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医生,和我一起学健康,涨姿势~
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容易使旧病复发或加重。所以我们在冬季,需要特别注重养生进补、颐养身体。
冬季养生,离不开五个原则:养肾为先、温食忌硬、增苦少咸、调节睡眠、保三暖。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肾,冬养肾。”在冬天,肾既要为维持身体能量支出提供保障,又要为来年储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冬季养肾、补肾可以用食补,也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运动。
养肾八宝粥
【配料】枸杞10克,山药30克,黑芝麻10克,白果5克,芡实30克,核桃10克,板栗10克,黑米30克
【做法】山药、白果、板栗选用干品提前浸泡,芡实和黑米提前一晚浸泡透,黑芝麻稍微炒一下,然后根据个人喜好添加适量水,将这些配料煮成八宝粥即可。
枸杞、核桃仁、山药、板栗益肾功效突出,芡实、黑米有益气作用,白果可以敛肺气、缩小便。经常服用这碗八宝粥,不仅能补肾益气、健脾养胃,还有抗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对健忘、腰腿不利、尿频等症也有一定帮助。
两个动作经常做,补肾益肾
▼拳打丹田益肾气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蹲,双手握拳,右拳向前摆,拳心对准前丹田,左拳向后摆,拳背对准后丹田,双腿弹直时同时击打前后丹田。
这个动作先轻后重,做的时候保持连贯,中间不要过多停顿,重复26次。
▼双手攀足固肾腰
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吸气时双手自前方缓慢抬举至头上;然后呼气,双手缓慢下降,弯腰,双腿保持伸直,然后起身保持直立,重复2-6次。
而第二个动作呼吸间需要调息,再加上上下动作配合,能激活元气、固护肾腰,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季吃生冷、较硬的食物特别容易损伤脾胃。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损害身体健康;
但也不能吃过热的食物。食物过热容易损伤食道,还可能导致肠胃病的发生。因此,冬天饮食要温热松软。
1.山药虾皮糊
【配料】山药、虾皮
【做法】
① 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剁碎成糜,放入碗中备用;
② 锅置火上,加清水适量,中火煮沸,加入洗净的虾皮、黄酒、葱花、姜末,煨煮10分钟;
③ 拌入山药糜煨煮至沸,加精盐即可出锅。
山药补中益气,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虾皮含有丰富的钙,还具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的功效,特别适合冬季食用。每天早晚吃一碗山药虾皮糊,可以滋润血脉、固肾降压,尤其适合肝肾阴虚的高血压患者。
2.小米枣仁粥
【配料】小米、酸枣仁、蜂蜜
【做法】将小米加水煮至成粥,加入酸枣仁继续煮10分钟即可盛出,在食用前加入适量的蜂蜜,口感更佳。
小米本身具有和胃安眠、滋阴养血的功能,特别适合冬季怕冷的虚寒体质者,再加上酸枣仁开胃消食的功效,可以有效防止消化不良和口角生疮。
冬天容易有肾火,如果再吃的过咸,会让肾火气更旺,进而伤害到我们的心脏,影响心脏功能。因此,冬季不宜吃太咸的食物,可多吃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
蒜汁苦瓜鸡
【配料】苦瓜1根、鸡腿肉2只
【做法】
① 将苦瓜去掉白瓤,切成丁备用;
② 鸡腿肉切块,加入料酒、生抽腌制入味,再加少许干淀粉上浆;
③ 开水中加少许盐,将苦瓜下锅焯煮10秒后捞出,可以增色去苦涩;
④ 鸡腿肉下锅炒制,加入黄豆酱、生抽、蚝油、白糖等调味;
⑤ 再加入苦瓜、彩椒,出锅前加入蒜泥炒拌均匀即可。
苦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还有多种氨基酸及果胶等营养成分;鸡肉不仅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还有矿物质和一定的维生素。两者搭配,特别适合冬天进补。
