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下高血压的分级,根据我国的高血压分级标准,当诊室测量血压高于140/90时,可以判定为高血压的问题,高压在140~159之间,低压在90~99之间,属于一级高血压的情况,而血压到了160/100,正好是二级高血压的边缘。
去看医生,血压到了这个值,医生让服药,当然是对的,因为如果这个值仍然不控制,血压可能还会继续升高,即使没有感觉,也会逐渐的加速动脉硬化,损害肾脏,心脏、脑血管等靶向器官,二级高血压需要服药,那么吃什么药呢?医生的开的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是否可以呢?
从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上来说,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的组合,当然是可以的,氨氯地平是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作用,长期服用,除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还有保护心血管,减少冠心病发作几率的作用,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既能扩张动脉血管,也能扩张静脉血管和周围血管,两者一起联用,具有协同的降压作用,而沙坦类药物,还能够降低地平类药物引起的脚踝水肿不良反应,因此,两个药物用来降血压是很好的组合。
但血压到了160/100,是否一定要服用两种药物联合降血压呢?由于具体情况不清楚,那么还是根据李药师自己的理解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如果是首次发现血压这么高,在此之前并未进行过任何的高血压治疗,也未进行过任何的生活方式干预,那么160/100的血压值,我会建议您先选择一种药物服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选其中一种都是可以的,服药期间注意监控测量血压,同时也要注意改掉生活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控制体重,加强运动,戒烟限酒,控制食盐摄入量等,这些方面,针对性的选择一到两样进行改善,通过生活调理和服药一起控制,降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如果能达到130/80左右,就更好了。
如果以前就有高血压问题,在已经服用一种药物的情况下,血压仍然在160/100左右,那么医生给出的用药方案,采用两种药物来联合降压,是完全合理可行的。在服用两种药物联合降压的过程中,同样也不能放松对生活干预的控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控制好血脂、血糖等其他方面的指标,也会更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 健康 】
这是很多发现高血压的人经常问到的问题,这些想法都可以理解,但有一点必须明确: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措施,将血压尽快控制达标是根本目标,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4-6周内将血压控制达标的人,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病等的风险将有更多的下降,而能将血压迅速控制达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服用降压药。
可能有些人会说,难道除了服用降压药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控制高血压的措施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生活方式干预即饮食清淡少油、每天坚持运动、戒除烟酒、按时作息不熬夜等,二是服用降压药。但是高血压的发生大多是受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而逐渐发生的,加之不少人存在高血压发生的遗传基因,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并非易事,且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有些习惯比如饮酒、每天23:00前入睡难以做到,就难以实现血压迅速控制达标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服用降压药、快速将血压控制达标实际上是获益最大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可以给生活方式的调整更多的时间,一个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从心理行为学的角度上来讲大约需要至少21天,而先服药将血压控制达标更利于做好生活方式干预,随后可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逐渐减少服药量,甚至不少人完全可以做到停用降压药。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高血压是逐渐发生的,往往会经历几年或更长的时间,这些年中因机体对逐渐升高的血压有一定的适应性而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但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尤其是对血管的损伤,并不会因没有症状表现就不发生,有些人可能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有斑块形成,比如:
做颈动脉彩超显示有斑块、肾脏检查有微量尿蛋白出现、同时伴有高血糖糖尿病发生等,在这种情况下对血压的控制要求将更加严格,仅仅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或更低,且需要长期保持稳定避免血压的波动,及时服用降压药实际上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总之,不要对服用降压药有过多的担心甚至抗拒,今后能够不服药的人即使服用了也有机会逐渐减量甚至停用,而需要降压药才能控制血压的人最终一定离不了降压药的帮助,何况越早将血压控制达标的获益会越大呢?
