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肠炎这种疾病,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是一种常见的胃肠性疾病,在饮食不洁或是过凉时就会引起肚子痛,然后是腹泻。肠炎分为慢性肠炎和急性肠炎两种,不要小瞧肠炎,不及时治疗也是会有生命危险的,肠炎会因为腹泻导致电解质紊乱、体内脱水,因此,患上肠炎及时治疗是关键,那么肠炎的症状是什么呢?怎样区分两种肠炎呢?
很多人不重视肠炎,导致患上慢性肠炎,吃的稍不对劲就会闹肚子,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消瘦,胃肠功能不是很好,一旦落下肠炎的病根,就很麻烦的,因此,治疗肠炎一定要彻底,在肠炎期间,注意饮食调节,不要因为腹泻影响到身体。下边介绍一下肠炎的症状:
1.急性肠炎
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恶心、呕吐、腹泻是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
2.慢性肠炎
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
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重者可每1~2小时一次,甚至出现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可有夜间腹泻和(或)餐后腹泻。直肠严重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感。粪质多呈糊状,混有大量黏液,常带脓血。
部分患者便鲜血,其病变限于直肠,称出血性直肠炎,血液或大便分开排出,或附着于正常或燥粪表面,常被误认为是痔出血。直肠炎患者亦常排黏液血便,甚至出现大便失禁。病变若扩展至直肠以上,血液往往与粪便混合或出现血性腹泻。
查体可见脐周或下腹部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以上介绍了急、慢性肠炎的症状,通过症状,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发现疾病。这对于治疗是很有帮助的。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一定要注意日常的饮食,不要吃过凉、过辣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山药、薏米、小米之类的来养胃。掌握一些日常健胃的方法,这对于预防肠炎是有帮助的。
针灸培训肠炎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肠道疾病之一,一般引起肠炎疾病的原因和日常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好好的注意饮食,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肠炎的表现症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那么患肠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肠炎患者的饮食禁忌是什么呢?
一、肠炎的症状和表现
1.腹部疼痛
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2.呕吐、畏寒发热
饮食不当或受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这种情况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
3.消化道症状
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油食品)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4.饭后腹泻
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饮食不当就发作。也有可能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时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不见消瘦。这种症状,以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二、得了肠炎吃什么好
1.肠炎初期
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2.肠炎好转期
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
3.肠炎恢复期
此时肠道对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饮食上宜吃些清淡、软烂、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地进食肥肉、油炸、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复期后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饮食进餐。
三、肠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1、忌牛奶及牛奶制品,如炼奶、芝士、奶油、蛋糕、奶茶等。每100毫克的奶中含有大约4.5克的乳糖,乳糖在人的小肠内被乳糖酶分解成中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婴儿通常都可以正常合成乳糖酶,因而可以消化吸收母乳,在断奶之后,体内乳糖酶的合成就会逐渐减少,如果因种种原因导致小肠内缺乏这种乳糖酶,大量未经消化的乳糖就可以顺利抵达大肠,大肠内的一些细菌利用乳糖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肠鸣、腹泻。而乳糖不耐受症在不同人种之间差异很大,欧美的白色人种通常较少发生,华人有乳糖不耐受的比例则高达93%,而且,同样是乳糖不耐受的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大多数人都是只有当摄入一定量的乳糖之后才会发生症状,而有少部分人摄入少量的乳糖就会有严重的症状发生。因此大多数乳糖不耐受患者是不自知的,况且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失调状态更容易产气腹胀,甚至乳糜泻。
其次,多数肠炎是属于免疫性肠病,免疫功能过亢的情况下食用高蛋白的牛奶,而每100毫克牛奶中约含有3克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种,这两种蛋白质都可能加重免疫性疾病。(这里要强调乳糖不耐受症与牛奶过敏的鉴别,前者的问题来源于消化系统,后者源于免疫系统;其次,乳糖不耐受较少发生在婴幼儿身上,而多见于成年人;相反地,牛奶蛋白质过敏则相对更多见于儿童而少见于成年人)。
2、忌煎炸油腻之品。包括荤油类,油煎油炸制品,肥肉,老火汤,动物油脂,小餐馆路边摊饮食等。难消化的油脂可增加胃肠道负担,其滑肠的作用可使肠炎患者腹胀腹泻症状加重,此外,反复或长时间高温烹饪下的油脂过氧化可产生各种致癌物,增加癌变风险。(再次强调路边摊用餐的风险,高含量的地沟油都是重复反复使用,再兑入化学香精制剂,大部分肠炎患者在此用餐之后明显诱发症状)推荐蒸、煮、烩、焖低油烹饪法。
3、忌不洁、变质、腌制、隔夜、冷冻食物。众所周知,这类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并且高盐、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可刺激肠粘膜的炎性反应和炎性增生,有这类饮食习惯的地区都是肠炎和肠癌的高发区。此外,这类食物的经过久置和再次加热,营养容易流失,所以,无论是从营养还是安全的角度,都尽量忌口。
4、忌生冷、性味寒凉的果蔬、海鲜。比如冷饮、凉拌菜、西瓜、生梨、苦瓜、柑橘、柚子、枇杷,绿豆、蜂蜜、香蕉、虾蟹。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胃肠粘膜,影响胃肠动力,形成消化不良,同时引起胃肠痉挛,造成腹痛、大便失调,中医认为这类食物性味寒凉,损及脾阳,滋生湿邪,困阻脾胃,若湿从寒化,形成寒湿,脾失健运,清浊不分,形成寒湿泄泻;湿从热化,湿热下注,蕴结大肠,形成湿热泄泻。而慢性肠炎患者大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食用性味寒凉食物无疑会加重病情。相反可适当食用温补的食物,如荔枝、龙眼、牛羊肉、胡椒粉、花椒。柿子、石榴、苹果含鞣酸及果胶成分,可助收敛止泻,可适量食用。
5、忌过饥过饱、忌暴饮暴食,使胃肠功能紊乱,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结肠炎病人尤为重要。
急性肠炎患者
急性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其病理表现为胃肠道粘膜的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有时伴有出血及糜烂。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
恶心、呕吐、腹泻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为什么急性胃肠炎会引起呕吐和腹泻呢?这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而产生的。急性胃肠炎时,由于细菌、毒素或胃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了消化道的感受器,冲动传入延髓的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分别到达胃、膈肌、呼吸肌、腹肌及咽、腭、会厌等处,引起一系列协调运动,而组成了呕吐动作。同时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使肠内容物增多,直接或反射地引起肠蠕动增强,吸收功能减低,而出现腹泻。
由于呕吐和腹泻在某种情况下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食物中毒或误服毒物,不仅不应给予止泻药,相反,应给予催吐和泻下药,以促进毒物的排出。如果因消化道炎症而引起的呕吐和腹泻,为了减少水盐代谢及电解质平衡失调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应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同时,给予止吐及止泻治疗。
慢性肠炎患者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72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