冬季作息要遵守“早睡晚起”,早睡养阳气,晚起养阴气,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睡觉的时候不要用被子捂住头,保持呼吸通畅;还要注意保暖,减少慢性疾病的发作。
01被子不适宜太厚重
被子太重会加重心脏供血的负荷,并且容易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从而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可以选择比较轻的羽绒被,既保暖又不会有负重感。
02保证空间湿度
冬天很多朋友会开空调或使用暖气,这会使得室内空气更加干燥,不利于呼吸道健康。这时可以在家里放一台加湿器,增加空间湿度,使我们早起时不会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
▼头暖
头部受凉会导致头部肌肉紧张,血管收缩,引起头痛、感冒,甚至还会造成肠胃不适。
▼颈暖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脖子受凉会颈后部、肩上区、肩胛区疼痛,反复刺激可能会导致颈椎病。
▼脚暖
脚是人的第二个心脏,冬天不注意脚的保暖,会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害,导致我们患病。
因此,在冬天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出门戴帽子、围巾,晚上睡觉前可以泡泡脚,排除体内的湿气。
俗话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季是养生的最佳时节。这时候注重养生进补,能提升机体功能、增强抵抗力,使我们在来年的春天身体更加强壮。尤其是中老年群体、亚健康人群,自身免疫力下降,更需要注重养生,防未病。
——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收藏
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大医生会及时为你解答
——
人到中年要延缓衰老,还得注重从补肾入手。通常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情况,服用一些补肾的中成药。如果经常出现腰酸眩晕、耳鸣盗汗、遗精咽痛、口干舌红、脉细等症状时,可服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经常出现腰酸眩晕、怕冷盗汗、动则气急、阳赛早泄、面色苍白、舌淡脉缓等偏于肾阳不足的,可服金匿肾气丸或右归丸,且一年四季均可服用。同时,除了顺应自然规律,劳逸适度,节制房事,积极治疗已有的慢性病。
还可选择几种益肾强身的自我保健方法:
1、鸣天鼓:
用两掌心紧贴两耳,十指按抱后脑,然后有节奏地用食指尖弹向枕骨凹陷处。每次左右各弹50下,早晚各一次,对眩晕耳鸣、健忘思维能力减退等症有一定疗效。
2、摩肾区:
将两手掌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按摩腰两侧,每次50圈,然后用两手上下磨擦腰背部,每次10分钟,可防肾亏。
3、填肾精:
盘腿静坐,意守丹田,然后每隔半分钟咽一次唾液,能填养肾精。
4、收肛肌:
临睡前用力收缩肛门肌肉50至100次,对治疗早泄、性功能减退有益。
同时,在药膳饮食方面,常常服用枸杞子红枣粥、葱炖猪蹄等膳食,对心慌失眠、头晕及肾气衰退所引起的房劳损伤有一定的作用。也可以在日常菜肴中多选服淡菜、虾、泥稣、驴肉、牡蚝、鹤铐、蛋类、蛇肉、鸽肉、狗肉、韭菜、荔枝、麻雀、羊肾、枸杞子、松子等补肾壮阳的食物,对中年肾虚者,有一定的强身壮体效果。
目录:
第一章:长寿老人是如何养肾的
第二章:长寿来源于健康积累
第三章:让老人长寿的饮食要点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都想的事情,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养生,平时生活中应该怎么养肾,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长寿老人们是如何养生的吧!
