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起病急、危害大、预后差。殊不知,约七成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糖友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无糖尿病人群的2-4倍,约半数糖友死于心血管疾病。那么日常生活中糖友该如何及早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范冠杰提醒,糖友可从平衡饮食、适当运动、合理治疗这三个方面来预防,需要重点提醒的是,一定要规范用药,保健品绝不能代替降糖药,两者的关系只能是“一主一辅”。
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1.096亿人,13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最主要的致死因素是心血管并发症,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糖尿病全因死亡的50.45%。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数据显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超重)分列高危因素前五名,且这三大因素互为因果,关系密切,已成为导致近年来我国心血管事件高发的重要原因。
相关资料显示,八成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高危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衰竭的风险升高2-3倍,并且心脏疾病和卒中风险也随之升高,全球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范冠杰表示,很多糖友觉得只要控制好血糖就行了,其实不然。糖尿病患者除了要重视强效、持久的降糖效果外,还要对自己的血压、体重等多种心血管死亡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机会,使患者全面获益。他详细解释说,除了控制血糖外,还需控制好血脂、血压、体重以及症状,这几个方面全部控制好了才叫真的控制了。
很多患者不理解“症状”是指什么,范冠杰说,主要是指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睡眠、饮食、身体机能等。比如有些患者睡眠不好,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或者吃完就恶心,出现便秘、腹泻等问题,这都叫有症状。一定要积极对症治疗去除症状,才能从整体上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另外,范冠杰还强调,并不是每个患者都有症状,可能有的糖友什么症状都没有,这时就要定期复查,没有症状也要评估,合并有肾脏疾病等的复查的次数要更密。
虽然糖友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但也不是完全不可预防,可以从平衡饮食、适当运动、合理治疗这三个方面来达到远离心血管并发症的目的。
首先饮食上,患者不能只吃某几种低糖的食物,而是要在选择多样化食物的基础上,多吃高纤维的膳食。提倡少吃劣质蛋白,如豆制品等,“很多患者一听我说少吃豆制品都很吃惊,事实上豆制品里含的蛋白质生物利用度很低,人体吸收的很少,因此我们应该多吃的是豆类,而不是豆制品。”范冠杰说。另外,多吃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肉类(以白肉为主)等。最好是将每天的饮食量化,根据自己的体重、工作强度、饮食结构来定,找营养科医生制定详细的食谱。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糖友的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代谢,还可降低体重,增强免疫力。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运动强度和时间一定要有保证。
“自从微信运动和运动手环普及后,很多人看到自己每天的步数超过1万步,就觉得自己的运动量够了,其实不然。只看步数去走路,对健康的促进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范冠杰说,单纯的步数并不包含运动强度。而研究发现,运动对健康的增益,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运动强度的。如果你步行的强度很低,并不能引起身体良性的应激反应,实际上对健康没有太大的意义。
广东科技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吴远团 宋莉萍
编辑 姚赞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73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呼吸道传染病
下一篇: 强迫性神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