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经过专家初评、大数据分析,日前,20条流言入围“典赞·2018科普中国”活动“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奖项 。其中一则流言提到,在夏季,很多车主习惯在车辆后备箱放一箱矿泉水以备不时之需。然而,一篇标题为《80%得癌症原因是因为在车里喝矿泉水,快转告家人吧》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恐慌。文章称,矿泉水瓶遇热会产生致癌的化学物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18年7月15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街头,一名交警在喝矿泉水降温。
(刘勤利/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其实,制作矿泉水瓶的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以下简称PET)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环境中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仅抗酸、抗碱、耐油脂,还能经受得住大多数溶剂的腐蚀,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装水和饮料等液体的食品级塑料。
新疆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材料教研室主任买买提江解释称,PET的稳定性是由聚酯材料的聚合度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当温度小于120℃时,PET材料是十分安全的。显然,夏季汽车内的温度达不到这么高,所以车内的矿泉水瓶遇热会产生致癌化学物质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本文由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专家团队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编:王家婧、张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86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年人长老年斑
下一篇: 失眠的道医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