长寿老人是如何养肾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是古人的标准,而今别说八九十岁,就连活过100岁也并非遥不可及。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11年6月17日报道,一项来自美国洛杉矶老年病学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百岁老人数量与日俱增,尤以美国为最。百岁老人最多的国家中,美国位居第一,其次是日本、法国、瑞典、意大利等。我们总以为中国是长寿之乡,日本是长寿之乡,原来那些胖乎乎的老美才是长寿的行家啊,太小看他们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长寿的人们是如何活得那么健康那么久的。
指导专家:沈自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抗衰老研究泰斗级专家,现年82岁。
102岁?雕刻大师?:平常心,长寿第一要素
?从来不想伤心事,凡事平常心?,芝加哥102岁的罗伯特?希克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长寿箴言?。1957年的一次飞机失事,夺走了其独子小罗伯特的生命;第一任妻子与希克曼共度30年后,撒手人寰;第二任妻子也在结婚34年后先他而去。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很少记起。我现在能想到的只是小学时老师的表扬,还有5岁时和小伙伴玩的情景。?他指着自己精心打理的花园说:?我这一辈子都很开心,看看这里的景色,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而今,希克曼老人每天的生活就是自己开车去教堂做礼拜,接着看报纸、做饭。
105岁长寿老人:坚持走路是第二法宝
105岁的无锡市民王老太太,就是靠着这种坚持不懈的?运动精神?,创造了一个百岁老人30多年来没有吃过一粒药的生命奇迹。
家住无锡市区,今年105岁的?百岁老人?王老太太告诉记者:走路是最有益于全身健康的运动,既舒筋强骨,又畅通气血。她年轻时行医就走路,上午门诊,下午出诊,不坐车,翻山涉水,一走几十公里是常事。退休后,她更有时间走路了,每天坚持2个小时,胸背笔挺,双手轻摆,步子不大但频率很快,走到微微出汗后再缓步前行。现在105岁了,她仍然背不驼,腰不酸,睡眠也好。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自尹教授点评:?人老腿先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国内外多项研究提示,步行是对付生活方式病、维护健康的最佳良策。
养肾,长寿第三根基
?健康?、?长寿?这两个词是不可分离的,健康是长寿的基础,长寿必须以健康为前提。
说到健康,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亚健康。什么是亚健康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研究,人群中真正健康者(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人群总数的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通常称为?亚健康?状态。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上海、北京等地区的人群健康状态进行双盲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65%左右。这足见亚健康状态应该引起国人何等的重视。
一般来说,心神不宁、睡眠不好、频繁起夜、易出虚汗、面色憔悴、持续性腰背酸痛、视物模糊等都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由于这些表现都不甚严重,常常被人们忽视。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国民体质呈总体下降趋势:全国有约2亿高血压病患者,近1亿糖尿病患者,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万,慢性疾病患病率快速上升,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这些都和亚健康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专家指出: 现代医学上说的起夜、失眠、腰酸、易出虚汗、精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从中医的角度讲,多与肾虚密切相关。
40?65岁,生命的?一道坎?
调查研究表明:高血压的易患年龄为40?65岁,冠心病的易患年龄为40?65岁,肿瘤的易患年龄为40?65岁。知识分子阶层受这些疾病的拖累尤为严重,目前,我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左右,比全国人均寿命约低10岁。
40岁,常常被人们称为身体?报警?年龄。40?65岁,被称为易形成疾病期。因为长期处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忽视了很多身体的报警信号,致使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的形成。
这时养生的要点:1.定期体检,即使发现小病也应及时治疗;2.听从专家指导,重视每一个养生细节,积极调理身体;3.调整情绪,保持乐观。
专家指出: 人如果在易形成疾病期,采用科学的补肾方法及时调理精、气、神,纠正腰酸、失眠等一系列不健康的现象,压力再大,活到100岁仍然是可能的。
为什么能这么说呢?我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元气。元气在哪里?就在我们的肾里。人就是靠元气活着,元气用尽的一天,生命就终结了,元气充足,则人长寿。
中医释疑:肾虚的人早衰
研究发现:人体内的?自杀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速,西医无法有效阻断,中医5000年的文化积淀在抗衰延寿方面却优势凸显。我国传统医学强调?肾乃命门?,可见?肾?与人能否长寿息息相关。
?肾虚?是目前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病证,它暗示人体正从健康向疾病方向转化,表现为身体各个系统各种功能,包括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失调。如果不及时治疗,肾虚就相当于?慢性自杀?,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出现真正的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贫血、前列腺增生等。
