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们都非常注重养生,这也是各大电视台中养生节目收视率比较高的一个原因。人们总是希望可以听一听专家对于养生的一些见解和建议,然后自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自己的养生。其实我国中医上的养生理论好多都是一些古代医学上流传下来的,我们想要养生不妨看看这些古代医学典籍都是怎么讲养生的。
子时 (23:00-1:00) 胆经旺
子时前入睡,晨醒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丑时 (1:00-3:00) 肝经旺
丑时不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易躁怒,易生肝病;胆的排毒,亦同。
寅时 (3:00-5:00) 肺经旺
心脏病患者此时最易发病。寅旪醒来睡不着,多为气血不足;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Medicine,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卯时 (5:00-7:00) 大肠经旺
卯时排便是对大肠最好的照顾。空腹喝水,有利于晨便;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辰时 (7:00-9:00) 胃经旺
辰时胃部吸收能力増强,此时应吃早餐,吸收好,且不易胖;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巳时 (9:00-11:00) 脾经旺
巳时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应适量喝水、适度运动
午时 (11:00-13:00) 心经旺
午时人体气血最旺,不宜做剧烈运动,应小憩,宜于养心
未时 (13:00-15:00) 小肠经旺
未时锻炼小肠经,有利于吸收营养
申时 (15:00-17:00) 膀胱经旺
申时学习效率高。多喝水,多吃水果,有利排泄,泻火排毒
酉时 (17:00-19:00) 肾经旺
酉时发低热是肾气大伤,肾阳虚者此时补肾阳最有效
戌时 (19:00-21:00) 心包经旺
戌时进餐不宜过油腻过饱。心脏病患者宜揉心包经,可保护心脏
亥时 (21:00-23:00) 三焦经旺
亥时睡觉是最好的进补,此时睡眠,百脉得以休养生息;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黄帝内经中对于人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应该怎么做,介绍的清清楚楚,详详细细,如果想要养生,不妨看一看,这种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些养生的经验。相信如果自己按照黄帝内经中的介绍,一一的落实,定会让自己受益匪浅的。
针灸培训第一个时辰:子时(23:00——01:00)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一阳生,就是这个时辰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人睡觉的时候不可超过晚上11点,子时一定要睡觉,经常熬夜会造成失眠的症状!
第二个时辰:丑时(01:00——03:00)
丑时肝经当令:此时肝血生发,肝藏血,肝主筋!所谓筋,就是具有弹性的东西,人体的筋都与肝有关,如果筋的弹性没有了,是由血出的问题,血供给筋,筋才付有弹性!丑时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养不起肝血,不能达到血润筋的目的!
第三个时辰:寅时(03:00——05:00)
寅时肺经当令:肺主气,寅时肺的工作是分配气血给其它脏器,心肝脾肺肾各需多少气血都由肺来分配,这个时辰人要进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时候,在这段时间中如果醒过来是最不好的。举例说明:如果家中有心脏病的老人,要劝他(她)尽量不做早锻炼,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气血分配不足的话,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险的!
第四个时辰:卯时(05:00——07:00)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开始排毒,这个时辰人要大便,一天当中此时是最顺其自然的时候,人要大解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控制,它自然而然的就在这个时辰当中进行。还有一点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说大肠出了问题,也就是大解出了问题,要医治从肺找原因!
第五个时辰:辰时(07:00——09:00)
辰时胃经当令:中上七点至点九点,胃开始活跃,从以上所讲述的子时阳所开始开始生发一直到辰时,阳气到达最旺的刻,要补充一些阴的东西,那就是食物,食物是主阴的,所以这个时辰当中人一定要吃东西,而且要吃好,要有丰富的营养,最重要的是吃早餐是不会发胖的!经常不吃早餐,会造成胃病,更严重导致胃癌。再补充一点,胃经的外现是脸部,举个例子:通过观察,一些经常喜欢吃冷饮的人,脸是好长痤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痘,人体内部是一个恒温的环境,大量摄冷的食品,会慢慢造成胃寒,人体是具有自保功能的,会供成热了,攻这个寒,这个热供得越多,你会显得更渴,就更原意去喝冷饮,胃还会再供出更多的热量,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胃燥为,最终把这个为会显现在脸上,而形成痤疮。所认好长痤疮的朋友,不单只是关注脸部清洁,脸部手孔是不否被堵塞的问题,要从胃去找原因!
