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虎耳草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生活百事通 2023-10-02 15:25:29

中耳炎是我们生活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他往往总会让我们觉得特别的疼痛,从而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有的时候因为疼痛的出现会让我们出现坐立难安,疼痛感特别强烈,所以出现这样的疾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治疗中耳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虎耳草治疗中耳炎就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虎耳草中耳炎治疗方法。

中耳炎症状体征

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中耳炎症状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

虎耳草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性味归经

微苦、辛、寒、有小毒;①《履巉岩本草》:“性凉,有毒。”②《纲目》:“微苦辛,寒,有小毒。”入肺、脾、大肠三经。

功效主治

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治风疹,湿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痈,崩漏,痔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汁滴或煎水熏洗。

上面就是对虎耳草中耳炎治疗方法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虎耳草对中耳炎的治疗有一定的特效,而且虎耳草草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它相对于药物来说是比较安全和天然的一种治疗方式,而且对身体又不会产生任何的副作用,希望上文内容对中耳炎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针灸培训

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湿热敷法

菊花12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苍耳子10克,紫花地丁15克,水煎取汁,浸透毛巾,做耳部湿热敷,每日2-3次。适用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2.药熨法

青盐2000克,装入布袋内,蒸熟,以耳枕之,冷则另换,1日熨2-3次,每次20-30分钟,7日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3.滴鼻法

1%的麻黄素滴鼻,取仰卧位,头尽量后仰,滴药以达鼻咽部膜,使之收缩,以改善咽鼓管通气。适用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4.吹耳法

五倍子(烧存性)、枯矾各6克,为细末,或蛇蜕(烧存性)研末,或穿山甲2个,夹土狗2个,同炒焦黄,为末,同时以喷药器或纸管、竹管将药粉吹入耳内,1日1-2次。适用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5.滴耳法

(1)大黄10克,香油50毫升,将大黄研细末,浸入香油内,埃香油变色,将油滴入耳内。适用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2)野菊花叶适量,捣烂取汁,加冰片少许研末,调匀滴耳,每次3-8滴,1日1-3次,5-7日为1疗程。适用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3)黄连滴耳液:黄连120克,枯矾45克,甘油1000毫升,冰片0.6克,先将黄连煎水2次,浓缩为1000毫升,过滤后加枯矾,再滤,最后加入甘油、冰片即成,以此滴耳,每日2-3次。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均可应用。

(4)新鲜虎耳草适量,捣烂取汁滴耳,每日2-3次。适用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5)一枝黄花适量,捣烂取汁滴耳,每日2-3次。适用于本病耳病重者。

6.搽药法

木鳖子仁30克,赤小豆、大黄各15克,研细末,以少许生油调匀,用棉签蘸少许药液涂搽耳内,每日2-3次,7日为1疗程。适用于本病渗液较多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19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