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中风的原因

生活百事通 2023-10-01 22:51:18

记得去年,我们大家都其乐融融的在家过年的时候,本来挺高兴的当时,逗我的侄子玩呢,可是我弟媳接了个电话后,神色就变了,变得不高兴了,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她奶奶中风了,不能动了,我说怎能会这样呢,她说就是突然间就中风了,所以她赶快回家去看她的奶奶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中风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人的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的不同,体制的不同,不同的人会得各不相同的病,每种病对于人们来说,都是一场折磨,生死的较量,中风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病,那么中风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较多,从临床看,以内因引发者居多。中风的发生,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

1.情志郁怒

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

2.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病发,尤以酗酒诱发最烈。

3.劳累过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即指人身阳气,若扰动太过,则亢奋不敛。本病也可因操持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再则纵欲伤精,也是水亏于下,火旺于上,发病之因。

4.气候变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入冬骤然变冷,寒邪入侵,可影响血脉循行。正如《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位,凝则脉不通……”。其次早春骤然转暖之时,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暗动,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5.血液瘀滞

血瘀的形成多因气滞血行不畅或气虚运血无力,或因暴怒血蕴于上,或因感寒收引凝滞,或因热的阴伤液耗血滞等,本病的病机多以暴怒血蕴或气虚血瘀最为常见。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中风的原因,希望人们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提前做好预防的准备,不要即使知道能生病,也要肆意妄为,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大家一定要谨记呦!

针灸培训

中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中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脑中风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由脑组织内部血液病变及血管病变同时作用的结果。由于血液中的脂质物质或管腔狭窄等原因,导致脑血管堵塞,出现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应症状的脑血管意外性疾病。而由于脑血管堵塞,就直接导致脑部供血障碍因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
发病原因:
1、血管病变:
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约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之)、动脉炎(风湿、结核等)、先天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外伤、中毒、肿瘤等;
2、血液病变:
①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等;
②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此外,妊娠、产后、手术后及服用避孕药等可造成易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
如高血压病(约占非栓塞性脑血管病的55%—75%)、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纤颤、传导阻滞)等;
4、其他
①血管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大血管邻近的病变(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影响供血不全;
②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等。
临床症状:
脑中风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出现以上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若堵塞大脑中动脉,则出现上述的前一组症状。若堵塞椎一基底动脉,则会出现后一组症状。
诊断方法: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2、头颅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
3、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4、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饮食保健: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禁食肥肉、内脏、鱼卵、奶油等胆固醇高的食物;可多选择脂肪含量较少的鱼肉、去皮鸡肉等;全蛋每周可吃1—2个。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

“中风”,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为什么中风这么高发?

说到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元凶,大家会觉得是癌症,其实不是,而是另外一种疾病——脑卒中,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中风”。

据相关统计,我国每年中风发病人数为250万,每年中风死亡人数为200万,占总死亡人口的22%,一年病死率为14.4%-15.4%。

之所以“中风”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亡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高盐饮食。而且有多个研究结果指出,中风和高钠摄入有直接的关系,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吃盐齁的”!

大家看到很多养生节目里都有提到的:成年人每日摄入的盐分最好不要超过6克,但事实却是:痛快嘴了,却忽略了身体健康。

据相关统计,有80%左右的中国人每天摄入盐分超过12.5克,是专家建议摄入量的两倍之多,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啊!

还有更可怕的是,中风几率北方人群居高。之所以有这样结果主要和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有关,特别是在冬季,北方人有吃腌菜的习惯,而腌菜中大量盐分成了中风疾病诱发的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看导致中风的其他高危因素:

1、高血压

大多数中风复发跟高血压有关,例如:巨大压力、缺乏运动、长时间熬夜都会诱发高血压。

出现高血压以后,要积极稳定血压来降低中风发生风险,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远离高盐食物,把血压稳定在130/80毫汞柱以下。

2、吸烟

因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加快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最后促进了斑块生成。所以,大家为了自身健康要戒烟,也要远离二手烟的危害。

3、高血脂

中风患者当中的30%都是由于高血脂引起的。根本的原因是高血脂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或是脑动脉本身存在着动脉瘤,高血压的波动导致了脑动脉的破裂或者脑动脉瘤的破裂,而引起中风。

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导致血管内皮完整性受到破坏后,这些脂类物质会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加快斑块生成速度,斑块脱落后就会堵塞脑血管,最后导致中风。

4、糖尿病

糖尿病的前期和糖尿病症的形成后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由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管已经出现损伤了,这样就会导致中风复发。

出现了这种情况,大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吸烟喝酒,也要远离高糖分食物,更要积极控制体重,学会释放压力来维持血糖稳定达标。

5、房颤

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它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明显升高。房颤会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或丧失、心功能受损、血流流速变慢、发生瘀滞易形成血栓。刚形成的血栓很容易脱落,如果血栓脱落堵塞了脑部动脉就会导致中风。所以,积极管理房颤问题至关重要,出现这种情况建议遵医嘱用药,定期检查。

6、肥胖

肥胖导致中风原因是因为肥胖者的体内血脂水平较高,很容易堆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加快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管的弹性,最后发生高血压、脑卒中等血管性疾病。而且肥胖的人血糖调节水平也会下降,发生的风险也会明显上升,对血管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加速中风的发生。

当然了,除了以上几种,还有年龄、酗酒等等因素,这些都是诱发中风的原因。

所以,预防中风大家需要从源头入手,需要注意饮食调整,除了避免高盐,平时也可以多吃一些以下食材来预防,效果还是不错的:

1、香蕉

香蕉它不仅是香甜可口的水果,还是治病的良方呢,大家每餐吃一根香蕉可使中风几率降低21%。

大家知道吗?中风60%的原因和高血压有关,而每100克香蕉含钾约256毫克,一根香蕉的钾含量就有500毫克左右且钠含量相对较低,对降血压有帮助。

2、土豆

土豆里面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和维生素能帮助血液当中的胆固醇含量趋于稳定的状态。因为,发生中风的起因就是因为血液当中的粘稠度过高,而预防中风只要每一天坚持的食用土豆,就有一定的概率降低中风的风险。

并且土豆里还含有的钾元素、维生素C具有中和养胃、健脾利湿、降糖降脂的作用。

3、全脂牛奶

牛奶可以预防中风,你没看错,并且还是全脂牛奶。这是因为牛奶里含有吡咯喹苯鲲,这种营养物质对脑神经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在《TOPSANTE》杂志上曾经发表过一项研究,表明了适当喝全脂牛奶对预防中风会有益处。这项研究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研究团队进行的,他们针对大概3000名的老人进行13年的跟踪分析,在这13年中,一共对参与者进行了3次脂肪酸测量,最后经过综合比对之后,发现经常喝全脂牛奶的人,中风的死亡风险明显降低了。

4、香菇

预防脑中风,大家不妨多吃一些香菇吧,因为,这种食材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以及香菇素和多糖,如果平日经常吃些香菇就能降低体内胆固醇,对于防治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效果。

5、喝绿茶

平常坚持饮用绿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中风发生,因为茶叶中含有类黄酮,一杯茶里面大概有150到200毫克,这种成分能够改善血管的收缩功能,并且对于动脉硬化的控制效果很明显。

有啥别有病,这句话的确有道理,但是更要明白一点,日常饮食和习惯直接决定了您的身体健康程度,所以,为了健康长寿,应该学会从点滴做起,让健康常伴左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13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