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医学上又简称“肺心病”,这种病是中老年群体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诱发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长期大量的吸烟。这种疾病病期较长,一般在十年以上开始有明显征兆,这种病初期具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后期会出现呼吸衰竭,心率失常等症状。
我们常说有的病三分治疗,七分靠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也同样如此。这种病不易治愈,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养基本能够稳定病情不会恶化,那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下文。
1、在药物治疗方面,要避免合理用药,不滥用药,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还可适当注增强射免疫的制剂,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平时适当的活动锻炼,不宜过度劳累,可多做一些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慢跑、散步,打太极拳,注意以不劳累为原则,可以锻炼心肺功能最佳。
3、保持情绪稳定,过激的情绪变化也会导致病情加重,家属要关心慰问加重老年患者,让他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减少不良情绪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4、注意肺心病患者的饮食调理,补充优质蛋白,比如蛋类、奶、鱼等,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和营养不良。
西医药治疗
〈1〉激素治疗:氢化考的松200毫克静滴,1日1~2次,哮喘缓解后减量停药;或强的松30毫克,早晨顿服,逐渐减量;必可酮气雾剂,每次2喷,每日3次。
〈2〉控制感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
〈3〉通畅呼吸道:主要用祛痰药。
中医药治疗
〈1〉发作期治疗:
寒哮:呼吸急促,喉中痰鸣,胸满如窒,咳嗽,痰少稀薄或咯吐不爽,面色青灰或苍白,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主要用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药物。
热哮:气粗息涌,喉中痰鸣,胸高息胀,咳呛阵作,痰白粘稠或痰黄,烦闷,汗出,口渴,面赤身热,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主要用清热宣肺,化痰定喘的药物。
〈2〉缓解期治疗:
肺虚:自汗怕风,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咯痰清稀,或形瘦,口干,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或细数无力。
主要用益气养阴,补肺固卫的药物。
脾虚:纳少脘痞,倦怠乏力,气短懒言,便溏腹泻,舌质淡,苔薄白腻,脉细弱无力。
主要用健脾化痰的药物。
肾虚: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心慌,腰酸膝软,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颧红烦热,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或沉细数。
主要用补肾纳气,阴阳双补的药物。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包括:①控制感染;②氧疗;③控制心力衰竭;④控制心律失常;⑤抗凝治疗;⑥加强护理工作。
肺源性心脏病常由肺气肿发展而来。由于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可出现右心代偿不全及呼吸衰竭。一般临床可见长期的咳嗽、咳痰、气促和哮喘,逐渐出现心悸、气急、发绀、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嗜睡、反应迟钝、短暂神志不清、燥烦等脑病症状。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法半夏1克、陈皮6克、炒苏子10克、核桃仁15克、前胡10克、厚朴10克、、沉香(冲服)2克、指甘草3克、蛤蚧(研末,每次服1克)1对。水煎服,每日一剂。2,痰热壅肺型肺心病:症状主要为咳喘、不能平卧、口唇青紫、咳痰黄稠、口干喜冷饮、口苦纳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紫暗、苔黄厚腻等。全瓜蒌30克、天竺黄10克、黄连10克、郁金12克、法半夏12克、石菖蒲12克、鲜竹沥2支、礞石滚痰丸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91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