第六个时辰:巳时(09:00——11:00)
巳时脾经当令:脾主运化,脾和肺在中医里同属太阴,太阴就是分配,肺是分配全身的气血,而脾是把胃消化后的食物所变成的气血调出分配到人体的肉当中,脾想对于肺来说是一个前期而初步的工作。脾主一身之肌肉,脾出了问题,会造成肌肉松驰,全身无力。还有一个问题,脾在志为思,脾脏发达的人,头脑会很灵活,关联性会很强,不过一个人思考过度,会伤了脾脏,思伤脾。如果人身上出现了湿症,浮肿的病状,皆属脾的问题,从脾去治就可以了!
第七个时辰:午时(11:00——13:00)
午时心经当令:午时一阴生,这个时辰人体的阴气开始生发,与子时阳气生发相对。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着对应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午时要达到心肾相交,让心火下去让肾水上来便到达心肾相交的状态,所谓心的神明为神,肾的神明为精,心肾相交的能力越强的人,这个人就显得特有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心肾相交呢?通过睡觉就可以实现,所以午时要小睡一会儿,通过心肾相交来养中精神,下午的工作学习都有帮助!
第八个时辰:未时(13:00——15:00)
未时小肠经当令:小肠主吸收,这个时辰小肠开始活跃,小肠把胃腐熟的食物的精华通过吸收之后分配各个脏器,所以中饭要吃多吃好,这个好就是营养和口味要相对较高才可以!还有一点心与小肠想表里,一般在这个时辰,有些人会出现胸闷的状况,可能是小肠出问题了,要注意对心的保护!
第九个时辰:申时(15:00——17:00)
申时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是从人的后脑一直到脚的一条经脉,这是一条可以上脑的经脉,申时是一天当中记忆力最好,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肾与膀胱相表里,在小便的时候是靠肾的力量将尿液从膀胱里输送出去。最要的一点,膀胱经存储津液,举个例子:好多人有口唇干燥的现象,那是唾沫分泌不中,唾沫的分泌跟肾有关,因肾属水,肾水上不来就会出现口唇干燥,而肾水又要靠阳气带动才可以上来,而阳气又是通过膀胱经输送的,所以老是出现口唇干燥的水从膀胱经去治疗就可以了!
第十个时辰:酉时(17:00——19:OO)
酉时肾精当令:肾主藏精,肾的神明为精,所谓精,就是相当于货币,什么东西都可变现,精在人体里颇为重要,人体缺什么,都由精去变现出来,精是支持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肾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器官,肾能造精,精能生物,如果肾气大伤,也就是损了精,比如性生活过度,手淫过频那都是损耗了精,常期无规律的大量的损耗肾精,容易衰老,对身体的危害是没有穷尽的!如果有人在酉时发低烧,那就是肾精不足的表现!
第十一个时辰:戌时(19:00——21:00)
戌时心包经当令:心包经当令,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喜乐出焉,也就是这个时候人应该去娱乐,去交流,这样才能使人在这个时候感觉心情舒畅!
第十二个时辰:亥时(21:00——23:00)
亥时三焦经当令:所谓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是主心肺;中焦是主脾胃;下焦是主肝肾,联系两两器官东西就是称三焦!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时辰是做爱的最佳时期,有了前一个时辰戌时的欢娱,现在这个时辰便对情侣夫妻之间做爱大有帮助的!
中医向来是把人体当做一整个系统来看的,不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在给人治病的时候是从全身上下打量的,关于养生,中医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中医养生之道有哪些呢?
