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小心肝!”这地位嗷嗷带劲!很多人心中都会有一些“小心肝”的食品,异或是为了美;异或是为了健康;异或是为了瘦身;异或是为了稳定血糖!这些食品都有非常美好的名字,花俏的外衣,最主要还有讨喜的口感!要不然就符合不了“小心肝”的标准了。但是很多“小心肝”食品,在健康方面绝对是“赝品”!今儿咱扒一扒“无糖食品”!
【“无糖”食品他的美好只停留在名字上!】
网上有个段子着乐:之前卖糖发家的,这年头都改成卖胰岛素了。客户还不流失!虽然是个段子,呲牙乐了之后,却是不尽的悲凉。感觉现在得糖尿病就像感冒一样常见。这么大的商机,商家怎可错过,于是就有了糖友们的小心肝食品---“无糖食品”。
【先来看看无糖食品的“初心”!】
根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无糖食品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g。所以无糖食品多少还是含有糖,只不过是剂量非常低。
这不挺好的嘛!糖少,不仅适合糖友吃,减肥也可以选择。如果你现在嘴里正嚼着某无糖食品,你会惊讶于他的口感,丝毫不逊色加了糖的食物。口感下藏着秘密您得知道。
【是什么让无糖食品口味辣么好?】
小能手们代糖来弥补甜味的不足,如糖醇类(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等)、安赛蜜、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等(这些都是国家许可使用的甜味剂,按规定使用是安全的,对血糖没啥影响。只不过高效甜味剂,也有刺激食欲、促进肥胖的作用。呃……)。
甜味来源找到了,注意!咱得算一笔帐,数学学的不好的自动找队友帮忙。之前加入的蔗糖,相比很多代糖而言甜度简直弱爆了,随便找个甜味剂的甜度就是蔗糖的百倍。如果以前的产品配方当中,100克产品要加30克蔗糖,现在只需要加零点几克甜味剂产生的甜度就够了,那剩下的重量谁来填充呢?一般来说,用来做填充的不是淀粉,就是淀粉水解物,比如糊精之类的。
【糊精是什么鬼?】
糊精作为白糖的替代品,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虽然不甜,却也能在人体中变成葡萄糖,本身含有和白糖一样的热量,升高血糖的速度甚至高于白糖!吓你一跳不。
问题到这还没有结束,很多无糖食品(糕点类的)为了改善口感,还会额外的添加更多的油脂来迎大众的口味,热量可一点都不含糊。
【无糖食品到底要不要买?还能不能吃?】
吃瓜群众莫着急,自然是能吃,也能买,但是记住八个字“浅尝辄止、火眼晶晶”。不要放大他的美好,更不要因为是“无糖”就撒欢去吃,不仅对控糖不利,减重更没戏,
【敲黑板时间】
购买无糖食品要小心别买到了“噱头”产品!
很多商家开始玩起了文字游戏。把无糖食品直接改成了“无蔗糖”食品。玩了文字游戏,只是没有添加蔗糖,但是会添加葡萄糖、麦芽糖、淀粉糖浆、果葡糖浆等,这些升高血糖的速度比蔗糖还要猛!真不敢想象糖友们吃了以后血糖会不会像窜天猴一样呼呼往上窜!
如果真的想要购买无糖食品那就要擦亮眼睛,学会辨别,遇到文中提到的迷惑人的“小妖精”或者是自己拿不准的就别买了!本来这种加工的食品少吃一口也没啥可惜的。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
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
高级营养配餐师
高级体控管理师
新浪微博:@钱多多营养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70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猩红热传染吗
下一篇: 拉肚子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