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迎来了冰点以下的低温,此时也是心梗发作的“魔鬼月份”。
英国心脏基金会的数据证实,1月份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有显著增加。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结果显示,1月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高发期。
2012年哈fo大学研究发现,“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会在1月份升至高点,而“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正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发现,当气温低于-19℃时,冠心病、脑梗死的日均超额死亡数显现统计学意义。
《生命时报》特邀权威专家,助心脏平安度过这个“危险期”。
受访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周滔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教授 俞梦越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 张澍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心梗风险就增加2%。75~84岁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响。
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寒冷刺激下,人体末梢血管会处于收缩状态,由此导致动脉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尤其是突然从暖气房到室外,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因此,冬天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外出时最好戴口罩,避免迎风疾走。在室内不要将门窗开得过大,以防冷空气刺激心脑血管。
另外,天气寒冷,人们户外运动减少,同时又偏爱高脂食物。
吃得多、消耗少,导致能量摄入和代谢比例失调,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梗发生。
急性心梗发病突然,但50%以上的病人在心梗发生前会出现一些预兆。
胸痛、胸闷
突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可能是心梗信号。
心慌气短
出现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症状,要当心心梗。
胸背、肩颈、胳膊疼
疼痛的发作特点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要引起注意。
胃疼
患有肥胖症、三高且平时没有上腹部不适的患者,如果出现胃疼或胃部灼烧感,要高度警惕心脏问题。
牙疼
出现很短时间的牙疼,通常持续3分钟左右,并在1周内反复发作,需要引起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焦虑失眠
毫无缘由地焦虑,半夜忽然无征兆地惊醒,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可能是心梗信号。
心跳加剧
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提示。
研究发现,90%的心梗是可以预防的。
吃七八分饱
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
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运动量力而行
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
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
及时释放压力
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晨起喝杯水
早晨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
注意保暖
外出时着重头部、手部、脚部保暖。回到室内后缓慢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严重的心梗很容易引起心跳骤停,心跳骤停后的4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
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及时抢救,病人的死亡风险可以迅速下降。否则,即使挽回生命,病人也会因为长时间脑部缺氧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有条件者进行人工心肺复苏。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缓解胸痛最有效的药物,病变不严重时,含服一片后5分钟左右胸痛即可缓解。如果连服3片都不缓解,建议停止服用立刻就医。
本期编辑:罗榕
觉得文章不错?别忘了点个好看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78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熊胆汁的作用
下一篇: 慢性肾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