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不需补肾的人吃补肾药,无异于给身体“添堵”

生活百事通 2023-09-29 18:09:11

文/刘宝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仉晓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关于冬季养生,《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早有详细论述,重点在于养肾、闭藏和御寒,养肾为冬季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养肾:冬季养生,首要养肾

冬季寒冷,寒为阴邪,容易伤阳。肾阳是人体阳气之本,对脏腑起到温煦、生化之效,如果肾阳不足,则会出现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频数等症状,所以冬季养肾首先应保护肾阳。

除此之外还应节制房事,保存肾精;食药调理,补肾益精。

补肾的药、食非常多,但冬季补肾不是泛补、滥补,更不是一味的用名贵的食材补养身体,而是需要根据自身的体质,辨证施补,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补肾,其实很多人补的结果不是肾好了,而是心理的感觉好了,认为自己吃了这么多的补品,肾该满足了。可事实呢?本来不需要补肾的人吃了补肾药,不但营养不能补上,还给肾脏增添了代谢的负担,这些补品在很多人那里变成了垃圾。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收藏,但是如果经脉不通,就如同公交堵塞一样,一边需要但却过不去,而另一边却不断地输送,其结果就是运送的东西渐渐变质,就地处理而变成垃圾。换句话说,如果人体的代谢出现问题,不明身体情况,盲目补肾的做法是错误的。补肾前要先辨证,再调理。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闭藏和御寒,它们对养肾也是大有裨益的。

闭藏:调养精神,内心宁静

冬季是万物收藏之季,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处于冬眠状态,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血流缓慢,韧带弹性和关节灵活性降低,人应该是多静少动,冷静内敛的。

虽说是冬藏,但也不是说冬天什么运动都不能做。俗语云: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使身体微有汗出,气血静而不止,身体的阴阳会更加调和,可以避免因闭藏少动而出现疲乏懒散、无力昏沉等症状。同时在起居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黄帝内经》主张,冬季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要使“神藏于内”,首先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因七情伤身;此外,亦可采取疏泄法,把积聚、压抑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御寒:保护足背,顾护阳气

“御寒”是冬季养生的最先任务,因为寒性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

御寒保暖应主要从后背和足部做起。俗话说:“风从颈后生,寒从脚底入”。颈后及整个后背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是人体的阳中之阳。寒邪易伤阳气,通过背部侵入可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背部保暖非常重要。

脚位于人体最下部,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都汇集于此,但同时也是阳气最不易到达的地方,很多阳虚者都会有脚发凉的情况,在冬季更为明显。冬季用一些温热的药物泡脚,可以起到祛寒保暖,鼓舞阳气,引热下行的作用,对于下半身阳气虚,阴寒重的病证非常有好处。

文字来源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如需转载| 须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89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