1、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丑时(凌晨1时~3时)为肝经当令。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然后洗漱。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未时(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
申时(午后3~5时),膀胱经当令。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酉时(午后5~7时),肾经当令。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戌时(晚7~9时),心包经当令。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总之,这种养生法的核心就是顺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重点睡好子午觉,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
2、中医养生之道
1、控制色欲
中医认为“情动则肾动,肾动则精动。”正常的男性都具有最原始的性冲动,只有自我学会控制色欲,就能控制好肾中精气。过度纵欲,易令人精疲力竭。精气不足,谈何健康。
2、避免过度劳累
我们喜欢说,做事的时候男人是可以不当人使的。但是,男人要想精气足,休息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男人长时间使身体处于过度劳累状态下,是无论如何也造不出好精气的。精气不好,谈何健康。
3、控制易怒情绪
在印象中,男人总是比女人更急躁,更容易形成火爆易怒的情绪。其实,男性经常处于易怒情绪之中,很容易伤肝、损耗精气。人的情绪应该由自己控制,不应该受到外事外物的感染,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4、扔掉手中的酒
酒,如果是适当的饮用则可以有益健康,但是纵酒过度的话,会造成身体气血紊乱。很多人在喝醉酒之后都会形容说喝酒喝怕了,可见过度饮酒给身体带来的痛苦是多大的。
5、切勿暴饮暴食
这里说男性养生须防暴饮暴食,不是说男性也要如女性那般注意饮食,而是男性应该更注意多食用五谷来养精气。
男性养生注意的点比较多,但是总的来说就是要注意精气的保养。男性养好的最根本的精气,这样才能拥有健康身体。
6、中老年养生要点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适当。多喝水,少喝酒
(3)戒烟。戒烟不分迟早。吸烟会增加人体患心脏病或癌症的机会并缩短寿命。
(4)散步。散步是保持机敏灵活和健康的较好办法。新鲜空气比补药更好。
(5)多寻求乐趣与家庭、朋友了邻居保持联系。记住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6)积极自信。爽朗乐观使人容易接近你。
(7)时时当心。你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有赖于你头脑清醒,视力清晰。
(8)性生活。性生活没有年龄限制。
(9)运动对你有好处。不很剧烈的运动对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还可使你接触其他人。游泳和适应性锻炼特别值得推荐。
(10)药物。不滥用抗抑郁药和安眠药。只服用医生推荐的药物。
可能感兴趣》》 安床的十大注意事项
二:丑时——肝经当令详解
为什么说左肝右肺
丑时是指凌晨1时到3时,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也就是说在这个期间是肝经在人体内值班。我们都知道,肝是在人体的右边,但是我国中医却要说左边是肝,右边是肺,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去药王殿里看看,药王殿里边一般供的都是孙思邈像。孙思邈坐在老虎上,手上抓着一条龙。这是什么意思呢?在中国,龙就是东方。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东方叫青龙,西方叫白虎,南方叫朱雀,北方叫玄武。在中医理论里,东方为肝,就像青龙,龙都是飞腾向上的。中国古代有一个很着名的图叫做二龙戏珠(见图),中间的珠子代表生命之珠,上面的青龙一般要降着点头。同样,在古代一般画虎的图中,也是这个道理,最凶猛的虎是下山虎,虎都是主降的,而白虎主敛的,是往下降的,而气往下降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抬起来,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妙处。任何东西不能只升不降,或只降不升,这也就是《易经》里所讲的“否极泰来”的概念、变化的概念。
为什么中医里说左肝右肺呢?肝气是主升的。比如说出现头疼的时候,你去医院看病,医生就会告诉你头疼是属于肝阳上亢,就是肝的阳气拼命地往上走。这实际是说你的收敛功能、降的功能出问题了,如果阳气一直这么升上去而没有降下来,就会导致你头疼。左边是生发,肝气是主升的;右边是主降,肺气是主降的,所以在道教的养生里认为“降龙伏虎”是最难的。也就是说把人体的气机调整到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是最难的。而治病也是这样,如果能够把这个气机把握住,就可以治好病。
《易经·乾卦》里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就是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全有,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也是身体的最健康状态。如果觉得自己身体不健康,就要知道是哪个方向、哪个部分出问题了,是收藏出问题了,还是生发出问题了。
