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60岁左右的人血压控制在多少不会发生脑梗死?

生活百事通 2023-09-29 21:07:23

王医生,我今年60的老头了,我最近发现血压比较高,有人说老年人不应该降血压,也有人说应该降血压,我的血压应该控制多少呀?

王医生说:年龄是一方面,还有根据自己的基础血压。

第一、60岁还不算老年,只是逐渐步入老年,我们要在心态上不服老!

理论上,60岁人的血压,其实和正常成人血压是一个标准,如下表:

理想血压:120/80mmHg 左右

正常高值血压:131-139/81-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和舒张压大于90mmHg

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和舒张压小于60mmHg。

在140/90mmHg以内都属于正常。

但毕竟60岁,操劳了大半辈子,身体各个组织器官或多或少出现了点问题,出问题一定要保养,像汽车一样,定期保养就会问题少,使用的时间长。人体也一样需要查体看看,尤其三高初期没有任何症状者居多。一定要每年查体,如有三高早发现早治疗。

但是60岁的朋友血压也需要了解一些特殊情况:

1、存在脑供血不足,尤其是颈部血管狭窄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一定不能把血压降的太低,这样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发作,头晕脑胀眼花等症状,甚至有可能发生脑梗塞。血压可以放宽到140/90以上。

2、合并心绞痛、糖尿病,血压最好130/80以下。

3、基础血压,比如说年轻时血压100/60,现在130/80也属于稍高,年轻时138/80,现在100/60,就稍偏低。如果是缓慢变化继续观察,如果是急性改变,那就需要密切关注。

4、如没有任何并发疾病,那么一定按照正常血压标准要求自己。

60多岁的大哥

总之,60岁左右,还是要按照成年血压标准去要求自己,没有特殊情况,血压还是要降到140/90mmHg以下是安全的,不但能够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同时会减少脑出血、心衰、心梗、肾衰等等疾病的发生!

60岁,绝不是老头,即使您不做大哥好多年,但江湖地位依然在!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60岁的老人血压多高才算正常?能用年轻人的标准吗?

在140/90mmHg以内都属于正常。但毕竟60岁,操劳了大半辈子,身体各个组织器官或多或少出现了点问题,出问题一定要保养,非同日三次测量超出上限值140/90mmHg即可确诊为高血压,这也是我国高血压指南的标准。就可以按照正常成人的血压标准来要求,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 逐步降压 达标。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就应该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包括身体的一些健康指标,如血值,血糖,年龄等因素评估病情,必要时需要积极的用药干预


并没有那个指南是按照年龄来区分的,也没有一个指南指出某个年龄段的血压有特殊规定。先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六十岁的年龄来说,血压高于140/90mmHg就可以诊断高血压建议家有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朋友,一定要给老人配一个家庭测量血压的血压计,定期监测血压情况,以便及时合理的用药和控制血压。人的心血管就像是轮胎一样,里面压力越大越容易发生破裂,当然还与血管质量有关系。这里所说的压力指的就是血压,总体上来说血压越高越容易发生脑出血高血压对心脏、肾脏、大脑和眼部位置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产生病变结果,也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所以60岁到了也要注重。



推荐使用臂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前大家应安静休息5~10分钟,要排空大小便,避免饮酒、饮浓茶、饮咖啡和饮酒,以免引起血压波动。控制血压也不能急于求成。如果血压下降过快,患者会出现不耐受,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出现休克。控制血压应循序渐进,逐渐下降。

老年人的血压应该控制在多少啊?

王女士90岁,去年体检查出血压高达185/100毫米汞柱,于是开始服用降压药,并把血压控制在了 120/80 毫米汞柱。可她依然感觉不舒服,头晕、头痛,又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后,发现她颈动脉、椎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狭窄。

王女士身体已经适应了原来的高压状态,现在血压一下子降下来,导致脑灌注不足,造成她出现一系列症状。医生告诉她,今后控血压别太严,收缩压保持在150毫米汞柱即可。王女士按照医生建议调整了用药,血压升到132/86毫米汞柱,不适果然渐渐消失了。

血压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很多人对高血压发病率、知晓率、控制率、达标率、诊断标准、影响因素等都有所了解。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科学地管理血压,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发生。

缓慢平稳降压是关键 临床上,类似王女士的情况并不少见。除高血压危象外,其余患者均应平稳而逐步降压。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严重的会损伤大脑、肾脏、心脏等。本身有颈动脉狭窄、脑供血不足、慢性肾脏疾病、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血压状况。建议高血压患者平时养成定时测血压的习惯,一旦偏离标准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灵活用药,不可贸然将血压降得太快太低。

降压治疗必须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提倡 4~12 周将血压降到目标值(140/90毫米汞柱)是比较适宜的,而不是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尤其是以下7类人群。

(1)体位性高血压

即指患者站立后高压升高大于20毫米汞柱。血压降得过低,加上体位改变,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2)高血压脑病

此类患者的特点是血压突然升高,出现颅内压增高,所以降压必须要缓慢。

(3)身体衰弱的老年人

这类老人通常需长期卧床、体质差、脏器处于较弱状态,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脏器供血不足,出现生化指标异常。

(4)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

颈动脉向大脑灌注血液,血压降得太低容易引发大脑供血不足。

(5)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门诊中经常有60多岁的老人,高压高,低压却是正常或低的。这类人群血压过低,会使低压进一步降低,引发大脑血液灌注不足,出现频繁的头晕。

(6)80岁以上的老人

《美国高血压指南》要求此年龄段人群血压控制在150/90毫米汞柱即为正常,建议达到此值即可,不要过度控制血压。

(7)基础血压高的人

这类人群缓慢将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即可,过低会引起恶心、头晕、心慌等身体不适。

