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而成;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病程一般超过6~8周,反复患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慢性中耳炎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会出现流脓的症状,而且疼痛的现象是最明显的,如果不去及时的治疗还会导致耳聋,大家都应该去了解慢性中耳炎症状,在早期去治疗才是最好的。
临床表现
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传统上将本病分为三型: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国内外的研究又将其分为静止期和活动期。其主要症状为:
1.患耳流脓
是本病的主要常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单纯型脓液一般较稀薄,无臭味,而骨疡型和胆脂瘤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2.耳聋
轻重不一,如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程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3.耳鸣
部分病人可出现耳鸣。
4.其他
除上述症外,如有眩晕、呕吐、面瘫、剧烈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出现,提示患者可能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就诊,积极采取主动有效的治疗。
【药膳食疗】
1,山药白术扁豆饮:
[原料]白术8~15 g,山药9~18 g,白扁豆10~20 g,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白术以适量清水煎汤,去渣后,加入其他2味煲烂,然后放入红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健脾化痰。适宜脾虚型中耳炎。
[服法]1剂/d,连服7~8日。
2,茯苓山药薏苡仁粥:
[原料]茯苓10~15 g,山药15~20 g,薏苡仁(惹米)10~20 g,大枣5~10枚,大米适量。
[制法]将茯苓、山药、薏苡仁、大枣、大米分别洗净。加适量清水,熬煮成稠粥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健脾化痰。适宜脾虚型中耳炎。
[服法]1剂/d,早、晚分2次服,连服7~8日。
对于慢性中耳炎症状大家应该都了解了吧,对中耳炎这样的疾病大家要重视起来,在平时也要做好这一疾病的预防工作,发现了相关的症状就要及时的去治疗,现在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已经很多了,我们不妨去采取一些食疗的方法。
针灸培训1、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他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2、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1)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可有“自声增强”现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聋的严重程度常有波动。
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积液黏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儿童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3)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
(4)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但是持续时间甚短,仅为数小时或1天左右。
扩展资料:
预防小儿中耳炎的6大措施:
1、保持居住房间清新
不要在室内吸烟,香烟可刺激中耳腔内膜和鼻腔通道,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不要待在不洁净的环境中,尽量选择干净泳池游泳,以免让水中细菌进入耳朵中。若水不小心进入耳朵中,要将水引出来,可以使用棉签小心拭干,防止耳朵处于温湿环境中,导致细菌和霉菌生长。
2、警惕发病迹象
了解耳朵感染症状,当耳朵出现感染时,耳朵会有疼痛感及充胀感。但是由于宝宝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述自己耳朵疼痛,因此需要家长要多注意观察。若发现孩子不停拉扯或抓挠耳朵、耳朵中有液体流出、总是哭闹不止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若是持续性发烧恶心呕吐以及抓挠耳朵,说明已经受到感染。
3、正确擤鼻涕
感冒是引起中耳炎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擤鼻涕方式也可诱发中耳炎。擤鼻涕时要注意动作温和,不能过度用力,以免引起耳内感染。不能捏住鼻子强忍着喷嚏,否则容易让感染进入耳朵中。
4、远离病源
大部分中耳炎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所导致的,需要让孩子远离病原。若是有过敏性鼻炎,应控制好体重,防止耳朵感染。
5、小心掏耳朵
活泼好动是小儿天性,在掏耳朵时有可能弄伤外耳。不要经常掏耳朵,因为耳朵分泌物能保护耳朵,防止病原菌入侵。若耳屎太多的话可寻求医生帮助。孩子躺着时不能用奶瓶喂奶或者喂其他食物,以免让液体流入耳咽管而集聚在耳朵中,刺激病原菌生长。
6、提高免疫力
婴幼儿免疫系统还不完善,抵抗力弱,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不能表达出身体不适感。若发现孩子有莫名其妙的抓耳朵、不断摇头、拒绝吃奶或者夜间啼哭和耳朵有分泌物流出,多注意观察,及时去耳鼻喉做检查。都带着孩子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中耳炎
人民网-儿童易患小儿中耳炎家长做到这6点来预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91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三七粉,您吃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