如果整天没精打采,就是生发出了问题。那么生发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中医认为那是因为冬天藏得不够,肾精耗散得太厉害了,没有东西可以生发了,在中医看来应该“水生木”,如果冬天的东西没藏够,木就生不起来。中国文化讲究一定要看前三步,看后三步,而不是只看当下。在治病上也是这样,不能是哪儿的病就治哪儿。中医里就讲“不治已病治未病”,它的意思是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病,而是在未病时就进行预防,并且要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肾精藏得不够,首先就要固摄住中央脾土,然后才能把肾的收敛功能恢复好,肝病才可以治疗好。
肝主藏血和肝主筋
血和几个脏腑的功能有关。中医讲“心主血脉”,全身无处不是经脉,无处没有血,“心”能够将精气输布于全身。“肝主藏血”,是脂肝的疏泄功能、人的生发之机全都仰赖肝的疏泄功能。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和郁闷,就会抑制肝的疏泄、生发功能,就会气郁。气为血之帅,气郁则血流不畅,必然导致浑身无力、四肢冰冷。如果肝的生发功能长期被抑郁,就会影响其他脏腑的生长和营运功能。哪个脏腑虚弱,废物不能及时排除,经过积累,就会生癌。东方为肝,就像青龙。藏血就像升龙低头,这样它才能够藏得住。“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和分配精血的功能。如果经血没有从阴道走,而上行从口鼻出,就是脾不统血。
肝的第二个功能是“肝主筋”,筋是指连缀四肢百骸、有弹性的筋膜。当人体的弹性出了问题,比如阳痿(肝经绕阴器而行)、痔疮,都是肝的主筋功能出问题了。筋的弹性没有了是什么出了问题呢?中医认为是血出了问题,血不能够浸润这条筋了。现在患肝病的人特别多,其实这和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些很不好的习惯密切相关。比如凌晨1点到3点是养肝血的时间,如果不睡觉,就养不起肝血。还有很多人为了应酬大量喝酒,无形中又增加了肝疏泄毒素的工作量,这样的话只会使肝越来越糟。
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认为肝是将军之官,是主谋略的。我们的聪明才智能否最大发挥,全看我们的肝气足不足。那么“将军之官”是什么意思?将军不仅可以打仗,而且还是能够运筹帷幄的人。将军运筹帷幄的功能,就相当于肝的藏血功能。而“谋略出焉”,指的就是把肝气养足了才能够出谋略,才能木生火,火为心;木旺则火旺,才能“神明出焉”。
将军很“牛”,但出手要“三思”
“丑”字的古义是要伸手又缩回来。引申的意思是阳气在丑时象牛一样生发,但总体上还需要有所收敛。
申时养生——膀胱经
申时的时间:15:00~17:00。
申时循行经脉:膀胱经,此时膀胱经最旺。
申时养生原则:申时是膀胱经当值,宜适时饮水。一定不要憋小便,否则会发生“尿潴留”。
申时养生的原理:膀胱是一个储藏尿液的容器,本身是不容易致病,如果经常憋尿,就会导致膀胱疾病。因此,要保护膀胱就不能憋尿。
中医认为,膀胱与肾为表里,主一身水气之通调,如果水分不足或过剩,都会导致膀胱疾病。又因为“肾主骨,肝主筋,肾水滋养肝木”,水少则木枯,水亏则筋病,如果骨经常酸痛,坐骨神经、头颈、腰背疼痛,都与膀胱有关。所以要保养膀胱,就要保养肝和肾。
膀胱经是让身体固若金汤的根本。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经脉中最长的一条,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止于足小趾尖的至阴穴,交于足少阳肾经,循行经过头、颈、背、腿、足,左右对称,每侧67个穴位,是十四经中穴位最多的一条经,共有2条主线,3条分支。
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已知膀胱经与肾经是相连的。《黄帝内经》上说“肾开窍于二阴”,就是指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是作强之官,肾精充盛则身体强壮,精力旺盛;膀胱是州都之官,负责贮藏水液和排尿。它们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影响。所以说,如果撒尿有问题,就是肾的毛病。另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有的人因为惊吓而小便失禁,其实这就是“恐伤肾”,恐惧对肾脏造成了伤害,而肾脏受到的伤害又通过膀胱经表现出来了。同样,肾的病变也会导致膀胱的气化失司,引起尿量、排尿次数及排尿时间的改变。
膀胱经的涉及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因为它属于膀胱以及与其他脏腑有联系,更多的是因为它的循行路线。它在后背上有两条直线,线上分布着所有背俞穴,这些穴位和脏腑的分布位置相对应,是脏腑器官的反应点,就像现在耳穴、足疗的反射区一样,具有调节脏腑的重要作用。
另外,膀胱经还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无时不在传输邪毒,其他诸如大肠排便、毛孔发汗、脚气排湿毒、气管排痰浊,以及涕泪、痘疹、呕秽等虽也是排毒的途径,但都是局部分段而行,最后也要并归膀胱经。所以,要想驱除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足太阳膀胱经统领人体阳气,为一身之表,外界的风邪首先侵袭足太阳膀胱经。所以,膀胱经异常时,人体会出现腰、背、肩的筋肉痛、关节痛等症状,同时还会影响呼吸循环、消化吸收。经常刺激膀胱经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刺激膀胱经的最佳时间应该是下午3~5点,这时是膀胱经当令,是膀胱经气血最旺的时候,这时如果能按摩一下,把气血疏通了,对人体是很有保健作用的。膀胱经还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所以气血很容易上输到脑部,因而这个时候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效率都是很高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34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应该怎么按摩涌泉穴位?
下一篇: 拔火罐要注意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