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道德经里提倡的养生理念是什么呢?

生活百事通 2023-09-30 04:05:36

《道德经》为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被道家奉为经典。它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所著。老子精于养生之道,他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百姓皆曰我自然。”“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天莫之爵而恒自然也。”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人必须遵循地的法规才能生存,土地依赖天象气候的变化才能生万物,天象气候则是依其道即规伴而运行,而道就是那些自存的当然,即所谓自然的东西。这是他悟于宇宙之变化,而用于人体养生的原则。提倡人们要顺乎自然之道、适应自然之法,以不养而去养生。

道德经16.jpg

老子的养生之道还重在道法修养。他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又云:“去甚、去奢、去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他教导人们要祛除贪求妄想之杂念,人身元气则和调顺畅、精神内守而不耗损、阴阳调和、合乎自然、即可益寿延年。

老子还说:“专气致柔,守柔日强”提示人们常保持柔和之气,即富有生机的真元之气,精神上安静自然,则能增强内气运行,增进健康。


老子56字养生秘诀

具体内容如下:
老子提倡的“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之道,其实就是老子要求我们少私念,去贪心,知足常乐。这也成为两千多年来道家养生的指导思想。
在老君山平洋广场的老子文化墙中,向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这幅版面中展示的是老子养生丹诀。内容为:玉炉烧炼延年药,真道行修益寿丹。呼去吸来息由我,性空心灭本无看。寂照可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群仙。
老子炼丹秘诀中的字与一般汉字不同,他的结构都是两个以上的汉字组合成的,这种特殊的造字方法表现了道教丹鼎派对丹道所及事物的认识。同时也向我们展示出了道家的养生秘密:第一句“玉炉烧炼延年药”中的“药”字,由“自·家·水”组成,以人体自身产生的津液即“自家水”为原料来烧炼延年益寿的“药”。道家健身理论中有咽津的说法,他们认为,自己身体中的体液就是药,不应随便抛弃,而要经常咽唾,唾液主要成分为淀粉酶,在整个消化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道家的认识不无道理,应该说,药为自家水的认识是基本符合科学道理的,于是,自家水三字组合便成了药字。
第二句中的“行”字,由“人、法、心”组成,人心本来是清静的,然而不能保持的人,会因私欲牵绕而变得迷失自我。《道德经》第十九章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提倡的“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之道,其实就是老子要求我们少私念,去贪心,知足常乐。这也成为两千多年来道家养生的指导思想。

“老子”李耳的道家养生

李耳是谁?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老子”,是道教的先师。据司马迁记载,李耳活了一百六十岁,这个数字大概只是据人传说而来,是否属实,我们就暂且不管,但是有这样的传言,可以推断,李耳多少是活得比别人久点。而且,李耳开创的道家思想,特别是道家养生思想,专门追求“长生”,所以跟着李耳学养生准没错。



道家养生的原则

李耳留下一本名扬世界的书,就是《道德经》,里面有一句经典的话,说“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想活得长久,就要让我们生命的根像树根那样深入大地,这样生命才能坚固不可动摇。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暗示了道家养生“顺其自然”、“融进自然”的基本原则。



道家养生的主要方法

在整个道家思想里,我们能够学到的东西是很多的,有精髓也有糟粕,我们应该去掉那些糟粕,取其精髓。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道家养生法的一些基本的方法。


人要顺应自然才能活得长久。哪些是违背自然的事情,哪些又是顺应自然的事情呢?比如说,我们现代工业比较发达,同时也会排出一些废气或者废水,这样的污染就是破坏自然的,是违背自然的;另外,我们每天日里工作,夜里休息,生活有规律,这就是顺应自然的,是能够使人健康长寿的。

清心、寡欲,是健康长寿的秘诀。李耳本人曾经独自骑着青牛远行,心里没有什么牵绊,这样的洒脱我们无需刻意模仿,我们要学习的是那份闲适的心境,正所谓“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古往今来,所谓的功名利禄,富贵权势都化为虚有,到头来还是怡然自得的心境和修为绵延千古。现代人,在繁忙的都市中,更需要一份怡然自得、清心、淡泊的心境。


道德经里记载了哪些气功的养生要素?

