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补血这是对于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医认为,人是由血气组成的,因此人们出现了缺血、缺气这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血气十足不仅让人身体健康,而且还会让肌肤变得非常的红润,就像一个个大红苹果,看起来非常的诱人。中国有着许多补血气的药材,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补气和补血的中药材有哪些?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
营养成分:含人参皂贰、人参酸、挥发油、维生素B1、维生家B2等。糖类、胆碱、烟酸。
药用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生津止渴。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同时也能加强抑制过程,提高脑力劳动的工作效力。能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提高抗疲劳能力,有强心及促进造血机能作用。对性腺机能也有促进作用。用于虚脱、心衰、气短、喘促、自汗肢冷,心悸怔仲、久病体虚、神经衰弱等症。
当归
性味:甘、辛,温。人心、肝、脾经。
营养成分:含挥发油、蔗糖、维生素B12、维生素A类物质、棕搁酸、硬脂酸、不饱和油酸、亚油酸,p—谷舀醇等。
药用功效: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具有调节子宫收缩、保肝、镇静、抗维生素E缺乏症及抗菌作用。用于月经不调、经闭腹痛、崩漏、血虚头痛、眩晕、肠燥便难等症。
何首乌
性味:甘、苦,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营养成分:含恿酮类(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卵磷脂、淀粉、粗纤维等。
药用功效:制首乌补肝Y6,益精血,乌须发。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卵磷脂有强壮神经作用,有缓泻作用,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用于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腰膝痉软,肢体麻木,高血脂疗笨。体首乌解毒、通便、用于便秘等。
麦冬
性味:甘、微苦,微寒。入肺、胃、心经。
营养成分:含各种舀体皂贰、教液质、葡萄糖贰、维生素A样物质、p—谷舀醇。
药用功效: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有镇咳祛痰、强心利尿作用。用于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痉、肺痛、虚劳烦热、热病伤津、便秘等症。
南北参
性味:甘、微寒。归肺、肾经。
营养成分:含沙参皂贰、淀粉等。
药用功效: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有祛痰、强心、抗真菌作用。用于肺热燥咳、虚劳久咳、阴伤咽干喉痛等症。
龟胶
性味:甘、咸,平。归肝、肾经。
营养成分: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经熬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块。主产湖北、湖南、安徽、浙江、北京等地。以硬脆透明者为佳。
药用功效:滋阴,补血,止血。用于阴虚血亏、劳热骨蒸、吐血顺血、烦热惊悸、肾虚腰痛、脚膝痉弱、崩漏带下等症。
人参、龟胶、何首乌等都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好的补气和补血的药材,这对于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好处,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出现血气亏损的女性而言,效果会更好。不过人参和龟胶等都是大补的食材,因此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补过头,造成身体更虚了。
针灸培训谷田梦:
1、当归
中医认为,当归味甘而厚,甘入脾,厚养血,具有补血的功效。《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补血中之圣药也。”由此可见,当归的补血效果可见一斑。
2、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
3、阿胶
水经注》有“岁常煮胶,以贡天府”的记载,故有贡胶之称。《本草纲目》更是称其为“圣药”,它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的“三宝”。据研究,阿胶主要是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合成的,含氮16.43%~16.54%,基本上是蛋白质。药理实验结果表明,阿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并能改善动物体内的钙平衡,使血钙升高。
4、红枣
红枣养胃健脾、补血安神;又能滋润心肺、调和营卫、促生津液、通关开窍、助益十二经络。对于贫血、面白、气血不正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中医有一款补气血的名方,叫八珍汤。这方药十分有名,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以及泰山磐石散等都是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减而来的。八珍汤有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共八味药材,因此得名“八珍”。这几味药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川1芎、芍药、地黄养血,其补血与补气是同步进行的。另外还有一味比较有名的方药,叫当归补血汤,所用药材更简单,只有当归和黄芪两味,但补气血的效果相当好。为什么呢?奥妙就是它的用量上。虽名叫“补血”,但此方中补气的黄芪比补血的当归剂量要多5倍。为什么强调补气呢?因为只有气足了,血就能行。气又能生血,血的化生也得到保障。这样就实现了产一供一销“一条龙”似的服务,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气血亏虚的问题。 以上两个方子补气血的效果都不错,但矍曼邕筮,’性,就是“厌于药,喜于食”。虽然也有食疗的办法,但单凭饮食治》了效果义太过单薄。我们的祖先是很聪明的,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将中药与饮食相配伍,形成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药膳。药膳既保留了药材原有的功效,从口感上又好了很多,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喜爱。这里给大家介绍一款气血双补的药膳——四味羊肉汤。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款汤的主料是羊肉。何为四味呢?“四味”指的是四味药材,即当归头、白芍、熟地黄和黄芪。取羊肉750克,生姜3片,红枣5个;当归头20克,白芍15克,熟地黄、黄芪各50克,装入纱袋内扎紧。将羊肉洗净后切成大片,然后用沸水滚过焯去血水。 红枣去核,当归头切片, 生姜切丝备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在沙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把羊肉下锅,再把药袋、生姜,以及适量食盐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之后再改用小火煨2小时。可以加一些黄酒,以去除羊肉的膳 味,也可提鲜。等羊肉烂熟之后,吃肉喝汤。 这款汤原出自《太平圣惠方》中的“药肉粥”,只是将原来方中的粳米去掉,做成汤品了。当归大家肯定都熟悉,它是著名的补血药。当归一般可分为归头、归身和归尾三部分。别看同是当归,但部位不同,其效果也是不同的。李东恒曾说:“当归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当归头就是当归最粗的那一部分,吃当归头,会感到头面发热,这是因为气血上行的缘故。吃当归尾,也就是当归根部的小细须,就会感觉头发晕,头顶发空,是因为气血下行上不了头所致。这里我们用当归头,就是用其止血上行的功效。白芍与熟地黄也是补血的,此处用作臣药。但这样还不行,因为缺乏推动血行的动力。为了让血能动起来,又在方中加了一味黄芪,黄芪有“补气诸药之最”的美誉。这里加黄芪,就是用它的补气之功来行血。可能有人会问,人参不也能补气吗,可不可以用人参取代黄芪呢?最好不要。因为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对于气血虚的人来说,还是黄芪效果更好。黄芪与当归、自芍、熟地黄相配,具有补气补血的功效。再加 上羊肉本身就能补身,这样既能养身,又能治病,效果比单纯用药或用食都要好得多。但羊肉性热,所以阴虚烦热者不宜食用此汤。如果感冒了,也最好不要喝此汤。 都说人生如棋,养生又何尝不是一局棋呢!健康与病魔,就是白子与黑子的较量。我这里教您的,都只是一些小招数,至于能不能最终下赢这局棋,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悟性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32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可以敷脸吗?有哪些配方?
下一篇: 煲中药用哪些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