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医院疼痛科什么痛都管吗?还是只会开止痛药?慢性疼痛了解一下

健康生活 2023-09-28 16:18:24



哪些疼痛须看疼痛科?

撰文 中日医院 樊碧发 王海宁

编辑 保健君

医院挂号大厅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个科室的名称,往往看得人眼花缭乱。在众多科室中有一个大家不是非常了解的科室——“疼痛科”。在大众的思维里,肚子疼就去看消化科,腰疼去看脊柱外科,心绞痛去看心内科,那具体哪种疼痛需要去看疼痛科呢?疼痛科是不是什么疼都看?是不是只会开止疼药?

在医疗序列中,疼痛科已被明确为独立的临床一级诊疗科目,和内科、外科等并列,有自己的诊疗范围和特色。

慢性疼痛需去疼痛科就诊

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往往是一些疾病的部分症状,如感染、骨折、心肌梗死等疾病一般会有疼痛的症状,这些时候往往需要专门的科室进行治疗,如感染科、骨科、心内科等。

当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我们就称之为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有时不仅仅是症状,这种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比如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在发病1个月左右,带状疱疹病毒其实已经被清除得差不多了,而此时仍存在的疼痛就不是带状疱疹发作的症状而是一种神经功能的异常,这种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称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慢性疼痛往往极其痛苦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这些疼痛都是需要缓解和治疗的。以癌痛为例,癌症患者如果时刻饱受疼痛折磨,不光影响其他相关治疗,而且对于其本人也是极其不人道的。疼痛科为此应运而生,成为处理慢性疼痛的专业科室。简而言之,慢性疼痛的患者最好选择去看疼痛科。



每个科室都会面对疼痛的患者,各个专科大概可以解决90%左右的疼痛相关疾病,但仍有10%的慢性疼痛和特别顽固的疼痛需要交由疼痛科处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一定的个性特征,他们各自的关注点会有不同。比如泌尿外科往往更关注患者的排尿功能;心内科更多关注心血管系统的稳定。而疼痛科则将疼痛相关的疾病个性上升为共性层面去研究和解决。比如临床上常见的一类会阴区域疼痛,这种疼痛的患者往往反复游走于肛肠科、消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科室,做了大量检查却未发现明显问题,各个专科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这类患者在各专科科室治疗没有效果的情况常经历数年后才来到疼痛科,而疼痛科本身独特的神经介入或神经调控技术往往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疼痛科医师以疼痛性质和状况为线索,分析各种病症,明确疼痛的病因并对疼痛进行治疗。所以一些不好分科或跨专科的顽固性疼痛的患者最好选择去疼痛科就诊。

痛科除了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技术也是核心技术手段之一,为疾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比如治疗头疼有规范的用药指南,但疼痛科同时也有神经介入疗法、神经调控疗法等微创疗法;再如常见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外科适应证的患者应在外科治疗,但有一部分患者有适应证却不愿意在外科手术,希望能有其他创伤小的替代疗法。而疼痛科通过评估可以对部分患者以微创穿刺介入方法进行突出物靶点消融,或应用经皮穿刺内镜取出突出物,对疾病进行治疗。疼痛科的治疗使得患者除了开刀、吃药,还有了第三种选择,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了新型治疗模式和新的选择。

我的疼痛到底是哪种疾病引起的?

总体来说,疼痛科主要承担三大方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是颈肩腰腿疼痛等常规性疼痛

二是神经性疼痛

三是癌性疼痛

颈肩腰腿疼痛等常规性疼痛相关疾病包括: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髋等关节骨性关节炎、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压缩骨折、骨质疏松症、足跟痛、不同部位的肌筋膜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神经性疼痛包括:

急性带状疱疹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脊神经后支痛、外科手术后神经痛、头面部疼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颈源性头痛、蝶腭神经痛)、残肢痛、幻肢痛、截瘫后痛、中风后神经痛、神经损伤后神经痛等。


癌性疼痛包括:

由癌症自身(原发性或转移的肿瘤)所引起的疼痛以及由癌症治疗(手术、化疗、放疗等)所引起的疼痛,比如肿瘤本身的疼痛、肿瘤侵犯神经所引起疼痛(如胰腺癌侵犯腹腔神经丛所引发的剧烈疼痛)、肿瘤骨转移合并骨折引起的疼痛、肿瘤放化疗后引起的疼痛等。



除此以外,疼痛科还诊治一些其他疼痛相关疾病: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雷诺综合征、红斑性肢痛症等,还有一些非疼痛性疾病,如面瘫、多汗症、睡眠障碍、面肌痉挛、过敏性鼻炎等。


这么多种疾病名称,听着就让人头大,那怎么知道自己的疼痛是上述哪种疾病引起的呢?

实际上,患者因为不舒服来医院就诊前并不需要也不可能明确自己到底有没有得病或是得了哪种疾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需要医生经过问诊、体格检查、拍片子等辅助检查后综合考虑得出的,往往有些复杂性疾病还需要多科会诊以明确诊断及治疗。所以大家更应该关注疼痛的诱因、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如果有明显慢性疼痛,可以优先去疼痛科就诊;如果其他科室无法诊治相关疼痛,可以到疼痛科就诊;如果疾病诊断明确,但治疗效果不佳或希望使用开刀吃药以外的治疗方法,也可以到疼痛科就诊。


正常情况下人都会有痛觉,急性疼痛一般是保护性的,是人类适应环境进化而来的。急性疼痛往往是人体的报警信号,提醒我们注意危险。但是慢性疼痛往往会使人对疼痛越来越敏感,这是因为长期的疼痛刺激使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把脑子疼坏了”是有可能发生的,医学上称之为“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改变了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加大了治疗的难度。

另一方面

慢性疼痛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愤怒、恐惧等等。据统计,慢性疼痛患者30%~87%会出现抑郁状态,表现为疲劳、情绪低落、失眠、厌食等。

因此,慢性疼痛需要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越早期进行治疗,疼痛往往能越缓解,提高生活质量。

文章作者系中日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 樊碧发 主治医师 王海宁

樊碧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协会社会办医分会会长、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常务副主编等。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主(参)编专业书籍9部。

主攻方向:应用神经调制技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

欢迎关注中老年保健官方微信(ID:zlnbjzz)

点击网址即可订阅2018年纸质杂志:/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杂志全国邮局订阅:邮发代号 82-221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010-64216645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79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