肾中的精气源自两个方面:一是父母给予的先天禀赋;二是后天饮食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人从幼年开始,由于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就有换牙齿、长头发等变化;发育到青春时期,肾的精气充盈,达到?100分?产生了一种称为?天葵?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就开始按期排卵,出现月经、性功能逐渐成熟,有生育的能力。人的精力也在这个时期最充沛,思维也最敏捷。
从30岁左右开始,随着年龄增长,肾中精气开始出现生理性的不足。
40岁以后,往往开始出现肾气亏虚,如果不及时补养,就可能越来越虚。近年来,中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成倍上升。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趋于年轻化。
专家点评: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中老年人肾中精、气的过度消耗与透支,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密切相关。肾虚,不但导致机体精、血及微量元素的全面流失,促使体质变得更加虚弱,还加速了机体细胞的衰老。
长寿来源于健康积累
一位名叫罗森的世界级长寿权威人士一语惊天下:?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活到基因?指定?的年龄,因为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寿命的影响远比基因大得多。?换言之,长寿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细节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如果从现在起就开始你的健康积累大计,你的寿命将比你想像的要长很多。
1、从饮食积累
人要生存离不开吃,吃也是决定生命长短的首要因素。科学家建议你在坚持食物品种多样、营养比例均衡的基础上,注重健康饮食的细节。
日本的启示:坚持喝奶可使你增加7.2岁。牛奶是一种纯天然的最有营养的抗衰老食品,可以提供能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疼痛、振奋情绪。
美国学者披露,每周吃5次坚果的人能够多活近3年。这得益于坚果类食物富含对心脏健康有益的养分。
2、 从运动积累
运动可益寿,以下几个细节值得你关注:
做点儿家务。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闲暇时用吸尘器清理地板1小时或者擦1小时玻璃,可消耗多余能量,死亡风险可相应降低30%。
多走路。美国科学家认为,从走路就可判断人的健康状况。以70~79岁的老人为例,如果一次可步行约400米,说明其健康状况至少能让他多活6年。老人每次走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走得越轻松,他的寿命也就越长。
3、从精神积累
健康不单指体格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愉快的情绪对长寿的贡献绝对不可低估:
赞美。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无时无刻不对别人赞美会让你活得更加健康,如清晨对妻子说?你真美?、对同事说声?谢谢?等。
幽默。挪威科技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幽默可以使人更健康,多笑可使你的寿命增加8年。所以,从现在就开始多看喜剧电影、多听相声、多讲笑话为自己增寿吧!
4、 从防病积累
疾病是人类长寿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请记住:预防胜于治疗。而早期治疗尤胜于晚治疗。
常在家测血压可以使你增加25.2岁。买一个臂式电子血压计在家自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超标,就要立即想办法将其降下来,如勤上运动场,削减脂肪、盐、酒的摄入量等。
口腔健康可使你增加6.4岁。使用牙线有助于你减少患牙周病等口腔疾惠的风险。牙线优于牙刷之处在于使用它不仅能将残留在牙缝间的食物渣剔出来,而且可以让你的牙齿不再生垢。
男人勤于检查前列腺。前列腺是男人的一处是非之地,勤检查是你进入寿星行列的一张必不可少的入场券。
5、从其他细节积累
找个好伴侣可使你年轻6.5岁。美国专家发现,离婚会增加孤寂感,加速白细胞的老化,长寿需要两个人来维系。
勤动脑可延年4.6岁。经常做游戏、看书、上网,可使你的脑子高速运转,保持头脑的清晰敏捷,延缓衰老和痴呆。
让老人长寿的饮食要点
老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的衰退,因此,饮食很重要。那有哪些让老人长寿的饮食要点呢?下面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1、食要早
早就是到了饭点得吃饭。另外,从中医的角度讲,上午7点~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候,所以早饭最好安排在这个时间。中医还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晚饭也尽量早吃,这样才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
2、食要少
古人常说?饭吃八分饱,少病无烦恼?,就是说每餐饭留那么一两口,给肚子两分的空间。《黄帝内经》也提倡?饮食有节?。澳大利亚研究发现,如果人类时常保持两分饥饿,其寿命将增长20%~30%。
3、食要暖
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胃喜燥恶寒,所以要避免冰的凉的食物刺激,要暖食。但是要注意,暖食不等于烫食,经常吃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是食管癌的诱因之一。
4、食要缓
这个缓,一来是说要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充分吸收营养、保护肠胃、促进消化等。二来是想强调要把吃饭当成一件惬意的事情,别吃得太累。
5、食要淡
就是要少油少盐少加工。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个淡字,是因为中国人现在食盐和食油量超标,由此引发的高血脂、高血压等病正在增多。
6、食要软
老年人牙口不好、脾胃消化力弱,宜?吃软不吃硬?,所谓?硬食?,除了指坚硬的果实类物品外,还包括煎炒油炸、肥甘厚腻一类的不好消化的食物。
肾脏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在冬季需要好好养肾,避免肾脏受寒,冬季可以通过饮食养肾,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可以养肾,在寒冷的冬季好好呵护肾脏健康,那么冬季养肾方法有哪些?冬季养肾几个秘方推荐,下面为大家介绍。
