痛或胀痛、心烦易怒、畏寒喜暖等;包括初潮年龄的提前,延后,周期、经期与经量的变化,是妇女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1)血热内扰:月经量多,色红质粘,夹有小血块,烦热口渴,尿黄便艰,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2)气不摄血:月经质稀色淡,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质淡,脉弱
2、月经后期: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1)血寒凝滞: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
(2)肝血亏虚:月经量少,色淡无块,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
(3)肝气郁滞:月经量少,色暗红或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或胸腹、两胁、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弦。
3、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或先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1)肝气郁滞: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肾气不足:月经量少,色淡暗,质稀,神疲乏力,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细弱。
4、月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
(1)气不摄血:经来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肢软无力,或小腹空坠,舌淡,脉细。
(2)血热内扰: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块,常伴心烦口渴,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滞胞宫:经来量多,或多时不净,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5、月经过少:经期虽准,但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天,经量少。
(1)肝血亏虚: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无块,或伴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2)肾阳亏虚:月经量少,色淡红或暗红,质稀,腰脊酸软,头晕耳鸣,或小腹冷,夜尿多,舌质淡,脉弱或沉迟。
(3)瘀滞胞宫:月经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4)痰湿阻滞: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稠,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或白带多粘稠,苔白腻,脉滑。
其实有非常多的女人都会有一些月经不调的问题出现的,但是有的女人对待自己的症状真的不是非常的清楚的,甚至有的已经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所以要搞清楚严重的征兆了,那么到底月经不调严重的征兆是什么?女人月经不调的原因是什么呢?
1、严重月经不调的征兆
1、肥胖
“喝凉水都长肉”,很多人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医生介绍,月经不调的症状可能和本人的内分泌失调有关系,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饮食习惯也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
2、肌肤恶化
很多女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亮丽的脸上突然出现了很多黄斑、色斑,抹了不少的化妆品也无济于事,其实这不只是单单的皮肤问题,这些色斑也是内分泌不稳定时再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月经不调的症状。
3、脾气急躁
更年期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脾气变得急躁,情绪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出汗、脾气变坏等,这可能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出现下降导致的月经不调的症状。
4、引发头疼
头疼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女性发生该症状的几率要比男性大,这与女性独有的生理特点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与月经有关的头疼,约占女性头疼的20%,这也是月经不调对女性造成的影响。
5、妇科疾病
妇科内分泌疾病是很常见的月经不调的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不规律、痛经、月经不调等都是妇科内分泌的疾病,还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内分泌失调有关,有些面部色斑也是由于妇科疾病造成的。
(1)月经不调会引起痛经。月经期间合并下腹部严重疼痛,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2)月经不调会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因不明。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可用激素及手术治疗。
(3)月经不调会引起更年期综合征。部分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如性功能减退、阵发性出血。
(4)月经不调会引起经前期综合征。少数妇女在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异常征象,如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失眠、头痛、乳房胀痛等。多由于性激素代谢失调及精神因素引起。治疗以适当休息为主,必要时可用镇静及利尿剂,也可用孕激素、雄激素、溴隐亭等抗雌激素疗法。
温馨提示:据研究显示,女性月经不调也是引起不孕不育的直接缘由,同时也是引起近年来我国不孕不育频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避免发生不孕影响家庭和睦,一旦出现月经不调症状,大家要重视其治疗。
2、月经不调的原因
(1)血滞
血滞,瘀血阻滞,一般表现为痛经或闭经或月经无定期,症状以腹痛腹胀为主,瘀血阻滞其气,导致气不能畅通的运行而出现诸多症状,时间久了易得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病。
凡此之类,总以祛瘀血为主,一般临床上用四物汤加元胡、香附、桃仁、乳香、没药等,血热者再加黄芩、黄连,血寒者加干姜、附子。
痛经有一种很简单的治疗方法:当归20克、川穹10克煮水服用可缓解。
另外痛经也可用针灸,针三阴交、血海两穴,效果奇佳,如果痛经伴有恶心症状,再配合足三里穴。如果每次在月经来临的前一二天针,那么月经期间基本不会痛,这样坚持几个月后痛经基本缓解了。
(2)血热
血热,水不足也,一般表现为月经提前,并伴有口渴饮冷的症状,不易受孕或孕后易流产
一般临床上用四物汤加黄芩、麦冬、天冬、柴胡、花粉、阿胶等,或服用六味地黄丸以滋水。而月经提前也有因脾土虚、肝火旺引起的,现代有一部分女性属这种情况的,用黄元御的桂枝姜苓汤:甘草(二钱)茯苓(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干姜(三钱)丹皮(三钱)首乌(三钱)煎大半杯,温服。
也可以使用简单方法,自制干姜麦冬龙胆花茶:龙胆花8朵、炮干姜5克、麦冬5粒开水冲泡,可加入红糖或蜂蜜,每天饮用。
(3)血寒
血寒,水不温也,一般表现为月经推后,黯淡清冷之状,以及腹痛伴有四肢冰凉等,极难怀孕,也易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
一般临床上用四物汤加干姜、附子、桂枝、茯苓、甘草等药,而伤寒论中的当归四逆汤或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等效果甚佳。
也可自制干姜甘草茶,干姜5克,炙甘草10克开水冲泡,加入红糖或蜂蜜,每天饮用。也可每天用艾叶10克、桂枝10克泡脚。
(4)血虚
血虚,血不足也,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少、干枯淡薄之状。
引起血少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来源于肾水不足以滋养心火,导致心血不生,表现为量少,子宫女性私处干涩,骨热气逆,月经前后无淡水,常见于更年期综合症,临床上用左归饮加阿胶、菟丝子、龟板、麦冬、五味子、肉苁蓉以滋肾水或服用桂附地黄丸;
一种是来源于脾胃化生气血的能力不足,表现为量少,经血色淡,经期水多血少,临床上用炙甘草汤或人参养荣丸以补生血之源。桂附地黄丸和人参养荣丸皆能生血,虽然角度不同,均是补血良药,可长期服用,但需对症。
月经不调有很多症状,可以表现为月经周期的异常,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提前或推后1周内都是正常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属于月经不调;月经不调也可以表现为月经量的异常、月经量过多、月经量过少也都是月经不调的表现;月经不调也可以表现为月经周期的改变,正常月经周期是3-7天。如果不在正常范围内也就属于月经不调,有些女性也会表现为月经间期的点滴出血,或者阴道出血淋漓不尽的情况,都是月经不调的表现。
月经不调可能是由于内分泌紊乱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或者是内分泌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造成的,也可能与精神因素,比如劳累、紧张、过度的节食减肥、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42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吃哪些食物可清理肠道排宿便
下一篇: 婴儿嗜睡不吃奶,家长可用这些招式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