头痛、头晕、心慌应该及时测量血压 当身体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睡眠不佳或胸闷、心慌等身体不适时,就应该及时测量血压。由于高血压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所以中老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警惕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一旦发现有高血压倾向,应及早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尽早接受治疗。没有血压高的症状,并不能代表不会患高血压病。

对中老年人来说,即使血压正常,也需每隔半年检查1次,如出现症状应及时测量血压。特别是35岁以上的成人,或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肥胖体形、伴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患者,更应经常测量血压。

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不同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毫米柱以下。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可在140/90毫米柱的基础上再适当降低。

年龄在65~80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

80岁以上患者降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


监测血压对于病情评估极为重要。 很多人宁可长期服药,也不愿意长期反复测量血压,认为麻烦。其实,初诊高血压、启动用药前的患者,都要规范地进行血压监测,以获得更准确的病情评估及最佳的治疗方案。

同时,用药和药物调整过程中更要经常测量血压,切不要认为只要每天服药就安全了。了解自己的血压,学会规范测量血压,找心血管专科医师精准地综合评估危险因素,定期随访,才能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对于老年人而言,血压值维持在多少是正常的?

很多人心里都有各种疑惑。比如专家曾经说过,对于那些非常健康的年轻人来说,高压控制在120,低压控制在80,这是非常合理的数据。对于老年人来说,要达到长寿的效果,高压140,低压90mmHg。这是科学数据吗?

老年人的长寿血压是多少?血压维持在什么水平?

低压和高压的定义

从这些数值和分析来看,似乎有些道理,但这不是真正的知识,只是应用了一部分,还有一些错误的说法,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引导。

测量人体血压时,分为两个值:高压和低压。此时的高压是心脏回缩时血管壁上的血液造成的压力。

测量血压时,这里的低压是指人体心脏保持了舒张水平,会对血管壁造成一种压力。临床上也可以通过血压升高或降低的不同效果来做一些简单的判断。

正确解读脑压和心压

其实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医生是没有脑压、心压这类词汇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文字,是因为人体行走时大脑处于最高位置,所以血压也与大脑的供血密切相关。当人体的血压变低时,大脑的供血就会迅速减少,特别是大脑动脉变窄的人需要维持较高的血压。可以保持压力在160以上,从而为大脑提供正常的血液供应。

人类的心脏处于跳动状态。当它收缩时,肌肉会挤压血管,使血液难以快速通过。因此,心脏的舒缓期是血液供应的主要阶段。当一个人的血压低于70时,会对心肌供血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高压是脑压,低压是心压,也是合理的。

对于没有严重并发症的人,只需要把血压控制在高压110和低压70之间,或者高压140和低压90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容易控制的范围。

但生活中有些人似乎先天性血压较低,只有90/60mmHg左右,没有任何头晕胸闷的感觉,也是一个安全值,不会引起中风。这时候就要警惕很多高血压患者服用太多药物导致血压迅速下降带来的危险。

长寿血压真的存在吗

前面说过,年轻人的健康血压状态是肯定的,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所谓长寿血压不是高压140,低压90。这个值只是很多国家判断和控制高血压的一个值。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会逐渐升高,所以这个值是最后的警戒线,也就是说长寿血压根本不存在。很多临床资料显示,老年人要想避免血压升高,损伤身体器官,此时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是最安全的。

当心脏处于舒缓状态时,由于弹性差,出现不合时宜的回缩现象,导致低压保持不变或降低。所以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他们的高压上升,但是低压不变,这和动脉硬化程度有很大关系,不是因为颈椎问题。

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核心提示: 最近,经常遇到网友咨询,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康网小编特别整理了血压的正常范围和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专家表示,老年人的血…… 最近,经常遇到网友咨询,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康网小编特别整理了血压的正常范围和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专家表示,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和一般成年人的标准是一样的,只要收缩压≤140mmHg(18.64Kpa),舒张压≤90mmHg(12.1Kpa)就是正常的。 由于现在高血压疾病正威胁着各个人群的身体健康,关注高血压的人也非常的多。 下面介绍一些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方法: 一:控制体重 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研究指出,体重每增加0.5公斤,血压会上升1 mm-Hg。因此保持理想的体重对于控制血压是必要的。若有体重过重之情况,宜经由饮食及运动逐步控制减轻体重,并应持之以恒。 二:低盐饮食 钠是矿物质的一种,主要是控制体内水份的平衡。摄取过多时,会使水份留在体内,增加血压及心脏负担。根据研究,钠的摄取量与高血压罹患率成正比,也就是说钠量摄取过多时,高血压的罹患率相对地提高, 因此钠量的限制是预防高血压的重点。 三、控制高脂肪 血脂肪过高,容易沉积在血管,最后造成动脉弹性降低乃至于硬化。因此控制血脂的饮食原则,也同样用于控制血压。 老年人如何改善高血压,让血压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专家都有些什么建议呢? 专家表示,老年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善高血压: 1、避免动物脂肪、高糖、高盐、过度饮酒等。 2、必须减轻体重。减轻体重除控制饮食外,还应注意多进行步行及适当的运动锻炼。 3、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造成动脉硬化。 4、从预防高脂血症着手,要调整饮食结构。 5、日常生活中遇到情绪激动时血压会突然升高,为使血压平稳,就要注意心理平衡及情绪的调整。 6、中老年人牢记四项原则: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保健。这样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延伸阅读: 老年人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上年纪的老年人需要好好的保养,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是老年人疾病高发季节。总是听到周围不少朋友担心,家里的老人总是出现头晕的症状,都想知道老年人头晕是怎么回事!下面就让康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下老年人头晕是怎么回事吧。 老年人头晕之“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症状尚轻,有人可能没有胸闷、心悸、气短等显著不适,只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鸣或健忘等。此时……更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92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