1、冬季如何养肾
1、时机要选准
冬至日是农历冬季3个月气候转折的分界线。冬至后自然界的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使冬季的闭藏转向活泼的生机。在这个时候进补,人体摄入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率高,较易积蓄并发挥功效,是体虚病人补养肾脏、延年益寿的最好时机,故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之誉。
2、食补宜辨证
对于养肾防寒来说,饮食调摄也很重要。冬天宜选食如羊肉、狗肉、雀肉等温肾壮阳、产热量高的食物,这对素体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进食一些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圆等。黑色食品能入肾强肾,亦宜择食,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乌骨鸡之类。冬日宜常进各类温性热粥,若将上述食品置入粥中煮食,既可祛寒,又可补养,还能疗疾。
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年龄有别,在食补中也有宜有忌,应灵活掌握。如肾阳亏虚者,在饮食中以温补肾阳为宜,可选食羊肉、狗肉等,羊肉、狗肉性温热,具有温补肾阳的效用;对于偏于肾阴精不足之人,食补宜以鸭肉、鹅肉为主。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有句名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中老年人,冬天可配食鳖、龟、枸杞、山药、木耳等护阴之品。冬令饮食不可过咸,因咸味入肾,会致肾水更寒,有扰心阳。另切忌寒凉食品,以免“雪上加霜”,折伤元阳。对于老年体弱者,亦最好食补,故常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
3、药补遵医嘱
药补补肾须以中医“虚则补之”为原则,一般多适宜于各种肾虚之证,如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体虚、年老体衰、妇女产后、外科手术后病人及各种慢性病患者等出现肾气、肾精、肾阴、肾阳的失调。具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补益药物,不可擅自作主,自行服药。因为医生具备一定的中医专业知识和辨证技能,对病人的病情用药有一定的经验,避免自行用药出现药不对证的现象。
4、防寒、运动很重要
防寒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养肾气。进入冬季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重要方面。意思是说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睡晚起。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但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难,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生活规律,心情相对平静。这样,就会使身心得到恢复和调理。冬日切忌紧闭门窗,室温不宜过高或过低。这是因为室温过低易伤人体元阳,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很容易外感。所以室温保持在18℃~22℃为好。
冬天多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这不但能增强免疫力、抗病力,还因肾主纳气,可帮助肺气呼吸,预防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膀胱经脉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当其冲,故冬天应注意背部保暖,穿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保肾阳。古人认为,肾者主蛰,为封藏之本,因此,冬天切忌房事过度,工作、运动不可出汗过多,防止肾之阴精亏损、阳气耗散。
5、妙法要坚持
肾主骨,冬天经常叩齿有益肾、坚肾之功。肾在液为唾,冬日以舌抵上腭,待唾液满口后,慢慢咽下,能够滋养肾精。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冬天人与大自然相应,机体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因而宜多进行日光浴,以助肾中阳气升发。关键还是贵在坚持。
2、几个养肾秘方
1养肾秘方一: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2养肾秘方二: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3养肾秘方三: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4养肾秘方四:避免劳累,节房事
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5养肾秘方五: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6养肾秘方六:饮水养肾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3、冬季日常保健方法
1、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2、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3、保湿
冬天室内有暖气很容易室内干燥,如果室内空气湿度低于40%时,呼吸道过于干燥,其抗菌性也会随之减弱,很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冬天在室内湿度低的时候可以拖地或是用加湿器来缓解下。
4、醋熏蒸
每日早、晚用醋在室内熏蒸1次,每次20分钟,能祛除居室内的病毒,减少流感的发生。
5、晒太阳
常晒太阳有助于预防流感和感冒,这是因为晒太阳利于体内保持较高的维生素D水平,可减少一半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6、勤洗手
经常洗手可有效减少手上的细菌,预防感冒。饭前便后,从公共场所回家后,以及接触钱币、鼻涕、痰液、唾液后,都要认真洗手。
7、按摩鼻沟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76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肺癌晚期传染吗
下一篇: 乙肝肝硬化传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