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 童培建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第一分院康复医学科 孟庆贵
如果你在公园或是路上看到有人四肢着地,爬行走路,千万别惊讶,因为他们正在“运动”。这种早在几年前风靡起来的“爬行运动”,至今还拥有着众多粉丝。传说的“包治百病”有点邪乎,不过对于脊椎,尤其是腰椎不好的人来说,还是有益处的。
华佗的“五禽戏”中就有模仿动物爬行的动作。从中医的经络理论来讲,爬行可以使气贯全身,让气在各个器官和经穴中流动,从而起到健身的功效。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主要认为爬行动作具有全身协调性,能使一些平时使用较少的肌肉得到锻炼,同时也能强化全身的肌肉、韧带、骨骼等组织部位。
人本来就是从动物进化过来的,爬行也算回归到自然。根据人体脊椎的构造来说,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当人体站立时,脊柱承载约相当于体重100%的压力;坐着时,脊柱承载150%的压力,坐着身体前倾时,脊柱承载250%的压力。
这些日常的动作,对脊椎的伤害还是相当严重的。爬行时,头部仰起,腰是往下挂的,呈现一个放松状态,让整个脊椎都恢复到了生理状态。
所以,对于那些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来说,这样的运动还真是对治疗有效果,总比站着、坐着好。
不过,爬行要注意安全。爬行地点要选择在宽敞、安全的地方进行,不要选择在热闹和有车流的地方。
衣物要宽松。锻炼时要穿比较宽松的运动服,不要太紧;同时要充分考虑通气性和透汗性。
准备要充分。在爬行前,应做充分的热身准备,不要突然运动。
同时也应注意,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爬行这项运动,像患有肩周炎、肌肉劳损、颈椎椎间盘突出或眼部有疾病的人,就不适宜爬行健身。高血压患者也要注意爬完缓慢起身,以免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发生晕眩。
运动要适度。虽然爬行益处很大,但锻炼时更应适度,不要过量,以免引起相反效果。每次爬行5分钟,休息2分钟~3分钟,然后重复,连续3次为1组,共做3~4组,约60分钟为宜。
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方法,随着工作越来越繁忙,办公室工作的职场人,以及中老年都极其容易腰椎间盘突出,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也有很多方法有助于这类患者康复,下面是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方法1 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方法是什么
第一:压腿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是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第二: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第三: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之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第四: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第五: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是重复15次。
第六: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要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第七: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要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方法2 俯卧沉腰法
病人俯卧在胸前三个枕头与大腿部三个枕头上,腰部不加任何压力自然下沉十至十五分钟,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变小,把突出的骨髓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
仰卧沉腰法
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双腿屈在胸前,双手抱住,腰部自然下沉十五分钟以上。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增大,利用韧带的动力,把突出的骸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
上述两种姿势作为主要锻炼方法,一天至少两次,每次做一至二小时,根据自己病情与体质条件灵活掌握时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不宜使用此法。
患者经过自我治疗,腰腿痛基本消失后,再加做加强腰背肌功能的两种姿势。
俯卧鱼跃势
病人俯卧在平板床上,腰部挺在板床上,头、足两头向上翘起十次以上。
站立搁腿
站立势(手可扶杆),患腿伸直搁起五分钟以上。
如果有条件的话,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做完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以后,请别人帮助,再做一次“斜扳”,使椎体旋转,更有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到椎间盘内。
对于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人或体弱病人,无力做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者,可采用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使腰部自然下沉的方法进行治疗,也能收效。
采用沉腰锻炼法进行自我锻炼,还能有效地防止因练武术时造成的腰部损伤。
每天倒走半个到一个小时。倒走健身效果明显,倒走可刺激不经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的循环,对防治脑萎缩,特别是腰腿痛都有疗效。但由于是反序运动,走时有一定的难度和险度,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在锻炼时,倒走脚尖先着地,脚后跟后着地。频繁的脚尖活动会刺激脚上的经络、穴位和各部的反射区,同时也能不停地变换关节角度,增加韧带强度,活动肌肉群。
建议有腰间盘突出的朋友睡觉的时候最好睡硬木板的床,对于治疗腰椎很有好处。
建议有腰间盘突出的朋友睡觉的时候最好睡硬木板的床,对于治疗腰椎很有好处。
腰间盘病变不单纯是骨骼病变及肌肉病变,它同时还有经络病变,是一种三样病症合一的疾病,而经络病变是许多临床医师治疗时最容易忘记、忽视,甚至不知道的一个环节,既然腰间盘突出是一种三样病症合一的疾病,
那么临床中只有骨骼、肌肉、经络同治,才能不会复发或少复发,尤其是重度腰间盘突出患者其经络损伤会更明显,调理损伤的经络必不可少。
中医的角度看腰间盘突出的.真正深层病因就是膀胱经、胆经受寒不通所致,不过这个内在原因并不为大部分医师所知道。
大凡重度重症及发病5年以上的腰间盘突出患者,其膀胱径所经过的大腿后侧,小腿会出现经包、结节,委中穴有经膜结节、增厚、变硬现象,胆经的绝骨穴(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处)有阻点、结节,居髎有粘连硬结。治疗腰突,一定要把这2条经络疏通,只有把膀胱经、胆经疏通,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疏通膀胱经时一定要疏通到脚趾,然后是足底心,足底心有一块筋膜,这块筋膜是人体筋膜的联动起点,很隐蔽,容易硬,这块筋膜一旦发硬,就会导致足底不平衡,足底不平衡会导致骨盆不平衡,而骨盆不平衡就会导致腰椎不平衡,有一小部分从事整脊的知道足底的平衡是腰椎平衡的基石,
但不一定知道调节足底的平衡的关键枢纽在哪里,许多从事正脊整脊的人多认为矫正足底平衡的观念源于日本的骨盆揉压矫正及西方整脊,其实日本的骨盆揉压矫正术就脱胎少林骨伤整复术,骨盆揉压矫正术的发明人日本国际预防医学实践研究所所长,西园寺正幸先生当初从少林寺学会少林整复术后,
然后把日本的指压糅合在一起发明了骨盆揉压矫正术。实际上,把足底心发硬的筋膜变软就能达到矫正足底平衡的作用,进而间接的达到矫正腰椎平衡的效果。
全球医学界发现了骨骼的营养链式反映,由此揭开了骨原素缺失,导致骨病的惊人真相,人体快速衰老根本现象,金骨力骨原素广泛分布于人体结缔组织中,如软骨、韧带和肌腱中,它能够促进人体自身对骨胶原的分泌,促进关节膜对滑液的分泌,是生成关节软骨和关节滑液的一种重要元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70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功能神经外科