至于很多人所担心的长期服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首先要知道是因为高血压离不了降压药,其次要知道降压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与高血压给身体造成的损害没有可比性,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辟谣:有高血压的人每天喝点酒,可以调节血压还能软化血管防硬化
很多朋友都关系这样的问题,我有高血压的问题,血压高到多少才需要用药呢?实际上,单凭血压情况就决定是否要服用降压药的做法,是不够理性,也不不够科学的,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用药,需要进行综合的评估判断来进行。
先来简单介绍下高血压本身的危险分级,虽然美国在2018年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降低到了130/80的更严格范围,但我国和欧洲的指南仍然将140/90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如果血压收缩压(高压)高于140,不超过160,舒张压(低压)高于90,不超过,100,我们将其作为轻度的一级高血压;而血压高压高于160,不高于180,低压超过100,但不超过110,属于中度的二级高血压的情况,而血压超过180/110水平的,则属于重度三级高血压的情况,如果出现高压低压不在同一区间范围的情况,则以较高的数值和范围为准。
但从血压值范围来说,当然是血压水平越高,引起身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就越大。一般情况下,除了轻度的高血压情况可以考虑先不服药控制以外,对于中重度的高血压患者,一般都建议在加强生活调理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而且对于中重度的高血压患者,一般建议起始用药就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来进行血压的控制,高血压联合用药控制血压,一方面是发挥药物的协同降压作用,另一方面好的联合用药还有抵消和减少副作用风险的作用。具体用什么药物组合,服用多大剂量,还应该根据身体情况,遵医嘱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轻度一级高血压的情况,就一定可以先不服药吗?当然也不是的,一般情况下,只有对于单纯轻度高血压的朋友,才建议考虑先不服药,先从生活上的加强调理干预,来加强血压的控制。而如果出了高血压,还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朋友,比如同时有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慢性肾病等问题的朋友,即使是一级高血压的问题,也建议在加强生活调理的同时,加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有其他并发症就要一开始就服药,其实原因很简单,单纯高血压问题,其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对较小,往往通过生活调理干预更容易控制,而综合多种问题的高血压问题,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更大,也更应该尽早的控制好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同时有其他并发症的轻度高血压,往往通过生活调理控制也更加的难以控制,因此,会推荐这种情况,也应该尽早的使用药物控制。
在用药方面,是服用单种药物还是联合用药,其实都是可以的,低剂量联合用药有时候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同时,还有更好的靶向器官保护作用,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而选择单种长效降压药用药方便性则更好,因此,根据情况,选择单药或联合用药都是可以的,最终的目标都是控制好血压水平。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每次说到用药之前,我前面都会加上“加强生活调理干预的前提下”,之所以不断地重复这句话,是因为生活调理对于控制和改善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永远是重中之重,不管用不用药,都应该注意低盐饮食,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平和心态,保持良好作息等方面的调理和控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达到的健康获益,是服用降压药远远达不到的。因此,我们用药的基础是,做好生活调理,我们用药的目标是,控制好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其他健康危害,以这2点为前提,才是正确合理的高血压用药。
高血压吃不吃药一直有争论。鼓励吃的一方道理很充分: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肾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中风心梗而致命;说不吃的也有道理,因为药物有副作用,何况要天天吃。另一个争议来自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他发现,我国40岁以上的高血压人群中,每100个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人中只有4到5人受益。
血压是生命的必须,因为血压是维持心、脑、肾等各个器官血液供应的保证。什么时候血液供应不足,身体就要向大脑报警,大脑保证血供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提高血压,所以高血压可以理解为身体自救的结果。
什么情况下血液的供应会不足?首先是血管变硬,动脉硬化和缺少维生素C、E、钙等元素可能引起血管变硬。此外,血液变稠也会导致血供不足,血脂高和缺乏运动就会使血液变稠。
无论是降血脂、使血管营养均衡,还是增加运动都可以改善血供,如果降压药是针对这几个问题的就可以吃。遗憾的是,血压高的人对降血脂药、保护血管药或者是运动锻炼很随意。只要引起血压高的因素不去除,降压药就要永远吃。从这一点说,医生嘱咐每天吃降压药就是对的,这是出于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的考虑。
不过,这样生生按下来的血压,虽然避免了中风心梗等重症,人也会变得很没精神。在某种意义上,等于人为地通过药物遏制了血液供应,如果从这一点看,单纯地靠降压药显然不是顺应生理的。
降压药肯定要吃,特别是血压很高的时候。但是,更加重要的是降血脂和保护血管,如果你能通过锻炼和节食来做到,血压就可能更合理地降下来,确实就可以不吃降压药。
当然防治高血压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对高血压的错误认知与误区。
防治高血压的两个误区
1、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患者,降压速度可快一点;但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应慢一点。
2、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就以为是治愈了
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根治高血压病,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降至正常并不能说明病已治愈。一旦停止服药,或遇到过度疲劳、紧张和情绪激动等情况,血压还会重新升高。
预防高血压的4种方法:
一:定期测量血压。对有高血压家族史者,从儿童起就应定期检查血压。对无高血压家族史者,从40岁起应定期测量血压。有的高血压病人可维持10~20年无症状,一旦发现就已是二级以上。
二:限制盐分摄入。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为3~5克,这对预防高血压有良好的作用。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天只摄入2~3克盐。
三:减轻体重。胖人的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而降低体重则可使血压正常化。有人对中度高血压进行5~10年的观察,发现平均体重下降5%,可使2/3依靠药物降压的病人停止服药,降低体重还可明显减少降压药的剂量。
四:将运动融入生活。其中走路是高血压患者适宜的一种锻炼方式。当然,慢悠悠的散步,其运动量实达不到控制血压的要求的。因此,走路还是要以快步走为主。特别注意的是要学会将运动融入生活,但是如果运动后如有无力、恶心感,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调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93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近视眼怎么恢复
下一篇: 这些人群是糖尿病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