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抽动症吃哪些中药呢

健康生活 2023-10-04 02:28:00

抽动症是小儿多发性的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对孩子的生活和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目前医学上治疗抽动症的药物多是中药,治疗的副总用都非常的大,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影响不小。因为不放心使用西药治疗,很多的家长都开始寻求使用中药为孩子治疗抽动症。那么,抽动症吃什么中药呢?

其实治疗抽动症的中药也不少,下面就有一些是用来治疗抽动症的中药。

1、用白芍、炙鳖甲养阴平肝;龙齿、茯神、磁石、生龙骨、生牡蛎镇静祛痰;天麻、钩藤、蝉蜕、地龙平肝熄风;石菖蒲开心通窍;益智仁温脾暖肾;秦艽、防风祛外风。

2、用白芍养血柔肝、平抑肝阳,并指出白芍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均有抑制作用;天麻具有熄风止惊、平肝潜阳之功效,其主要成分天麻素能影响脑内儿茶酚胺类递质含量的作用,两者共为君药,以达平肝潜阳、熄风止动之功效。珍珠母具有平肝潜阳之功能;钩藤具有平肝、镇痉熄风之功效,有效成分钩藤碱,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动物自发活动的增强,降低大鼠脑皮层的兴奋性,并对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有协同作用,可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具有抗惊厥作用。

3、选桑叶、菊花以平肝疏风;柴胡疏肝;白芍养血柔肝;配伍郁金行气活血;石菖蒲开窍化湿;胆南星祛风解痉、燥湿化痰;同时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配伍滋阴养血之品。

4、重用石决明、牡蛎、珍珠母三味平肝熄风药,以潜阳定抽;配僵蚕、钩藤、天麻入肝经,有平肝熄风、化痰止痉之功,同时配合健脾和胃、理气化痰药,共奏平肝熄风、涤痰宁神之功。

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多的中医典籍中都有队抽动症的记载,同时也有其治疗方法的记载。不过中医治疗讲究对症治疗,所以家长也不能盲目的采用中药为孩子进行治疗。想要采用中药治疗抽动症,家长最好还是让大夫看过后对症开药比较好!

针灸培训

经方治疗儿童抽动症医案!

儿童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期的运动性或发声性肌肉痉挛,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以眼部、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症侯群。特征是患儿频繁挤眉、弄眼、皱鼻子、撅嘴、摇头、耸肩、扭颈、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似清嗓子或干咳声,少数患儿有控制不住的骂人、说脏话。以4-7岁发病者最多见,12-16岁仍有发作,发病比例男多于女,约为3:1-4:1.根据临床观察,女孩发病比男孩早 ,治疗见效较男孩慢。

案例:患儿,女,8岁,因出现频繁眨眼,缩鼻,耸肩2月余,由家人陪伴到我诊室就诊,患儿就诊时症见:频繁眨眼,缩鼻,耸肩,鼻塞,容易出汗,无口干口苦,纳眠可,二便调,舌微红,苔腻微黄,脉弦细。目前辨证思路为:鼻塞,为官窍之病,无头项强痛,无发热恶寒,可排除表证,舌微红,苔黄,为阳证,患儿无大便秘结之阳明腑实,也没有口渴,恶热之阳明内热,且患儿脉弦,初步考虑病位在于少阳,苔腻,脉细,为湿邪内停之征,故辨证为少阳夹湿,眨眼,缩鼻,耸肩为神经性不自主性活动,故考虑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于《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患儿服药后,眨眼,耸肩,缩鼻减少,效不更方,收原方继续巩固治疗。

患儿服药后,眨眼,耸肩,缩鼻基本消失,继续按原方巩固治疗。经随访至今,患儿眨眼,缩鼻,耸肩动作仍未发作。

作者简介:主治中医师,2009年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即目前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勤于钻研《伤寒论》、《金匮要略》及针法,曾在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目前在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一楼中医内儿科坐诊。

专长:

1、擅长运用经方(纯中药)治疗成人内科、儿科、妇科疾病。

2、擅长运用针灸治疗各种痛症:例如落枕、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急性腹痛、急性乳腺炎、痛经、牙痛等疾病。

轻微小儿抽动症治疗

轻微小儿抽动症治疗

相信很多人对于轻微小儿抽动症这个词感到有点陌生,不知道这种疾病是如何定义的,那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轻微小儿抽动症治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其实抽动症一般都是由轻度抽动症发展成多发性抽动症的,所以轻度抽动症的治疗很重要,如果轻度抽动症能够得到治疗,那么孩子的病情就会得到很好的康复效果。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症状属于轻度抽动症症状?

轻度单纯性抽动症 (或一过性)儿童抽动症 抽动症开始的.症状大多数为简单性、不随意性的运动抽动,极少数为单纯发声抽动。常见的眼、面部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翻眼、咬唇、张口、点头、摇头、伸脖、耸肩等。少数单纯发声抽动表现为反复咳嗽、清嗓子、发出哼声。症状可在数周或数月内波动及转移部位。多在12岁前发病,最多见的是眨眼。症状持续2 周~1年即可自然消失。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异常发现。

抽动症应该怎么样治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下药,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需权衡药物的治疗效果与药物的不良反应,只有利大于弊才可以使用。常见的药物有氟派啶醇、派迷清、利培酮、可乐定、泰必利等,服用方法遵医嘱。

二、对症治疗

针对孩子当时的症状,及时做出处理。如果体内血铅过高就要驱铅;如果体内发现感染的存在就要做抗感染处理。

三、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行为是抽动症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凡是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都需要正确认识该病,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1、要在尊重和爱护孩子的基础上耐心地帮助和教育孩子;

2、孩子在外界遇到老师的责备、同学歧视或遭致于讥笑,家长要给患儿安慰和疏导;

3、家长通过增进彼此的交流来改善孩子的不良情绪;

4、家长要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感情变得脆弱、自卑、逆反而加重孩子的病情;

5、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调皮捣蛋、举动异常等,家长应避免打骂、责备;

6、在生活中,家长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强化或模仿不良习惯;

7、别过分注意孩子的抽动症状;

8、如果孩子有进步要及时给予奖励和语言鼓励,营造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其他治疗

如深部脑刺激,这种治疗能为中重级抽动症患儿带来新的希望。

五、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以辩证论治的观点,标本兼顾是中医的优势,也是研究方向,从资料上看有一定的疗效。也有一些成分如地牡宁神口服液、舒神多动贴,益智止抽散等对小儿抽动症有一定的帮助。主张少吃方便面、涮羊肉、油性或生冷食物;多吃动物脑、骨髓、清蒸海鱼、莲子百合粥、茯苓山药粥、玉米粥等。

此外,家长将孩子带到有关专科去治疗是迈出了治疗的第一步。而疾病能否治愈,则需要家长付出巨大而长期的努力。从目前的资料看:95%的患儿11岁前发病,青春后期抽动加重,18岁时50%的患者抽动可停止。一般不影响智商,不威胁生命,不缩短寿命,大部分患儿可拥有几近正常的生活。所以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33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