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是感冒的好发季节,我们提示对感冒进行家庭预防和护理的必要性,以减少发病人数、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医院压力、减少医疗经费。
一、家庭预防:对感冒“以预防为主”尤为重要。要加强自身保健,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科学饮食、随气候变化着衣;足、膝、背要暖,早晨冷水洗脸洗鼻;坚持体育锻炼、七情平和;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早晨开窗换气不少于十五分钟;家中如发现流感患者应及时薰醋进行空气消毒,在健康人鼻孔涂抹大蒜液或口服几瓣大蒜也可减少传染。
二、要体现一个“早”字:常言道:“病要早治,药要早吃。”感冒属表症。表邪不解就会入里化热,病情发展。当自己或家人感冒受风寒时,即按压“腋门”穴(手背第四五指指缝掌指关节凹陷处);或服葱白、姜汤以发汗驱散风寒,一般表症即可解除。如症状较重,要早用药控制病情发展。
针灸培训春季,是感冒发烧的高发期。别人身体健康,或游山玩水,或朋友聚会,而感冒的你则只能戴着口罩打着喷嚏,多痛苦啊!那么在春天季节里,如何有效防止沾染上感冒呢?
适当增减衣服。
立春以后,气温逐渐回升。但也还是会因为一两场的冷空气来袭,出现“倒春寒”。所以说,这个棉衣秋裤先别急着清洗叠好呢,说不定明天就派上用场了。“春捂秋冻”其中的“春捂”还是很必要的,身体对外界温度是有个适应过程,忽冷忽热的天气,加之增减衣服不适当,是造成感冒的主要原因。
注意个人卫生。
很多人都喜欢春季,因为这是个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草绿了,花开了,但同时病毒也开始肆虐了。所以说,春季一定要格外注重个人卫生。下班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肥皂洗手洗脸,有效降低病毒细菌的干扰。平时的衣服也应该定时换洗,并消毒。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子的朋友,需格外注意。
运动健身辅助。
运动在什么时候都是好的!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嘛!人都是有惰性的,加之冬季天气寒冷,宅就宅了吧,情有可原。现如今气温回升,再不运动健身就说不过去了。捏捏自己的肚腩,看着镜中的双重嘴巴,还有啥要逃滑的理由吗?身体强壮了,抵御感冒的能力自然增强,这是最根本的!
多补充液体。
喝水也好,喝茶也好,都能加速体内循环代谢,都是对身体有利的。尤其是你刚刚感冒之初,比方说你感觉嗓子疼、鼻子痒的时候,就应该多喝水,多排泄。而且要多喝热水,说不定就能截住感冒,不让其发作起来。因为一旦发作起来,再怎么吃药,也得少说七天才痊愈,多痛苦啊!
通风透气很关键。
冬季寒冷,不少人家里开着空调或者暖气,门窗都是密封得很严实,生怕溜走了丝毫热气。这种做法,虽然能有效保暖,但也会滋生细菌病毒。有些细菌病毒是我们肉眼察觉不到的。一定要定时开窗透气,可以在房间没人的情况。最少通风半小时以上,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蔓延。
充足睡眠精力充沛。
春季里容易犯困,精力会不集中。所以说充足的睡眠也是很关键的。睡眠好了,精力就会充沛,才能有效抵御感冒的侵袭。晚上尽量不熬夜,躺着床上尽量少玩手机,做到早睡早起,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预防感冒须知:感冒是一常见病、多发病。感冒的预防重于治疗。而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日常生活保健上。一、注意冷暖。当人体受凉时 ,呼吸道血管收缩 ,血液供应减少 ,局部的抗体随之减少 ,致病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二、不要劳累。原因是此时免疫功能较弱 ,抵抗力较差。三、避免精神紧张与忧愁。医学专家发现 ,精神紧张或多愁善感者 ,局部免疫力降低。四、勤晒被褥。被褥上人体蒸发的汗水和油脂浸渍受潮后 ,细菌病毒易繁殖生长。常晒被褥 ,一可借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这些细菌病毒 ,二可使被褥干燥、松软 ,对预防感冒有好处。五、勤洗手。许多人认为 ,感冒是由于吸入病人喷出的气体而传染的。实际上 ,接触传播也是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当感冒病人摸擦他的鼻子时 ,他手上便沾染了感冒病毒 ,这些病毒就会被带到病人所接触的地方 ,如门把手、电话机、桌椅及汽车扶手等 ,健康人的手一旦接触这些污染物体 ,手上就会沾染病毒 ,如果不常洗手就易染上感冒。六、常换牙刷。我们使用的牙刷 ,几乎经常处于潮湿状态 ,这是细菌病毒生长的最好温床。为了预防感冒 ,建议经常更换牙刷 ,并定期用开水烫一烫。七、早晚按摩。经常用手指轻轻摩擦至鼻根处 ,每次上下按 19次或感到微热为止 ,可使感冒的发病率下降 ,鼻子不通气时用此方法当即就可见效。八、热水搓耳。每晚洗脸时 ,用热水毛巾搓耳朵 ,上下轻轻摩擦双耳廓 40次 ,预防感冒有良效。九、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一年四季坚持冷水洗脸的人很少患感冒 ,晚睡前用热水洗脚 ,能帮助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有利于预防感冒。十、加强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 ,改善体质 ,提高免疫功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88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道医中医面诊透视你身体的疾病,
下一篇: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