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北芪都是草本植物一类的,都是可以煎制的一种药物,它们两个本质上是不同的。我们很多人也会问,黄芪和北芪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在食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很多种疑问都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黄芪和北芪的区别是什么,让你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黄芪是平常生活中的平常的补气药,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是补气升阳。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
二是固表敛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
三是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
四是利尿消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 综上所述,人参与黄芪之功效,有同有异,故不可一见气虚就混用之,否则,易弄巧成拙。
北芪,即东北黄芪,又名膜荚黄芪,因盛产于我国北方,故名北芪,主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区各县。北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深长呈棒形;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至披针形,茎叶均有白色柔毛;总状花序对生,开淡黄色蝶形小花;荚果膜质,花期
7-8 月,果期 8-9 月。北芪喜凉爽干燥气候,以排水良、土层深厚的砂质土壤为佳,多生于海拔 800-1300
米间的向阳山坡或灌丛边缘。北芪的根为补虚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谓其 “ 为补药之长 ” ,可见北芪做补益药历史悠久。
黄芪和北芪的区别小编已经给大家总结出来了,具体的药用价值还是需要大家去找寻一下这方面的资料,结合着自己体质的情况来服用,不然对我们的身体是不会达到好的作用。总的来说这两种药的功效是有所不同的,大家还是应该查明一下自己身体缺的是哪种药物。
针灸培训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33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附子的作用是哪些?
下一篇: 最有效的减肥中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