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七月杨桃八月楂,十月板栗笑哈哈”。说到秋冬季最应季的美食,当属“栗子”最受关注;秋末冬初,板栗飘香;软糯可口,味道沁甜;很多人把它当成悠闲时间的零食,有些人还把它当成主食享用;关于栗子的美食众多,如果说哪种最受人关注,那无疑是“糖炒栗子”最为突出;说到糖炒栗子,其实也是一种“存在猫腻”的食物,有些不法商贩在制作糖炒栗子的过程中额外添加“石蜡(油)”,对于“石蜡栗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购买的过程中又该如何鉴别?购买栗子您要知道这些。
天气慢慢转凉,炒货店门前排队的人越来越多,而糖炒栗子几乎是每个人都要购买的美食;色泽金黄、果肉饱满、口感甜糯;栗子当中富含淀粉物质,脂肪含量较低,一颗10克的栗子可以提供大约17千卡能量,另外其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矿物质钾等物质;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建议您可以经常适量食用。
栗子有这样一个优点:其血糖生成指数要比白米饭低,营养物质比普通粮食要高得多,用它代替白米饭、馒头当主食非常合适。
正因为糖炒栗子颇受大家喜爱,所以有些黑心商家在炒栗子的过程中也做起了手脚,为了使得栗子更加油亮诱人,有些商家在炒栗子的过程中额外加入了石蜡(油)和糖精,有些甚至是工业石蜡;用这些物质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加工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
有些商家为了让栗子看起来增加诱人,在炒制的过程中除了加一些糖以外,还会加一些食用油;黑心商家一般会用价钱更低的石蜡油代替食用油。
石蜡油本身是一种“矿物油”,是一种从原油分馏中得到的一种混合物,这种物质无色无味,所以很难直接分辨。石蜡油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产品,黑心商家一般会选择成本更低的劣质工业用石蜡油。
有些黑心商家在制作糖炒栗子的过程中加入的是工业石蜡(油),工业石蜡中含有重金属汞和铅;汞会通过呼吸道、皮肤或者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摄入过量容易诱发汞中毒,一方面会损害肾脏,诱发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另一方面还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重金属铅在进入人体之后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贫血的问题,过量摄入还容易导致出现动脉硬化、消化道溃疡等病症;对于小朋友的伤害会更大,可能会导致出现生长迟缓、食欲不振等问题。
另外,对于工业石蜡油,其中所含杂质较多;甚至其中还含有强致癌物“多环芳烃”,对于脑神经和肝脏器官等多方面都容易造成损伤。
一看栗子表观:
正常的的糖炒栗子应该是用麦芽糖和植物油炒制,颜色正常且“不过度”,但加入石蜡的栗子外表过于乌黑发亮,而且放置一段时间之后颜色依旧不退。
二摸栗子感受:
建议您可以用手触摸栗子的手感,如果栗子的外观过于黄亮,用手摸起来非常光滑,这很可能是加入石蜡加工的;正常的栗子摸起来较粘手,但不是特别光滑。
三热水泡看现象:
买完栗子,建议可以拿回家后用热水进行泡制,如果有油状物漂浮在水面,那您就要谨慎了,石蜡本身不溶于水,通过溶解程度各位也可以进行分辨。
四尝味道辨别“糖精栗子”:
有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违法添加糖精(钠)物质;购买栗子我们可以尝尝味道,如果刚一吃就感觉非常甜,而且后味带有苦涩,这就很有可能是“糖精栗子”。
开口栗子看起来更加油亮诱人,但并不建议您购买;开口栗子在砂子中糖炒后很容易增加本身的粘性,但这样就容易摄入尘土或者有害物质(比如说石蜡),无论从安全角度来看还是营养角度分析,都不建议购买。
很多人一听到“石蜡栗子”就会恐慌,其实大可不必。对于我们来说,单次食用栗子的数量毕竟有限(建议单日食用不超过10个),就算您买到了“石蜡栗子”并且摄入了石蜡,其实也没有多少(量);更何况几乎绝大部分石蜡都在栗子皮上,我们享用时都会剥皮,也就是说更不会有多少了。
还有一个问题请您更正态度:并不是所有的糖炒栗子都添加了“石蜡(油)”,请科学看待,不要随意“信谣传谣”。
吃糖炒栗子请不要直接将带皮的栗子放入嘴中,建议先用手剥皮再食用,降低风险。另外,建议大家购买栗子请选择正规超市或者大型超市购买,降低买到不靠谱栗子的几率,规避食品安全风险。
秋冬时节话“香栗”,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受人喜欢;对于让人担忧的“石蜡栗子”,经过简单的辨别即可区分,请不要“大惊小怪”;接下来,闲暇之时品板栗,健康食用得健康。
注:文章属王思露原创,首发于《科普中国》,拒绝商业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70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甘油三脂偏高的原因是哪些
下一篇: 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