老子的归根复命思想是气功练养理论的核心,也是道学气功理论的源头活水。《道德经》把气功养生的三大要素,“调心、调息、调身”,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另外,守一法也出自《道德经》,所以说《道德经》对后世气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守一的“守”是指“意守”,“一”是指意念集中为“一”。所谓守一,即指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的一个点,或一件自然景物,或一件其他事物,也可以说是在众多的意念中,选择其中一项,并对此一项意念活动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浅谈道教的养生之道

道教养生的理论和实践,源起于春秋战国时代,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以后,道教的养生术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和发展。道教养生术同中华民族传统的医药卫生科学,有着一定的联系和传承关系。随着历史的前进与进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道教养生术,在人类社会中正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道教养生目标的实质

道教认为,生活在宇宙大自然中的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衡斗争中,是强者,是可以长寿的,是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老子《道德经》中说:“死而不亡者寿”、“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等论述都是这个意思。道教的先辈们也不乏通过养生而长寿的人。道教的长生久视是怎样来的呢?道经指出其中的原因是:“善摄生者,常领慎于忌讳,勤于服食,则百年之内,不惧于夭伤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注意好养生之道,注意好起居饮食,人们普遍都可以活到一百多岁,而不致于中途夭亡,甚至人的寿命“可得一、二百年”。从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演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延缓衰老,祛病延年,身体健康,有一个比较高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这就是道教养生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就是道教养生目标的实质。

道教以道为根基,热爱生命,重视生命,追求生命是道教精神的根本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教也就是重生的宗教。道教所作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创造生命的无限美好,追求长生。道教追求的长生久视和得道成仙,从现实意义上来讲,就是指的是脱离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永断生死梦的一种不生不灭的大罗金仙境界的永生,是一种立足于世俗而不被世俗所羁绊困囿的长生理念,是道教徒走向生命永恒的最高理想。

道教养生的指导思想

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养、爱护自己的生命,使之健康长寿。道教养生的指导思想是从人与天地相互对应的角度来考虑养生的方式、方法和措施,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备有序的养生理论和实践方法。

道教养生指导思想之一,是老子《道德经》中关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尊重客观规律的论述。养生也是如此,要在尊重宇宙、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要顺天时,合地利,谐人和,不要去做那些不顾自然法则,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情。按着客观规律办事,就要把握好“度”做好阴阳平衡,使之不致于失调,这样,养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要求的那样,养生必须“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知其阳,守其阴”。二者不可偏离。

道教养生指导思想之二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要求养生的`人们有一个象水一样的平和心态和美德。水利万物,无欲不争,滋润万物,从不计较得失。人们有了水的这种“不争精神”,“不争之德”、“多奉献不索取”的精神和心胸,就能够做到心静自然无忧烦,胸中也就有了自然大道,养生就能够取得顺天应道、天长地久的最佳效果。

道教养生指导思想之三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要求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私心杂念太重,是达不到养生长寿目的的。减少私心,寡欲淡泊,是人生处世的一个基本点。养生的人,必须要“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人妄,去沮疾”。如果被名利、地位、权势、声色、外财所迷恋,放纵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那么养生长寿就是一句空话,甚至在养生炼性的过程中会走火入魔,迷入邪途,进而损伤身心,直至病患缠身而折寿夭亡。サ澜萄生的指导思想之四是老子《道德经》所指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一段关于大自然生成变化规律的论述。一是指由道派生出的混沌的元气,它一分为二成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合为三,阴阳交合生成万物。世上万物都是背阴而抱阳的,是阴阳二气的合体。阴阳二气交合平衡便生成了大千世界的和谐发展状态。阴阳偏离便有病,阴阳离绝命乃绝,和气生万物,平衡致吉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生命的规律。同样,炼性养生的人只有“和”,只有与自然人类平衡相处,达到人我合一,物我合一,天人合一,才能够真正健康长寿。

道教养生指导思想之五是道教倡导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哲学命题。《抱扑子》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悟真篇》中说:“一粒灵丹吞下腹,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些观点都集中地代表了道教对生命的看法。道教相信,人的寿命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握,生命长短的主动权就操纵在自己手里。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为了证明人类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道教就把生命自主的观念化成了养生的实践运动。千百年来,无数的道教先辈们用自己养生修炼的行动,不断地实践着抵抗死亡,追求长生、夺天地造化,与命运抗争的坚强信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96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